- 年份
- 2024(5331)
- 2023(7971)
- 2022(6706)
- 2021(6187)
- 2020(4941)
- 2019(11439)
- 2018(11277)
- 2017(20719)
- 2016(11014)
- 2015(12853)
- 2014(13080)
- 2013(13020)
- 2012(12529)
- 2011(11804)
- 2010(11798)
- 2009(11016)
- 2008(10840)
- 2007(9742)
- 2006(9026)
- 2005(8530)
- 学科
- 济(72917)
- 经济(72863)
- 管理(29246)
- 业(23741)
- 方法(23146)
- 数学(20695)
- 数学方法(20588)
- 中国(19263)
- 企(18067)
- 企业(18067)
- 地方(17098)
- 农(13441)
- 业经(12544)
- 地方经济(12525)
- 贸(12469)
- 贸易(12457)
- 易(12115)
- 学(11420)
- 财(10963)
- 制(10860)
- 环境(9961)
- 融(9392)
- 金融(9391)
- 银(9322)
- 银行(9319)
- 行(9070)
- 发(8882)
- 农业(8789)
- 体(8470)
- 和(8288)
- 机构
- 大学(171292)
- 学院(170400)
- 济(89597)
- 经济(88162)
- 研究(66133)
- 管理(59194)
- 中国(52689)
- 理学(49071)
- 理学院(48469)
- 管理学(47907)
- 管理学院(47562)
- 财(38433)
- 京(36928)
- 科学(34563)
- 所(33107)
- 经济学(30727)
- 财经(30398)
- 研究所(29420)
- 中心(28468)
- 经(27673)
- 经济学院(27415)
- 江(25707)
- 北京(24479)
- 院(23340)
- 财经大学(22353)
- 范(22286)
- 师范(22144)
- 农(21329)
- 科学院(20334)
- 州(20290)
- 基金
- 项目(100418)
- 科学(79541)
- 研究(77915)
- 基金(74267)
- 家(63521)
- 国家(63035)
- 科学基金(53434)
- 社会(53080)
- 社会科(50439)
- 社会科学(50431)
- 基金项目(37490)
- 省(35698)
- 教育(35162)
- 资助(31443)
- 编号(30187)
- 划(30012)
- 自然(29868)
- 自然科(29158)
- 自然科学(29151)
- 自然科学基金(28658)
- 成果(25603)
- 部(24006)
- 国家社会(23723)
- 发(23667)
- 中国(23343)
- 重点(22898)
- 课题(21779)
- 教育部(21253)
- 发展(20482)
- 性(20398)
共检索到281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翔
长时期以来,人们认为在中国近代,随着机器工业的传入和发展,传统手工业日渐衰微,近年来的研究却表明,在近代时期,机器工业和传统手工业长期并存,而且都一直在发展。本文在此结论之上,进一步就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之间和同一行业内部近代机器工业与传统手工业生产共生并存的状态,展开了论述,并简要分析了这种局面的成因
关键词:
近代经济,手工业,机器工业,工业结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武力
中国现代工业的萌发如果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算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80多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屡屡受挫,于艰难竭蹶中曲折前行,其情形和缘由国内外学者已备述。尽管对于今天的改革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工业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历史更具"借鉴"作用,但是其研究队伍和研究的深度、广度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经世致用"的需要,因此,作为研究新中国经济史的学者,常有焦虑之感。近日捧读汪海波先生的新作《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三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3月),既喜且愧,喜的是86岁高龄的汪先生老当益壮,宝刀未老,与时俱进,将他对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武力
中国现代工业的萌发如果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算起,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80多年里,中国的工业化屡屡受挫,于艰难竭蹶中曲折前行,其情形和缘由国内外学者已备述。尽管对于今天的改革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工业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历史更具"借鉴"作用,但是其研究队伍和研究的深度、广度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经世致用"的需要,因此,作为研究新中国经济史的学者,常有焦虑之感。近日捧读汪海波先生的新作《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三版)》(经济管理出版社,2017年3月),既喜
关键词:
第三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裕宪 王雅玲
本文认为,全面整理和利用已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成果,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为E-SCIENCE的实现作准备,是经济史数据库群的急切任务。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实践、总结、规划。依托本单位的丰富数据资源,先行开发一两个数据库,在数据、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数据库建设活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洪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樊果
中国手工业是学术界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课题,但抗日战争时期的研究相对薄弱,在研究视角方面或许有进一步扩展的余地。本文尝试在工业化、现代化理念之外考察近代手工业的地位问题。通过分析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主要手工业的发展和生产特点的延续性,结合战前手工业状况,本文认为近代手工业在社会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基于现实约束的一种可行、有效的要素配置方式,是吸纳农闲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手工业 国统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中国工业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月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在"顶天立地"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工业经济》形成了一整套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包括:①办刊宗旨:一切为了"两个上帝";②办刊使命:办好一本期刊,打造一个体系,创造一种文化,引领一个时代;③目标导向:影响因子、社会反响、心理认可;④理念定位:理论顶天,实践立地;⑤论文取向:前瞻性、原创性、实用性;⑥编辑模式:作者走进编者,编者走进作者;⑦编辑考评:用时、用力、用心;⑧运作思路:按照顶天立地的理念办期刊,按照国际惯例的范式办期刊,按照企业运行的规则办期刊。经过努力,现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由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中国工业经济》,原名《中国工业经济学报》,1984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蒋一苇创办。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是全国产业经济、企业管理领域的权威学术期刊。该刊大16开本,160页整,整个设计简洁、大气、厚重。《中国工业经济》栏目对接学科,设置:应用经济学2个二级学科栏目: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以及工商管理1个二级学科栏目:企业管理。这里,关于财政、金融、贸易、投资等问题都要结合产业经济、国民经济、企业管理进行阐述。其文体有逻辑推导、案例研究、数理模型、实证分析等,倡导多元化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
基于城市价值系统认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再是简单的城市遗产保护技术行为,而成为"道器合途,透物见人"的城市文化传承行为。历史性手工业名城是我国名城的重要类型之一,是中华民族多样文明的重要载体,尤其需要在对其价值全面理解的基础上实施有效保护。以浙江龙泉为例,从历史性手工业名城的内涵特征剖析切入,通过构建文化系统观、区域系统观和城市系统观的视角,探索城市历史文化价值认知的方法体系,希望能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本土化认知和保护路径优化提供有益的思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孟凡华
在中国手工业社会中,"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传承方式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手工业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之一。尽管这种传承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使手工业文化源远流长,利于中国工艺在整体上保持领先地位,利于生成一种文化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师徒关系亲密的文化。
关键词:
手工业文化 父子相传 师徒相授 传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易棉阳
新中国经历了三次经济转型: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向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转型、新民主主义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于企业是现代经济中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所以企业制度创新就成为经济转型的关键。从经济史的视角探究经济转型与企业制度创新,深入总结经济转型的历史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此种考虑,中国经济史学会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7月11日到12日在湖南工业大学召开主题为"经济转型与企业制度创新"的学术会议,36位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将学者们的观点作一简要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