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14)
- 2023(13431)
- 2022(11505)
- 2021(11055)
- 2020(9173)
- 2019(21543)
- 2018(21021)
- 2017(40733)
- 2016(21672)
- 2015(24640)
- 2014(24402)
- 2013(24463)
- 2012(22453)
- 2011(20286)
- 2010(20193)
- 2009(18771)
- 2008(17296)
- 2007(14939)
- 2006(13022)
- 2005(11591)
- 学科
- 济(90535)
- 经济(90440)
- 管理(61444)
- 业(57308)
- 企(47438)
- 企业(47438)
- 方法(40880)
- 数学(36205)
- 数学方法(35890)
- 中国(30759)
- 融(27550)
- 金融(27549)
- 银(25597)
- 银行(25560)
- 行(24713)
- 财(22325)
- 农(22130)
- 制(19529)
- 业经(18731)
- 贸(18229)
- 贸易(18213)
- 易(17830)
- 地方(17607)
- 学(17280)
- 农业(14894)
- 务(14502)
- 财务(14439)
- 财务管理(14417)
- 理论(13946)
- 企业财务(13770)
- 机构
- 大学(305427)
- 学院(301197)
- 济(128954)
- 经济(126249)
- 管理(121062)
- 理学(104901)
- 研究(104506)
- 理学院(103801)
- 管理学(102238)
- 管理学院(101714)
- 中国(84995)
- 京(65393)
- 科学(61589)
- 财(57369)
- 所(51392)
- 中心(48597)
- 研究所(47092)
- 财经(46829)
- 农(45103)
- 经(42891)
- 业大(42467)
- 北京(42180)
- 江(40953)
- 经济学(40373)
- 范(38335)
- 师范(38018)
- 院(37762)
- 经济学院(36517)
- 财经大学(35269)
- 农业(35234)
- 基金
- 项目(207861)
- 科学(163970)
- 研究(153677)
- 基金(153145)
- 家(132760)
- 国家(131711)
- 科学基金(113224)
- 社会(98133)
- 社会科(93217)
- 社会科学(93194)
- 基金项目(81149)
- 省(77698)
- 自然(72546)
- 自然科(70888)
- 自然科学(70872)
- 教育(69632)
- 自然科学基金(69607)
- 划(66217)
- 资助(63865)
- 编号(61700)
- 成果(50136)
- 部(47225)
- 重点(46174)
- 发(44157)
- 创(43192)
- 课题(42087)
- 国家社会(40985)
- 教育部(40982)
- 创新(40352)
- 科研(39706)
- 期刊
- 济(135008)
- 经济(135008)
- 研究(92718)
- 中国(57798)
- 学报(45054)
- 管理(42870)
- 科学(42856)
- 财(41320)
- 农(40578)
- 融(39402)
- 金融(39402)
- 大学(34601)
- 学学(32474)
- 教育(30873)
- 农业(28260)
- 技术(24039)
- 财经(22696)
- 经济研究(22431)
- 业经(19449)
- 经(19403)
- 问题(17225)
- 理论(16264)
- 图书(14963)
- 业(14929)
- 贸(14754)
- 实践(14742)
- 践(14742)
- 世界(14089)
- 技术经济(14078)
- 科技(13610)
共检索到444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庞丽艳 王建飞 沈思
近年来,我国采用多种手段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发展,但总体看房地产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如何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实现房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金融衍生品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房地产领域,可设计出房地产价格指数金融衍生品。推出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将有利于调控房地产市场,促进房价的理性回归。采用Fabozzi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定价框架,对中房指数衍生品进行定价研究,并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中房指数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的期货、期权定价进行实证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房地产指数 衍生品定价 中房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振龙 邓雪春
文章应用线性多因子模型研究了我国权证的定价能力,发现权证是非冗余的,故对风险资产的收益率有解释能力,且对小公司和价值股的解释能力强于大公司和成长股。文章还利用随机贴现因子的思想,用GMM方法做了稳健性检验。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得到同样的结论,权证价格中包含定价因素,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能提高市场定价效率,使市场趋于完全。
关键词:
权证 多因子模型 随机贴现因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条件正在逐渐具备,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投资者的无知和偏见、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滞后与专业人才缺乏。文章提出,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求、监管的能力及其他条件成熟的程度,稳步培育市场,逐步推出产品,成熟一个,推出一个,巩固一个,并依法、公正、适度地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同时注意不断促进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创新,大力培养德才兼备、既懂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金融衍生品专业人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保敬 李世平
天气衍生品在国外的发展日渐成熟,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天气衍生品市场的运行及其定价可以为我国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天气风险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文章对天气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其定价进行了研究,并以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气象站点为例,应用指数分布模型对积温指数进行定价。
关键词:
天气衍生品 天气风险 指数分布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琰
文章在考虑信用状况和基准利率的影响下,通过当期收益率对产品期限、基准利率和信用等级等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OTC金融衍生品的复合因子定价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复合因子定价模型根据产品期限、利率和信用状况的不同,当期收益率呈非线性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信用状况与产品期限、基准利率三者存在相互影响。
关键词:
OTC 金融衍生品 敏感性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剑
如果金融衍生品定价合理,则金融衍生品将成为公司经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衍生品定价过低,则存在过度需求。本文建立的模型说明,衍生品的合理定价不仅仅与金融市场的因素相关,也与产品市场的行业特征相联系。企业购买金融衍生品时,综合考虑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因素,有利于保持正常需求,避免过度需求。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金融衍生品 定价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凤元
随着全球金融衍生品OTC市场交易量日益增加,OTC交易的法律纠纷也呈增长态势。文章通过对全球知名金融衍生品OTC交易纠纷进行分析,并指出了交易全球化和快速化出现的新问题,希望能对"中国版ISDA协议"的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衍生品 OTC交易 法律纠纷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炳辉
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即将在我国推出,如何应用金融衍生品引起了投资基金的高度关注。本文认为投资基金可以运用金融衍生品来进行替代投资、优化投资、管理市场风险和管理流动性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投资基金 衍生品 策略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欣
场外衍生品交易中,交易对手违约的风险与市场风险相结合,极其容易导致错向风险。随着危机前场外衍生品交易量的快速增大,在本轮金融危机中,错向风险出现在各种衍生品的交易中,由其造成的损失较大。许多国际组织、市场参与者和监管机构越来越重视对错向风险的防范。不过,对抵押品管理、交易压缩技术、引入中央对手方和采用信用估值调整等这些措施的研究有待深入,以更好地降低错向风险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
衍生品 错向风险 交易压缩 中央对手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寇宏 袁鹰 王庆芳
套期保值是企业经营的重要工具,能够锁定企业的经营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但是,如果套期保值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遭受巨额的损失。本文首先对套期保值的原理及其作用进行基本的介绍,然后,结合我国央企巨亏事件,对套期保值巨亏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揭示套期保值的潜在风险及其认识误区。最后,对我国企业的套期保值风险控制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套期保值 金融衍生品 风险控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英英 张勇 吴润衡
金融衍生品是复杂的金融工具,它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风险。本文针对金融衍生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欠缺这一现状,应用神经网络系统评价模型,提出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从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相关机构评价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度提供了一些依据。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人工神经网络 风险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谭燕芝
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规模日益扩大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区分治理机制的不同发展阶段,构建了监管向治理演进的模型。总结当前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理论和现状,提出治理机制多元性和互补性特点以及国际金融衍生品复杂性和多样性推动着监管机制必定向着更有效的治理机制演进,达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有效治理的途径是各国国内监管制度的日趋完善、各国广泛的合作以及国际组织的治理。
关键词:
国际金融衍生品 监管 治理 演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晟
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目前仅有2010年上市的沪深300指数期货、2013年上市的5年期国债期货,以及2014年有望上市的个股期权。但我国金融衍生品一经推出便成为全球各大交易所激烈争夺的焦点。目前,已有多家境外交易所表示计划交叉上市中国概念产品,并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签署了框架性协议。所以,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金融衍生品上市伊始便面临着交叉上市的考验。本文讨论了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对于境内市场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叉上市的政策选择提出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英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对全球主要碳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及交易所进行了具体介绍,并结合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我国碳金融市场、提升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碳金融 衍生品 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思远 潘静静 梁晓杰
日历效应是金融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异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非有效性。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起步较晚,相对不成熟。文章采用实证方法对中国沿海煤炭航运衍生品市场的日历效应进行了分析。EGARCH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衍生品市场存在显著的周三负效应和周五正效应。航运衍生品市场存在的周日历效应可能受到交易者决策和运价市场的影响:周五临近休息日,通常此时交易人正向情绪高涨,对市场倾向于乐观估计,进而增加投资行为,促使周五正效应的出现;衍生品与运价市场存在一定的相互影响关系,每个周一蓄积了休息日在内三天的信息冲击,使得运价市场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再传导到衍生品市场,可能造成衍生品在周三出现明显变化。衍生品的日历效应也进一步证实了该市场的非有效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