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19)
2023(11314)
2022(9323)
2021(8728)
2020(7394)
2019(17153)
2018(16437)
2017(31301)
2016(17157)
2015(19707)
2014(19840)
2013(20171)
2012(19017)
2011(17135)
2010(16967)
2009(15858)
2008(16197)
2007(14334)
2006(12222)
2005(11008)
作者
(49653)
(41877)
(41803)
(40159)
(26437)
(20041)
(19146)
(16347)
(15662)
(14736)
(14384)
(13874)
(13494)
(13308)
(13075)
(13038)
(12604)
(12378)
(11978)
(11971)
(10316)
(10285)
(10055)
(9520)
(9449)
(9386)
(9175)
(9018)
(8443)
(8371)
学科
(84341)
经济(84269)
管理(50747)
(44786)
方法(36796)
(34640)
企业(34640)
数学(33541)
数学方法(33343)
(30505)
中国(24306)
(20865)
地方(18230)
(16432)
贸易(16427)
(16019)
(15543)
(14965)
(14617)
财务(14601)
财务管理(14550)
业经(14231)
企业财务(13840)
农业(13616)
财政(13450)
(12336)
银行(12314)
(11819)
金融(11817)
环境(11799)
机构
大学(254530)
学院(251464)
(115722)
经济(113761)
管理(93928)
研究(91511)
理学(80980)
理学院(80013)
管理学(78883)
管理学院(78401)
中国(70818)
(58761)
科学(54304)
(53599)
(47032)
财经(43882)
研究所(42641)
(41811)
中心(41143)
(40043)
经济学(38520)
(36541)
业大(35155)
经济学院(35095)
北京(34112)
农业(33067)
财经大学(32512)
(32432)
(32134)
师范(31866)
基金
项目(166491)
科学(131835)
基金(124018)
研究(120840)
(108451)
国家(107652)
科学基金(91311)
社会(80259)
社会科(76319)
社会科学(76299)
基金项目(65115)
(61666)
自然(56803)
自然科(55500)
自然科学(55481)
教育(54617)
自然科学基金(54528)
(53013)
资助(51065)
编号(46640)
(39068)
成果(38321)
重点(38071)
(36665)
国家社会(34996)
(34014)
教育部(33485)
中国(32805)
科研(32463)
课题(32319)
期刊
(122542)
经济(122542)
研究(78644)
(49158)
中国(47863)
学报(39414)
(36844)
科学(36280)
管理(31115)
大学(29449)
学学(27892)
农业(25107)
(22948)
金融(22948)
财经(22648)
经济研究(22238)
教育(20052)
(19592)
技术(19085)
业经(17150)
问题(16943)
(15997)
(14469)
世界(13394)
国际(13203)
技术经济(13128)
统计(12882)
(12008)
资源(11593)
理论(11290)
共检索到375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梅  
文章在分析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变动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中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为负,且呈现倒U型变动的趋势,三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为正,但是数值较小,而二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且有重蹈一线城市覆辙的可能性,正是由于这种显著的区域差异,导致我国总体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为负,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边际消费倾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成武  
自2009年6月份以来,中国房价再次快速上涨,研究房地产财富效应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表明:4个直辖市、东北和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中西部地区财富效应不显著;经济越发达地区,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影响系数越大,居民住房压力越大,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也越明显。本文还分析了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和高房价的后果,并浅议了改革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存涛  
本文根据1987-2005年度的数据,对中国房地产价格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房地产价格不具有财富效应。本文对此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媛  
文章分析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变动的基础之上,结合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理论假说,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住房和可支配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在1994~1998年,住房价格对于居民的消费并不显著,而1998年之后的二个阶段,住房开始系统地影响居民消费。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哪一个阶段,住房对于消费的影响都要远远小于收入对于消费的影响;随着住房价格的提高,住房对于消费的边际影响呈现递减的趋势,并开始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居民的消费选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廖海勇  陈璋  
基于1999—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同时对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与其财富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强,中西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弱;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大小与消费属性强弱成正比,与投资属性强弱成反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子龙  许箫迪  徐浩然  
中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明显不同。利用中国1996—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模型,对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测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增强。房地产价格变化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居民消费的增加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Granger原因。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分析,中国房屋价格变动都会给居民消费带来财富效应。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冲击将对居民消费产生正效应,导致居民消费增加,从而验证了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玲珍  刘旦  
在生命周期假说的基础上,构造了一个城镇居民资产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关系的模型,并利用1978~2006年的数据,分阶段实证研究了中国城镇居民住宅资产对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法律制度以及现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不成熟,是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不具有财富效应的重要原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培辉  袁薇  
通过基于2000-2009年第二季度的我国房地产销售额、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收入有关季度数据,运用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全国、东部、中部面板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为正值,表现出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发挥了理论预期中的积极的财富效应;西部面板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为负,且不显著;个体省份中不少省份已经出现负的财富效应,既有发达的东部省份、中部省份,也有所有欠发达的西部省份。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建军  鞠方  
总结和借鉴前人理论,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采用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G 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中国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一样,房地产市场表现出了显著的财富效应,这种财富效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宏  
本文在标准的LC-PIH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估计我国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的计量模型,并利用1998-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检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财富效应。结果表明,房地产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028,并从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机制的角度做了简要解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家军  葛扬  
该文使用1999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房地产一线城市不同收入等级居民生活水平的面板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法检验收入差距因素对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高收入家庭存在正的财富效应,中、低收入家庭表现为负的财富效应,整体表现为负的财富效应。对此,我国必须加快改变目前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真正控制房价上涨,避免房地产市场带来负面的财富效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永如  
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史兴旺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非常微弱,房价过快上涨会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房价虚高,一方面会加重购房者负担,挤压其他支出,另一方面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