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9)
2023(10340)
2022(8780)
2021(8334)
2020(7314)
2019(17188)
2018(16856)
2017(32431)
2016(17872)
2015(20869)
2014(20762)
2013(21145)
2012(20176)
2011(18405)
2010(18461)
2009(17291)
2008(17559)
2007(15811)
2006(13531)
2005(12105)
作者
(52660)
(44468)
(44127)
(42303)
(28540)
(21280)
(20239)
(17159)
(16832)
(15816)
(15328)
(14948)
(14126)
(14062)
(14006)
(13845)
(13355)
(13018)
(12880)
(12768)
(11114)
(10972)
(10842)
(10130)
(10069)
(10002)
(9893)
(9689)
(8949)
(8870)
学科
(86203)
经济(86117)
管理(49367)
(45695)
方法(42413)
数学(38402)
数学方法(38106)
(35789)
企业(35789)
中国(22960)
(20706)
(20103)
(17660)
贸易(17655)
(17195)
(16382)
业经(14441)
(14429)
农业(13368)
地方(13291)
(12739)
金融(12735)
(12658)
银行(12626)
(12076)
(12020)
财务(12000)
财务管理(11964)
(11783)
企业财务(11374)
机构
大学(272354)
学院(267421)
(119157)
经济(117077)
管理(100695)
研究(95221)
理学(86842)
理学院(85822)
管理学(84444)
管理学院(83937)
中国(72987)
(57553)
科学(56401)
(54250)
(48717)
(45397)
研究所(44479)
财经(44098)
中心(43185)
(40276)
经济学(39125)
(38730)
业大(38543)
北京(36676)
农业(36068)
经济学院(35638)
(34994)
师范(34671)
(33508)
财经大学(32964)
基金
项目(175748)
科学(138638)
基金(130397)
研究(127369)
(113840)
国家(112980)
科学基金(95697)
社会(82765)
社会科(78607)
社会科学(78583)
基金项目(68213)
(65181)
自然(60420)
教育(59293)
自然科(59084)
自然科学(59059)
自然科学基金(58081)
(56600)
资助(54975)
编号(50007)
成果(42178)
(41390)
重点(40109)
(37378)
(35782)
教育部(35652)
国家社会(35514)
课题(34974)
科研(34131)
中国(33817)
期刊
(124127)
经济(124127)
研究(79567)
中国(48927)
学报(42820)
(41579)
(40098)
科学(39407)
管理(33626)
大学(32046)
学学(30174)
农业(27193)
教育(25304)
(25262)
金融(25262)
财经(22417)
经济研究(21472)
技术(21272)
(19307)
业经(17575)
问题(17378)
(16663)
(15703)
统计(14790)
世界(14465)
国际(14241)
技术经济(13792)
理论(13022)
(12831)
(12666)
共检索到393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协奎  樊光义  
基于压力指数理论,从近年来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银行信贷、财政收入及居民消费的负向压力角度出发,构建了1998-2015年的中国房地产压力指数及四个分项指数,并以相关历史事件和权值理论对该指数的有效性进行了双重检验,据此对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出现了2次峰值,前次峰值大于后次峰值,但影响却远远小于后者;从趋势来看,10余年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值不断上升,2015年末已逼近历史均值的1.5倍,为需要格外关注的较高压力时期;从构成来看,近5年来房地产业四项分指数的压力值悉数升高,其中以经济增长压力最为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杨易  
文章以中国近十多年房地产市场供给现实为基础,将供给划分为土地供给、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三种形式来分析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土地供给对房价的影响较微弱。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三种不同供给形式的调控政策,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雁翎  刘昊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本文发现,传统应计制下的盈余管理模型无法较好地拟合中国房地产行业盈余管理的特征。在关注房地产行业经营和财务处理方面特殊之处的基础上,通过详细分析预售制度和会计处理的特点,建立了以预收账款作为被解释变量的预收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房地产行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检验,其检验效果和拟合优度要优于改进的修正琼斯模型。经过实证检验,认为上市房地产企业利用预收账款,存在微弱的正向盈余操纵。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国祥  王芳  
本文以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国房景气指数作为反映房地产市场周期波动的分析指标,针对普通的谱密度分析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采用加窗平均周期图谱分析和多次分辨法相结合的方法,将各主周期分量单独分辨出来,并通过对序列进行三角函数拟合来确定各主要周期长度的准确值,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自1998年1月以来存在为期36个月的主周期和27个月的次周期波动,且该周期波动与我国房地产政策的周期性是密不可分的。最后,本文根据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短周期波动特征,分别针对政府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春海  
由于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乘数带动效应,因此房地产业既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也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进而常常成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首选对象和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了有关泡沫的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研究,以及中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定义了房地产基本价值、投机泡沫和泡沫度,并利用中国房地产的相关数据,对中国房地产基本价值、投机泡沫和泡沫度进行了实际计算,得出了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而且比较严重的结论,并解释了中国房地产投机泡沫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挤出房地产泡沫的若干政策,并特别指出,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有关政策能否“上令下达,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文章通过回顾中国近年来的利率调整变动状况,从实证角度详细分析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供给市场、房地产需求市场以及土地市场的影响,总结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的货币政策的核心———利率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作用,并得出相应的规律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石清  黄蔚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与误差纠正模型,考察了1991~2005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中国房地产价格上升的原因;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与中国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正向变动关系;短期来看,均衡关系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速度较慢。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继东  王聪  张铁强  
一、境外资本流入加剧资产转移波动近年来,在人民币强升值预期以及中国楼市持续升温的双重刺激下,境外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以来,境外资本流入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2005年至2007年间,以年均58.72%的增长幅度迅速扩张,由2005年的258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650亿元(见图1)。2008年以来,虽然国内房地产行业的银行贷款增速出现了趋势性下降,但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境外资本仍然看好中国楼市的前景,大量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其中不乏短期投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睿  董纪昌  
金融手段调控一直是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借鉴金融状况指数(FCI),选取了8个指标,以1999年1月-2014年8月为时间样本,运用SVAR模型及DAG方法,构建了一个房地产金融条件指数(RE-FCI)。指数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金融状况大致可以清晰地分成四个阶段,其中经济危机时期房地产金融状况较差。RE-FCI对我国潜在的房地产金融风险也有一定的监测作用,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于控制房地产金融风险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颖  丁妍  
人口红利深刻影响着一国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间接主导着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文章在理论分析人口红利对房地产价格内在驱动机制的基础上,采集了1999—2011年我国各省份人口与房地产价格数据,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与向量自回归模型,结合通径分析,研究了人口红利推高房价的直接与间接机制,以及人口红利冲击对房价的长期与短期影响。研究发现,人口红利既能够直接推高房地产价格,又能够通过房地产投资、信贷等中介变量间接推高房地产价格,且房贷对房价的冲击路径呈现U型特征。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曹振良  
泡沫是一种资产价格急剧波动的经济现象,其理论分析框架可用“一三四”原则来概括,即抓住价格这一中心,分析价格是否急剧上涨,是否暴跌,从而是否导致金融或经济危机三个环节,把握宏观经济环境、投机状况、金融支持和政府调控政策四个因素。按照上述框架或范式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房地产不存在全局性泡沫,亦即房价上涨,房价收入比高不一定就是泡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云芳  高铁梅  
本文首先定性地比较了各地房价的波动,发现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进一步,本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形式的paneldata模型讨论了房价区域波动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各地区房价波动差异的原因,尤其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结论如下:无论是房价的长期趋势还是短期波动,信贷规模对东、西部地区影响都比较大,中部地区较小,表明政府实施的信贷政策对调控东、西部地区的房价是有效的。实际利率对各区域影响差异不大,且影响较小。人均GDP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中部地区房价影响都比较大,表明中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房价的预期变量在东部地区对房价的短期波动有较大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金金  
基于省级数据,文章利用数据包络方法(DEA)评估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效率。结果显示: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明显高于东北、中部及西部三地区;全国平均技术效率得分呈现出倒U型特征;各省(市、区)基本上都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这表明,近些年地方政府过度关注房地产业的经济增长效应而忽略房地产企业规模效率这一基本事实并未因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政策而改善,而当务之急是设计更合理体制机制改变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与约束,以引导房地产业与其它产业协调有效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成  
文章构建引入人民币升值预期和热钱流入的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基于中国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房地产市场相关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建立6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房地产需求、中美利差、房地产供给、人民币升值预期、货币供给和热钱流入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热钱流入对房地产需求和供给均具有显著正向冲击影响,房价上升在短期和长期对热钱流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冲击影响,构成热钱流入波动的原因中有超过85%归因于房地产需求和供给等房地产市场因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爱民  王洪卫  
本文从理论上对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的形成机理做出探讨,对其房地产市场非有效性进行检验。文章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非有效的市场,房地产价格对信息的反映程度很低,房地产市场也存在超额利润,表现出房地产价格与价值存在一定程度的背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