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0)
2023(10363)
2022(8787)
2021(8155)
2020(7089)
2019(16554)
2018(16163)
2017(31387)
2016(16838)
2015(19381)
2014(19417)
2013(19795)
2012(18858)
2011(17170)
2010(17013)
2009(15883)
2008(16212)
2007(14505)
2006(12400)
2005(11189)
作者
(49736)
(41746)
(41625)
(39899)
(26343)
(19936)
(19028)
(16197)
(15688)
(14790)
(14353)
(13774)
(13296)
(13144)
(13045)
(12961)
(12569)
(12211)
(12067)
(11943)
(10325)
(10268)
(10176)
(9439)
(9410)
(9322)
(9257)
(9002)
(8374)
(8279)
学科
(85964)
经济(85898)
管理(48479)
(46652)
方法(37541)
(37060)
企业(37060)
数学(33527)
数学方法(33311)
中国(22655)
(20856)
(20480)
(17387)
贸易(17379)
(16957)
业经(16431)
(15204)
地方(15000)
(14213)
农业(13578)
(12712)
财务(12690)
财务管理(12659)
(12656)
银行(12632)
(12061)
(12028)
金融(12026)
企业财务(12006)
产业(11760)
机构
大学(253811)
学院(251381)
(118606)
经济(116624)
管理(95835)
研究(91602)
理学(82290)
理学院(81369)
管理学(80268)
管理学院(79788)
中国(70779)
(54035)
科学(52594)
(52362)
(46852)
研究所(42537)
(42275)
财经(42215)
中心(41453)
经济学(38849)
(38527)
(36062)
业大(35658)
经济学院(35371)
北京(34755)
农业(33518)
(32253)
财经大学(31481)
(30847)
师范(30561)
基金
项目(164415)
科学(130255)
基金(122316)
研究(119518)
(106753)
国家(105975)
科学基金(90155)
社会(79112)
社会科(75345)
社会科学(75326)
基金项目(64424)
(61278)
自然(56365)
自然科(55098)
自然科学(55081)
自然科学基金(54166)
教育(53538)
(52286)
资助(50764)
编号(45948)
(38582)
成果(37503)
重点(37424)
(36613)
国家社会(34204)
(34106)
教育部(33150)
中国(32475)
创新(32080)
人文(31744)
期刊
(126943)
经济(126943)
研究(76805)
中国(46778)
(41167)
(37938)
学报(37907)
科学(35977)
管理(34110)
大学(28659)
学学(27090)
农业(25887)
(23961)
金融(23961)
经济研究(22358)
财经(21647)
技术(20152)
教育(19086)
(18898)
业经(18832)
问题(17766)
(16527)
(15320)
国际(14490)
世界(14479)
技术经济(13824)
统计(13071)
商业(11798)
理论(11600)
(11499)
共检索到3753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自2003年以来,为了控制房地产的过热发展,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了许多措施与政策。然而,严峻的现实是房价的直线上升和全面上涨。越是实施宏观调控,房价越涨;出台的政策越多,房价上涨的速度越快;政府调控的决心越大,市场反弹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向调控的矛盾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住宅需求旺盛、住房供给不足和政府政策的效应抵消。房地产有效调控的治本思路是,增加楼市的有效供给、完善住房发展模式、转变住房观念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利  刘晓君  
2009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政府再次面对调控难题。该文深入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理性发展以及不可调控性,房地产业存在的市场失灵及其可调控性,分析行业内存在的政府失灵,提出房地产调控应当承认行业合理增长,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行业内不可调控因素。这些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选择具有有益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曹洪  周江  
2004年国家宏观政策出现了转折。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结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等因素仍将有利于2004年我国房地产业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但房地产成本的上升和121号文件仍会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推进房地产金融的多元化和以经济适用房为核心增加有效供给成为2004年我国房地产业关注的重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同山  王曼怡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政府对其宏观调控颇为必要。根据金融加速器理论,微小的外部冲击会造成大幅度的实体经济波动,且对小企业的影响比对大企业大。本文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金融加速器效应在我国房地产业显著,且越小型的房地产企业该效应却越明显。政府在调控房地产行业时,要考虑货币政策对不同规模房地产企业的不同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玉  刘光中  于忆骅  
本文就中国房地产企业的现状、问题以及2004年国家对房地产业实行宏观调控后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在中国房地产业出现寡头垄断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中国房地产业寡头垄断出现的条件和过程是:(1)房地产企业必然会强强联盟;(2)为了应对WTO的挑战,房地产企业需要强强联盟;(3)大型房地产企业从区域性寡头垄断走向全国性的寡头垄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兵兵  代云开  张燕  
文章采用中国各省区投入产出表数据,通过I-O模型计算中国30省区房地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完全分配系数、关联效应、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波及效应6个指标,综合分析了各省区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其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各省区房地产业发展整体上并未体现出其"地方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但房地产业经济效应的省域差异明显:房地产业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6省区属于主导产业,安徽、河北和内蒙古等9省区属于支柱产业,在吉林属于朝阳产业,而在广西、新疆和青海等其他14省区属于欠发展产业。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艳琳  周丹  
商业广告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历来存在两种争论:广告通过信息传递功能向市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来促进市场竞争;广告通过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产品差别化壁垒和品牌效应壁垒促成垄断。以中国房地产业为例,在对广告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中国房地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广告投入强度对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产生不强烈的负效应的结论。最后提出应积极协调广告投入与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贺晓东  
由于区域间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很不均衡,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们在分析中发现,各地区的房地产业在景气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发展机遇的把握和对国家调控措施的反应极不一致,呈现非均衡的增长态势。 从现在开始到2005年,中国经济十年的大走势仍然可能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的房地产业也会进入一个有序发展的新时期,房地产业的年增长率将会保持在18%,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丹  胡细英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即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着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及双向反馈的关系,且不是简单的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结合中国历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及其执行效果,提出对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现状进行评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燕博  
1998年以来,我国以住房商品化为标志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开始启动,借助于体制转轨和房地产投资开发潜能的释放,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植下,我国房地产业呈现了快速发展势头。然而,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伴随着房屋由消费居住属性逐渐向投资属性转化和整个社会对房地产投机炒作风气的兴起,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健康的因素。房地产供给结构不合理,房地产业存在局部的高档次的房屋供给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江  
2004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投资增长较快、供需矛盾失衡,部分地区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为此,中央采取多种宏观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文件。经过几年努力,我国房地产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和影响。本文根据房地产发展趋势和特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詹王镇  刘振宏  
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脉冲响应函数实证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明确我国房地产业功能定位。研究发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冲击表现为持续时间长、力度大,对物质资本型、原材料消耗型产业(工业、建筑业)带动效应明显,而对批发零售业、化学工业、社会服务业的带动效应微弱,说明我国房地产业尚处在数量积累和粗放扩张阶段,仍然"外生于"国民经济之中。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钟华方  
我国的房地产业虽起步不久,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国房地产业现状及趋势》一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潜力,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深化房地产业的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