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9)
2023(8556)
2022(7301)
2021(6884)
2020(5974)
2019(14164)
2018(13865)
2017(26943)
2016(14480)
2015(16936)
2014(16991)
2013(17420)
2012(16676)
2011(15267)
2010(15088)
2009(14122)
2008(14252)
2007(12813)
2006(10922)
2005(9933)
作者
(42828)
(36026)
(35965)
(34575)
(22755)
(17086)
(16484)
(14060)
(13527)
(12700)
(12367)
(11907)
(11463)
(11320)
(11319)
(11292)
(10878)
(10655)
(10335)
(10293)
(9016)
(8894)
(8797)
(8224)
(8163)
(8046)
(7919)
(7817)
(7285)
(7170)
学科
(76851)
经济(76794)
管理(38168)
(36596)
方法(33485)
数学(30245)
数学方法(30074)
(27661)
企业(27661)
中国(20288)
(18847)
(15415)
贸易(15410)
(15040)
(14775)
业经(13986)
地方(13586)
(12715)
(12296)
农业(12223)
产业(10764)
(10258)
银行(10238)
(9945)
金融(9943)
(9866)
(9850)
环境(9491)
技术(9227)
(8510)
机构
大学(221666)
学院(218990)
(104609)
经济(102906)
管理(82986)
研究(80616)
理学(71156)
理学院(70354)
管理学(69419)
管理学院(69001)
中国(61650)
(47194)
科学(46558)
(44322)
(41150)
研究所(37547)
(37017)
中心(36158)
财经(36007)
经济学(34580)
(32877)
经济学院(31490)
业大(31123)
(31081)
北京(30480)
农业(29381)
(28158)
(27522)
师范(27293)
财经大学(26745)
基金
项目(142729)
科学(112614)
基金(105585)
研究(104740)
(91828)
国家(91164)
科学基金(76999)
社会(68935)
社会科(65598)
社会科学(65581)
基金项目(55472)
(52913)
自然(47347)
教育(46698)
自然科(46234)
自然科学(46218)
自然科学基金(45443)
(45381)
资助(43941)
编号(40616)
(33576)
成果(33241)
(32530)
重点(32461)
国家社会(29759)
(29511)
中国(29031)
教育部(28821)
课题(28045)
创新(27789)
期刊
(111849)
经济(111849)
研究(66798)
中国(40332)
(33556)
(33408)
学报(32793)
科学(31440)
管理(28431)
大学(24669)
学学(23257)
农业(22897)
(19744)
金融(19744)
经济研究(19533)
财经(18457)
技术(17755)
教育(17204)
业经(16652)
(16143)
问题(15988)
(14692)
(13352)
世界(12851)
国际(12652)
技术经济(12383)
统计(11590)
商业(10181)
理论(10164)
(10065)
共检索到324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为民  
房地产业是否真正满足作为支柱产业的条件?这个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文章确定了支柱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分析得出了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的结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剑  孟捷  
文章以"支柱产业"概念为线索,以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和扩展的资本循环模型为理论框架,考察了三十年来中国房地产业积累的社会结构。文章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房地产业积累的社会结构以"单位体制"为基础,"单位体制"促进了城镇住房供应增加;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房地产业积累的社会结构以"增长联盟"为基础,地方政府同房地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结成非正式联盟,阻碍其他社会群体从房地产业发展中获益。文章建议:鉴于工业化才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发展房地产业的宗旨应重新设定为增加城镇住房供应,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便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多长  
香港房地产业自二战后随制造业的繁荣而繁荣。20世纪80年代以来,香港制造业急速衰退,房地产业逐渐成为香港第一支柱产业,香港经济变成房地产业主导的经济。香港经济对房地产业的高度依赖抑制了其制造业的发展,损害了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也使房地产业本身受到了伤害。香港的经验表明,尚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中国大陆地区不宜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国强  
短期不宜把房地产业当作支柱产业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综合研究部李国强去年,中国的房地产热通过调控开发规模、调整投资结构、规范市场行为、调节收益分配得到了抑制。今年初,《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又指出:“房地产热又有所抬头”。可以说,如何根治房地产热,...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  陈嘉伟  李林峻  
文章根据不同产业地位的特点,对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先导产业以及基础产业的判定指标进行确定,然后分别计算不同产业的相应指标,最后通过产业间比较确定房地产业的产业地位。研究发现:(1)目前我国支柱产业为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主导产业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则属于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包括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9大产业;(2)房地产业不属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以及先导产业,而属于基础产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印堃华  赵传葆  胡彬  
上海房地产业已具备产业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广、附加值高、产业生产率上升等作为支柱产业的一些特征。但由于统计惯例和一些统计口径的问题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被严重低估。本文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再处理的基础上 ,推算出实际可能的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大约是官方统计数据的两倍。上海房地产业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此外 ,本文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作了积极的预测 ,并指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所面临解决的问题 ,如国有房地产企业的改革 ,优化组合中介服务业、进一步发展房地产金融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丁任重  
自2003年以来,为了控制房地产的过热发展,中央政府密集地出台了许多措施与政策。然而,严峻的现实是房价的直线上升和全面上涨。越是实施宏观调控,房价越涨;出台的政策越多,房价上涨的速度越快;政府调控的决心越大,市场反弹的压力越大。这种逆向调控的矛盾现象,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本文认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住宅需求旺盛、住房供给不足和政府政策的效应抵消。房地产有效调控的治本思路是,增加楼市的有效供给、完善住房发展模式、转变住房观念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艳琳  周丹  
商业广告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历来存在两种争论:广告通过信息传递功能向市场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来促进市场竞争;广告通过规模经济进入壁垒、产品差别化壁垒和品牌效应壁垒促成垄断。以中国房地产业为例,在对广告与市场集中度之间关系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选取2000-2012年中国房地产业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广告投入强度对中国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产生不强烈的负效应的结论。最后提出应积极协调广告投入与房地产业市场集中度之间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贺晓东  
由于区域间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区房地产业的发展很不均衡,房地产市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我们在分析中发现,各地区的房地产业在景气周期的各个阶段,对发展机遇的把握和对国家调控措施的反应极不一致,呈现非均衡的增长态势。 从现在开始到2005年,中国经济十年的大走势仍然可能保持持续、高速的增长,中国的房地产业也会进入一个有序发展的新时期,房地产业的年增长率将会保持在18%,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红利  刘晓君  
2009年以来,房地产价格快速飙升,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政府再次面对调控难题。该文深入分析了中国房地产业的理性发展以及不可调控性,房地产业存在的市场失灵及其可调控性,分析行业内存在的政府失灵,提出房地产调控应当承认行业合理增长,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行业内不可调控因素。这些对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选择具有有益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晋丽  沈琨  
在新一轮房地产调控预期增强并转为现实的背景下,通过建立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信用风险压力测试模型,分析房价、利率、房地产信贷规模、GDP以及房屋销售等因素发生变动时,全国房地产开发贷款质量的变动,以及不同压力情境下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质量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房价、信贷规模、GDP对房地产开发贷款的质量具有显著影响,长、短期影响程度有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学海  
朱镕基副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全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工作会议上谈到全国经济形势时强调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措施是正确的,但是也要看到,现在对强化宏观调控还有些不正确认识,有的措施还没有落实,集中表现在基本战线太长、规模过大的问题没有解决,在抑制房地产过度膨胀方面没有有效举措。这一讲话精神,对目前我国房地产业出现的过度膨胀问题的解决,引导房地产业的稳健发展,将是有力的促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