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60)
2023(13593)
2022(11383)
2021(10582)
2020(8606)
2019(19882)
2018(19294)
2017(37222)
2016(19838)
2015(22566)
2014(22292)
2013(22413)
2012(21641)
2011(20108)
2010(20301)
2009(18857)
2008(18908)
2007(17206)
2006(15834)
2005(14902)
作者
(59330)
(49057)
(49045)
(46859)
(31677)
(23507)
(22140)
(19149)
(19033)
(17918)
(17115)
(16489)
(16125)
(15988)
(15924)
(15385)
(14773)
(14336)
(14317)
(13884)
(12551)
(12184)
(12107)
(11371)
(11223)
(11184)
(11147)
(10937)
(10044)
(9907)
学科
(97609)
经济(97520)
管理(53350)
(52044)
(40639)
企业(40639)
方法(32885)
中国(31624)
数学(28274)
数学方法(28024)
(26053)
(24664)
地方(24524)
银行(24518)
(23599)
(23269)
业经(21555)
(19869)
贸易(19847)
(19182)
(19086)
金融(19086)
(18855)
农业(17244)
(16533)
(15429)
(14611)
地方经济(13952)
环境(13736)
产业(13557)
机构
学院(289292)
大学(289131)
(133903)
经济(131327)
研究(113757)
管理(106481)
中国(94011)
理学(88651)
理学院(87617)
管理学(86446)
管理学院(85895)
科学(64535)
(64391)
(61318)
(58559)
研究所(52647)
中心(51068)
(50451)
财经(47039)
(46125)
(42856)
经济学(42314)
北京(42171)
(40714)
农业(39535)
业大(38713)
(38284)
经济学院(37975)
师范(37879)
(36866)
基金
项目(180661)
科学(143110)
研究(133892)
基金(131941)
(115303)
国家(114376)
科学基金(96675)
社会(87264)
社会科(83020)
社会科学(83005)
(68365)
基金项目(67318)
教育(59740)
自然(59642)
(58537)
自然科(58229)
自然科学(58211)
自然科学基金(57233)
资助(55857)
编号(52098)
(45463)
成果(43912)
重点(41519)
(41096)
课题(38299)
(37704)
发展(37358)
国家社会(37017)
(36771)
创新(35385)
期刊
(158705)
经济(158705)
研究(100659)
中国(67403)
(47997)
(45930)
金融(45930)
管理(44294)
(44160)
学报(41986)
科学(41966)
大学(32276)
农业(31696)
教育(31597)
学学(30228)
经济研究(26834)
业经(25128)
财经(24298)
技术(24015)
(21220)
问题(20857)
(19448)
国际(18788)
(17702)
世界(17658)
技术经济(14964)
(13827)
论坛(13827)
现代(13826)
理论(13561)
共检索到4803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  樊志刚  王祺  罗煜  
目前房地产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资金流量分析表明房地产又不应成为主导产业。长期来看,城市化、人口增长和存量需求释放等刚性和扩张需求,将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发展,短期内价格暴涨和长时间涨速过快是不合理的。中国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出现严重衰退的可能性不大,银行面对的风险仍然可控,但仍需注意政策调整的风险。商业银行仍应将房地产市场作为重要业务领域,有重点、有区别拓展;适度控制房地产贷款增速、总量及占比;建立对房地产贷款的全过程监管制度;探索房地产贷款以外的金融创新形式。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孙洪先  喻永新  
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及建设银行的经营对策孙洪先喻永新一、“八五”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八五”期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五年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8610.39亿元,是“七五”完成投资的8.7倍,占全社会“八五”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13.9%。商品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丰军  杜雪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从辉  
本文在分析我国房价上涨过快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抑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根本途径,并给出了对我国房地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藏波  滕永乐  谢刚  
2016年商品房市场销售额进入历史性高位,但在2017年3月之后迅速"冷冻",在这一轮最严调控的背后,是市场"长效机制"的胎动,还是仅仅为政策的"应时之举"?作为房企和购房者主要融资渠道的商业银行,未来将如何开展房地产市场业务?回答这些问题均需要对房地产市场走势和房企盈利模式进行不同阶段的预判。短期来看,并购重组和价值提升成为地产市场的短期主线;中期来看,市场分化进一步显著,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棚改"项目将成为市场业务主力军;长期来看,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预示着养老、旅游等新型业态模式将渐趋主流。对此,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藏波  滕永乐  谢刚  
2016年商品房市场销售额进入历史性高位,但在2017年3月之后迅速"冷冻",在这一轮最严调控的背后,是市场"长效机制"的胎动,还是仅仅为政策的"应时之举"?作为房企和购房者主要融资渠道的商业银行,未来将如何开展房地产市场业务?回答这些问题均需要对房地产市场走势和房企盈利模式进行不同阶段的预判。短期来看,并购重组和价值提升成为地产市场的短期主线;中期来看,市场分化进一步显著,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的"棚改"项目将成为市场业务主力军;长期来看,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预示着养老、旅游等新型业态模式将渐趋主流。对此,商业银行也应采取阶段性和差异化的业务开展策略:短期来看,可重点推进一线和二线核心城市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和开发贷款联动模式,以及棚改和自住型商品房PPP合作模式;中期来看,应有序推进一线及部分热点二线城市的类REITs、CMBS等创新产品;长期来看,要推进养老地产、特色小城镇、旅游地产等地产新兴项目的开发融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铮  
本文分析了安徽省房地产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消费的发展趋势 ,以及房地产企业的经营运作、组织和管理发展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革平  
目前我国房地产金融业务过份依赖银行信贷资金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风险集中。房地产金融未来发展趋势是促进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构建房地产业多元融资体系,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房地产金融两级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房地产价格发展趋势研究"课题组  程学斌  黄秉信  牟耀虎  刘小宁  
本文从房地产价格的相关理论出发,主要从房地产需求、房地产供给、房地产金融和房地产宏观调控等角度对影响房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各因素对房价的影响。本研究运用近10年房地产价格季度数据和时间序列模型对房地产价格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房地产价格发展预警和稳定房价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协奎  
当前房地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商品房空置量过多,且正在进一步扩大;第二,过于追求商品房的建设规模和速度,没有解决好数量、质量、效益三统一问题;第三,房地产业发展与金融业关系尚未理顺,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第四,没有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消费水平的房地产价格体系。因此,要持续、稳定、深入地发展房地产业,必须全面、系统地研讨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米旭明  
改变我国房地产业现有的发展模式,降低能耗,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房地产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房地产业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高能耗发展的原因,并从系统的观点提出向低能耗模式转变的具体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钟华方  
我国的房地产业虽起步不久,发展很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中国房地产业现状及趋势》一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业的现状及发展潜力,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深化房地产业的改革,加强法制建设,培育和完善房地产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黎明  刘振聚  黄卫华  
房地产业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地方政府应当对本区域的房地产业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对房地产业的调控要坚持市场机制为主,避免调控成本过大,影响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天津为例,从需求角度对区域性房地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调控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曾国安  雷泽珩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控制中国房地产业信贷规模和结构,造成供给和需求的规模与结构扭曲,影响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容易引起房地产业波动。本文通过构建信贷配给模型,测算不同波动时期当中,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房地产业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信贷配给程度的变化与房地产业波动显著相关,信贷配给改变了投资和消费在推动房地产产出过程中的结构,并制约路径依赖对产出的影响,同时影响财政政策和数量型货币政策稳定房地产业的效果。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逐渐弱化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丰富房地产信贷供给层次和结构,以及加强信贷供给监督来缓解信贷配给的消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