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0)
2023(11278)
2022(9870)
2021(9622)
2020(7922)
2019(18782)
2018(18530)
2017(35800)
2016(19220)
2015(21868)
2014(21707)
2013(21691)
2012(19850)
2011(18074)
2010(17592)
2009(15989)
2008(15431)
2007(13048)
2006(11233)
2005(9831)
作者
(54091)
(44798)
(44439)
(42464)
(28577)
(21318)
(20252)
(17754)
(17168)
(15821)
(15376)
(15156)
(14088)
(13953)
(13857)
(13645)
(13338)
(13112)
(12741)
(12638)
(11069)
(10914)
(10589)
(10066)
(9963)
(9902)
(9850)
(9695)
(8918)
(8794)
学科
(83364)
经济(83277)
管理(53977)
(48783)
(39913)
企业(39913)
方法(38681)
数学(34263)
数学方法(33960)
中国(22642)
(19678)
(17672)
(16300)
贸易(16292)
(16094)
业经(15999)
(15913)
地方(14130)
(13009)
农业(12991)
(12509)
环境(12363)
理论(11607)
技术(11422)
(11313)
银行(11281)
(10915)
金融(10914)
(10822)
(10801)
机构
大学(274724)
学院(269857)
(114726)
经济(112575)
管理(110625)
理学(96603)
理学院(95573)
管理学(94148)
管理学院(93676)
研究(93496)
中国(69958)
(58957)
科学(56472)
(49137)
(45973)
研究所(42391)
中心(41335)
财经(40700)
(39797)
业大(39055)
北京(37876)
(37416)
(35365)
经济学(35280)
(35086)
师范(34817)
(33916)
经济学院(31939)
农业(31260)
财经大学(30669)
基金
项目(190239)
科学(150383)
基金(140779)
研究(139821)
(122421)
国家(121490)
科学基金(104472)
社会(89362)
社会科(84814)
社会科学(84793)
基金项目(74939)
(70334)
自然(67461)
自然科(65920)
自然科学(65906)
自然科学基金(64731)
教育(63076)
(60410)
资助(58459)
编号(55668)
成果(45085)
(43338)
重点(41941)
(40009)
(39152)
课题(37696)
教育部(37471)
国家社会(37420)
创新(36558)
科研(36281)
期刊
(118198)
经济(118198)
研究(81473)
中国(46553)
学报(41213)
科学(39414)
管理(39127)
(35521)
(34526)
大学(31355)
学学(29360)
教育(27340)
农业(25673)
技术(21765)
(21220)
金融(21220)
经济研究(19979)
财经(19401)
业经(17341)
(16560)
问题(15695)
图书(14589)
理论(14134)
(13694)
(13203)
技术经济(13137)
科技(12891)
实践(12813)
(12813)
世界(12667)
共检索到384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振海  
房价过高形成泡沫是当今社会普遍认同的观点,但如何衡量房价的泡沫及程度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文章采用全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16年的面板数据,并构建适应性预期均衡新模型,实证得出房价泡沫由租金增长率、人口增长率、CPI增长率、建设成本增长率、土地价格增长率、上涨预期、适应性调整等因素组成,特别是租金与人口的因素尤为重要,从而验证当前我国发展租赁市场与"乡村振兴"将有利于降低租金与人口的数量,从而有助于消除或减小我国城市房价泡沫的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卢俊  骆永民  
文章利用中国99个样本城市的数据,借助上确界单位根检验及其拓展——SADF检验和GSADF检验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城市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房价泡沫以及房价泡沫的扩散特征。结果发现:中国一、二线城市普遍存在房价泡沫,三、四线城市大多不存在房价泡沫;各个城市房价泡沫的持续期存在明显差异,同一规模的城市房价泡沫特征也不尽相同;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处于长期维持泡沫的状态,且其刚性和投机需求向周边三四线城市外溢,形成了区域性泡沫;不同区域都有特定的房价"泡沫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晃  杨朝军  
基于永久性收入理论,引入家庭可支配预期收入增长率,构建了家庭对房产的可支付模型,推导出房价收入比的动态泡沫临界值区间,利用2002~2013年数据对中国36个城市不动产市场价格泡沫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地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对房价收入比泡沫临界值具有重要影响,并呈正相关,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市动态临界值区间是6.33~11.62,城市住宅不动产市场呈结构性泡沫;城市住宅不动产市场价格泡沫存在由东部向中西部、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间的传导,2012年开始,部分二、三线城市出现去泡沫化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郭文伟  
基于单位根右侧ADF泡沫检验方法(BSADF)对中国商品房(住宅、办公楼、商铺)在2001年至2015年期间的周期性泡沫进行检验,然后全面分析各层次房价泡沫的核心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期内,住宅、办公楼和商铺市场均出现多次周期性泡沫,且泡沫程度分化明显;住宅价格泡沫比办公楼和商铺的价格泡沫更为严重,并主导了整个房地产市场泡沫走势;控制广义货币增速和银行贷款规模增速、降低通胀预期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提高短期贷款利率等措施均能有效抑制我国各层次房价泡沫。短期国际资本净流入仅对住宅价格泡沫产生促进作用,对办公楼和商铺价格泡沫没有明显影响。限购政策及大部分趋紧的调控政策均未能有效抑制房地产市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雪峰  
如何测度资产价格泡沫是资产泡沫理论和实证的难点。本文认为资产价格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测度其泡沫度必须以其基础价值为基准。作者利用Ramsey Model,采取资本边际收益率法对2000-2004年我国房地产的泡沫度进行实证测度,得出了这一期间我国房地产经历了从负泡沫、无泡沫到正泡沫的演变,为政府对房地产业调控提供了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凡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房地产业,它的房价泡沫问题一直备受学者关注。本文首先从微观角度推导出影响房地产业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在具体实证分析时引入宏观因素即外部冲击。基于供给、需求和外部冲击三个角度利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得出了我国房地产的基础价值,并据此综合分析我国房价泡沫的问题。研究表明,在政府各种强劲的限制政策下,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的泡沫虽然累积增速趋缓,但仍然呈现出扩大的趋势,需要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避免房价泡沫的进一步扩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清峰  
本文基于演化金融方法,将房地产市场投资者预期分为稳健型预期(投资策略是根据基本面投资)和风险型预期(投资策略是追涨杀跌)两类,同时投资者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自身预期,在此基础上测度了不同类型预期在我国房价泡沫形成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区分了不同城市房价泡沫的类型。研究表明:尽管稳健型预期对房价泡沫存在显著抑制效应,但风险型预期的放大效应在房价泡沫形成中起了主导作用;此外,东部地区城市房价泡沫主要属于强风险型预期与强稳健型预期型,中西部地区城市房价泡沫则主要属于弱稳健型预期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哈继铭  
虽然中国房地产价格泡沫依然是局部的,但是泡沫正在向更多的城市蔓延。我们复查的12个城市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在2006年初依然略大于1,但这一比率比2005年初上升了11%,表明房地产的总体健康状况有所恶化。某些2005年初房价泡沫现象已经比较严重的城市(如杭州和上海)的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和月供/租金比率继续攀升,买房越来越不如租房。在购房资金成本/租金比率去年明显小于1的城市中,这一比率一年之内大幅上升(如北京、苏州、沈阳),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说明房地产“泡沫”正在向这些地区蔓延。前瞻地看,我们认为2006年政府出台全国性的新政策抑制房价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按揭贷款利率将保持不变,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住宅、办公楼、商铺)在2001-2015年期间的价格泡沫程度进行动态监测,进而比较各层次房价泡沫分布特征差异,最后分析各层次房价泡沫之间的时变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期内,住宅、办公楼和商铺市场均出现多次周期性泡沫,但各层次泡沫分化严重;住宅价格泡沫的发生次数及平均持续时间均大于办公楼和商铺的价格泡沫,并引领整个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走势;各层次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自我增强"特征;各层次房价泡沫之间存在非对称的时变溢出效应,这些溢出效应在不同危机时点和泡沫峰值时点上均出现结构性差异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通过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住宅、办公楼、商铺)在2001-2015年期间的价格泡沫程度进行动态监测,进而比较各层次房价泡沫分布特征差异,最后分析各层次房价泡沫之间的时变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时期内,住宅、办公楼和商铺市场均出现多次周期性泡沫,但各层次泡沫分化严重;住宅价格泡沫的发生次数及平均持续时间均大于办公楼和商铺的价格泡沫,并引领整个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走势;各层次房价泡沫具有显著的"自我增强"特征;各层次房价泡沫之间存在非对称的时变溢出效应,这些溢出效应在不同危机时点和泡沫峰值时点上均出现结构性差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城市房价泡沫严重,且已向部分重点二线城市蔓延。一手住宅市场显示出明显的房价泡沫区域聚集和城市层级聚集特征,但二手住宅市场并不具有这些特征。各城市房价泡沫之间普遍存在非对称的上下尾相依结构和泡沫传导机制。深圳、天津、南京和成都引领着一手住宅价格泡沫,而北京和杭州则在一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上海、深圳和杭州引领着二手住宅价格泡沫,而武汉在二手房价格泡沫传导路径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晃  杨朝军  
文章基于住宅不动产的金融资产属性,采用未来现金流贴现模型,从理论上推导、归纳出住宅不动产价格泡沫存在的条件。利用全国36个大中城市1999—2019年的季度非平稳面板数据,采用非平稳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对城市间房价与租金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非平稳面板数据计量方法的使用,极大的增加了样本容量,大大提高了实证的准确性和可信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间住宅不动产市场存在很强的联动性;中国住宅不动产存在泡沫;2010—2014年,中国住宅不动产市场存在去泡沫化现象;2015—2019年存在泡沫扩大现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文伟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右侧单位根检验的房价泡沫监测方法来动态刻画中国十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在2005—2016年期间的价格泡沫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采用R-Vine Copula模型来刻画十大城市房价泡沫之间复杂相依结构及其相依性,进而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各城市房价泡沫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时期内,十大城市的一、二手住宅市场均显著存在多个周期性泡沫,总体上,一手住宅价格泡沫程度要比二手住宅价格泡沫严重;同样,一线城市房价泡沫比二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南平  
我国2008年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引起了人们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泡沫破灭产生了更加激烈的争论。国内外测度房地产市场泡沫指标的缺陷使得这种争论难有是非结果。通过对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的分析,可以为弥补它们的缺陷建立新的指标,有助于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