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9)
2023(7678)
2022(6580)
2021(6331)
2020(5506)
2019(13232)
2018(12946)
2017(24920)
2016(13552)
2015(15911)
2014(15983)
2013(16413)
2012(15626)
2011(14377)
2010(14256)
2009(13467)
2008(13678)
2007(12237)
2006(10582)
2005(9646)
作者
(40249)
(33938)
(33899)
(32623)
(21648)
(16272)
(15598)
(13284)
(12906)
(11966)
(11750)
(11292)
(10856)
(10694)
(10689)
(10661)
(10297)
(10013)
(9819)
(9776)
(8428)
(8408)
(8235)
(7726)
(7702)
(7649)
(7486)
(7434)
(6886)
(6785)
学科
(69211)
经济(69154)
管理(36635)
(33873)
方法(32027)
数学(29181)
数学方法(29014)
(25524)
企业(25524)
中国(19095)
(17137)
(14907)
(14855)
贸易(14850)
(14537)
(12157)
(11402)
农业(11106)
业经(10997)
地方(10511)
(9788)
银行(9768)
环境(9524)
(9399)
(9390)
金融(9388)
(9217)
(8506)
财务(8490)
财务管理(8465)
机构
大学(209260)
学院(205251)
(96524)
经济(94847)
管理(77109)
研究(75924)
理学(65950)
理学院(65198)
管理学(64294)
管理学院(63905)
中国(59217)
(44962)
科学(44238)
(42266)
(39188)
研究所(35737)
(35520)
财经(34236)
中心(34133)
经济学(31898)
(31336)
业大(29460)
北京(29197)
(29175)
经济学院(29003)
农业(28237)
(26392)
(26177)
师范(25955)
财经大学(25477)
基金
项目(132173)
科学(103928)
基金(98471)
研究(95923)
(86007)
国家(85386)
科学基金(71806)
社会(62735)
社会科(59595)
社会科学(59575)
基金项目(51512)
(47859)
自然(44926)
自然科(43889)
自然科学(43873)
教育(43565)
自然科学基金(43145)
资助(41648)
(41614)
编号(37367)
(31570)
成果(31097)
重点(30052)
(28896)
中国(27424)
国家社会(27162)
教育部(27031)
(26624)
课题(25673)
科研(25621)
期刊
(102286)
经济(102286)
研究(62794)
中国(38649)
(32461)
学报(31850)
(31732)
科学(29866)
管理(25704)
大学(23800)
学学(22408)
农业(21546)
(19516)
金融(19516)
经济研究(17862)
财经(17611)
教育(16825)
技术(16210)
(15248)
问题(14536)
业经(14161)
(13959)
(12848)
世界(12279)
国际(12106)
技术经济(11285)
统计(10727)
理论(10006)
资源(9747)
(9362)
共检索到305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丁成日  
中国很多城市的住房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持续飙升,引起诸多方面的关注,存在许多不同的解释。文章分析影响住房价格的种种原因和可能,认为中国城市住房价格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开发的资金运作模式。由于绝大多数开发商的资金运作是滚动式开发,预售制是其保障。金融上,房地产资金的滚动式开发需要不断上升的房价作为其资金保证。也就是说,开发商一定要让房价不断上涨,才能极大地促使广大消费者“争先恐后”地“先付款,后提货”式地购房,以保持其资金流的顺畅。由于预售制在过去近十年来为中国城市发展和房地产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经济增长、就业、投资等,这极大地增加了中央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方面的难度。总之,解铃还需系铃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森  陈静  
健全的市场应该可以有效调节房地产市场、稳定住房价格,其中利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而我国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价格信号的扭曲,即利率管制政策导致央行必须增加货币供给来维持既定的利率水平,而偏低的利率水平刺激了住房的投资、投机需求,进而推动房价长期持续上涨。采用2006年到2013年货币供给量与房价的月度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进行计量分析可以验证这一理论解释。因此,本文认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才是稳定我国房价的治本之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  杨易  
文章以中国近十多年房地产市场供给现实为基础,将供给划分为土地供给、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三种形式来分析供给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宏观经济环境下,增量供给和存量供给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土地供给对房价的影响较微弱。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三种不同供给形式的调控政策,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纲  
在分析中国城市化和土地资源稀缺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与房地产业发展有关的社会现状,进而对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四个市场主体进行了分析,认为需求大于供给是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控制房价上涨的对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燊  沈悦  
本文运用FAVAR模型对我国2000年至2010年期间"房价之谜"——利率和住宅价格同向变动现象进行验证,探明原因发现:(1)适应性预期下的住宅投资利润率远超过利率成本,对推动住宅价格上涨起重要作用。(2)与一般工商业贷款比较,优惠的房贷利率使住宅投资具有"比较优势",住宅投资存在"挤出效应"。(3)住宅价格上涨不仅是由"收入拉动"和"成本推动",更具有强劲的"收入差距拉动"效果。扩大的收入差距聚集了购买能力,住宅投资需求被超前集中释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承坪  张旭  
房地产行业资金密集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受到利率政策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利率政策的非对称性视角出发,区分扩张性和紧缩性利率政策区间,建立向量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利率政策对房价的促进作用要强于紧缩性利率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如果欲促进房地产复苏,则降低与投资者和消费者成本收益紧密相关的短中期存贷款利率;如果欲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则提高短期存款利率和长期贷款利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刚  冯伟杰  
文章系统分析了房价波动对于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的时空差异。研究发现:动态来看,房价上升会在短期内恶化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在中长期内的影响则取决于流动性约束效应和信心效应两种力量的对比。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较小,住房的刚性需求不大,此时房价上涨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增加会大于房价上涨的幅度,信心效应的力量大于流动性约束效应的力量,因此房价上涨会改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当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门限值时,外来人口所占比重增加,住房的刚性需求较大,此时房价上涨的幅度会大于由于信心效应所带来的就业和收入的上涨幅度,从而导致房价的上涨在中长期内继续恶化居民的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永刚  
本文针对中国房价是否具有泡沫进行了测度。首先,将中国与国外21个国家2003~2012年房价年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发现中国房价增速较快。其次,选取房价收入比、房地产价格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房地产投资额/固定资产投资额、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长率/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率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开发土地面积/本年土地购置面积等五个测度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与国外部分国家相比,中国房价增速过快;中国房价收入比大大超过了国际公认的房价标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较快;房地产开发企业"囤地"意图比较明显。因此,中国房价泡沫还是比较明显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田秋生  朱晖  
房价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探讨2016年中国房价为什么出现新一轮上涨、政府为什么担心房价下跌、现阶段中国房价为什么上涨过快并始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等问题;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房价仍然会总体上涨,房价上涨压力会向二线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二线城市转移。为此,房地产调控应针对房价地区分化现象,实施差异化的住房政策;针对住房需求结构变化,优化住房供给结构;针对住房市场交易结构变化,调整房地产调控的重点领域。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富强  
当前国内房价的居高不下与收入差距的拉大密切相关,但现代主流经济学却基于伦理自然主义而将这种现状合理化。其实,住房本身是社会大众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具有公共品的特性,从而不能简单地放任市场机制来加以配置。各国政府从房地产中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这不仅违背税赋的支付能力原则,也使"住者有其屋"这一理想离现代社会越来越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代凯歌  
房价指数必须能够真实反映房价变动情况,从而引导市场参与主体的投资决策,并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参考。但由于真实基础数据缺乏、编制方法过于简单等原因,目前我国房价指数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应利用商业银行抵押贷款数据库、加强统计监管等方法来解决基础数据来源问题,同时采用特征价格法和重复交易法编制新房和二手房房价指数,不断完善现有房价指数体系,确保房价指数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海洋  袁小丽  陈卓  郭洪  
从我国商品房市场与政策博弈的现实结果出发,指出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是由需求的移动推动价格持续上涨,并进一步将需求细分为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在定性分析两种需求对房价作用过程的基础上,构建由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共同主导的房地产价格模型。实证表明,投资性需求对2009年房价的上涨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最后指出,控制商品房的投资性需求可以有效降低房价的上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乜玉平  
利率变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受多种因素制约。笔者以1996年~2006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其影响效果,认为利用利率杠杆调控房地产价格必须有相关的政策相配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本照  潘颖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引致这一问题的房地产价格非理性波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房价非理性波动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珍琴  范雅萌  
文章基于房价的空间效应,利用非参数空间计量模型,测算我国30个省会城市(西藏除外)新建商品住宅最优房价指数,考察其与经济增长的适配性。结果发现:经济增长率、省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房价指数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性;新建商品住宅房价对经济增长率呈现出较显著的正负效应;当新建商品住宅实际房价指数超过其最优值时,房价上涨会抑制经济增长,低于其最优值时,房价上涨会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