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7)
- 2023(11443)
- 2022(9290)
- 2021(8600)
- 2020(7274)
- 2019(16318)
- 2018(16015)
- 2017(30726)
- 2016(16334)
- 2015(18383)
- 2014(18169)
- 2013(18273)
- 2012(16698)
- 2011(15028)
- 2010(15014)
- 2009(14532)
- 2008(14851)
- 2007(13451)
- 2006(11958)
- 2005(11362)
- 学科
- 济(81142)
- 经济(81009)
- 业(79556)
- 企(73076)
- 企业(73076)
- 管理(70409)
- 方法(32442)
- 财(28964)
- 业经(27008)
- 农(25396)
- 数学(24711)
- 数学方法(24597)
- 中国(21335)
- 制(20857)
- 务(20761)
- 财务(20743)
- 财务管理(20720)
- 企业财务(19672)
- 农业(17783)
- 技术(16341)
- 体(15699)
- 贸(15051)
- 贸易(15041)
- 策(14770)
- 划(14757)
- 易(14753)
- 体制(13815)
- 和(13788)
- 银(12490)
- 银行(12485)
- 机构
- 学院(243661)
- 大学(241475)
- 济(116874)
- 经济(115121)
- 管理(99570)
- 理学(84880)
- 理学院(84134)
- 管理学(83433)
- 管理学院(82958)
- 研究(80293)
- 中国(67864)
- 财(57878)
- 京(50329)
- 财经(45290)
- 经(41411)
- 科学(41302)
- 所(38727)
- 经济学(37140)
- 江(36413)
- 中心(36315)
- 农(36167)
- 研究所(34235)
- 财经大学(33641)
- 经济学院(33493)
- 北京(32130)
- 业大(29903)
- 商学(29608)
- 商学院(29332)
- 院(28552)
- 农业(28064)
- 基金
- 项目(151931)
- 科学(123886)
- 基金(116146)
- 研究(115700)
- 家(98715)
- 国家(97876)
- 科学基金(86674)
- 社会(79698)
- 社会科(75807)
- 社会科学(75793)
- 基金项目(60563)
- 省(55711)
- 自然(52847)
- 自然科(51690)
- 自然科学(51677)
- 教育(51283)
- 自然科学基金(50897)
- 资助(47162)
- 划(46186)
- 编号(43915)
- 部(36387)
- 制(35877)
- 成果(35560)
- 创(34902)
- 业(34827)
- 国家社会(34634)
- 重点(33354)
- 教育部(32299)
- 发(32204)
- 创新(31789)
- 期刊
- 济(134632)
- 经济(134632)
- 研究(78487)
- 财(49331)
- 中国(48904)
- 管理(42957)
- 农(35333)
- 科学(31088)
- 学报(28347)
- 融(27075)
- 金融(27075)
- 财经(24272)
- 农业(24179)
- 大学(23825)
- 学学(22725)
- 经济研究(21846)
- 业经(21557)
- 经(21028)
- 技术(20962)
- 问题(17573)
- 教育(17346)
- 贸(15771)
- 世界(15436)
- 业(15296)
- 技术经济(14601)
- 国际(13877)
- 财会(12907)
- 现代(12727)
- 会计(11932)
- 经济管理(11207)
共检索到379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华东 高玲玲
本文致力于解决如下两个问题:一是我国房价上涨如何影响制造业就业,二是该影响通过何种途径实现。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和全国278个地级以上城市相匹配的数据表明,房价上涨的"需求效应"和"抵押担保效应"压过"挤出效应",使得制造业企业就业增加,表明房价上涨并非制造业企业"用工难"的幕后推手。同时,房价上涨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在区域、时间、行业等方面存在广泛差异。进一步地,通过考察房价上涨对不同融资约束类型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异质性影响,发现房价上涨对影响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需求效应"而非"抵押担保效应"实现。本文的发现有助于从劳动力就业的视角深化关于房价上涨如何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的认识,对我国房价调控及促进就业相关政策讨论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
房价 就业 制造业 融资约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佟家栋 刘竹青
基于2004—2013年的中国城市数据,本文检验了房价上涨对中国制造业-建筑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及具体特点,试图为我国制造业的用工问题提供新的解释。研究表明:房价上涨显著改变了中国制造业-建筑业的就业结构,促进了建筑业就业,"挤出"了制造业就业,恶化了制造业的用工问题。拓展分析还发现:(1)房价上涨的作用表现出地区差异和时间差异,格外冲击了东部沿海开放城市的制造业就业,且在经济危机后作用更明显;(2)房价上涨显著改变了微观企业的用工决策,阻碍了制造业企业的就业扩张,促进了建筑业企业就业,且这一作用依赖于企业所有制类型、要素密集度、员工学历等因素;(3)房价上涨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企业和建筑业企业的工资,但降低了制造业相对建筑业的工资水平,进而建筑业更容易吸引劳动力流入。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建筑业扩张 制造业用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华东 李鑫 高玲玲
文章研究我国持续上涨的房价对289个城市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并具体考察对资本和劳动要素配置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城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测度位于不同城市各行业的资源错配和要素扭曲程度,实证分析房价变动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显著加剧制造业资源错配和要素扭曲,且房价上涨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存在地区、时间和行业差异。机制检验表明,相对工资水平在房价影响资源错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投资增加,而房地产投资额对资源错配呈非线性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建议保持房价平稳适度增长,促进资金、劳动力合理流动,从而改善制造业资源配置,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房价变动 资源错配 资本错配 劳动力错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建江 罗双成
本文将资本和劳动两种要素流动纳入统一框架中,研究房价上涨如何作用于制造业升级。利用2003—2016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控制内生性问题情况下,本文采用系统GMM检验房价上涨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房价上涨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从边际效应来看,房价增长率增加一个标准差(0.09),将导致制造业高度化指标下降0.14,房价上涨对制造业升级的抑制作用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房价上涨显著降低了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进而抑制制造业升级。由于推力和拉力的作用,房价上涨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不确定。本文为制造业创新升级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房价上涨 要素流动 制造业升级 资源配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高帅雄 周潮
为研究房价上涨对各个生产部门杠杆率的影响,文章基于投入产出网络的视角,建立了包含家庭部门、能源矿产业部门、制造业部门、服务业部门、房地产部门和商业银行部门在内的多生产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房价的上涨在提高家庭部门杠杆率的同时,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生产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其中,制造业部门杠杆率水平提高的幅度最大,能源矿产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杠杆率水平上升的幅度大致相当。而房地产业部门的杠杆率水平前期涨幅较大,后期表现为超调回落。因此,房价上涨会对"去杠杆"政策目标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中央银行可适当紧
关键词:
房价 去杠杆 投入产出网络 DSGE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慈向阳 宣国良
关于我国目前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状况,各界对此反映不一。本文对中国房价的影响因素和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上涨 因素 风险 投机 投资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华东 周亚虹
许多人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近年房价迅猛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同质性住房市场模型考察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收入差距通过"消费效应"和"投机效应"两方面对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减少了住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是一种"直接效应";后者使得高收入者具有相应的投机能力,增加了住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是一种"间接效应"。收入差距对房价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大小比较。建立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1年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并未推动房价上涨,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可靠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公众会觉得买不起住房,从而产生收入差距扩大推高了房价...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房价 住房需求 消费 投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广平 连媛媛
文章基于2002-2017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了房价上涨对制造型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及区域差异特征。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全样本的回归结果还是分地区样本的实证结果,均显示房价上涨会对制造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投资产生非常显著的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制造型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制造型企业主营业务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强,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对较弱;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房价上涨对制造型企业主营业务投资产生的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中部地区制造型企业主营业务投资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房价 制造业投资 投资行为 区域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孝玲 别奥 祝平衡
本文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考察了房价上涨对制造业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上涨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存在两种不同机制,即房价上涨会减缓大型企业的融资约束,但却会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增加。为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困境,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建议应将房价维持在合理区间,防止房价过快上涨与悬崖式下跌,同时扩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沂 赵梦晓
选取2008年~2017年我国30个省份(不含港、澳、台和西藏,下同)面板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基于区域差异性视角研究东、中、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推动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作用显著,且在不同分位数水平和不同区域内,这种推动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就全国而言,劳动力成本越高,房价上涨对劳动力成本的正向效应越明显。就东、中、西部地区而言,房价上涨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中部次之,西部最小。具体来说,东、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越高的省份,房价上涨更容易促使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且东部地区省份这一现象尤为显著;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只对制造业劳动力成本较高的省份会产生正向效应,对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省份的影响并不明显。
关键词:
房价 制造业 劳动力成本 分位数回归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玲玲
近几年来,在房地产业繁荣发展的同时,中国工业却呈现衰退之势。房价上涨对于工业发展存在吸附效应、抵押担保效应和成本效应,其最终结果取决于三种效应的合力。利用1999-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房价上涨对工业的综合影响,结果显示,我国整体房价上涨对于工业存在挤出效应;在考虑到地区差异后,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对于工业存在挤出效应,中西部地区房价上涨对工业存在正向影响。
关键词:
房价上涨 挤出效应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慧 王擎 徐舒
企业金融化现象被认为是经济"脱实向虚"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匹配2009—2017年中国206个地级市房价数据与非房地产、非金融类上市企业的微观数据,有效识别了房价上涨与企业金融化间的因果关系,并且表明了该影响对高现金持有和低融资成本企业更为显著。在影响机制上,房价上涨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创造逐利性投资机会助推了企业金融化行为。本文的研究表明,房价的持续上涨容易引发企业金融投资过度膨胀。我们应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同时积极关注企业金融化行为,引导企业"脱虚向实"。
关键词:
房价 企业金融化 融资约束 投资机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自 1998年下半年中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3年开始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基于 1999—2010年 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分阶段实证分析中国房价对离婚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个样本期间,中国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2002年前,房价显著地降低了离婚率,2002年后,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整个样本期间,东中西部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前,三大地区房价均降低了离婚率,其中中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后,三大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
关键词:
房价;离婚率;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自1998年下半年中国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建立并发展起来,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2003年开始房价过快上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基于1999—2010年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分阶段实证分析中国房价对离婚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整个样本期间,中国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2002年前,房价显著地降低了离婚率,2002年后,房价提高了离婚率,但并不显著。整个样本期间,东中西部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前,三大地区房价均降低了离婚率,其中中部地区提升显著,2002年后,三大地区房价均提高了离婚率,其中东部地区提升显著。
关键词:
房价 离婚率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方兴
面对日益高涨的住宅价格,我国各城市陆续出台两轮住房限购令以控制房价。本文利用2010—2017年70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数据,基于DID模型考察房地产限购令在控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发挥的作用,并检验两轮限购政策效果的相对大小。本文的实证结论发现,房地产限购令略微减低了新建住宅同比房价,但未能控制二手房房价的上涨,断点回归也支持这一结论。同时,从住宅建筑面积大小细分来看,限购政策控制新建住宅价格主要体现在建筑面积144平米以上的新建住宅上。进一步研究表明,第一轮限购政策主要抑制投机性需求,第二轮限购政策的效果则相
关键词:
房地产 限购政策 倍差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