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453)
2023(19427)
2022(16493)
2021(15456)
2020(13128)
2019(30297)
2018(29789)
2017(55684)
2016(30403)
2015(34196)
2014(33879)
2013(33321)
2012(30605)
2011(27729)
2010(27512)
2009(25841)
2008(25569)
2007(22323)
2006(19413)
2005(17576)
作者
(87971)
(73624)
(73334)
(69797)
(46610)
(35425)
(33362)
(28771)
(28070)
(25955)
(25051)
(24723)
(23484)
(23175)
(23073)
(22968)
(22236)
(21683)
(21309)
(21142)
(18203)
(18096)
(17838)
(16824)
(16663)
(16526)
(16298)
(16026)
(14844)
(14472)
学科
(123234)
经济(123068)
管理(87771)
(81974)
(67272)
企业(67272)
方法(56736)
数学(50548)
数学方法(49952)
中国(37102)
(35096)
(32843)
(28227)
业经(26433)
(24779)
(24624)
贸易(24613)
(23981)
地方(22054)
农业(21560)
(21204)
财务(21148)
财务管理(21092)
(20847)
银行(20788)
企业财务(20038)
(19982)
金融(19977)
(19799)
(19179)
机构
大学(433512)
学院(427938)
(179859)
经济(176319)
管理(164230)
研究(150468)
理学(141814)
理学院(140173)
管理学(137774)
管理学院(136975)
中国(115221)
(92074)
科学(91497)
(84754)
(76072)
(75890)
中心(69453)
研究所(69081)
财经(66820)
业大(65816)
(63162)
(60924)
农业(59813)
北京(57901)
经济学(55812)
(54757)
(54119)
师范(54081)
经济学院(50244)
财经大学(49768)
基金
项目(290744)
科学(229288)
基金(214823)
研究(205824)
(190088)
国家(188579)
科学基金(161079)
社会(133207)
社会科(126363)
社会科学(126330)
基金项目(113195)
(110693)
自然(105779)
自然科(103395)
自然科学(103360)
自然科学基金(101540)
(95163)
教育(94737)
资助(87591)
编号(80880)
成果(66115)
重点(66114)
(64909)
(61112)
(60212)
国家社会(56774)
科研(56563)
创新(56510)
课题(55679)
教育部(55665)
期刊
(190750)
经济(190750)
研究(127256)
中国(86080)
学报(72730)
(67390)
(67244)
科学(65563)
管理(59343)
大学(54909)
学学(51614)
农业(44745)
教育(41695)
(40785)
金融(40785)
技术(35540)
财经(33494)
经济研究(31813)
业经(28981)
(28774)
问题(26381)
(25004)
(22782)
(21672)
统计(21584)
技术经济(20156)
图书(20044)
理论(20028)
国际(19911)
世界(19552)
共检索到641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晓军  
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通过破除居民特殊身份状态和降低落户门槛,打破原有的城乡户籍壁垒和行政干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外来人口向大城市的迁入,而大城市准入门槛和落户条件的设置又反映出城市政府部门对户籍改革取向和进程的控制,仍然发挥着限制人口迁入的作用。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全国、城市规模和区域层面实证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对大城市人口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和买房落户或有固定收入的落户政策能有效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大城市;城市规模层面,2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晓军  
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通过破除居民特殊身份状态和降低落户门槛,打破原有的城乡户籍壁垒和行政干预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外来人口向大城市的迁入,而大城市准入门槛和落户条件的设置又反映出城市政府部门对户籍改革取向和进程的控制,仍然发挥着限制人口迁入的作用。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基于全国、城市规模和区域层面实证分析户籍制度改革各项措施对大城市人口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层面,实行统一的居民户口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和买房落户或有固定收入的落户政策能有效吸引外来人口迁入大城市;城市规模层面,200万人口以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更有利于促进外来人口的迁入;区域层面,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迁入的吸引度从东向西呈现依次增强态势。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大城市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未吸引劳动力流入,反而促使劳动力流出,这与现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较小有关;从城市规模层面看,2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促使劳动力流出,而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这说明规模越大的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越具有吸引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流出,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入,这与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晓军  
运用中国123个大城市2000-2013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大城市劳动力流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并未吸引劳动力流入,反而促使劳动力流出,这与现有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较小有关;从城市规模层面看,20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会促使劳动力流出,而2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能有效吸引劳动力流入,这说明规模越大的城市对外来劳动力越具有吸引力;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使劳动力流出,而中西部地区大城市的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入,这与东部地区大城市的落户门槛与户籍管制较高和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奋生  李云慧  
当前我国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小。制约我国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籍立法滞后,大城市财政能力和公共设施不足,大城市环境承载能力相对饱和,大城市原有居民的阻力,配套制度改革滞后。可以从加快制定户籍法,逐步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利益,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科学合理的设置大城市准入门槛,让中小城市分担大城市户籍改革的压力,加快相关配套制度改革等方面着手推进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樊小钢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形成与强化过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传统户籍制度对于城市化进程的阻碍作用是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得以实现的,因此,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必须对这些配套制度加以变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五荣  丰晨宇  陈华帅  
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门槛呈现两极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降反升,中小城市逐渐实现零门槛。研究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4~2016年120个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概率,且对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主要通过提高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农村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两个途径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创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创业促进效应在大规模城市、低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和年轻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更为明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文录  
石家庄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坚持两个基本条件 ,即收入来源和住房 ,放开了 7种人的入市条件 ,大大降低了农民进入大城市的门槛 ,解决了进城农民的户口问题 ,推进了城镇化速度 ,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这次改革的消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将随着各项配套政策的实行得到解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广耀  
制度变迁的关联性是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之间存在层次、时间和结构等方面特征的关联性,它们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影响着制度变迁的绩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方式均受到制度关联性的影响。在改革动因上,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适应性改变;在改革路径上,则表现出历时关联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在改革方式上,利益剥离与利益扩散是今后打破不合理制度关联的现实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有赖于政府部门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广耀  
制度变迁的关联性是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之间存在层次、时间和结构等方面特征的关联性,它们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影响着制度变迁的绩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方式均受到制度关联性的影响。在改革动因上,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适应性改变;在改革路径上,则表现出历时关联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在改革方式上,利益剥离与利益扩散是今后打破不合理制度关联的现实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有赖于政府部门对制度关联性因素的认知共识以及能否据此采取一致的行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科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我国一些省市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探讨户籍制度改革对人口流动和社会管理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一、改革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全国已有10多个省份就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了程度不同的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贾韫  
城市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户籍制度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一南  
户籍制度改革具有"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发展"两条路径。"体制内改革"是通过直接放开落户限制的方式推动户籍群体"体制内"福利的扩散;"体制外发展"是在保护"体制内"福利不扩散的同时,通过提高非户籍群体某一领域的"体制外"福利水平的方式逐渐消解户籍壁垒。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曾成功地在粮食供应、城镇就业、小城镇落户等领域实现了局部突破,而这些成功的取得均依赖"体制外发展"逻辑。当前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采取的是放开放宽落户限制的"体制内改革"逻辑,基于这种逻辑的户籍制度改革将造成大城市落户政策异化、福利载体层次化以及农民工落户意愿弱化等不利影响,对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用有限。为推动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成功,应从"体制内改革"逻辑回归"体制外发展"逻辑,先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使其居民福利水平与大城市的福利差距明显缩小,再放开放宽大城市的落户限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焱林  覃飞  
基于中国20002014年的14个主要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城市层面法律执行效率差异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并对比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城市的外商投资。研究表明:法律执行效率越高的城市越能吸引外商企业投资,外商投资规模也越大,在控制了影响外商投资的其他因素后,以律师人数为法制环境的替代变量做稳健性检验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进一步研究法律执行效率的地区差异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发现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法律执行效率差异直接影响到外商投资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霄  
根据对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案例的调查研究,重庆户籍制度改革中一定程度上出现"半市民化"现象,即多数农民转户但并没有放弃农村土地资源。转户农民同时占有城镇社会福利和农村土地保障两种资源,这加重了重庆户籍制度后续改革的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以转户农民土地占有权、经营权和分离权的剥离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土地资本化与户籍制度改革的联动作用与实施路径,主张建立以"农村土地托管中心"为核心的土地资本化运行机制,实现土地资本化增值收益"涨价归农"和"涨价归公",以形成农民自愿退出闲置土地的激励机制,以及为政府在户籍制度改革中筹集和支付新增城镇人口社会福利提供新的资金来源,以更好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