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14)
- 2023(17115)
- 2022(14441)
- 2021(13436)
- 2020(11221)
- 2019(26215)
- 2018(25762)
- 2017(48594)
- 2016(26311)
- 2015(29593)
- 2014(29493)
- 2013(29499)
- 2012(27731)
- 2011(25426)
- 2010(25746)
- 2009(24464)
- 2008(24309)
- 2007(22027)
- 2006(19987)
- 2005(18497)
- 学科
- 济(128982)
- 经济(128846)
- 业(73174)
- 管理(70567)
- 农(52295)
- 企(51035)
- 企业(51035)
- 方法(46288)
- 数学(40951)
- 数学方法(40572)
- 中国(34963)
- 农业(34516)
- 财(29923)
- 业经(29921)
- 制(28049)
- 地方(27779)
- 贸(24567)
- 贸易(24555)
- 学(24235)
- 易(23957)
- 银(20082)
- 银行(20046)
- 体(19989)
- 行(19339)
- 融(19263)
- 金融(19258)
- 发(17636)
- 环境(17125)
- 和(15997)
- 策(15972)
- 机构
- 大学(384672)
- 学院(383202)
- 济(174653)
- 经济(171350)
- 研究(141563)
- 管理(141307)
- 理学(120081)
- 理学院(118708)
- 管理学(116844)
- 管理学院(116116)
- 中国(110676)
- 京(82074)
- 科学(81805)
- 财(81114)
- 农(77292)
- 所(72693)
- 研究所(65188)
- 中心(63859)
- 财经(62445)
- 江(60011)
- 农业(59432)
- 业大(57737)
- 经(56681)
- 经济学(55280)
- 北京(52587)
- 范(50160)
- 院(49946)
- 师范(49732)
- 经济学院(49569)
- 州(46157)
- 基金
- 项目(244543)
- 科学(192474)
- 研究(181513)
- 基金(178853)
- 家(156154)
- 国家(154805)
- 科学基金(130877)
- 社会(118884)
- 社会科(112493)
- 社会科学(112463)
- 基金项目(93494)
- 省(93344)
- 教育(81720)
- 自然(80233)
- 自然科(78371)
- 划(78349)
- 自然科学(78346)
- 自然科学基金(76984)
- 资助(72812)
- 编号(72553)
- 成果(60934)
- 部(56089)
- 重点(55371)
- 发(54473)
- 国家社会(50812)
- 课题(50692)
- 创(49949)
- 制(48832)
- 教育部(48064)
- 创新(46943)
- 期刊
- 济(206316)
- 经济(206316)
- 研究(123879)
- 中国(84768)
- 农(77688)
- 财(62983)
- 学报(60747)
- 科学(56601)
- 农业(52196)
- 管理(51270)
- 大学(47386)
- 学学(44471)
- 融(42417)
- 金融(42417)
- 教育(38986)
- 业经(34249)
- 经济研究(32728)
- 财经(32326)
- 技术(32296)
- 经(27949)
- 问题(27844)
- 业(26622)
- 贸(23632)
- 世界(22761)
- 国际(20552)
- 技术经济(20315)
- 版(20095)
- 统计(18663)
- 经济问题(17959)
- 理论(17395)
共检索到6098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池建宇 杨军雄
中国的户籍制度产生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它的实质在于为推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服务 ,处于市场经济的对立面。深化农村经济改革要求改革僵化的户籍制度 ,但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户籍制度变迁步伐缓慢 ,这项变迁的供给远远小于需求 ,改革户籍制度是大势所趋 ,这项制度变迁必然由非均衡趋向均衡。
关键词:
户籍制度变迁 农村经济 供求 市场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广耀
制度变迁的关联性是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之间存在层次、时间和结构等方面特征的关联性,它们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影响着制度变迁的绩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方式均受到制度关联性的影响。在改革动因上,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适应性改变;在改革路径上,则表现出历时关联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在改革方式上,利益剥离与利益扩散是今后打破不合理制度关联的现实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有赖于政府部门对
关键词:
制度关联 制度变迁 户籍制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盛广耀
制度变迁的关联性是分析户籍制度改革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也是当前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需重点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制度之间存在层次、时间和结构等方面特征的关联性,它们以多种方式作用于制度系统的演化过程,影响着制度变迁的绩效。户籍制度改革的动因、路径和方式均受到制度关联性的影响。在改革动因上,户籍制度改革是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的适应性改变;在改革路径上,则表现出历时关联下的渐进性和过渡性特征;在改革方式上,利益剥离与利益扩散是今后打破不合理制度关联的现实选择。户籍制度改革的有效性有赖于政府部门对制度关联性因素的认知共识以及能否据此采取一致的行动。
关键词:
制度关联 制度变迁 户籍制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文录
石家庄市的户籍制度改革坚持两个基本条件 ,即收入来源和住房 ,放开了 7种人的入市条件 ,大大降低了农民进入大城市的门槛 ,解决了进城农民的户口问题 ,推进了城镇化速度 ,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这次改革的消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将随着各项配套政策的实行得到解决
关键词:
城镇化 户籍制度 改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陈玉华 吴小艳
自古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社会里,户籍和地籍是高度重叠、紧密相连、共生互动的。户籍是分配土地的依据,也是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的基础。当前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构建的。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居民户口变动的情况日益增多,比如农民流动导致的人户分离现象等等,从而使这些人与其原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五荣 丰晨宇 陈华帅
在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下,不同规模城市的落户门槛呈现两极化: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不降反升,中小城市逐渐实现零门槛。研究差异化的落户政策对农村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劳动力资源在不同城市之间的配置效率。本文基于2014~2016年120个城市的落户门槛指数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会显著提升农村流动人口的创业概率,且对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尤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主要通过提高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农村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两个途径促进农村流动人口创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城市落户门槛的创业促进效应在大规模城市、低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收入和年轻农村流动人口群体中更为明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潘义勇
人类社会的产业文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又称小农文明或小农经济)、工业文明及后工业文明。我国虽然是最早进入小农文明的国家之一,可是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漫长历史却落后于欧美国家,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由农业文明转为工业文明已几百年,短的也有百余年了,而我国还处于十二亿人口中十亿人口种田的小农文明发展阶段,如何走出小农文明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本文择一改革中的户籍制题目论述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飞武 傅晨
农民工的户籍制度改革意愿是户籍制度改革设计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431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工(78.4%)希望户籍制度改革,其中:是否有子女上学、城镇购房计划、承包地、想落户城镇及就业城市对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意愿有显著影响;子女教育和升学问题是农民工希望户籍制度改革的最重要原因;农民工不希望户籍制度改革则主要是担心失去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以及今后在城市的生活成本上升等后续问题。
关键词:
农民工 户籍制度 改革意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虹
“农转非”是指公民的户籍管理类别由农村户籍转为城镇户籍。在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 ,获得“农转非”的身份对于公民来说 ,能够享受到不同于农民的特殊待遇。比如 ,可获得教育、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住房等方面的优惠和实惠 ,享受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而在现实中 ,“农转非”仅仅指因“征地”而转为居民的这部分人。由于城乡差别太大 ,“农转非”要真正成为“居民”还要经历一定的过程 ,在文化素质、就业技能、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等方面 ,“农转非”这个群体从整体上还难以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竞争。
关键词:
“农转非” 户籍制度 城市化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文
本文利用1997年北京市外来人口普查资料和有关调查统计资料,以极具典型和代表意义的北京市为例,对大城市外来劳动力的群体特征、外部就业环境、城市的潜在需求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认识中国现时期这一重要人口现象作出了理论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凯 白重恩 谢沛初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府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改革目标后,户籍制度改革是否起到了引导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从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贡献,则需要用数据分析。本文对2003—2006年期间发生的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效果进行检验,通过双差回归方法在户改对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以及向大中城市而不是省会等特大城市流动的效应方面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在此期间,很少有证据显示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产生了显著...
关键词:
户籍制度改革 劳动力流动 双差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张佰林 藏波
本文以农户土地退出意愿分析框架为基础,并基于重庆市1829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承包地、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因素及其影响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已定居城镇、家庭是否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土地是否有撂荒或闲置、退地补偿或补助是否按时足额发放、退地后生活质量预期的高低对农户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是否在外非农务工、土地是否位于城镇规划范围内、退地政策是否多变、退地后是否担心就业问题对农户承包地和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反向影响;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参加新农保、退地后医疗与养老保险预期的高低仅对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
关键词:
农户 土地退出 意愿 影响因素 户籍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瑜 张俊娜 温铁军
户籍制度自建立以来历经60年的演变,形成了具有福利粘附作用的体制。文章以财税体制与户籍制度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财税体制约束及其福利分配安排对户籍制度是否成为问题具有根源性影响。一是揭示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于1958年正式建立的重要背景是1950年代接受外部战略援助形成的军重工业内生资本增密及其预算硬约束对中央财税经济的沉重压力,这个硬约束导致二元户籍制度延续到1980年代初的财税体制改革。二是论述了1985年财税体制改革的阶段性调整与户籍制度同步变化的三个10年变迁。三是讨论了近十几年农民转户意愿明显低落的原因,即2004年农业税费改革以来国家财税金支持三农政策已经部分消解了城乡差距,农村户口实际的和预期的福利均大大提升。四十年改革中,粘附了福利的二元户籍制度难以单独突破的原因,在于其与财税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变化存在较强相关性。新时代的户籍改革研究也需要创新,从关注过去城乡二元户籍矛盾转向生产过剩压力下城市间产业升级竞争,后者导致吸引精英、排斥低端的户籍歧视。相应地,只有建立财税金统一的制度体系才能减少城市间福利差异。
关键词:
财税体制 户籍制度 福利分配 农村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振军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一直备受关注,在新农村建设中更是千夫所指。正是基于对户籍制度过去作用的认识,人们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户籍改革寄予厚望。但由于历史惯性以及户籍制度与农地制度的复杂关系,决定了户籍改革的作用是有限的,激进改革甚至可能带来一系列消极后果。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或战略重点应当放在城市发展和农地改革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户籍制度 农地制度 城市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