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0)
- 2023(11232)
- 2022(9497)
- 2021(9155)
- 2020(7678)
- 2019(17692)
- 2018(17089)
- 2017(32501)
- 2016(16650)
- 2015(18587)
- 2014(18088)
- 2013(17640)
- 2012(15838)
- 2011(14037)
- 2010(13310)
- 2009(12144)
- 2008(11335)
- 2007(9017)
- 2006(7546)
- 2005(6257)
- 学科
- 济(70946)
- 经济(70881)
- 管理(45689)
- 业(44143)
- 方法(36409)
- 企(34570)
- 企业(34570)
- 数学(32185)
- 数学方法(31823)
- 中国(20074)
- 农(19620)
- 财(15927)
- 贸(15236)
- 贸易(15228)
- 易(14939)
- 业经(14542)
- 农业(13561)
- 制(11136)
- 学(10700)
- 环境(10582)
- 地方(10553)
- 银(9995)
- 银行(9988)
- 务(9809)
- 财务(9776)
- 财务管理(9753)
- 理论(9748)
- 和(9735)
- 技术(9672)
- 行(9605)
- 机构
- 大学(229617)
- 学院(228057)
- 济(103568)
- 经济(102146)
- 管理(95432)
- 理学(84264)
- 理学院(83441)
- 管理学(82173)
- 管理学院(81722)
- 研究(75129)
- 中国(58589)
- 京(46585)
- 财(43464)
- 科学(42251)
- 财经(36586)
- 中心(35445)
- 经(33909)
- 所(33819)
- 经济学(33015)
- 农(31483)
- 研究所(31252)
- 业大(30588)
- 经济学院(29890)
- 范(29793)
- 师范(29539)
- 北京(28927)
- 江(28731)
- 财经大学(27836)
- 院(27438)
- 经济管理(26057)
- 基金
- 项目(165298)
- 科学(134552)
- 基金(127111)
- 研究(121746)
- 家(110346)
- 国家(109522)
- 科学基金(96537)
- 社会(83084)
- 社会科(79053)
- 社会科学(79039)
- 基金项目(67573)
- 自然(61518)
- 自然科(60188)
- 自然科学(60174)
- 省(59766)
- 自然科学基金(59166)
- 教育(55509)
- 划(51503)
- 资助(51351)
- 编号(46908)
- 部(38750)
- 国家社会(36690)
- 重点(36633)
- 成果(35601)
- 发(35476)
- 创(35097)
- 教育部(34351)
- 人文(33549)
- 创新(32796)
- 科研(32154)
共检索到313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Ralf BUCKLEY
本文中我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透视了中国近30多年来户外旅游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不懂中文,但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屡次受中国科学院之邀,有幸探访了中国一些优秀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观察到了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外国学者的视角总会比中国学者有更大的局限性,但也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或者补充。我把中国的户外旅游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尚未在中国兴起。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此阶段的历史事件回顾,或许会对当时尚未出生的今日中国大学生们增进对此阶段的了解有所帮助。第二个阶段中国逐步开放国际入境旅游,并被全球旅游者列入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个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内旅游的巨大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旅游业存在文化与经济上的隔离;二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同步快速增长,并与国际旅游业产生了密切关联。中国目前不仅拥有非常巨大的国内户外旅游市场,而且具有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却很重要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前者包括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传统文化遗址,自由漂流等中国专业探险活动,远足、爬山等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户外山地运动,以及冲浪和风筝冲浪等海滨户外活动。后者包括从北坡登顶珠峰,西藏、云南和四川的漂流,越野及骑行旅游,内河邮轮旅游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外国研究者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中国学者可以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很多国际出版物都有中文译本,但反过来看,却很少有国外学者熟悉汉语,因此也就对中文学术文献知之甚少。所以,从外国学者的角度来讲,与中国同行进行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户外旅游的研究主题,有三个方面对于未来研究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确保国际文献中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得以尽快在中国应用。换句话说,中国应该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获益,同时也应该被纳入国际比较研究中,但后者只有当中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上时才可能实现。第二,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乃至世界经济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研究者也很有必要了解中国的研究发现。现在国外学者已经知道中国户外旅游的发展是受规模、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但尚未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更好地理解作为世界旅游市场重要部分的中国旅游,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目前也有冲浪旅游的细分市场,那它与国际冲浪产业契合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户外旅游者走出国门,国际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旅游者的期望,这样国际户外旅游产业就会逐渐受中国旅游者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而当中国海外旅游者返回中国后,或许也会带回一些在国外形成的经验与习惯,从而对中国的户外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在此类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研究,也衷心希望合作研究能继续并扩展到户外旅游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
关键词:
户外旅游 外国学者视角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RalfBUCKLEY
本文中我从一个外国学者的视角,透视了中国近30多年来户外旅游的成长与发展。虽然不懂中文,但在过去很多年中我屡次受中国科学院之邀,有幸探访了中国一些优秀的户外旅游目的地,观察到了其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发生的变化。外国学者的视角总会比中国学者有更大的局限性,但也仍然有可能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或者补充。我把中国的户外旅游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大规模的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尚未在中国兴起。我在文中提供了一些有关此阶段的历史事件回顾,或许会对当时尚未出生的今日中国大学生们增进对此阶段的了解有所帮助。第二个阶段中国逐步开放国际入境旅游,并被全球旅游者列入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第三个阶段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中国国内旅游的巨大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旅游业存在文化与经济上的隔离;二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同步快速增长,并与国际旅游业产生了密切关联。中国目前不仅拥有非常巨大的国内户外旅游市场,而且具有规模虽相对较小但却很重要的国际入境旅游市场。前者包括参观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传统文化遗址,自由漂流等中国专业探险活动,远足、爬山等国际上广泛流行的户外山地运动,以及冲浪和风筝冲浪等海滨户外活动。后者包括从北坡登顶珠峰,西藏、云南和四川的漂流,越野及骑行旅游,内河邮轮旅游等。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外国研究者遇到的关键问题是:很多中国学者可以阅读英文文献,而且很多国际出版物都有中文译本,但反过来看,却很少有国外学者熟悉汉语,因此也就对中文学术文献知之甚少。所以,从外国学者的角度来讲,与中国同行进行项目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户外旅游的研究主题,有三个方面对于未来研究可能是很重要的。第一,确保国际文献中创新性的思想、方法得以尽快在中国应用。换句话说,中国应该从国际最新研究成果中获益,同时也应该被纳入国际比较研究中,但后者只有当中国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化的学术期刊上时才可能实现。第二,既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乃至世界经济和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国研究者也很有必要了解中国的研究发现。现在国外学者已经知道中国户外旅游的发展是受规模、历史和文化影响的,但尚未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变化。我们想更多地了解、更好地理解作为世界旅游市场重要部分的中国旅游,举一个很小的例子,中国目前也有冲浪旅游的细分市场,那它与国际冲浪产业契合的地方在哪里呢?第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户外旅游者走出国门,国际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也许并不能完全满足文化背景不同的中国旅游者的期望,这样国际户外旅游产业就会逐渐受中国旅游者需求的影响而发生一些改变;而当中国海外旅游者返回中国后,或许也会带回一些在国外形成的经验与习惯,从而对中国的户外旅游业产生影响。旅游在此类文化交流和互动中的作用,为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机会。我很幸运能够参与中国同行的合作研究,也衷心希望合作研究能继续并扩展到户外旅游之外的其他研究领域。
关键词:
户外旅游 外国学者视角 中国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金龙 吴国清
本文回顾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重要内容 ,总结出我国现阶段旅游形象研究的特点和走向 ,并指出了我国旅游形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 ,就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旅游形象 研究回顾 研究展望 中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谭良敏 周碧蕾 刘俊
旅游活动天然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但旅游学术界对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关注较晚,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旅游活动中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收获的文献并不多。随着自上而下政策推动的研学旅行活动日益普及,自下而上旅游和教育行业跨界融合的持续深入,教育旅游中的学习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亟待加强。鉴于此,文章基于教育学的视角,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内涵、学习机制、学习收获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梳理了相关文献,总结出:(1)教育旅游中的学习是一种超出旅行活动本身,引发个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2)研究者们主要从过程和情境/环境两个视角来解释教育旅游中的学习机制;(3)教育旅游中的学习收获可从认知、行为、情感3个维度进行衡量;(4)影响旅游中学习收获的因素主要有个体自身因素、旅游活动因素和旅游环境因素。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文章提出关于教育旅游中的学习的研究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国内教育旅游中的学习相关理论研究和行业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翁炎英
本文就我国旅游合同研究中的概念内涵、法律性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旅行社旅游服务给付的履行辅助人的责任、纠纷类型、精神损害赔偿和旅游合同立法等进行回顾 ,并着重关注旅游合同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新版旅游合同范本。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旅游合同研究做出评价 ,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并就旅游合同研究和立法趋势提出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
旅游合同 历史回顾 前景展望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福英 马波
本文对中国城市旅游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与反思后认为,中国城市旅游研究虽然成果数量多并呈现稳定递增态势,但同时存在着动态研究不足、系统性缺失、研究深度不够以及方法落后等问题。本文从发展目的、形态、生产模式和空间结构四方面对城市旅游进行了重新认识,并探讨了对城市旅游与城市发展以及与城市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嵌入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城市旅游 融合 嵌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玉 杨勇 刘震 熊丹丹
中国旅游业在改革开放前以外事接待为使命,改革开放后依次实现了从外事接待向经济建设的任务转变、从事业管理向市场经济的职能转变、从产品旅游向旅游产业的理念转变以及从经济产业向民生服务的主题转变。基本经验在于从国情出发、至民情落脚,坚持改革开放国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等。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表现为,发展宗旨从经济导向转变为以旅游者为中心,发展模式从政府主导型转变为市场主导型,资源依赖从传统生产要素转变为多元要素,产业结构内涵从偏"量"的积累转变为重"质"的提升,旅游业与科技的关系由松散的环节关联转变为紧密的系统关联等。未来可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保障,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需效率,激活市场主体、增强企业信心,构建管理网络、实现协同发展,把握时代特征、聚焦关键领域等方面,实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中国旅游业 旅游业发展 回顾与展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旅游规划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日趋明显,面临的挑战日趋增大,要从根本上提高旅游规划水平,必须从最基本的旅游理论及发展机理研究做起,探索旅游发展理念的地域化、空间化、形态化的途径。旅游规划的时代特点突出表现在旅游规划的价值观、旅游规划方法、旅游规划体系与制度、旅游规划职业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旅游规划语言的建立是旅游规划科学化、职业化最主要的学术前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黎光 刘明菊
本文通过总结"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国内外实践经验,明确了"全域旅游"带来的旅游发展转型趋势,同时指出虽然"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在理论层面上仍然缺乏丰厚的学术积累,学术界对"全域旅游"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因此,在实践层面,"全域旅游"的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因地制宜以及时间上的先后,形成自身的特色和竞争力,切忌盲目冒进。
关键词:
全域旅游 理论 实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Trevor Sofield 陈胜容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约公元前372~289年)1国家背景教育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至少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汉朝(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时期,汉武帝采纳伟大哲学家孔子(公元前660年左右)的儒家学说作为其治国之道,公元前124年建立了"太学"专门培养国家官吏,教授儒家五经。传统教育观念继承了孟家学说(前文引用的),全国科举考试(在当代中国仍然举行着)的建立很大程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杰长 徐金海
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世界旅游市场中的无名一族,成长为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40年来,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经历了1978—1991年的对外开放和初步改革阶段、1992—2011年的对内开放和加快改革阶段、2012年至今的双向开放和深化改革阶段;40年来,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成就包括市场格局均衡发展,大众旅游时代来临、产业定位不断提升,旅游功能日渐丰富、供给体系逐步健全,出游品质显著提升、管理体制逐渐完善,旅游治理取得突破、旅游竞争力快速提高,国际影响显著增强。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经验包括坚持深化顶层设计,精准定位旅游业属性、坚持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旅游发展道路、坚持以游客满意为导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坚持人才强旅,改善旅游教育质量和坚持科技兴旅,提高旅游产业素质。新时代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应紧紧围绕着注重内涵与提高质量,迈向优质旅游发展时代、重视市场与优化结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简政放权与赋能还权,凸显旅游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开启全域旅游模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虹 杨红艳 韩林娟
近年来,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然而,目前中国的邮轮旅游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邮轮旅游研究仍然落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因此需要借鉴国际邮轮旅游研究的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特点,找到问题的突破口。本文采用共词分析法并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软件,以48篇中文文献和165篇英文文献为基础,绘制了相关的知识网络图。采用聚类分析系统梳理中外邮轮旅游的研究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国际国内邮轮旅游研究的阶段性特征、演变趋势及背后原因。最后,从邮轮产业系统角度,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邮轮旅游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对象演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秋娈 杨洋 高艳红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已成为一项休闲娱乐活动。然而,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已不再满足于以简单游乐为目的的常规旅游方式和活动类型,特种旅游应运而生。以户外运动为基础的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活动便是其中之一。本文论述了户外素质拓展培训的特点,并针对现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建议,希望以此来推动我国户外素质拓展培训活动的发展。
关键词:
户外素质拓展培训 特种旅游 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国忠,张春丽
文章从海洋旅游资源、海洋旅游产品以及海洋旅游市场状态三方面对我国海洋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在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海洋旅游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学理论及海洋旅游发展的专题理论研究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评述。对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展望,认为我国海洋旅游业的发展应在现有成就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以“生态性”为发展方向;通过区域间资源的整合进行区域合作,积极向国际通用的国家公园靠拢,建立我国海洋国家公园;注重开发多样化、深层次海洋旅游产品;发展新的海洋旅游业态,使之成为地方旅游业的新增长点。
关键词:
海洋旅游 现状 进展 展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李海山
客家文化旅游在我国已悄然兴起,并在客家热的推动下顺应文化旅游的发展潮流而蓬勃发展。通过对客家文化中心———闽粤赣边区客家文化旅游的观察,回顾我国客家文化旅游20多年的发展历史,总结发展现状特征与存在问题,展望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