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14)
2023(13906)
2022(12171)
2021(11762)
2020(9775)
2019(22775)
2018(22603)
2017(43006)
2016(23304)
2015(26596)
2014(26392)
2013(26056)
2012(24186)
2011(21784)
2010(21506)
2009(19457)
2008(18980)
2007(16499)
2006(14256)
2005(12566)
作者
(65186)
(53989)
(53648)
(51253)
(34731)
(25912)
(24443)
(21204)
(20678)
(19253)
(18577)
(18222)
(17152)
(17125)
(16663)
(16500)
(16061)
(15870)
(15370)
(15354)
(13429)
(13294)
(12921)
(12254)
(12104)
(12052)
(12045)
(11894)
(10772)
(10653)
学科
(93104)
经济(93010)
管理(64854)
(61779)
(50621)
企业(50621)
方法(41647)
数学(36160)
数学方法(35783)
中国(28201)
(25601)
(20844)
业经(20263)
地方(19451)
(18879)
贸易(18865)
(18695)
(18390)
农业(17302)
(16250)
理论(16102)
技术(15747)
(15127)
环境(14339)
(14073)
银行(14040)
(13666)
金融(13663)
(13451)
(13438)
机构
大学(327128)
学院(323868)
(131705)
管理(129158)
经济(128878)
研究(112206)
理学(111731)
理学院(110430)
管理学(108722)
管理学院(108112)
中国(84711)
(71385)
科学(68141)
(56964)
(55344)
研究所(50613)
中心(49978)
(48132)
财经(46469)
业大(45983)
北京(45834)
(45576)
(44153)
师范(43808)
(42445)
(41374)
经济学(39170)
农业(37518)
(37443)
师范大学(35703)
基金
项目(222910)
科学(175451)
研究(166656)
基金(161423)
(140054)
国家(138892)
科学基金(119035)
社会(103979)
社会科(98421)
社会科学(98398)
基金项目(85958)
(84567)
自然(76502)
教育(76389)
自然科(74713)
自然科学(74696)
自然科学基金(73354)
(72141)
编号(68208)
资助(66566)
成果(55873)
(50073)
重点(49581)
(47733)
课题(47196)
(46492)
创新(43309)
教育部(43179)
国家社会(42569)
大学(42085)
期刊
(144415)
经济(144415)
研究(98026)
中国(64289)
学报(48087)
管理(47757)
科学(47065)
(43704)
(41492)
教育(40192)
大学(36892)
学学(34131)
农业(31119)
技术(28794)
(26337)
金融(26337)
经济研究(22718)
业经(22377)
财经(22230)
图书(19042)
(18996)
问题(18896)
(17152)
科技(16935)
(15941)
技术经济(15700)
理论(15607)
资源(15543)
现代(14836)
(14736)
共检索到477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瞿群臻  高思玉  牛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作为中国战略科技人才的代表群体,为中国科学智库的建设和战略科技决策提供支撑。本文以2015—2021年间增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中281名院士在3个成长阶段中的流动数据,包括籍贯地到本科就读地,首次就业地与最高学历就读地间和就业地间的流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3个流动网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院士成长阶段的推移,院士流动趋于稳定,北京逐渐成为全国院士流动网络的核心,省级行政区对院士的吸引力受到当地高等教育水平的影响。据此,本文从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以及战略科技人才自身3个方面提出战略科技人才培养和保留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殿廷  刘超  顾淑丹  张若  蔡春霞  
高级科学人才如科学院院士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成就的学者;高级科技人才如工程院院士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二者虽都是高级人才,但工作性质不同,成材的影响因素也可能不同。本文以2002年以前评选出的800多位科学院院士和600多位工程院院士为考察对象,从二者的对比分析入手,努力寻找其中的差异性,探讨高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深层次规律。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有共同的规律,但二者的差别也是明显的。培养高级科学人才主要靠重点综合大学和大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主要靠重点理工科大学和社会实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科  
陈俊愉,1917年生,安徽安庆人。194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园艺系,1943年在该校园艺研究部获农学硕士学位。194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皇家兽医及农业大学园艺研究部以荣誉等级毕业,并获科学硕士学位后回国。1957年到北京林学院园林系任教,曾任园林系副主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科  
关君蔚,1917年生,辽宁沈阳人。1941年毕业于原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学实科。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农学院、河北农学院副教授,1952年起在北京林学院任教至今。现为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学术部部长,中国治沙暨沙产业...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頔  
10月14日,中国工程院曹福亮院士"双聘院士"聘任仪式在崇德楼举行。校长廖小平、副校长朱道弘、刘元、吴义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廖小平代表学校与曹福亮签订了双聘院士协议,并向其颁发聘任证书。曹福亮表示,能够受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双聘院士感到自豪,也衷心感谢学校的信任。他充分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以及对林学学科发展的重视与大力支持,认为我校在林学学科领域的研究具有深厚基础。今后他将积极支持林学院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希望大家共同发力,推动该学科的建设再上
关键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2018年5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教授应邀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受聘为我校双聘院士。校长廖小平代表学校与朱蓓薇院士签订了双聘院士协议,并向其颁发聘任证书。朱蓓薇院士表示,能成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一份子她感到由衷高兴,也衷心感谢学校的肯定与信任。她充分肯定了学校对食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石梅  
哈尔滨工程大学里有一处很普通的两层红楼,被称为“三乙”,这是个有魅力的地方,魅力在人而不在楼。找徐玉如院士就要到这里,这里是“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家,是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领导着一个优秀团队战斗的地方。一个给很多人留下印象的大玻璃杯蹲在桌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车娜  孙国瑞  
汪懋华,1932年出生,广东省兴宁市人,著名农业工程、电子与信息化工程专家。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62年获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现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1995年和2007年,先后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