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41)
2023(13889)
2022(11451)
2021(10702)
2020(8356)
2019(19189)
2018(18415)
2017(35178)
2016(18766)
2015(20918)
2014(20865)
2013(20734)
2012(19705)
2011(18199)
2010(18331)
2009(16884)
2008(16836)
2007(15118)
2006(13681)
2005(12791)
作者
(54981)
(45760)
(45736)
(43297)
(29518)
(22044)
(20540)
(17750)
(17478)
(16441)
(15773)
(15357)
(14873)
(14835)
(14629)
(14109)
(13486)
(13262)
(13137)
(12986)
(11623)
(11232)
(11189)
(10431)
(10379)
(10332)
(10322)
(9940)
(9392)
(9167)
学科
(92252)
经济(92178)
(51494)
管理(50045)
(39998)
企业(39998)
方法(32618)
中国(30399)
数学(28289)
数学方法(28070)
(25386)
地方(23707)
业经(21393)
(18917)
贸易(18897)
(18361)
(17757)
(17480)
农业(16852)
(16788)
银行(16771)
(16578)
金融(16577)
(16392)
(15657)
(14201)
地方经济(13679)
产业(13611)
技术(13398)
环境(13265)
机构
学院(276576)
大学(274836)
(126883)
经济(124587)
研究(105364)
管理(101598)
理学(85946)
理学院(84920)
管理学(83790)
管理学院(83249)
中国(82248)
科学(59897)
(59516)
(56717)
(53560)
研究所(48282)
中心(46152)
(45221)
财经(44789)
(41600)
(40850)
经济学(40535)
北京(38678)
(37702)
(36865)
业大(36579)
师范(36524)
经济学院(36361)
农业(35110)
(33554)
基金
项目(177458)
科学(141449)
研究(132051)
基金(130107)
(113594)
国家(112664)
科学基金(95901)
社会(87157)
社会科(82971)
社会科学(82956)
(67447)
基金项目(66830)
教育(59503)
自然(58714)
(57412)
自然科(57407)
自然科学(57394)
自然科学基金(56425)
资助(53674)
编号(51409)
(44551)
成果(42244)
重点(40590)
(40275)
(37510)
课题(37465)
国家社会(37188)
发展(36632)
(36038)
创新(35120)
期刊
(148095)
经济(148095)
研究(90780)
中国(60916)
(43675)
管理(41508)
(41398)
学报(40622)
科学(40349)
(32909)
金融(32909)
大学(31305)
教育(30395)
农业(29939)
学学(29481)
经济研究(25222)
业经(24445)
财经(23504)
技术(23194)
(20572)
问题(19795)
(18198)
国际(16566)
(16543)
世界(16142)
技术经济(14168)
商业(13443)
现代(12789)
经济问题(12407)
(12177)
共检索到4390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先海  张胜利  
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模型,探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面临大国市场冲击时进行研发创新的条件。理论模型发现:当企业的市场需求扩张时,市场扩张效应会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且市场扩张效应是市场规模和企业生产率的增函数;而竞争弱化效应会降低企业的研发投入,竞争弱化效应是企业生产率的减函数,随市场规模变化的方向并不确定。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证检验发现:在面临正向的市场需求冲击时,生产率一定条件下企业初始市场需求规模越大,市场扩张效应越显著。对于生产率较低的企业而言,市场冲击的竞争弱化效应更强,且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只有到达某一阶段后企业才会进行研发投入;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企业研发投入激励越大。进一步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作为一种正向的市场冲击,虽然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但是并没有同等提升企业的专利水平。然而,对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则同时促进了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提出大国市场诱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世举  杨雄  赵亮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具有重大作用,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共识;但同时,应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比较优势,注意潜在风险和发展机遇并存,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开发、有序发展,预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文章认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做好顶层设计;二是坚持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别发展、因地制宜;三是树立底线思维,坚持适度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友才  张廷建  
2011年11月,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实现中原经济区战略构想作为强有力支撑。作为后发地区的河南省,应结合资源禀赋特征,积极探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适宜体制与路径,以实现产业赶超和经济持续增长。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河南在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家喜  
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关键成功因素,探讨了领先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根据产业技术能力和领先市场潜力的不同,归纳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四类路径。最后提出了在领先市场视角下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认为,加快培育领先市场角色、通过技术与市场的互动形成主导设计、促进创新的全球扩散,有助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掌握战略主动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俊周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祺  
如何促进新兴产业成长成为各国共同关心的话题,本研究从贸易的视角分析了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在符合WTO有关规定的背景下,政府应该在出口和研发补贴、关税和进口保护、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等方面提供一系列支持,具体发展路径包括:柔性化的鼓励出口产业政策;引导新兴产业的进口政策;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之间的关系;利用WTO的有关条款和规则,积极参与WTO多边贸易谈判和区域经济协调;加大政府采购的比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兴志  韩超  赵文霞  邓菁  齐鹰飞  曹志来  郭晓丹  万丛颖  李姝  王建林  王岭  王雅洁  李少林  
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升级是当前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本文从产业升级的发展模式与升级的实现形式出发,论述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及其形成路径。根据中国实践,讨论中国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并对低碳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做了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萍  
文章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于国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引领、高强度的产业研发投入、积极的商业模式创新、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和根治性的产业选择等有效做法,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传统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驱动,二者并非简单的竞争和替代关系,而更多地呈现出融合协同发展的需求。文章最后从政策协同机制、人才协同机制、金融协同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玉忠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涉及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国家政治地位的产业。本文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后,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统筹处理好国家与地方、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产业规划与科技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关系,并就具体策略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郑凌霄  
本文从江苏徐州的实际出发,分析徐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通过研究徐州市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徐州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剑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坚持科技创新相辅相成,其明显的技术进步特征符合经济新常态下的增长动力转换要求。既有理论显示科学推动与需求拉动均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而针对我国情形的相关实证研究也支持这一判断。鉴于当前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存在"供给端有余"、"需求端不足"的不对称性,并已经影响到相关的发展实践,因此下一步需要在需求端加以重点关注。建设领先市场、提升用户体验、扶持用户创新、拓展需求开发能力、适应新型生产方式是从需求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而金融政策响应亦需围绕上述方面发挥功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启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化国际合作,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这一理论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动力机制分析并按生产、技术、市场因素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升级路径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政府和企业层面分别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习树江  
西部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也是逐渐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川渝陕三地新兴产业为例,对目前我国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其中存在的同类竞争激烈、缺乏传统产业根基、对政府的依赖性太强、忽略本土优势等五大问题逐一分析,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化路径:强调特色定位,推动差异化竞争和合作;推动新旧产业融合以及协同发展;让市场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本土新兴企业;发展环保优先、生态安全的新兴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晶  刘小锋  
在当今的蓝色经济时代,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世界海洋强国竞相抢占的战略制高点。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对福建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推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霞  姜平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深圳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文章阐述了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深圳市经济基础雄厚、产业规模强大、资源基础较好、政策支持力度较大,创新优势独特,但是资金来源单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最后,文章从强化科技创新、扩大融资渠道、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和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