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75)
2023(19537)
2022(16893)
2021(15885)
2020(13463)
2019(31224)
2018(30815)
2017(59572)
2016(32646)
2015(36785)
2014(36767)
2013(36617)
2012(34131)
2011(31068)
2010(31240)
2009(29074)
2008(29149)
2007(25981)
2006(22598)
2005(20440)
作者
(95376)
(79712)
(79126)
(75747)
(50957)
(38284)
(36156)
(31101)
(30122)
(28733)
(26996)
(26974)
(25386)
(25338)
(24933)
(24608)
(23981)
(23582)
(22894)
(22834)
(19863)
(19743)
(19413)
(18095)
(17848)
(17764)
(17716)
(17662)
(16237)
(15857)
学科
(138101)
经济(137957)
管理(94858)
(92277)
(76654)
企业(76654)
方法(63317)
数学(54692)
数学方法(54042)
(37247)
中国(36732)
(35680)
业经(30140)
(29843)
地方(27356)
(26734)
贸易(26724)
(25965)
(25957)
农业(24625)
(22390)
财务(22305)
财务管理(22254)
理论(22250)
(21505)
(21354)
银行(21299)
企业财务(21126)
技术(20635)
(20427)
机构
大学(476414)
学院(473543)
(196873)
经济(192717)
管理(185634)
研究(163758)
理学(160420)
理学院(158608)
管理学(155983)
管理学院(155114)
中国(122526)
(101798)
科学(100245)
(90364)
(83442)
(78268)
研究所(75979)
中心(73449)
财经(72257)
业大(69750)
(69217)
(65670)
北京(64802)
(62857)
师范(62310)
农业(61537)
经济学(59751)
(59056)
(55927)
经济学院(53906)
基金
项目(315811)
科学(248292)
研究(230123)
基金(229587)
(200160)
国家(198534)
科学基金(169635)
社会(145419)
社会科(137868)
社会科学(137833)
(121790)
基金项目(120725)
自然(110111)
自然科(107512)
自然科学(107479)
教育(105624)
自然科学基金(105589)
(103153)
资助(96064)
编号(93198)
成果(76795)
重点(70897)
(70811)
(67556)
(64788)
课题(64776)
创新(60512)
教育部(60509)
科研(60285)
国家社会(59644)
期刊
(214391)
经济(214391)
研究(141401)
中国(88119)
学报(74761)
(70472)
科学(69224)
(69147)
管理(66783)
大学(56219)
学学(52810)
教育(50721)
农业(48423)
(42056)
金融(42056)
技术(39812)
财经(35595)
经济研究(35056)
业经(34059)
(30578)
问题(28096)
(26246)
技术经济(24059)
(23880)
图书(23273)
统计(22775)
(21899)
理论(21849)
科技(21809)
现代(20932)
共检索到69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会  刘金英  
金融危机后,世界多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府干预政策,我国也在国家、省、地市等层面制定和出台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措施。本文对省级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几年来的政策效果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在梳理和分析经济学政府干预理论和政策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的特点和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提出了政府干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非政策失败理论"观点。进而,运用统计分析和规范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各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措施,发现各地区政策密集度高,政策重叠性强;又进一步构建实证模型对投资、劳动力和政策优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政策优惠变量虽然没有表现出负向作用,但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利  刘天善  
为了完善引导基金的投后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效率,着眼于参股基金微观个体,从引导基金对参股基金的政策目标实现诉求、经济效益诉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性支持诉求出发,构建参股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考虑判断主体犹豫度的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参股基金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政策目标实现情况对参股基金绩效的影响最大,所占权重超过50%;在具体政策指标上,"社会资本吸引比例"和"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企业资金规模比率"影响最大,启示参股基金在投资运作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延利  刘天善  
为了完善引导基金的投后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支持效率,着眼于参股基金微观个体,从引导基金对参股基金的政策目标实现诉求、经济效益诉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性支持诉求出发,构建参股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并采用考虑判断主体犹豫度的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参股基金绩效评价。结果显示,政策目标实现情况对参股基金绩效的影响最大,所占权重超过50%;在具体政策指标上,"社会资本吸引比例"和"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企业资金规模比率"影响最大,启示参股基金在投资运作中应给予重点关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威  胡顺顺  储昭卫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政策指数法,对我国31个省(区、市)自2009年以来颁布的311个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及专门政策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完善度指数平均为76.3%,强度指数平均为37.3%,创新度指数的平均得分为5.4%;政策子工具的选择具有显著偏好,频率依次为环境类、供给类和需求类;政策总指数呈现东、中、西由高到低的阶梯状差异特征。并提出加强地方政府需求类政策、优化政策子工具使用结构以及提高政策创新度等相应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立刚  肖志武  
基于2012—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准自然实验方法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处理组,构建DID模型考察产业政策对投资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政策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性以及逐年增强的趋势;机制研究表明,产业政策引发了"资金增加效应"和"媒体监督效应",即企业通过产业政策获得更多的银行信贷和媒体关注提升了投资效率,而政府补贴无法有效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中西部地区企业投资效率受产业政策的促进作用更大,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受政策影响不显著;正、负面的媒体关注分别能够减少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盛朝迅  
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产业发展规律和体制机制背景等要求,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急需转型。应按照"政策制定依据—政策作用对象—政策实施机制"三个维度,明确项目导向型产业政策向能力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推动政策制定依据由幼稚产业扶持论调整为市场失灵理论,政策作用对象由单一企业转变为产业发展平台,政策实施机制由项目为主的政府—市场线性关系转型为政府、市场和参与各方多元互动的新机制。在具体工作层面,要加快构建多方参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实施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东霖  田丽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作用,运用产业政策扶植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协调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促进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管理法规和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布局政策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现行政策的不足和改进建议,以确保产业政策全方位落地实施,促进产业长远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盛潭  彭景颂  
一、引言自国际金融危机过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各国同时把目光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领域,而我国更要把握和培育这一重大战略决策。2010年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选择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在随后的发展进程中,国家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及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支持和完善新兴产业。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绩效进行评价,对借鉴国外新兴产业的先进经验和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设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二、文献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正昕  郁俊莉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策略性创新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补贴在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宋学印  张胜利  陈丽芳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有效实施空间。研究发现:(1)对生产率和研发水平较高的行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效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2)由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成本效应大于影响产品质量的价格效应,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加成率。(3)行业技术差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加成率效应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随着行业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呈渐进式优化。(4)由于企业主体异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特征会引致"重数量轻质量"创新陷阱,这是造成企业加成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有助于更好理解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艳鑫  朱艳硕  薛俊波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因其具体性和可操作性而对产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采用文本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展开分析。经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地方政府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集中在产业方向选择、产业政策工具运用方面。其中在产业选择上仍然存在同化现象,在政策工具运用上供给型政策偏多,需求型政策偏少,主要倾向于采取"短、平、快"的措施。在创新成为发展核心的背景下,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应运用新思维,增强开放合作意识;转变职能,厘清政府边界;优化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杨勋   周浩  
文章选取2005—2020年我国569家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合作创新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基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对企业合作创新的影响主要在高新技术企业群体中显著,其合作创新效应存在“强-强”合作或“强者主导”的特征;基于区域市场化程度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产业政策的合作创新驱动效应与企业所处省份的市场化程度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政策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省份更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军  
深入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进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政策启示价值。本文从系统梳理产业技术政策、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等方面内容已有相关研究入手,深入探讨产业技术政策的理论依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总结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进展,借鉴发达国家相关产业技术政策的经验,提出改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霞  朱克实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后发国家应结合自身条件和需求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以技术追赶和产业升级为目标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契机,以技术标准战略为核心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话语权,以国际化为导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在具体的政策选择上,要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整合行业研发资源;加强组织协调与合理规划,推动产业良性发展;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完善产业发展促进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金钰  张长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本文基于有效市场和投资者理性的假设,运用事件分析法,以IT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兴产业投资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转变信息作用于资本市场,产生正反馈效应,提升产业投资价值。产业投资价值获得提升的结论将吸引更多资本投入该产业,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