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10)
- 2023(21737)
- 2022(18392)
- 2021(17361)
- 2020(14576)
- 2019(33246)
- 2018(32956)
- 2017(62845)
- 2016(34040)
- 2015(38406)
- 2014(37663)
- 2013(37050)
- 2012(34134)
- 2011(30677)
- 2010(30678)
- 2009(28304)
- 2008(28050)
- 2007(24991)
- 2006(21796)
- 2005(19553)
- 学科
- 济(142794)
- 经济(142650)
- 业(113714)
- 管理(108041)
- 企(100236)
- 企业(100236)
- 方法(64517)
- 数学(53512)
- 数学方法(52666)
- 农(40322)
- 财(39144)
- 业经(39018)
- 中国(38639)
- 农业(27613)
- 制(27563)
- 学(27220)
- 务(27205)
- 财务(27112)
- 财务管理(27070)
- 技术(26678)
- 地方(26611)
- 理论(26133)
- 贸(25973)
- 贸易(25955)
- 企业财务(25664)
- 易(25271)
- 和(23587)
- 划(21770)
- 银(21737)
- 银行(21690)
- 机构
- 学院(481947)
- 大学(480082)
- 济(198712)
- 经济(194731)
- 管理(192913)
- 理学(166338)
- 理学院(164561)
- 管理学(161562)
- 管理学院(160663)
- 研究(160026)
- 中国(123463)
- 京(102674)
- 科学(96912)
- 财(90443)
- 所(79442)
- 农(77799)
- 中心(72882)
- 财经(72382)
- 研究所(72155)
- 江(71625)
- 业大(69959)
- 经(65986)
- 北京(65138)
- 范(61557)
- 师范(60974)
- 农业(60635)
- 经济学(59866)
- 院(58277)
- 州(57549)
- 经济学院(53933)
- 基金
- 项目(323508)
- 科学(256324)
- 研究(237263)
- 基金(236065)
- 家(205404)
- 国家(203688)
- 科学基金(176433)
- 社会(150914)
- 社会科(143142)
- 社会科学(143107)
- 省(125403)
- 基金项目(123627)
- 自然(114456)
- 自然科(111907)
- 自然科学(111879)
- 自然科学基金(109938)
- 教育(109664)
- 划(105233)
- 资助(98153)
- 编号(96092)
- 成果(77272)
- 重点(72104)
- 部(71617)
- 创(69377)
- 发(68994)
- 课题(66278)
- 创新(64315)
- 国家社会(62629)
- 教育部(61776)
- 科研(61360)
- 期刊
- 济(218392)
- 经济(218392)
- 研究(141769)
- 中国(95327)
- 管理(76692)
- 学报(72531)
- 财(71924)
- 农(70804)
- 科学(69332)
- 大学(56337)
- 教育(54870)
- 学学(52995)
- 农业(49069)
- 技术(46738)
- 融(42420)
- 金融(42420)
- 业经(36675)
- 财经(35961)
- 经济研究(35443)
- 经(31060)
- 业(28867)
- 问题(27929)
- 技术经济(26184)
- 统计(23639)
- 图书(23593)
- 科技(23167)
- 贸(22601)
- 现代(22255)
- 版(22251)
- 策(22011)
共检索到71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邢红萍 卫平
本文在全国七省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实证方法,从企业所处产业、经济性质和规模三个方面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文中揭示了:消化吸收再创新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创新方式,研发人员流动过快是企业研发团队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国有企业的研发强度最低、在基础研究上的投资力度最大;企业的规模越大,政府的创新资金支持力度越大、创新能力越强,但是研发强度越小。最后,关于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鼓励和引导,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代表的国际技术溢出和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形成的本土创新能力对区域创新产出的影响并不相同,现有的研究很少将两者做综合的比较分析。本文以2001—2010年我国十三省市的经济数据为基础,分别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官产学研合作对新产品和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新产品产出促进作用明显,而对专利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官学合作、官研合作和产学合作不论对新产品产出还是对专利产出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官产合作和产研合作对两类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邢红萍 卫平
本文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特征。主要结论为:①我国总体基础研究长期投入不足、结构失衡,企业的研发(R&D)资金投入较少,并且主要投向了产品开发和技术研究,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极少;②企业的主要创新方式为消化吸收再创新、原始创新较少,影响重大技术的突破;③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研发资金短缺和创新团队中人员流动过快、整体素质不高以及技术人才缺失。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只能以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为辅、弥补市场的失灵。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诸竹君 宋学印 张胜利 陈丽芳
本文基于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评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加成率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和有效实施空间。研究发现:(1)对生产率和研发水平较高的行业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上显著增加了企业专利申请量,有效激发了创新主体活力。(2)由于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成本效应大于影响产品质量的价格效应,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加成率。(3)行业技术差距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加成率效应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随着行业技术水平接近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实施效果呈渐进式优化。(4)由于企业主体异质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具有的"选择性"特征会引致"重数量轻质量"创新陷阱,这是造成企业加成率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有助于更好理解产业政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产业政策 加成率 产业生命周期 创新行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文霞 王永贵
本文基于新兴市场技术后发国追赶情境的视角,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高端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代表性赶超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跨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自主创新型技术赶超发展战略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赶超路径找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提出了企业的技术赶超战略、赶超路径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互相演化的观点,由此得出后发追赶情境下的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的路径模型。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高技术制造企业技术赶超路径的形成过程是基于企业技术能力升级的过程,技术赶超战略与赶超路径以技术能力为基础存在多种选择,没有统一的最优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莉芳
结合我国实施"走出去"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背景,本文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以及不同政府补贴如何影响这种关系。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能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对于小规模企业,大规模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政府补贴虽然可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会负向调节国际化战略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对政府补贴进一步细分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补贴负向调节(弱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政府间接补贴正向调节(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行为的促进作用。上述结论拓展了影响企业创新的相关因素分析,对于政府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国际化企业创新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素坤 王乐 何文韬 王清
以2010—2020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SFA模型测算企业的创新效率,以政府补贴为调节变量,定量分析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政府补贴抑制企业创新效率的提升,并强化了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国际化程度、创新效率和政府补贴的作用机制因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处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非国有企业中,国际化程度和创新效率之间呈正"U"型关系,政府补贴起正向调节作用;在非东部地区企业中,国际化程度与创新效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政府补贴起负向调节作用。基于研究结论,从国家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效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苗苗 肖洪钧 傅吉新
本文主要探讨了财政政策、企业R&D经费和技术创新能力(TICs)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针对性的选择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16个上市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和二次多元函数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R&D经费投入对TICs具有简单的正向影响。企业TICs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较复杂,当企业TICs达到特定水平时,将会刺激企业加大对R&D经费的投入,然而,当企业TICs未达到特定水平时,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较少。财政政策对企业R&D经费投入和企业TICs也具有较复杂的影响,即存在某一特定的区间值,使财政政策无论是对企业R&D经费投入的影响还是对企业TICs的影...
关键词:
财政政策 R&D经费 TICs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贵孙 孙心怡 芮明杰
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政府服务、企业资源能力、政府政策、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理论假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结果。研究表明,民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能力越丰富,越有利于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强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愿,而经济环境的改善对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有积极影响。然而,政府政策和社会文化并不直接影响民营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是通过提升民营企业资源能力间接影响其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跃东 卫平 胡冰
在对多省市科技型企业及政府部门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实证方法,研究中国企业专利战略总体执行情况,以企业技术水平、专利战略实施环境、人才等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在非对称国际竞争中实施专利战略主要面临四大困难: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中国发明专利布局面临发达国家强势围堵;海外专利竞争中的技术封锁效应影响;国外专利申请维持费用高抑制企业专利布局。分析影响因素后,提出以下对策:优势技术领域实施国际化专利战略;非优势技术领域采取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实施本土企业专利优先方针,维护本国技术优势;打造高素质专利人才队伍,保障企业专利战略实施。
关键词:
专利战略 困难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技术共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丽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的发展思路。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分散、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基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村中小企业 模式 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鲁丽丽
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国为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我国经济调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的发展思路。农村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经营分散、技术含量低、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无法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同时,基于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需要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探索出农村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农村中小企业 模式 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永萍 芮明杰 马永
在当前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自主创新是关键。本文利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公开发布的信息和财务数据,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类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样本按照产权性质分组后,发现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研发投入、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本文从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和产业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产业政策整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产出。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税收优惠等直接资源配置方式以及通过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帮助企业扩大外部融资的间接信号效应增加企业创新产出。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竞争、政治关联会加强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政策对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更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