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1)
- 2023(13242)
- 2022(10828)
- 2021(9873)
- 2020(7787)
- 2019(17803)
- 2018(17458)
- 2017(33227)
- 2016(17848)
- 2015(20224)
- 2014(20133)
- 2013(19798)
- 2012(18702)
- 2011(17350)
- 2010(17655)
- 2009(16331)
- 2008(16215)
- 2007(14658)
- 2006(13646)
- 2005(12844)
- 学科
- 济(84720)
- 经济(84641)
- 管理(48986)
- 业(48879)
- 企(36832)
- 企业(36832)
- 中国(31113)
- 方法(26581)
- 农(26214)
- 地方(23008)
- 数学(22933)
- 数学方法(22718)
- 业经(20300)
- 贸(18047)
- 贸易(18030)
- 易(17556)
- 农业(17468)
- 财(17395)
- 制(16708)
- 银(15672)
- 银行(15659)
- 发(15457)
- 行(15310)
- 策(15028)
- 融(14809)
- 金融(14809)
- 学(13780)
- 环境(13600)
- 地方经济(12346)
- 技术(12187)
- 机构
- 学院(258929)
- 大学(257543)
- 济(120047)
- 经济(117790)
- 研究(100517)
- 管理(95165)
- 理学(79508)
- 中国(79335)
- 理学院(78550)
- 管理学(77517)
- 管理学院(76979)
- 京(56877)
- 科学(55787)
- 财(54554)
- 所(50544)
- 研究所(45277)
- 中心(44300)
- 财经(41801)
- 江(40841)
- 农(40579)
- 经(38107)
- 经济学(37841)
- 北京(37314)
- 范(36322)
- 院(36198)
- 师范(36035)
- 经济学院(33914)
- 州(32417)
- 业大(32309)
- 农业(31087)
- 基金
- 项目(161241)
- 科学(128731)
- 研究(124008)
- 基金(117410)
- 家(101330)
- 国家(100456)
- 科学基金(85662)
- 社会(81660)
- 社会科(77537)
- 社会科学(77524)
- 省(60727)
- 基金项目(59608)
- 教育(55771)
- 划(51654)
- 自然(50644)
- 编号(49910)
- 自然科(49482)
- 自然科学(49472)
- 自然科学基金(48621)
- 资助(48281)
- 成果(42329)
- 发(41264)
- 重点(36869)
- 部(36744)
- 课题(36185)
- 国家社会(34913)
- 发展(34514)
- 展(33946)
- 创(33321)
- 中国(32137)
- 期刊
- 济(145041)
- 经济(145041)
- 研究(89323)
- 中国(60987)
- 农(40274)
- 管理(39889)
- 财(39380)
- 科学(35250)
- 学报(34080)
- 教育(32457)
- 融(32401)
- 金融(32401)
- 农业(27611)
- 大学(27032)
- 学学(24955)
- 经济研究(24180)
- 业经(23607)
- 技术(22998)
- 财经(21392)
- 问题(19264)
- 经(18701)
- 贸(17669)
- 国际(16615)
- 世界(16173)
- 业(15314)
- 技术经济(13393)
- 坛(12869)
- 论坛(12869)
- 现代(12685)
- 图书(12439)
共检索到426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维富
一、树立"质量和效益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在工业化发展理念上,应将满足国民的基本需求、提升国民的尊严、拓宽国民的选择自由度、提升13亿中国国民的生活水准和社会福祉作为工业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国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发展的成果全民分享,使全体中国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随着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改善,使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国民。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涛涛 柳士昌 徐润
在金融危机和全球化趋势逆转的大背景下,理解东道国的发展取向变得至关重要。智利经历了前工业化、内向工业化、新自由主义改革和出口导向化的完整工业化历程,并在政府和外资的共同推动下,成长为拉美地区最开放且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从智利工业化发展历程来看,外资在其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政府引导外资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当前,智利政府主要在自身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以合作、开放等手段引入外资,通过自身作为或者引导外资弥补市场失灵,进而促进智利出口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对中国企业而言,投资智利首先要理解和顺应当地的比较优势和政策导向,
关键词:
智利工业化 政府作用 外资作用 发展取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利中
新疆工业化发展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论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还是城市化水平等方面看,新疆的工业化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进 杨建文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数字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并不是传统工业的简单复苏和回归,实质是一场产业革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已经初步显现,在影响中国正常贸易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中美技术差距,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为此,中国需要加大对内、对外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走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之路。
关键词:
再工业化 发展战略 产业政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倪学志
目前,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采取的农户自发模式、纯粹市场激励模式和政府支持与干预的诱导模式很难在中长期成为主导模式。降低生态农业供给成本是实现生态农业普遍、持久发展的关键,而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是降低成本的最佳途径,具备成为未来生态农业发展主导模式的条件。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生态农业需要采取企业化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如果以政府和农户为主导,采用项目制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则很难激励技术供给方在一定区域内形成能实现规模效应的长期、持久提供生态技术服务与产品的产能。因此,应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在能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县域城镇,建立可提供长期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和产品的固定工厂和机构,以此推动生态农业的工业化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雷德雨
工业化提高了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工业部门是我国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部门,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支撑。文章针对我国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面临能源消耗粗放、使用效率低,工业结构不合理、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低的问题,以及我国工业化进程地区差异大导致环境治理的复杂局面,提出了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将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纳入我国工业化范畴,减少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代价,推动我国工业走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金星 屈正良 彭干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杜岩岩
新型工业化是俄罗斯发展创新经济的重要举措,给工程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俄罗斯政府、学界和高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力图揭示和探索出俄罗斯工程教育再造的机理和路径。俄罗斯工程教育再造的经验值得反思和借鉴。
关键词:
俄罗斯 工程教育 变革策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范章
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是属于战后兴起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世界笫二轮工业化,较之发达国家在18和19世纪实现的世界笫一轮工业化,是迟到的工业化。其主要特征是,它是信息化时代的工业化,有巨大后发优势可以利用。新型工业化将导致中国崛起。“崛起”的经济含义就是把我国二元经济转化为现代化经济,把几亿农民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把中国建成世界级制造业基地之一。实现新型工化的手段,决不像传统工业化那样靠殖民战争和掠夺,只能靠国际合作: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对外贸易、共享市场等,这就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和平崛起”战略,是新型工业化的惟一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黄范章
本文对工业化历史任务、“崛起”的经济含义、新型工业化特征均作了系统阐述,着重阐明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然结果,而这种“崛起”则必须依靠对外的和平合作来实现,跟传统工业化依靠殖民掠夺、炮舰政策、殖民战争的手段完全不同。“和平崛起”不仅是中国政府的一种“政治意愿”,而且是中国人民基于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进行自觉、长期、艰苦的和平建设的结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项文彪 黄文华
很大程度上,区域经济水平是区域内众多企业整体水平的综合反映,而名牌则是区域内众多企业整体躯壳中生出的翅膀,无之不活,有之则灵。江西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亟待众多域内工业名牌的涌现。
关键词:
江西 新型工业化 名牌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民良
80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然而,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却一直未得到解决,而且人们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仍然持有不同看法。在这种状况下,探讨走向世纪之交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在我们看来,进一步推进工业化进程,实行再工业化的战略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刘明兴
企业技术结构的选择取决于相应的要素投入结构 ,而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 ,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实现成本极小化的目的 ,进而实现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因此 ,一国工业的发展战略能否充分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将决定其长期绩效。发展中国家欲实现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目标 ,就应当采取遵循本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 ,中国政府在发展战略上的转变是近 2 0多年来工业化成功的关键。无论是国有工业 ,还是非国有工业 ,无论是农村工业 ,还是城市工业 ,其发展均要遵循比较优势的原则
关键词:
工业化 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秦简
《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评介秦简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赵晓雷博士撰写的学术专著《中国工业化思想及发展战略研究》(以下简称《研究》),是对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全书共6篇18章,加上导论和结语,计33万字。该书出版获得了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耀 刘厚俊
基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的理论,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并没有因工业化的赶超而缩小的一些原因;并对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今后应如何发展经济进行了再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