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02)
2023(5720)
2022(4673)
2021(4773)
2020(3728)
2019(8848)
2018(8836)
2017(14750)
2016(8985)
2015(10525)
2014(10563)
2013(9790)
2012(9257)
2011(8663)
2010(8519)
2009(7531)
2008(7351)
2007(6388)
2006(5619)
2005(5283)
作者
(21168)
(17582)
(17466)
(16990)
(11273)
(8419)
(8141)
(6991)
(6859)
(6245)
(6131)
(5908)
(5776)
(5602)
(5518)
(5481)
(5355)
(5092)
(5042)
(5022)
(4738)
(4259)
(4154)
(4036)
(4011)
(3918)
(3845)
(3806)
(3599)
(3550)
学科
(31009)
经济(30984)
教育(19754)
中国(18871)
方法(14576)
管理(14562)
数学(12604)
数学方法(12511)
(12321)
(9317)
企业(9317)
(8986)
贸易(8980)
(8894)
理论(8144)
(7462)
(7035)
(6742)
发展(5839)
教学(5792)
关系(5744)
(5717)
(5674)
业经(5575)
(5463)
(5382)
(4877)
银行(4877)
(4842)
(4801)
机构
大学(123354)
学院(115927)
(50935)
经济(50076)
研究(49797)
管理(35621)
中国(32662)
理学(30425)
理学院(29922)
管理学(29437)
管理学院(29172)
(28724)
教育(27702)
(26523)
师范(26446)
科学(25618)
(23981)
师范大学(22296)
研究所(21992)
(21374)
中心(19936)
北京(19859)
经济学(17788)
(17661)
财经(17431)
(16316)
(16263)
经济学院(16009)
研究中心(13904)
研究院(13820)
基金
项目(73374)
研究(62864)
科学(60568)
基金(52943)
(45273)
国家(44769)
社会(40588)
社会科(38314)
社会科学(38309)
科学基金(37189)
教育(36885)
编号(26279)
基金项目(26140)
(25374)
(25159)
成果(24864)
资助(21944)
课题(21773)
(20410)
自然(19858)
自然科(19439)
自然科学(19434)
自然科学基金(19140)
教育部(18674)
中国(18520)
重点(18396)
(18195)
(17407)
(17266)
国家社会(17109)
期刊
(52985)
经济(52985)
研究(49400)
教育(46967)
中国(33576)
科学(14707)
(14700)
学报(14274)
管理(13248)
大学(12733)
技术(12289)
(11559)
职业(11094)
学学(10218)
经济研究(9643)
财经(9638)
(8969)
(8574)
农业(8525)
(8522)
金融(8522)
国际(8488)
世界(8378)
(7505)
论坛(7505)
技术教育(7265)
职业技术(7265)
职业技术教育(7265)
问题(7226)
(6010)
共检索到1887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凌雁  曾青云  
关于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问题,一直是社会、学界乃至业内严重失忆或极力回避的问题。在中华民族与中国文化复兴的号角下,我们重提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基点开展专题研究的积极行动,当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应然内容。那么,如何叙述中国成人教育文化的历史印迹,如何校正关于成人教育文化的种种误读,如何探索成人教育文化的传承路径,就成为记忆与传承中国成人教育文化无可避讳的先声。而这些问题正是本文试图讨论的要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子华明  钟志勇  
跨境民族的共同体构建包括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当前,需要增强共感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识、需进一步引导构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及国家认同的良性关系、需破解多元媒介影响带来身份认同障碍等。文化记忆是集体共有的知识,文化价值观是其具体的体现,通过学校教育促进不同层次的认同发展从而在构建共同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彝族作为典型的跨境民族,其文化记忆主要包括了对时空的认知记忆、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记忆、对社会人际及情感认知记忆。彝族文化记忆对于构建共同体可起桥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从强化彝族群体的文化情感认同、增强心理认同以及培育行为认同几个方面来开展文化记忆的传承教育,进而促进彝族的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生成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关玉红  
文化自觉作为中国成人教育的优良传统,具有超时空的传承性和极强的凝聚力,是物质力量无法替代的软实力,对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和中国成人教育文化建设具有特殊功能。这种特殊功能既标志着中国成人教育的特性,塑造了共同的文化心理,又规范着中国成人教育的社会行为,培养统一的文化意识,还凝聚了中国成人教育的精神,强化特定的文化传统。因此,廓清中国成人教育文化自觉的历史站位,明晰文化自觉的现实诉求,思考文化自觉的可能趋势,就成为中国成人教育变革与文化建设最为亟迫的时代命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远  任羽中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高校形成了一批极具时代特色又体现民族精神的建筑群,是重要的红色文物,是新中国集体记忆的具体物质载体。这批历史建筑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体现了歌颂民族独立和人民胜利的文化自信,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是重要的"当代遗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柳玉  曾青云  
当下我国成人教育正进入挑战期,挑战主要来自对现时成人教育发展的迫切与迷惘,包括对成人教育价值的认知,对成人教育现状的把握、对成人教育未来的规划等等。然而,在这三维空间的穿越与对接中,不仅折射出现代成人教育发展的艰辛与曲折,更凸显出当代中国成人教育学者的使命与责任。本文力图从历史溯源与学者使命、事业发展与学者认知、未来构建与学者责任的内在关系着力,深层探索当代中国成人教育学者使命与责任的内涵与外延,为我国现代成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智力支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郑义寅  丁昶玮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潮流,凸显出文化资本重构在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的变革变革中的核心地位。在文化资本重构与改革变革的援接中,不仅彰显出激活中国成人教育文化记忆的极其重要性,更表襮出以文化资本重构解决变革诸多难题的极端紧迫切性。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化资本理论出发,着力解读成人教育文化资本重构的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文化能量与文化修养、多元文化与多极文化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诠释中国成人教育变革的社会诉求、现实困惑与未来趋势,从而开创当代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宋琼  曾青云  
进入21世纪,社会和学界关于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争鸣与探索,表现得更为理性与激情。这种理性与激情,不仅是对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现状的解读与阐释,更诉求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应立足于本土之上,以本土情结、从本土源头,通过历史追溯与回顾,从必然性与必要性两个层面上,为当代中国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科学发展寻获有益的思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闫志刚  张韦韦  
时光匆匆中,我们送别了不平凡的2014年。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回首这一年,"改革"成为社会各领域发展主基调。而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教育事业作为发展之基、民生之本,被政府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梅  樊松丽  王卫波  
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传统乡村和城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农村已经失去其原有特色。通过对城市化本质内涵的界定,分析了农村中村庙、祠堂等有形文化符号和婚丧嫁娶、民俗节日等无形文化在城市化背景下的现状,提出城市语境中民俗文化的去留问题,为城市化条件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移刚  
乡村文化记忆是在乡村空间和农民生活场域中建构起来的农民个体、群体的生活史,也是乡土社会和农耕时代的集体记忆与共同属性,维系和强化着乡土社会的身份认同。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男性婚姻弱势群体的出现和不断扩大,打破了乡村原有文化生态,解构了乡村文化记忆建构和传承的场域、载体、形态、内容以及原有的乡村文化记忆系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重构乡村文化记忆的时间、仪式等载体要素,存留乡村文化记忆的固定形态,加强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正向关注和主流引导,尊重男性弱势群体的文化记忆以使其获得原始认同,在振兴乡村文化的过程中鼓励和支持男性婚姻弱势群体参与文化建设,提升其文化资本、文化话语权和融入乡村的文化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邱昆树  
文化记忆是指文化共同体共享的记忆。文化记忆借助其凝聚力维系着社会、群体和个人的身份认同。教育作为"文化记忆之场",特别是在教育系统中有着奠基地位的、面向所有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对于塑造人们的"文化记忆"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形看,在现代性的条件下,作为"文化记忆之场"的教育却面临着重"当下"轻"历史"、重"理性"轻"情感"等挑战。克服教育中的"记忆"危机,塑造我们共享的"文化记忆",需要在课堂上强化传统文化内容、在校园里开展集体仪式、在学校外组织研学旅行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卫飞  方世敏  阎友兵  马丽君  
红色旅游在传承红色记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红色旅游为什么能够传承红色记忆,以及红色旅游传承红色记忆的具体过程等基础问题尚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以文化记忆理论和互动仪式链理论为依据,论证了红色记忆作为文化记忆、红色旅游作为仪式的理论合理性,明确了红色记忆传承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红色旅游传承红色记忆的理论逻辑和动态过程模型,并进一步讨论了红色旅游作为一种仪式在传承红色记忆方面的独特价值、作用边界、融合发展和实践路径等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红色旅游理论研究者从更普适性的视角和更深的理论层次认识红色旅游与红色记忆之间的关系,为实践领域更好地开展红色旅游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江佳遥  沈婷婷  
以杭州市小营巷历史街区为例,从城市记忆运行的四个主体要素即记忆者、记忆对象、记忆途径、记忆支撑基质出发,分析了城市记忆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及其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记忆更新与延续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高德胜  
泱泱中华五千年,虽有道不尽的沧桑与辛酸,但中华魂传承生生不息。洋洋万言西方哲学史,怀特海却说它不过是对柏拉图哲学的一连串注脚。人们也经常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从教育学角度而言,我们必须追问“记忆之下的教育承担何以可能、何以可为、可以实现”的问题。教育永远不能丧失对记忆的质询能力。教育既要对抗遗忘,以直面自我与历史的同一性问题;同时又要反思真实,以直面认识与真理的统一性问题。在教育学中,记忆与教育关系的话题需要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被激活,并得到持续的关注与讨论。
关键词: 个人记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显嵘  
瞭望中国成人教育发展历程,深度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崛起的历史根基,就可以发现,在中国成人教育的"崛起"与"根基"之间,不仅彰显了中国传统成人教育的辉煌历史,生成了中国成人教育的鲜活特征,同时也为中国成人教育的重新崛起指明了方向。其中,"怎样看待中国成人教育崛起的历史存在"是核心话语,"怎样廓清中国成人教育崛起的历史特征"是关键所在,而"怎样探索中国成人教育崛起的未来走向"则是实践论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