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9)
2023(6067)
2022(4859)
2021(4930)
2020(3864)
2019(9243)
2018(9133)
2017(15102)
2016(9117)
2015(10694)
2014(10588)
2013(9862)
2012(9294)
2011(8755)
2010(8773)
2009(7693)
2008(7463)
2007(6431)
2006(5879)
2005(5518)
作者
(21829)
(18247)
(18090)
(17584)
(11684)
(8756)
(8414)
(7258)
(7144)
(6487)
(6297)
(6106)
(5935)
(5884)
(5763)
(5755)
(5510)
(5315)
(5243)
(5162)
(4921)
(4378)
(4268)
(4202)
(4182)
(3999)
(3951)
(3944)
(3705)
(3694)
学科
(32861)
经济(32828)
中国(19852)
教育(18910)
管理(15572)
方法(13765)
(13434)
数学(12929)
数学方法(12832)
(9354)
贸易(9348)
(9238)
(9070)
企业(9070)
(7850)
(7507)
(7071)
理论(6944)
(6759)
(6542)
金融(6542)
(6330)
银行(6328)
(6211)
发展(6147)
(6024)
关系(5895)
(5810)
教学(5788)
(5517)
机构
大学(126173)
学院(117243)
(52924)
研究(52832)
经济(52028)
管理(35716)
中国(34988)
理学(30356)
理学院(29855)
(29504)
管理学(29398)
管理学院(29137)
教育(28197)
科学(27221)
(26653)
师范(26560)
(25880)
研究所(23716)
师范大学(22572)
(22323)
中心(21405)
北京(20649)
(18830)
经济学(18469)
财经(18084)
(16944)
经济学院(16640)
(16297)
研究院(14688)
研究中心(14573)
基金
项目(73894)
研究(62541)
科学(60726)
基金(53552)
(46306)
国家(45840)
社会(39920)
科学基金(37758)
社会科(37711)
社会科学(37705)
教育(36738)
基金项目(26307)
编号(25542)
(25284)
(25012)
成果(24365)
资助(22417)
课题(21586)
自然(20595)
(20572)
自然科(20155)
自然科学(20147)
自然科学基金(19845)
中国(18875)
教育部(18703)
重点(18600)
(17792)
(17582)
(17288)
国家社会(17113)
期刊
(54279)
经济(54279)
研究(51775)
教育(46797)
中国(34320)
(15559)
科学(15041)
学报(14956)
管理(13551)
大学(13091)
技术(12834)
(12662)
职业(10885)
学学(10410)
经济研究(10322)
(10186)
金融(10186)
世界(9976)
财经(9661)
(9538)
农业(9507)
国际(9067)
(8595)
(7454)
论坛(7454)
问题(7278)
技术教育(7180)
职业技术(7180)
职业技术教育(7180)
(6986)
共检索到195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盛兵  
本世纪中叶,我国计划建成世界教育中心和科学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很快,由世界边缘开始进入中心。围绕我国在世界高等教育和世界科学体系中的地位、我国能否建成世界教育中心、我国学者对世界知识的贡献、我国建设世界教育中心的优势及劣势、国际化在世界教育中心建设中的作用等八个问题,我与高等教育中心-边缘学术理论提出者阿特巴赫教授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他的许多独到观点对我国未来世界教育中心建设深有裨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进  林松月  高媛  
为研判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分析后疫情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服务"十四五"国际化战略制定,对全球范围内21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学者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包含四大新常态,即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式微,后发国家入局国际化竞争成为新常态;保守势力抬头,区域国际化、在地国际化等模式创新成为新常态;国际化泡沫破裂,数字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成为新常态;"西方化"、"美国化"、"英语化"松动,多极化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成为引导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中心理念,中国应积极推动构建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秩序体系、话语体系和工作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杭  
1817年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在法国《教育杂志》上连续发表《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开启了比较教育研究的历史篇章。今天,在比较教育学科诞生200周年之际,回顾比较教育的历史发展,立足当前比较教育发展实际,把握比较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学院访学期间,就当前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以及我国比较教育研究中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薛国凤  余咏梅  
美国波士顿学院的阿特巴赫教授在坚持高等教育依附论观点的同时,对第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现实发展给予长期的关注与关怀。他不仅分析和解释了第三世界高等教育不发达的原因,也对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警醒之言,还对第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思路。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程建坤  
西方学者对是否应该更加关注教育实证研究开展了激烈的讨论,但存在概念不清及教育研究中实证研究适切性探讨不深入等不足。实证研究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可验证性等特点。由于教育理论的共识性,教育现象的情境性,教育问题的复杂性决和教育实践的规范性等特点,决定了实证研究不能广泛运用于教育研究中。因此,开展教育研究要摒弃"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走出唯"实证研究"是从的窠臼,秉承诠释与实证的结合,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钟启泉  
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部浅沼茂(Asanuma shigeru)教授应邀于2007年5月底来上海参加由本所主办的"首届教学改革国际研讨会",带来了近年来由他主持的"旨在提高综合学习的课程质量的教师元认知研究"的成果。本访谈主要围绕其研究成果的一个论题——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意义——展开。理解巴赫金语言哲学及其对话论命题的精髓,是发展"临床教育学"研究所需要的。教育临床研究三基轴——"现场性"、"实践性"之轴;"病理性"、"问题性"之轴;"发现性"、"批判性"之轴——的分析,集中体现了"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性格及其特色。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启超  
巴赫金的"对话"已然被无边界征用。巴赫金的"对话论"内涵不时被简化,外延常常被泛化。这一现象召唤学者们对巴赫金"对话论"进行深度开采,在巴赫金的概念场中来理解"多声部对话","对话关系"意义上的"对话","超语言学"界面上的对话,主体间相对位、相应和而不融合、不同一的对话。巴赫金的"对话"具有文化哲学品位,具有伦理导向性,具有在文学文本与文化现实之间自由穿越的阐释力。近些年来,俄罗斯、美国、英国、波兰诸国巴赫金专家对"多声部对话论"的新解读,显示出国际斯拉夫学界在巴赫金这一核心理念上的深耕路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刘树成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所必须把握的两大重要经济关系,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问题。本文旨在探讨:(1)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在中国是否存在(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人持否定观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法国传统的综合大学、大学校与研究中心三足鼎立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受法国高教与研究部委派,克里斯蒂安.菲利普教授带领专家小组就大学和大学校相互合作的新途径以及如何共同打造"法国"国际教育品牌等问题提出改革建议并提交报告。本文将着重介绍这项报告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解析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小军  
本文构建了附加利率的新凯恩斯主义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的研究方法,运用中国1997-2008年的季度数据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估计与检验。经验结果表明,利率作为通货膨胀的驱动因素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具有显著性,并且较国外许多国家更明显;当期通货膨胀动态变化受通货膨胀惯性和预期的共同影响,而预期起主导作用;厂商的定价行为既有前瞻性,又有后顾性,但后顾性处于主导地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本文阐释了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学机理,说明了中国时间序列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的经济背景、模型设定和统计数据原因,提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估计。1978-2006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线性影响显著,自发性通货膨胀率为2.8%,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的影响系数为0.44,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8。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博  雍家胜  
菲利普斯曲线经历了近80年的不断发展,始终受到经济学界异乎寻常的重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增长和发展是我们的主要任务,分析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确定国家政策目标时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它的形态如何,通过对它的研究又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经济增长有何启示,这就是我们在系统的回顾了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研究的基础上所要讨论的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启志  姚梦雨  
论文分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问卷调查系统情况,对比分析了差额法、C-P法、改进C-P法和时变系数法在测度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接着将学习型预期理论和调查问卷法结合,提出了可以克服传统方法不足的新方法:滚动法和递归法,并对比分析了这两种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优缺点,认为可预测滚动法最适合用来进行测度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值,既可以起到预测作用,又克服了已经实现的预期值随着信息更新而变化的不足,另外实证结果还表明公众通货膨胀预期的非对称性,公众对物价上涨更敏感,而且近年有加剧趋势。最后将预期测度成果应用于菲利普斯曲线,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彦斌  
本文提出了包含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四种因素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该模型推广了Gordon(1996)的三角模型和Gaíland Gertler(1999)的混合模型等经典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具有理论上的完整性。本文使用中国数据对所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检验,其中采用了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通胀预期。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最小二乘估计比GMM估计更具有稳健性。在通胀的四个决定因素中,通胀预期对当前通胀的影响最显著,通胀惯性次之,需求拉动排第三,而成本推动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哲理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菲利普斯曲线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曲线的形状及其背后的经济学理论。同时运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对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进行了验证,并对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