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4)
- 2023(17043)
- 2022(14337)
- 2021(13652)
- 2020(11049)
- 2019(25863)
- 2018(25476)
- 2017(48826)
- 2016(26410)
- 2015(29826)
- 2014(29903)
- 2013(29230)
- 2012(26381)
- 2011(23886)
- 2010(23935)
- 2009(21851)
- 2008(21140)
- 2007(18614)
- 2006(16165)
- 2005(14617)
- 学科
- 济(110162)
- 经济(110014)
- 管理(73304)
- 业(69326)
- 企(56928)
- 企业(56928)
- 方法(50494)
- 数学(44126)
- 数学方法(43424)
- 中国(31866)
- 农(30211)
- 业经(24974)
- 财(23551)
- 学(22519)
- 贸(21472)
- 贸易(21455)
- 易(20889)
- 地方(19846)
- 农业(19740)
- 制(19596)
- 理论(18582)
- 和(16609)
- 银(16583)
- 银行(16540)
- 融(16328)
- 金融(16325)
- 技术(15926)
- 环境(15880)
- 行(15864)
- 划(14763)
- 机构
- 大学(375609)
- 学院(373905)
- 济(152901)
- 经济(149778)
- 管理(147482)
- 理学(127759)
- 研究(127626)
- 理学院(126386)
- 管理学(123987)
- 管理学院(123326)
- 中国(97099)
- 京(80889)
- 科学(77665)
- 财(67460)
- 所(63376)
- 研究所(57887)
- 农(57734)
- 中心(56829)
- 财经(54820)
- 业大(53940)
- 江(52578)
- 北京(51658)
- 经(50064)
- 范(49763)
- 师范(49316)
- 院(46553)
- 经济学(46549)
- 农业(45069)
- 州(42942)
- 经济学院(41903)
- 基金
- 项目(255097)
- 科学(201258)
- 研究(187908)
- 基金(185857)
- 家(161968)
- 国家(160668)
- 科学基金(138098)
- 社会(118719)
- 社会科(112460)
- 社会科学(112427)
- 基金项目(97388)
- 省(97372)
- 自然(89260)
- 自然科(87283)
- 自然科学(87264)
- 教育(87031)
- 自然科学基金(85676)
- 划(82668)
- 资助(77453)
- 编号(76565)
- 成果(62338)
- 重点(57109)
- 部(56776)
- 发(54294)
- 课题(53130)
- 创(52678)
- 创新(49166)
- 国家社会(49098)
- 教育部(48996)
- 科研(48324)
- 期刊
- 济(166649)
- 经济(166649)
- 研究(112130)
- 中国(71159)
- 学报(57547)
- 管理(55320)
- 科学(54478)
- 农(53622)
- 财(49093)
- 大学(44284)
- 教育(44163)
- 学学(41426)
- 农业(37481)
- 技术(33266)
- 融(32747)
- 金融(32747)
- 经济研究(27868)
- 业经(27146)
- 财经(26782)
- 经(23024)
- 问题(21803)
- 业(20066)
- 图书(19438)
- 技术经济(18259)
- 贸(18254)
- 理论(17737)
- 科技(17493)
- 统计(16872)
- 世界(16862)
- 现代(16715)
共检索到548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文恩 周延风
近年来慈善组织市场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并被视为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本文尝试对慈善组织市场化的背景、模式与路径等关联问题进行梳理。本文指出,行政化困境日趋明显是慈善组织市场化的主要动因。对中国慈善组织而言,市场化不仅仅意味着引进市场理念和机制,同时也意味着与政府部门关系的重塑。然而,全国范围内的深度访谈发现,慈善组织在市场化方面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逻辑(支持与怀疑);这两种逻辑及其诱发的路径依赖过程导致慈善组织的发展朝向两个相反趋势,即走向市场化和维持行政化。那么,中国慈善组织究竟应该如何向市场化运作转型?本文基于案例分析,结合路径依赖理论,提出了在目前制度环境下慈善组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市场化 行政化 模式 路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成 郭剑鸣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灵魂,但当前国内慈善组织的丑闻事件层出,不仅沉重打击了慈善组织在公众心中的神圣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慈善组织的长远发展。因此,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流失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其研究的重点集中在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内涵、公信力流失的原因、公信力评估及公信力的重塑路径4个方面。这些研究为我们反思慈善组织公信力流失现象以及加强监管、重塑慈善组织的公众形象提供了很好的学术基础。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公信力流失 重塑路径 研究综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建锋 田志龙
近年来,针对灾害事件的企业慈善行为研究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主要探讨在中国背景下,不同来源国(地区)的企业针对灾害事件的慈善捐助在数量上有无差异,以及国内企业的慈善捐助数量是否受企业财务状况的约束。通过研究收集到的283家国内企业和428家外资企业在5·12汶川地震后的捐助数据,结果发现:(1)不同来源国(地区)的企业在5·12地震后的捐助水平并无明显差异;(2)国内企业的捐助数量主要受到企业规模而非企业利润(ROA)的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秦安兰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线,频发的慈善负面事件使得慈善组织公信力处于危险境地,但同时也带来公信力重建的机遇。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是现代福利国家的必然选择。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建路径具有多维性,重建过程中需要注重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政府与慈善组织的关系建设、公益慈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和多元监督体系与第三方评估建设这四个方面。此外,透明度建设是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建的突破口,提升诚信度和慈善能力是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建的内在动力,第三方评估和监督机制是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建的外在动力。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公信力 诚信建设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曲国丽 孙冰悦 杨英
我国民间慈善组织的数量虽然很多,但大多数却仍然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规模小、资金少是这些组织的普遍问题。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民间慈善组织如果能够增加社会筹资的渠道,依靠社会投资扩大资金的规模,同时减少投资资金的比例、减少管理费用支出的比例,最终也能得到高资金分配效率的结果。对于政府来说,投资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民间慈善组织对其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作用不明显,因此可适当减少对此类民间慈善组织的捐赠。
关键词:
民间慈善组织 资金运营效率 互联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邹立凯 宋丽红 梁强
本文结合我国家族企业逐渐进入交接班的背景,将家族企业慈善捐赠的动因从"社会—企业"维度扩展到"家族"维度,基于家族可持续发展战略并结合社会情感财富理论提出慈善捐赠的家族组织跨代延续动机假说。通过对我国A股2004—2017年620家上市家族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其他变量的基础上,发现有二代进入的家族企业比无二代进入的家族企业更愿意慈善捐赠,并且二代进入后家族企业的慈善捐赠水平更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家族所有权控制越高的家族企业中,二代涉入与慈善捐赠关系越强。最后还发现,在一代—二代共治期、二代涉入数量较多时,家族更有动机通过慈善捐赠来获得和维持家族和谐、认同等社会情感财富。本文揭示了家族组织在跨代延续过程中蕴含着强大的慈善捐赠动机,研究结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慈善捐赠对家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楠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成熟,大量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开始参与慈善活动中来。企业慈善被誉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形式,已经成为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其对组织社会资源、缓和社会矛盾、调节贫富差距、以及促进社会和谐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国的企业慈善虽然起步较晚,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发展迅速。目前很多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在慈善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国的企业慈善正由"一捐了之"逐渐走向战略性的项目合作和参与,由简单捐赠逐渐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的慈善道路。文章在总结我国企业慈善
关键词:
企业慈善 企业责任 行为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靳环宇 李红梅
建立一个捐款促捐体系,使捐赠成为一个常态行为。腾讯公司近几年共捐款2.2亿元,腾讯公益网网民捐款60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腾讯公司是国内首家设立公益慈善基金的互联网企业,具备自行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的能力和资质,而腾讯的电子支付系统——财付通也为腾讯公司募集资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腾讯公司在进行公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玉国 杨晓东
慈善信托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慈善组织形式之一,但我国慈善信托的探索十分艰难,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实施虽然已经引入了公益信托,但其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新颁布的《慈善法》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信托的基本法律框架,将有效激活信托机制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运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慈善信托在我国的独特价值,梳理了当前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玉国 杨晓东
慈善信托是国际上广泛运用的慈善组织形式之一,但我国慈善信托的探索十分艰难,2001年《信托法》的颁布实施虽然已经引入了公益信托,但其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新颁布的《慈善法》进一步明确了慈善信托的基本法律框架,将有效激活信托机制在慈善公益事业中的运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慈善信托在我国的独特价值,梳理了当前慈善信托的业务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邵培樟 张朦薇
"互联网+慈善"模式正在我国的慈善事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互联网+慈善"模式对个体慈善行为的影响。实验一研究发现:"互联网+慈善"模式中个体捐助的时间和金钱显著少于在线下传统慈善模式;慈善机构的权威性、捐助对象的心理距离与慈善捐助模式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即线下传统慈善模式中的个体通过权威机构对心理距离更远的对象捐助更多的金钱和时间,而通过非权威机构对心理距离更近的对象捐助更多的金钱和时间,但在"互联网+慈善"模式下,机构权威性和对象心理距离对个体的捐助数额影响不大。实验二显示无论何种捐助模式,个体在捐赠金钱和捐赠时间两种行为之间没有偏好,但在"互联网+慈善"模式下显现出更高的捐助意愿。可见,"互联网+慈善"模式下虽然个体捐助意愿高,但捐助的金额和时间量都较低。上述结论对探索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的慈善网站,提高"互联网+慈善"模式的专业度、可信度和吸引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慈善” 慈善行为 慈善行为偏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云鉴 纪善敏
以2009—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慈善捐赠为研究对象,基于高阶理论和代理理论,重点分析了高管背景特征和代理成本对企业慈善捐赠倾向和捐赠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背景特征对企业慈善捐赠(倾向、规模)有显著影响;费用支出维度的代理成本和企业慈善捐赠(倾向、规模)显著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公司规模和盈利水平对慈善捐赠(倾向、规模)也有显著影响。研究丰富了相关领域文献,为从高管背景特征、代理成本角度解释公司捐赠行为提供了经验性证据。
关键词:
高管背景特征 代理成本 慈善捐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小枚
在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慈善组织的发展必然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基于上海市、湖南省和云南省的实证研究表明:慈善组织在社会认同度、资源获取能力和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三个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制度环境是导致慈善组织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要促进慈善组织的大力发展,就必须完善慈善募捐制度,筑牢慈善组织资源获取的根基;理顺角色关系,提升慈善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弘扬慈善文化,夯实慈善组织社会认同的土壤。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立敏
政务数据作为大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政务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提高政务数据的利用效率。文章在对政务数据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当前我国政务数据资产化存在的困境,在对数字经济发展历程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政务数据资产化的路径,构建政务数据交易规则和模式,并给出配套措施,从而促进我国政务数据的开放和利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政务经济 资产化 交易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卢素丽
从阐释慈善信托监管的含义、内容及其必要性入手,提出慈善信托监管的原则,认为应积极启动外部监督和内部自律双重机制,运用"多元共治"模式加强慈善信托监管,实行信托备案登记制度,加强信托资金预算管理,建立信托资金存托管制,引入行业社会监督机制,强化信托职业管理理念,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实现最大的慈善公益目的。
关键词:
慈善信托 监管机制 多元共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