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1)
- 2023(17581)
- 2022(13970)
- 2021(12912)
- 2020(10264)
- 2019(22409)
- 2018(21993)
- 2017(40547)
- 2016(22147)
- 2015(24364)
- 2014(23438)
- 2013(22670)
- 2012(20703)
- 2011(18696)
- 2010(18464)
- 2009(17208)
- 2008(16846)
- 2007(14722)
- 2006(12906)
- 2005(12006)
- 学科
- 济(83563)
- 经济(83435)
- 管理(62878)
- 业(57400)
- 企(46296)
- 企业(46296)
- 方法(32324)
- 中国(28394)
- 数学(28085)
- 数学方法(27756)
- 农(25168)
- 财(24054)
- 业经(22792)
- 制(22134)
- 贸(18209)
- 贸易(18196)
- 易(17832)
- 学(17325)
- 银(16606)
- 银行(16583)
- 农业(16448)
- 行(16016)
- 融(15537)
- 金融(15533)
- 体(15354)
- 务(14336)
- 财务(14302)
- 财务管理(14270)
- 企业财务(13600)
- 环境(13447)
- 机构
- 学院(302149)
- 大学(302003)
- 济(126745)
- 经济(124293)
- 管理(108891)
- 研究(108568)
- 理学(93230)
- 理学院(92096)
- 管理学(90550)
- 管理学院(89951)
- 中国(84541)
- 京(63748)
- 科学(63571)
- 财(62014)
- 所(53662)
- 中心(49203)
- 财经(48724)
- 研究所(48622)
- 农(47413)
- 江(44813)
- 经(44565)
- 经济学(41155)
- 业大(40999)
- 范(40462)
- 北京(40368)
- 院(40310)
- 师范(40027)
- 农业(36951)
- 经济学院(36922)
- 财经大学(36501)
- 基金
- 项目(204402)
- 科学(162309)
- 研究(152278)
- 基金(150108)
- 家(132103)
- 国家(131070)
- 科学基金(111653)
- 社会(99447)
- 社会科(94319)
- 社会科学(94296)
- 基金项目(77407)
- 省(77037)
- 教育(70727)
- 自然(69116)
- 自然科(67498)
- 自然科学(67480)
- 自然科学基金(66299)
- 划(66011)
- 编号(60767)
- 资助(59984)
- 成果(50767)
- 重点(47295)
- 部(46212)
- 发(43886)
- 创(43125)
- 国家社会(43110)
- 课题(43079)
- 制(42530)
- 性(40673)
- 创新(40477)
共检索到4620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再胜
随着中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形态各异的数字劳动应运而生,创造了大量灵活的就业机会,拓展了新时代“职业版图”,丰富了劳动者职业选择。总体上看,中国情景下数字劳动呈现出用工关系更趋多样化、劳动者群体高度异质化、灵活就业“正规化”、备受政府支持等鲜明的制度性特征,但同时又面临劳动者对平台依附加深、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劳动者职业发展受限和平台算法严苛等新问题、新挑战。规范和促进中国数字劳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起以明晰数字劳动用工关系为前提、以加强数字劳动权益保障为基础、以推动平台算法治理为关键、以社会力量协同参与为补充的数字劳动治理机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再胜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平台经济催生出形态各异的网络平台劳动,日渐成为数字化时代就业方式和劳动组织最引人注目的新变化。实践表明,网络平台劳动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弹性用工、包容性就业和工作自主,但同时也弱化了劳动权益保障和就业安全。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全面阐释了网络平台劳动的合约特征、劳动关系管理挑战及治理路径,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期为丰富和发展中国情境下的网络平台劳动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班建武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内涵必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在立场上,在劳动教育中充分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实质"而非"形式"的结合;在内容上,体现一种发展的教育观,重视闲暇教育和消费教育;在功能上,强调劳动之于个体的存在性价值,以赋予个体在劳动教育中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丰富其关系属性并提升其审美人格;在实践上,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态度,构建一种整合、开放性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形态 生产劳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姜鹏 苏秦 党继祥
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的319家拥有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情景下质量管理实践模型与美国国家质量奖模型的框架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揭示出存在部分特殊性;通过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分析,得出社会责任、新产品和服务设计、检验检测设备三项措施的应用水平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在不同组织规模的比较分析中得出了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置、关注员工满意、部门和员工间的交流沟通三项措施的应用水平存在着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安瑞霞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速度和程度各异,加剧了农村内部发展的分化,也增加了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难度。基于情境互动理论,养老服务建设是服务主体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农村养老面临的环境特征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可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振兴阶段以及共同富裕阶段。农村养老服务从以兜底保障为主,到向普适化转变,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侧重点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因此也应差异化实施治理策略。从情境治理的角度,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可以从改善养老环境和优化组织队伍两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不同发展阶段。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乡村振兴 情境互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鹏 安瑞霞
我国不同农村地区乡村振兴的速度和程度各异,加剧了农村内部发展的分化,也增加了农村养老服务建设的难度。基于情境互动理论,养老服务建设是服务主体与环境不断互动的过程,农村养老面临的环境特征与乡村振兴密切相关。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状况,可将其分为探索阶段、振兴阶段以及共同富裕阶段。农村养老服务从以兜底保障为主,到向普适化转变,再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侧重点不同,面临的问题各异,因此也应差异化实施治理策略。从情境治理的角度,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可以从改善养老环境和优化组织队伍两方面入手,积极应对不同发展阶段。
关键词:
农村养老 乡村振兴 情境互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荣君 吴光宇 赛吉拉夫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与政策工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系密切,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历经三十余载发展与沉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面、保障支持水平、缴纳标准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但与此同时,顶层服务体系不健全、资金供给能力待提升、智能化技术应用不佳、居民参保意愿不强烈等现实梗阻,严重阻滞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与推进。为此,应优化制度设计,提升顶层服务适配性;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强化长期稳定性;加强金融科技普及,提升业务开展便捷性;多层次升级运作模式,调动居民参保积极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荣君 吴光宇 赛吉拉夫
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与政策工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关系密切,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历经三十余载发展与沉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覆盖面、保障支持水平、缴纳标准设计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但与此同时,顶层服务体系不健全、资金供给能力待提升、智能化技术应用不佳、居民参保意愿不强烈等现实梗阻,严重阻滞了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落实与推进。为此,应优化制度设计,提升顶层服务适配性;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强化长期稳定性;加强金融科技普及,提升业务开展便捷性;多层次升级运作模式,调动居民参保积极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沈文玮 吴俊芳
企业民主治理不仅是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的本质要求,因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条件下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些新变化在主体塑造、利益整合、组织创新以及民主基础等方面为企业民主治理创造了新的机遇。同时,企业劳动关系表现出的新型控制以及“去技术化”“去雇佣化”“贫富分化”等新倾向,也为企业民主治理提出了新挑战。结合数字经济发展要求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我国当前应通过加大对劳动者的数字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工会建设,积极探索劳动者的民主自治机制,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和职工持股等企业民主制度,推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董鹏斌
最高人民法院民再245号判决书打破了商品房预售制度所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发学界和实务界对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进路的广泛关注。在房地产市场供需格局根本改变的语境下,以预购人承担几乎全部风险为代价来助力预售人的资金流通、保障贷款银行债权的运行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包括内在的利益冲突、风险分担机制不合理、监管制度失灵等三类主要问题。鉴于此,要在利益平衡的理念指导下,以收紧商品房预售的适用条件、细化商品房预售风险分担机制和健全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作为制度续造的突破口,将夯实商品房预购人的权益保护作为落脚点,在法治渐进主义的思维下建构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远期图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妍
数据主权是各国在网络空间新领域中激烈争夺的国家资源,关乎国家安全与人民利益。追溯主权理论,其经历了从威斯特伐利亚主权到网络主权和数据主权的发展历程,在当下数字经济驱动时代背景下面临着主体维度拓宽、保护模式多元、法律形态多层次等治理挑战:互联网数据巨头利用其在数据市场的支配性地位削弱了国家在网络空间的权力,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多元的数据主权政策和巨大的数据体量差异加大了主权治理难度,互联网架构之物理层、逻辑层和内容层的特征差异导致对其治理无法采用统一的逻辑或标准。面向这些多维挑战,应以层级性的数据主权治理思想为指导,分主体规划治理原则、分区域建设治理模式、分层次完善治理框架,构建数据主权的层级规制,在全球数据争夺洪流中有效捍卫中国数据主权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璐瑶 万淑贞 葛顺奇
数字经济增长及其治理已经演化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正在重塑国际地缘政治格局。数字资源禀赋差异、国家间数字战略竞争、发达经济体对数字规则的实质垄断等,给全球数字经济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已是全球数字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但在治理领域缺少制度性话语权,被排除在发达经济体主导的规则制定体系之外。未来,中国在坚持以WTO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前提下,还可以"一带一路"倡议、对外援助体系和自由贸易区战略为抓手,凝聚沿线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强大合力,在全球数字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影响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全球治理 中国路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伟军
遵循市场化劳动关系运行逻辑,运用政治经济学理论方法分析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认为,经济效率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首要目标,分配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基础性关系,转型期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发展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率与收益分配公平的均衡。当前农民工与私营企业在实践上形成了高效率、低公平的非均衡劳动关系,不利于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劳动关系合作治理、型构合理社会结构、凝聚劳动伦理共识及利益关系协调稳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回归农民工应有身份,强化政府劳动关系治理职能、切实保障农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新武 梁海凤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本面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驱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对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赋能逻辑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以数字技术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率、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的价值逻辑,以数字技术提升政府决策能力、简化政务流程、向乡村社会赋权增能、催生数字村民的技术逻辑和在国家制度框架内基于具体制度规范的精准设计予以确认与保障的制度逻辑,共同构成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由于乡村治理主体认知偏差、数字弱势群体被边缘化、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字平台应用和智慧农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制约了数字技术高效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因此,需要从理念层面、应用层面、硬件层面、物质层面、保障层面推进优化路径,以确保数字技术有效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凤玲 徐涵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经济社会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推动职业教育治理的变革。以数字技术赋能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能够增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的韧性、提升科学性、促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针对地方政府数字治理基础薄弱、数字技术自身的潜在风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失衡的现实挑战,要加强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数字治理基础建设,明确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的角色与职能,完善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数字治理配套机制,提升地方政府职业教育治理效能。
关键词:
数字治理 职业教育治理 治理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