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6)
2023(15746)
2022(13766)
2021(13214)
2020(11023)
2019(25441)
2018(25287)
2017(48612)
2016(26382)
2015(29643)
2014(29247)
2013(28794)
2012(26525)
2011(23976)
2010(23798)
2009(22024)
2008(21189)
2007(18350)
2006(16207)
2005(14319)
作者
(72446)
(60005)
(59585)
(56890)
(38536)
(28661)
(27231)
(23464)
(22839)
(21491)
(20406)
(20234)
(19026)
(18987)
(18558)
(18451)
(17858)
(17728)
(17179)
(17083)
(14896)
(14742)
(14350)
(13674)
(13386)
(13370)
(13266)
(13229)
(12030)
(11771)
学科
(102501)
经济(102387)
管理(74482)
(71457)
(59025)
企业(59025)
方法(44699)
数学(38754)
数学方法(38288)
中国(30237)
(29489)
(26426)
业经(22841)
(22019)
贸易(22006)
(21436)
地方(21362)
(20833)
(20510)
农业(19361)
(16782)
(16638)
理论(16600)
环境(16254)
(16147)
银行(16112)
(15831)
财务(15757)
财务管理(15729)
技术(15600)
机构
大学(363451)
学院(363087)
(149413)
经济(146248)
管理(144144)
研究(124793)
理学(124409)
理学院(123027)
管理学(121115)
管理学院(120443)
中国(94798)
(78026)
科学(74683)
(67959)
(61588)
中心(56106)
研究所(56033)
(54214)
财经(54202)
(52148)
业大(50552)
北京(49895)
(49529)
(49391)
师范(49179)
(45570)
经济学(44455)
(42469)
农业(42245)
财经大学(40172)
基金
项目(245273)
科学(193617)
研究(184299)
基金(178081)
(153723)
国家(152434)
科学基金(131206)
社会(115965)
社会科(109774)
社会科学(109748)
基金项目(94099)
(93466)
教育(84734)
自然(83975)
自然科(81992)
自然科学(81974)
自然科学基金(80486)
(79356)
编号(76721)
资助(73419)
成果(62886)
(55090)
重点(54549)
(52792)
课题(52563)
(50776)
教育部(47698)
国家社会(47307)
创新(47259)
项目编号(46901)
期刊
(165651)
经济(165651)
研究(111516)
中国(68959)
管理(53071)
学报(51961)
(50719)
科学(50479)
(49632)
教育(43149)
大学(39731)
学学(36903)
农业(34839)
(32540)
金融(32540)
技术(30869)
经济研究(27157)
业经(27115)
财经(25672)
(21995)
问题(21526)
图书(20553)
(18768)
(18669)
理论(17184)
技术经济(17017)
现代(16823)
科技(16553)
世界(16434)
国际(16407)
共检索到538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颖  周国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未来企业并购与反并购变得更加频发。但是基于中国情境,众多反并购策略未能被充分应用,中国企业在面临敌意并购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本文对中国情境下的反并购策略加以研究,首先回顾国内外反并购研究,再结合万科股权之争的案例,研究国外较成熟的反并购策略在中国情境下的可行性,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颖  周国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未来企业并购与反并购变得更加频发。但是基于中国情境,众多反并购策略未能被充分应用,中国企业在面临敌意并购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本文对中国情境下的反并购策略加以研究,首先回顾国内外反并购研究,再结合万科股权之争的案例,研究国外较成熟的反并购策略在中国情境下的可行性,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未来敌意并购可能变得频发,成为未形之患。所以,我国的企业必须事先有所了解,有所防范。本文介绍了敌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评价,选取"宝万之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宝能集团敌意并购的动机和方法,以及万科集团反并购的对策,进而得出防范敌意并购的启示,最后通过揭示反并购活动的意义,希望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符亚男  徐广林  林贡钦  
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成熟,未来敌意并购可能变得频发,成为未形之患。所以,我国的企业必须事先有所了解,有所防范。本文介绍了敌意并购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对敌意并购与反并购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和评价,选取"宝万之争"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宝能集团敌意并购的动机和方法,以及万科集团反并购的对策,进而得出防范敌意并购的启示,最后通过揭示反并购活动的意义,希望能引起企业的重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印  鲁桐  
2015年岁末,万科的股份在二级市场上被宝能大量增持,宝能一跃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万科创始人王石及其率领的管理团队公开反对宝能的增持行为。于是,围绕万科是否应该接受现实,王石是否应该退出舞台,宝能掌门人姚振华意欲何为等,市场人士议论纷纷。一方是著名企业家和带有国有色彩的著名企业,另一方是非著名企业家及资金实力非常雄厚的民营企业,因一方反对,另一方"霸王硬上弓",使这场股权之争从开始便带有不对称的逆袭色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祁红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围绕万科股权进行的"万宝之争"引发社会热议,此事件不仅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我国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金融监管的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万宝之争"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我国在混业经营与金融创新下存在的系列监管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借鉴国外金融监管模式改革、金融控股公司管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祁红  
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围绕万科股权进行的"万宝之争"引发社会热议,此事件不仅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冲击,也对我国在金融创新背景下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金融监管的视角出发,通过系统梳理"万宝之争"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我国在混业经营与金融创新下存在的系列监管挑战,在此基础上研究借鉴国外金融监管模式改革、金融控股公司管理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先进经验,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参考性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军  赵俊俊  
震荡两年之久的"宝万之争"已经落下帷幕,万科董事长王石离职,恒大退出,华润从万科的第一大股东跌落神坛,深铁入驻万科从而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最终各方达成了妥协,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果。但是"宝万之争"带来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提出全新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宝万之争"中宝能公司的筹资方式,指出宝能公司并购融资带来的金融监管问题,并提出完善并购融资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金曦  徐丹  
在不完善的股权结构和证券市场全流通环境下,利益驱使金融资本谋求优质上市公司控制权,并购活动的活跃引起了反收购案例的增加。本文以万科和宝能系股权之争为案例,对双方基于不完全信息下关于股权反收购的动态博弈进行分析,并以万科集团为切入点,分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构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平衡状态的建议,从根本上改善公司治理效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喜杰  
并购与反并购的博弈分析表明,并购前与并购中须制定反并购策略,这是合理利用反并购法律法规构筑反并购第一道防线的关键所在。反并购策略不能滥用,对目标企业设置的并购陷阱要严加防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少微  杨忠  
公共政策的执行梗阻是困扰中国政府的长期难题。对于问题成因,学术界已经有了较充分的讨论,但现有文献很少注意中国情境的影响。通过识别"压力型体制"和"集体主义文化"这两种中国情境,本文分析了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与西方经典理论假说的差异;通过分析Z市共建园政策案例的实践证据,本文对基于西方文化的模糊冲突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识别了3种可以用于解决中国政策执行问题的手段。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少微  杨忠  
公共政策的执行梗阻是困扰中国政府的长期难题。对于问题成因,学术界已经有了较充分的讨论,但现有文献很少注意中国情境的影响。通过识别"压力型体制"和"集体主义文化"这两种中国情境,本文分析了中国政策执行过程与西方经典理论假说的差异;通过分析Z市共建园政策案例的实践证据,本文对基于西方文化的模糊冲突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识别了3种可以用于解决中国政策执行问题的手段。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子怡  
政府会计准则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执行需要落实到地方政府。在中国情境下,委托-代理关系主导的科层制结构决定了政府会计准则执行策略的层级性特征;多元政策执行主体目标不一致所产生的孤岛现象生成了准则执行策略的多属性特征。研究发现,政府会计准则执行中产生的层级性和多属性难题,可以通过层级性治理和多属性治理的分析思路来解决;将层级性问题和多属性问题、层级性治理和多属性治理、协调策略和合作策略纳入分析框架来构建政府会计准则执行策略的分析框架,有助于系统地探讨政府会计准则执行策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谢玉华   谢华青   王昕  
员工申诉机制是劳动关系源头治理的关键,有助于缓解经济下行中日趋紧张的劳资关系。管理者作为基层员工申诉处理的关键参与者,其处理策略对劳资关系的走向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索管理者对员工申诉的处理策略,构建中国情境下申诉处理模型。本研究通过对328位员工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情境下的申诉处理策略呈现3种导向、7种策略。其中,报复、强制、说服和回避为维护组织利益导向型策略,折中和合作为利益平衡导向型策略,让步为员工利益导向型策略。使用利益平衡导向型策略和员工利益导向型策略可以有效解决申诉,而使用组织利益导向型策略不利于申诉解决,会导致员工隐忍、员工离职,甚至是申诉外溢。此外,本研究还探索了员工申诉处理的动态过程,分析了不同阶段管理者使用不同处理策略的情境及结果。本研究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的员工申诉处理策略模型,从劳资互动视角探索了申诉处理的演变过程,拓展了员工申诉理论和管理者行为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殷少美  周寅康  濮励杰  赵翠微  赵姚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而确定土地利用结构是其重点之一,合理地预测土地利用结构对区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马尔科夫链预测了乡镇土地利用结构。结果表明:在相关资料较难获得的远期,马尔科夫链能较好地预测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