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3)
- 2023(13340)
- 2022(11000)
- 2021(10613)
- 2020(8431)
- 2019(18899)
- 2018(18537)
- 2017(34588)
- 2016(18246)
- 2015(20053)
- 2014(19105)
- 2013(18588)
- 2012(16932)
- 2011(15368)
- 2010(15422)
- 2009(14531)
- 2008(13988)
- 2007(12386)
- 2006(11199)
- 2005(9939)
- 学科
- 济(71265)
- 经济(71200)
- 管理(55777)
- 业(54071)
- 企(45184)
- 企业(45184)
- 方法(28030)
- 中国(25491)
- 数学(24158)
- 数学方法(23880)
- 农(22204)
- 财(17946)
- 技术(17854)
- 业经(17619)
- 贸(17420)
- 贸易(17407)
- 易(17085)
- 制(15467)
- 农业(14129)
- 银(13685)
- 策(13677)
- 银行(13674)
- 行(13271)
- 技术管理(12712)
- 地方(12622)
- 融(12224)
- 金融(12222)
- 理论(11276)
- 学(10945)
- 环境(10903)
- 机构
- 学院(248633)
- 大学(245000)
- 济(113207)
- 经济(111248)
- 管理(97456)
- 研究(85724)
- 理学(83564)
- 理学院(82748)
- 管理学(81657)
- 管理学院(81160)
- 中国(68149)
- 财(51933)
- 京(50377)
- 科学(46452)
- 所(40676)
- 财经(40603)
- 中心(38953)
- 经(37131)
- 江(36860)
- 研究所(36573)
- 经济学(35698)
- 北京(32324)
- 农(32266)
- 范(32128)
- 经济学院(32021)
- 师范(31912)
- 院(31255)
- 财经大学(30174)
- 业大(29606)
- 州(29126)
- 基金
- 项目(162946)
- 科学(132082)
- 研究(127426)
- 基金(119870)
- 家(102327)
- 国家(101457)
- 科学基金(88626)
- 社会(84410)
- 社会科(80206)
- 社会科学(80192)
- 省(62595)
- 基金项目(61579)
- 教育(59116)
- 自然(53121)
- 划(52474)
- 自然科(51983)
- 自然科学(51973)
- 编号(51689)
- 自然科学基金(51114)
- 资助(48238)
- 成果(42532)
- 创(39655)
- 部(37465)
- 重点(36634)
- 课题(36633)
- 发(36570)
- 创新(36132)
- 国家社会(35569)
- 教育部(33304)
- 制(32740)
- 期刊
- 济(126828)
- 经济(126828)
- 研究(80304)
- 中国(53998)
- 管理(39718)
- 财(38096)
- 教育(31931)
- 科学(31456)
- 农(31119)
- 学报(28727)
- 融(27166)
- 金融(27166)
- 大学(23416)
- 技术(22441)
- 经济研究(22351)
- 学学(21785)
- 农业(21532)
- 业经(21180)
- 财经(20227)
- 经(17673)
- 贸(16029)
- 问题(15910)
- 国际(14098)
- 世界(13378)
- 技术经济(13121)
- 科技(12512)
- 业(12000)
- 坛(11882)
- 论坛(11882)
- 现代(11454)
共检索到382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言虎 罗福周
创新集群是有效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竞争优势的经济组织形式,发展创新集群对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外创新集群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验,界定了政府创新集群策动的含义并论证政府进行策动的必然性。在分析当前中国情境对创新集群策动的影响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创新集群策动的探索性做法,提出了政府在我国创新集群策动的启动、作用和成熟阶段应有不同作为的动态发展路径,并对发挥政府作用应该注意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政府区域发展、科技创新和集群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创新集群 策动路径 政府作用 中国情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奕 夏杰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发展、国际中心城市战略地位的提高,现代服务业集群已成为国外产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发达国家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对服务业集群发展规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北伟 董微微 富金鑫
本文在对创新集群内涵、特征界定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集群建设经验,结合中国转型发展的特殊背景,明确我国建设创新集群的思路和途径,并在对国内一些部门和地区创新集群建设相关尝试性探索的总结基础上,提出适合中国不同区域发展程度的创新集群建设模式,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制定相关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中国情境 创新集群 建设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闵清华 王金凤 张珂
立足于中国情境,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 QCA),以143家企业为样本,系统研究制度环境、异质性知识来源和吸收能力不同维度耦合组态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存在3条高创新绩效驱动路径,即政府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关系主导下依托外部知识—吸收能力的探索式创新驱动型路径和依托内部知识—吸收能力的利用式创新驱动型路径;(2)不同路径内部构成要素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3)驱动高创新绩效的路径间存在等价性。基于组态视角探究中国情境下创新绩效内化机制及协同驱动路径,为企业提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绩效 创新要素 创新驱动路径 QCA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春国 陈刚
体面劳动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共鸣,对体面劳动的研究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本文借鉴自我决定理论,探讨体面劳动感知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尤其是研究创新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和中国情境下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67名上市公司员工及其直接领导的配对调查,研究发现:(1)体面劳动对员工创造力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2)创新自我效能在体面劳动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中国情境下的组织文化显著调节了创新自我效能对体面劳动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其中,外倾型组织文化与团队型组织文化均具有正向调节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赵程程 陈强
日本是亚洲最早尝试集群方法的国家。2001年,日本政府以"产业集群计划"、"知识集群计划"在全国发起了集群策动,其实施效应备受世人关注。通过考察北海道的IT、生物技术产业集群,探究了其集群策动的背景、特征以及生命周期。北海道的产业集群将构建创新网络作为核心目标,采用产官学协作模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其发展经验为我国的产业集群转型提供了新的启示。中国未来的集群策动应当"自下而上",调动行业协会的主体能动性,加强创新网络建设并根据其生命周期分阶段实施。
关键词:
创新集群 集群策动 日本 北海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晨
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对于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为中国管理实践提供新见解极为重要。然而,多数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研究缺乏对中国情境的有效解读,在研究方法上照搬西方,忽视或者模糊情境化要素的提取与识别,很少做到真正意义的情境化。这就很难带来真正的理论创新,同时与中国情境有关的研究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理论泡沫的威胁。究竟什么才算是"中国情境",什么样的研究才算是情境化的研究,是中国本土管理研究者必须面对并解决的基本问题。本文借助费孝通提出的差序格局理论,对"中国情境"做出理论解读,进而廓清本土管理研究中什么是情境以及实现情境化研究的具体路径。笔者希望能够借此让更多的学者关注"什么样的中国情境研究才具有理论价值"这一基本问题,回答了"如何实现情境化研究"这一问题。这对构建契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满足本土管理研究的切题性需求,同时避免理论增殖,具有现实和理论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
管理研究 中国情境 差序格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纪慰华
德国集群策动计划已成为当前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国策之一,并已取得显著成效。集群策动的核心即政府通过尖端集群的竞选,对内部紧密关联、有实质性研发创新关系的特定技术领域或价值链关系的集群,建设和提升区域创新网络进行扶持。同时又高度强调科技创新的可应用性,以及小企业在其中发挥的积极和重要作用。集群策动计划对浦东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途径。未来浦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从明确中长期战略产业重点、重点扶持"技术联盟"、扩大国际创新合作、着力提升服务能力、拓展各类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调整,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创造更好条件。
关键词:
集群策动 高新技术产业 德国 浦东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丰 翟青
本文参考国内外有关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调查问卷的结果,总结归纳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路径中的关键因素,这些关键因素包括管理层自主创新意愿、企业文化的创新程度、组织学习水平、创新投入水平、组织对创新的激励程度、技术机会能力和市场定位能力等。在确定了这些关键因素之后,本文进一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在创新过程中,各要素从战略、组织行为和能力这三个层面形成一种彼此促进的机制,它决定着企业的创新方式和创新绩效,企业应根据自己的战略、能力和现有的技术状况,选取二次创新、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等适合自己的方式和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要素 自主创新 创新路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亚平 宋佳
文章阐述了运用创意产业链集群和信誉链"双链"的"合力"共同策动集群融资的机理,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结果表明:创意产业链集群和信誉链质量对园区企业集群融资具有明显的"拉力"作用,且信誉链质量主要依赖于创意产业链集群,而政策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对创意产业链集群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信誉链形成的激发作用不显著。针对园区内现实集群融资问题,提出政府推动与市场力量需有效匹配和建立群内财务公司实现集群融资的路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闯 庄贵军 周南
中国营销学研究在经历了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3个阶段以后,走到了致力于理论创新的路口。结合中国本土文化与制度建构本土营销理论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共识。本文结合本土心理学和管理学本土化研究文献对什么是营销学本土研究(中国营销学研究的类型和营销学本土研究的关键特征)、如何进行营销学的本土研究(如何提高本土研究的现实相关性和理论贡献),以及营销学本土研究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等几个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论文最后提出了几个本土营销理论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良谋 马文甲
本文在回顾10年来国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开放式创新原因、过程和结果 3个因素及其关系的整合框架,归纳出6个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及在研究对象、层面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趋势。最后分析了国内学者在6个相同主题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在中国情境下需要研究的现实与理论问题。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封闭式创新 中国情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敏 李佳贞 单伟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52篇研究中国情境下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中文文献进行整合分析,检验了两者关系在不同研究层级(个体、团队、组织)和不同研究对象属性(高校科研团队、企业研发团队)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具有较强的整体相关性,但已有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从研究层级来看,基于不同层级(个体、团队和组织)的两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团队层级两者的相关度最高;从研究对象属性来看,分别以企业研发团队和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企业研发团队对知识共享的依赖性更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创新绩效 中国情境 元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敏 李佳贞 单伟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52篇研究中国情境下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中文文献进行整合分析,检验了两者关系在不同研究层级(个体、团队、组织)和不同研究对象属性(高校科研团队、企业研发团队)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具有较强的整体相关性,但已有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从研究层级来看,基于不同层级(个体、团队和组织)的两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团队层级两者的相关度最高;从研究对象属性来看,分别以企业研发团队和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企业研发团队对知识共享的依赖性更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创新绩效 中国情境 元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于晓敏 李佳贞 单伟
采用元分析技术,对52篇研究中国情境下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的中文文献进行整合分析,检验了两者关系在不同研究层级(个体、团队、组织)和不同研究对象属性(高校科研团队、企业研发团队)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情境下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具有较强的整体相关性,但已有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从研究层级来看,基于不同层级(个体、团队和组织)的两者关系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在团队层级两者的相关度最高;从研究对象属性来看,分别以企业研发团队和高校科研团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的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企业研发团队对知识共享的依赖性更高。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创新绩效 中国情境 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