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5)
2023(7144)
2022(5802)
2021(5286)
2020(4305)
2019(9905)
2018(9604)
2017(18426)
2016(9400)
2015(10757)
2014(10572)
2013(10858)
2012(10573)
2011(9895)
2010(9778)
2009(9366)
2008(8867)
2007(7710)
2006(7213)
2005(6887)
作者
(27668)
(23315)
(23158)
(22409)
(14950)
(11002)
(10494)
(9053)
(8920)
(8493)
(8071)
(7604)
(7580)
(7547)
(7529)
(7254)
(6869)
(6737)
(6643)
(6060)
(6031)
(5569)
(5530)
(5397)
(5323)
(5282)
(4903)
(4684)
(4677)
(4548)
学科
(70561)
经济(70517)
方法(23853)
管理(23802)
数学(22037)
数学方法(21968)
(20637)
中国(17582)
地方(15946)
(14360)
企业(14360)
地方经济(12234)
(12223)
(11898)
贸易(11890)
(11582)
业经(10733)
(10661)
(10106)
(9012)
环境(8989)
农业(8576)
(8569)
金融(8569)
(8084)
(7980)
银行(7975)
(7810)
关系(7789)
(7545)
机构
大学(151041)
学院(148008)
(85255)
经济(84209)
研究(60776)
管理(52516)
中国(47496)
理学(44645)
理学院(44126)
管理学(43644)
管理学院(43354)
(35368)
(31866)
科学(31495)
(30306)
经济学(30062)
财经(28564)
研究所(27364)
经济学院(26913)
(26249)
中心(25425)
(21293)
财经大学(21264)
北京(21010)
(20342)
(20010)
科学院(19181)
(17743)
师范(17631)
社会(17570)
基金
项目(92950)
科学(74643)
基金(72050)
研究(67977)
(62907)
国家(62501)
科学基金(53038)
社会(49510)
社会科(47278)
社会科学(47271)
基金项目(36463)
(31232)
资助(30639)
自然(30533)
自然科(29855)
自然科学(29848)
教育(29400)
自然科学基金(29372)
(26939)
编号(23497)
国家社会(23178)
(22870)
中国(22355)
(21750)
重点(21107)
教育部(20169)
(19607)
成果(19564)
经济(19446)
人文(18959)
期刊
(97002)
经济(97002)
研究(53370)
中国(28044)
(25721)
管理(21258)
学报(20433)
科学(20268)
(18778)
经济研究(18490)
大学(16206)
财经(16094)
学学(15385)
(15017)
金融(15017)
(14179)
农业(13077)
问题(13039)
(12998)
世界(12330)
国际(11845)
技术(11748)
业经(11047)
技术经济(9719)
统计(9709)
经济问题(8007)
(7932)
(7609)
教育(7584)
决策(7396)
共检索到236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爱民  
本文使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方法,以笔者扩充了的拉姆赛模型为理论指导,对中国1984年至1996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了实际的计算与模拟,作为计算模拟的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并没有走在经济均衡稳定增长的“大道”上,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不具有“大道性质”,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林杰  
本文基于2002-2010年年度数据,选取代表金融发展的社会融资总量和代表经济增长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以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社会融资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关系和长短期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社会融资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社会融资总量的长期弹性较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建辉  靳涛  
本文在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模型框架内,诠释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自由及其增量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越自由,越有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经济自由不仅直接对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同时也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途径产生间接的影响。分指标检验结果发现,贸易自由、城乡人口流动自由、金融自由和非国有化都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率,而通货膨胀、税收负担和地方政府干预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同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方法表明,中国的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这使我们认识到推进经济自由并不是单纯的制度建设,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种内在耦合的演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海星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际数据,运用内生增长理论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公共物质资本投资、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R&D投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发现:三种公共投资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并且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也不相同。公共物质资本投资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效应拉动经济增长,而公共人力资本投资及研发投资则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及外部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三种公共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及驱动机制又有所不同。针对实证结果得出结论及政策建议,进而为优化我国公共投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红轶  张先峰  
本文在回顾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8—2004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我国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这就支持了加快我国金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春义  
消费在经济学研究中是一个永恒的热点话题。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协整理论、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1978~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调节机制;居民消费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只是在短期内的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一博  
基于30个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与电力消费量面板数据(1999~2006年),文章运用有关理论方法检验了二者之间的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以及工业结构较重的省份经济增长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较高,未来电力供求矛盾在这些地区还将进一步突显。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与增加电力供应能力并举才能破解我国面临的能源难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晓猛  
文章在对传统评价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衡量人口压力的指标体系,定量分析人口压力与人均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实行人口再生产干预的非均衡政策,确保在低生育率水平下对人口进行总量控制,全面提高中国的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降低人口压力综合指数,促进人均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茜  胡慧源  
文章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运用1995~2010年数据,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指标扩展到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排放和能源消耗三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海燕  
文章通过对我国1998-2003年FDI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结论:FDI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正向均衡效应以及单向因果关系,FDI的增长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由于利用FDI过程中存在外资利用结构引发的对国内投资的挤出以及国内储蓄的低效利用,削弱了FDI对GDP增长的正向效应。从这一结论出发,给出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贺红波,屠新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星  
中国在连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5年之后,在有效需求不足、就业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情况下,保持国债政策的连续性,并着力优化公共投资结构,仍然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从实证上检验改革开放以来公共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路径,对于我国制定长远的公共投资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钱晓英  杨娟  
中国正处于能源转变关键时期,但在理论上,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明确。文章采用两次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对我国1953-2006年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两者都是围绕着两个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这对于政府主导下的能源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有效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对消除趋势后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