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56)
2023(18910)
2022(16206)
2021(15378)
2020(12886)
2019(29821)
2018(29256)
2017(56248)
2016(30333)
2015(34274)
2014(33946)
2013(33451)
2012(30496)
2011(27497)
2010(27325)
2009(24895)
2008(24149)
2007(20697)
2006(17881)
2005(15502)
作者
(86711)
(72392)
(71627)
(68384)
(45925)
(34752)
(32763)
(28415)
(27420)
(25634)
(24540)
(24480)
(22881)
(22746)
(22356)
(22297)
(21458)
(21386)
(20667)
(20597)
(17803)
(17721)
(17502)
(16384)
(16121)
(15971)
(15940)
(15686)
(14615)
(14265)
学科
(121381)
经济(121251)
管理(84739)
(81627)
(67121)
企业(67121)
方法(59340)
数学(52361)
数学方法(51535)
中国(33463)
(32846)
(30388)
业经(26308)
(26119)
(25732)
贸易(25721)
(25137)
农业(21963)
地方(21706)
(21069)
理论(20681)
技术(19140)
(18917)
财务(18829)
财务管理(18790)
(18561)
环境(18202)
(17797)
企业财务(17783)
银行(17745)
机构
大学(429958)
学院(428056)
(173734)
经济(170311)
管理(167996)
理学(146997)
理学院(145359)
研究(144368)
管理学(142402)
管理学院(141637)
中国(107148)
(90961)
科学(90399)
(76785)
(72113)
(71698)
研究所(66431)
业大(65984)
中心(65052)
财经(62942)
(59625)
(57614)
北京(57125)
农业(56541)
(55980)
师范(55386)
经济学(53489)
(52396)
经济学院(48348)
(48197)
基金
项目(300543)
科学(237002)
基金(220061)
研究(216022)
(193652)
国家(192103)
科学基金(164851)
社会(136961)
社会科(129891)
社会科学(129857)
基金项目(115617)
(115561)
自然(108586)
自然科(106160)
自然科学(106135)
自然科学基金(104225)
教育(100602)
(98268)
资助(92018)
编号(86447)
成果(69464)
重点(67544)
(66798)
(63354)
(62418)
课题(59608)
创新(58257)
科研(57857)
教育部(57384)
国家社会(57262)
期刊
(178107)
经济(178107)
研究(122053)
中国(77935)
学报(71233)
科学(64862)
(64379)
管理(60399)
(57626)
大学(54243)
学学(51138)
教育(47800)
农业(45159)
技术(38051)
(32613)
金融(32613)
经济研究(30411)
财经(30369)
业经(28659)
(26131)
(24462)
问题(23435)
图书(20804)
统计(20794)
(20655)
技术经济(20632)
(20394)
科技(20388)
(18790)
理论(18705)
共检索到608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章上峰  董君  许冰  
总量生产函数是经济增长和宏观政策的研究基础,不同生产函数模型设定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从生产函数模型中要素替代弹性和产出弹性的隐含假设出发,系统研究了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本文研究发现: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上下限为[0.8,1.5],且呈现向1收敛的趋势;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拓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为变参数形式,可以较好地刻画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化;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标准化CES生产函数和时变弹性生产函数模型的生产率核算结果趋于一致。本文研究为中国总量生产函数模型选择提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明益  
构建了一个包含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4种能源投入要素及时间趋势变量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实证检验了1979—2009年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替代弹性及技术进步差异。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能源要素投入系统存在中性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山东省各能源要素的产出弹性逐年提高,按其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电力、石油、煤炭和天然气;1979—2009年期间煤炭与石油、煤炭与电力、石油与电力以及天然气与电力的替代弹性均大于1,石油与天然气的替代弹性虽然小于1,但自2000年后逐渐增大;山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福霞  杨冕  聂华林  
在能源战略中,作为投入要素的能源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其他生产要素替代,且这种替代效应对未来能源节约将发挥何种作用,已引起学者们较多的关注。基于1978年-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及劳动力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实证分析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因果关系的前提下,计算了能源与非能源要素间的替代弹性,同时,考察了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且资本存量和劳动力对能源消费有一定冲击作用;在样本期内,能源与资本、劳动力之间的平均替代弹性分别为0.49、1.03,且各投入要素技术进步差异具有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文章采用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估计得到了38个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弹性值范围在0.402~0.614之间,明显异于0和1,表明里昂惕夫生产函数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都不适于描述中国工业产业,恒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是合适的。在研究数据和方法上,发现短期数据比长期数据更适于生产函数估计;劳动要素一阶条件方程最适于估计中国工业要素替代弹性;劳动报酬是比职工人数更加合适的劳动服务度量指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任飞  王进杰  
本文基于总量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基础设施的产出弹性和最优规模问题。基于本文研究,中国基础设施资本产出弹性虽然低于私人资本的产出弹性,但其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基础设施资本每增加1%,可以使劳动生产率和总产出增长0.297%。根据基础设施达到最优规模应该满足的条件,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在2000年时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总体依然不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下不同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方法:利用来自于WIOD-SEA数据库的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技能劳动力、非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并分析了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不同要素间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行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均大于1,而资本对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呈现异质特征,但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对资本的Morishima替代弹性是大于1的。研究创新:将Klump等(2007)提出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引入到嵌套CES生产函数中,提出一种估算多要素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价值:可以分析要素替代弹性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分析劳动力与资本的收入份额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  
研究目标:构建一个包含资本、技能劳动力和非技能劳动力的多要素CES生产函数,给出了该生产函数下不同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的系统估计方法。研究方法:利用来自于WIOD-SEA数据库的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以及本文提出的估计方法,估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技能劳动力、非技能劳动力和资本三种要素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并分析了要素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对不同要素间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行业技能劳动力与非技能劳动力之间的Morishima替代弹性亦即Hicks替代弹性均大于1,而资本对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林锋  
文章采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劳动异质性视角拓展要素替代弹性分析;并首次联合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过程分析来揭示要素替代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三大区域各自的要素替代弹性变化显著不同,但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效应却彼此具有一致性。其中,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地存在着0.805的增长门槛,只有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越过了门槛值,与区域增长具有尚不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支持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三大区域的资本-技能互补性提高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月玲  林锋  
文章采用199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区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从劳动异质性视角拓展要素替代弹性分析;并首次联合运用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从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过程分析来揭示要素替代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尽管三大区域各自的要素替代弹性变化显著不同,但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效应却彼此具有一致性。其中,东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明显地存在着0.805的增长门槛,只有西部地区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越过了门槛值,与区域增长具有尚不显著的正相关性而支持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三大区域的资本-技能互补性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都不明显;劳动-技能替代弹性则表现为显著的正向增长效应,显示出各区域存在着人力资本红利。值得注意的是,与均衡增长路径上"资本-劳动替代弹性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不同,在考虑劳动异质性和技术非效率的前提下,中国地区增长更支持"劳动-技能替代弹性提高能够推动经济增长"的结论。文章为甄别新常态下的区域增长潜力转变、剖析要素匹配合理性及产业结构调整可行性奠定基础。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月玲  叶阿忠  
本文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实证分析1996~2010年间我国技术进步方向的变迁与要素价格扭曲引起的技术选择偏差。结果发现:(1)中国的技术进步表现出资本技能双重偏向性特征,资本偏向性程度的加深不仅加大了对技能劳动的替代,更加剧了在分配上对劳动的掠夺性;(2)技能和非技能劳动投入存在适度匹配。资本深化并不排斥非技能劳动,但随着非技能劳动投入持续负增长,技能和非技能劳动匹配失当,技术无效率持续陷生产于不经济区域内;(3)资本对技能和非技能劳动都富有替代弹性,尤其是资本对技能劳动替代严重,这是要素价格扭曲下的技术选择偏差和产业结构调整滞后导致的就业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胡春龙  常逸聪  
本文以我国西部1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劳动的产出弹性、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均不断上升,而资本的产出弹性持续下降。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较小,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对资本—劳动替代弹性的影响程度较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谷成  梁玲  尹朝静  冯中朝  
采用我国13个油菜主产区1978-2012年的面板数据,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和固定效应估计,对油菜生产各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和要素替代弹性进行估计,探讨油菜生产的增长路径。结果表明,虽然油菜生产经历了一个劳动力净流出的过程,但因为化肥和机械投入对劳动力产生了显著的替代效应,这一过程并未对油菜生产尤其是单产提高产生显著损害,油菜生产也因此采取了一条劳动生产率导向和机械技术主导的增长路径。另外,其他要素投入之间也存在一定要素替代效应。基于此,就优化油菜要素投入结构、应对劳动力转移挑战等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中合  刘明浩  吴智泉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快速增长,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许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解决能源问题过程中,除加大能源供应外,更应注重能源的节约。在开展能源节能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准确把握节能潜力的分布和大小,因此,节能潜力测算在节能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素结构节能潜力是节能潜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表明,生产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通过计算区域各行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要素替代弹性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测算方法,并运用该方法测算了北京市2010年的要素结构节能潜力。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各行业的能源要素与非能源资本要素之间存在微弱的替代关系,能源要素与劳动力要素之间存在替代或互补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晨沛  
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5年林业投入产出数据,在考虑省域空间联系因素的情况下,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林业要素产出弹性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份的林业产出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与传统的估计方法相比,空间计量模型能够揭示中国省域林业产出的空间相关性,能更准确地测度林业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在考虑省域空间联系因素之后发现,劳动力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为0.404,资本投入对林业产出的弹性为0.682,说明资本投入对林业产出的贡献大于林业劳动力投入的贡献。最终提出制定区域林业生产激励政策、建立区域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