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9)
- 2023(7593)
- 2022(6550)
- 2021(6270)
- 2020(5436)
- 2019(13042)
- 2018(12782)
- 2017(24478)
- 2016(13352)
- 2015(15519)
- 2014(15610)
- 2013(15894)
- 2012(15080)
- 2011(13873)
- 2010(13712)
- 2009(13072)
- 2008(13161)
- 2007(11760)
- 2006(10021)
- 2005(9165)
- 学科
- 济(62231)
- 经济(62177)
- 管理(33947)
- 业(32957)
- 方法(30883)
- 数学(28059)
- 数学方法(27878)
- 企(24983)
- 企业(24983)
- 中国(18998)
- 农(16338)
- 贸(14691)
- 贸易(14686)
- 易(14377)
- 财(14247)
- 学(12114)
- 制(11071)
- 业经(10680)
- 农业(10502)
- 地方(9790)
- 银(9523)
- 银行(9502)
- 行(9138)
- 融(9055)
- 金融(9053)
- 和(9029)
- 环境(8630)
- 务(8104)
- 财务(8089)
- 财务管理(8065)
- 机构
- 大学(203698)
- 学院(199081)
- 济(92717)
- 经济(91138)
- 管理(74055)
- 研究(73890)
- 理学(63666)
- 理学院(62893)
- 管理学(61965)
- 管理学院(61581)
- 中国(56834)
- 京(43850)
- 科学(43080)
- 财(40141)
- 所(37943)
- 研究所(34666)
- 农(34362)
- 中心(33165)
- 财经(32561)
- 经济学(30641)
- 经(29787)
- 北京(28502)
- 业大(28440)
- 江(28269)
- 经济学院(27822)
- 农业(27328)
- 范(26285)
- 师范(26065)
- 院(25737)
- 财经大学(24230)
- 基金
- 项目(129262)
- 科学(101657)
- 基金(96016)
- 研究(94397)
- 家(83966)
- 国家(83338)
- 科学基金(70028)
- 社会(61527)
- 社会科(58388)
- 社会科学(58371)
- 基金项目(50078)
- 省(46715)
- 自然(43586)
- 教育(43382)
- 自然科(42574)
- 自然科学(42558)
- 自然科学基金(41851)
- 划(41004)
- 资助(40402)
- 编号(37094)
- 成果(31042)
- 部(30994)
- 重点(29624)
- 发(28244)
- 中国(26920)
- 国家社会(26698)
- 教育部(26628)
- 创(26285)
- 课题(25553)
- 科研(25163)
共检索到2956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卿石松
性别角色观念的代际传递是传统性别文化和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持续存在的重要机制。文章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探究性别角色观念的代际关联及其传递机制。亲子匹配数据的回归结果表明,父母双方的性别角色观念均与子代尤其是年轻子女的性别角色观念高度正相关,父母的垂直传递对儿子和女儿的性别角色观念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同时,来自其他人的横向传播对子代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也具有独立作用。这些结果对性别角色观念的不同综合测量指数和指标保持稳健。此外,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促进平等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阻滞传统观念的代际传递。因此,提升受教育程度、营造良好的家庭与社会文化环境是构建男女平等价值观和促进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枫 刘艳荣 赵学存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了兄弟姐妹性别构成对女性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本文基于我国胎儿性别鉴定技术普及前,家庭中第二个孩子性别随机的假设,通过研究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对长女性别角色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较好地缓解了同胞性别构成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有弟弟”会显著增强长女的性别认同感和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有弟弟”还会显著降低长女的数学认知能力,但对字词认知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发现表明,家庭环境对女性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卫东 申奥 郭帅安 白云丽
女性劳动力创业是提高女性就业参与率,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五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识别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显著提高其创业的概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低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劳动力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机会型创业影响更为明显。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也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进一步探讨可能的机制发现,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减少女性的家务量,增加男性的家务量,这可能会保障女性创业的时间投入,进而促进其创业概率的提升。本研究丰富了女性创业形成机制的研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农村地区性别角色观念转型,缩小创业领域的性别差距,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创业 农村女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卫东 申奥 郭帅安 白云丽
女性劳动力创业是提高女性就业参与率,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五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识别性别角色观念对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女性劳动力自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显著提高其创业的概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低受教育程度的女性劳动力生存型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大,对较高受教育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机会型创业影响更为明显。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丈夫具备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也会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创业。进一步探讨可能的机制发现,平等的性别角色观念会减少女性的家务量,增加男性的家务量,这可能会保障女性创业的时间投入,进而促进其创业概率的提升。本研究丰富了女性创业形成机制的研究,建议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农村地区性别角色观念转型,缩小创业领域的性别差距,促进经济包容性增长。
关键词:
性别角色观念 创业 农村女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荣 吴涵 史宇鹏
提升消费结构是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内容,但女性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是否会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目前尚未得到研究。本文首次将消费者需求理论扩展到时间配置选择,通过构建家庭效用模型,并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初步填补了这方面的研究空白。理论与实证分析一致表明,如果女性具有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则其所在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比例更低,且此结论在工具变量回归、安慰剂检验、稳健性分析等一系列检验之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女性性别角色观念主要是通过“收入效应”和“时间效应”对家庭消费结构发挥作用。本文的研究意味着,破除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偏见不仅有助于塑造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而且在促进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等经济方面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消费结构 性别角色观念 享受型消费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长安 杨智姣 薛畅
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中国居民健康代际传递的作用程度和传递机制。结果发现:(1)中国居民家庭存在健康代际传递现象,父代健康水平对子代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父代健康水平越好,越能提高子代健康水平向上提升的概率。(2)健康代际传递程度在子代是否与父代同住、子代受教育程度、城乡和性别方面存在异质性。父代健康行为方式会对子代产生影响;子代受教育水平在小学及以下和大学及以上的健康代际传递程度较大;农村居民的健康代际传递程度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3)健康代际传递的3条可观测路径共解释代际相关性的35.2%,父代健康水平的直接效应对健康代际传递的贡献率最大,提高父代健康认知有利于促进健康代际正向传递。因此,需要构建阻隔代际健康不良传递的机制,重视健康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提高全民健康的公共政策应以家庭为单位,促进家庭健康代际良性互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宝 段景辉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有关中国城市男性和女性工资抽样调查数据(1988~2005年)的分布特征;然后,分别应用分位数回归建模和分解方法对中国性别工资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分位数下,影响性别工资的关键因素、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贡献大小,并提出了解决我国性别工资差异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性别工资 分位数回归 政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电芝 徐振华 刘金光 张姣 黄颀 李宇青
对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发展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角色双性化、未分化和单性化各约占三分之一,传统占优势的单性化已让位于非单性化,理想的双性化与最差的未分化同步增长,其比例远高于男性化和女性化,男性化比例男大学生高于女大学生,女性化比例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传统性别角色的影响在减弱但依然存在;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性别角色都有所发展,但发展的趋势不同;男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略优于女大学生,不同专业对男大学生性别角色有一定影响,理科专业有助于男大学生双性化特质的形成,文科专业有利于男大学生男性化特质的形成,理科女大学生和文科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没有差异;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性别角色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民主型...
关键词:
大学生 性别角色 双性化 未分化 单性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冲 吴黛舒
以现行使用的八册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为分析素材,分三个维度对教材中出现的性别角色进行量化研究并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男女角色的频数对比;男女角色的社会身份和从事的社会事业分析;男女角色的个性特征词汇对比。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现行八册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存在单性别中心倾向和性别形象刻画偏见,其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倾向于家庭化、传统化、刻板化,与男性相比,她们在教材中的呈现存在一定程度的矮化和窄化,这与既有对以往版本教材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关键词:
部编本 语文教材 性别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娟
基于CHNS数据库,运用人力资本函数模型和动态工资分解法,对中国十年来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拉大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有效缩减了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但工作经验和性别歧视等因素加剧了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佳芳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这表明我国扶贫工作开始从根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历程。打破贫困代际传递成为我国当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可行能力的视角出发,针对贫困人群内生发展动力问题,分析了可行能力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并从培育经济、文化和政治参与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以求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动新阶段我国贫困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可行能力 贫困代际传递 相对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红
文章采用双样本工具变量法,整合CHIP数据和CFPS数据,在克服多重计量偏误的基础上,测度并分析了教育、职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传递和职业传递是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重要路径,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镇居民的教育传递贡献率高于职业传递,农村居民则相反。利用代际流动矩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职业路径向上流动的机会较低,容易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祝建华
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而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家庭中父母教育与子女教育的代际传递性,进而分析了父母教育与子女职业状况的代际传递性,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家庭教育投资对代际收入流动及子女职业地位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促进贫困家庭父母教育发展、促进贫困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提倡"上游干预"以及帮助家庭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行动等路径来缓解贫困的代际传递。
关键词:
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红
文章采用双样本工具变量法,整合CHIP数据和CFPS数据,在克服多重计量偏误的基础上,测度并分析了教育、职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传递和职业传递是收入差距代际传递的重要路径,但城乡之间存在差异,城镇居民的教育传递贡献率高于职业传递,农村居民则相反。利用代际流动矩阵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村低收入家庭子女通过教育、职业路径向上流动的机会较低,容易陷入贫困代际传递陷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丁颖 王存同
利用CFPS 2010年数据,着重检验了父母职业地位对子女职业的直接影响。在数据处理方面,为了得到系数及标准误的无偏估计,对于抽样数据的缺失值,采用了贝叶斯多重插值法对因变量与自变量进行填补。在统计模型选取方面,利用OLS、工具变量法及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对估计偏倚进行校正。为了选择最优权重矩阵,采用广义矩估计(GMM)及迭代矩估计(IGMM)来检验各因素特别是父亲职业对子女职业效应的直接影响及地区差异。为了避免样本选择带来的估计偏倚,引入Heckman选择模型对工具变量法及广义矩估计等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父辈职业地位高的,其子女的职业地位也相应高,这从程序上说明我国阶层固化作用的存在。通过Heckman选择模型,研究还新发现父亲职业地位对子女选择某职业与否以及对子女现有职业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此外,这种影响也表现为地域差异,经济水平越发达或文化越开放,父亲职业的影响力就越强;但个体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职业地位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职业地位 代际间传递 教育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