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6)
- 2023(12922)
- 2022(10900)
- 2021(10296)
- 2020(8924)
- 2019(20860)
- 2018(20411)
- 2017(38604)
- 2016(20701)
- 2015(23729)
- 2014(23574)
- 2013(23505)
- 2012(21592)
- 2011(19483)
- 2010(19050)
- 2009(17650)
- 2008(17144)
- 2007(14922)
- 2006(12540)
- 2005(11077)
- 学科
- 济(90249)
- 经济(90166)
- 管理(56542)
- 业(55046)
- 方法(46280)
- 企(44014)
- 企业(44014)
- 数学(42041)
- 数学方法(41554)
- 中国(24687)
- 农(23143)
- 财(22952)
- 贸(18907)
- 贸易(18901)
- 易(18466)
- 业经(17266)
- 学(17147)
- 农业(15343)
- 地方(15119)
- 制(14937)
- 务(13753)
- 财务(13709)
- 财务管理(13676)
- 企业财务(12976)
- 环境(12850)
- 银(12848)
- 和(12830)
- 银行(12796)
- 融(12635)
- 金融(12632)
- 机构
- 大学(300999)
- 学院(298093)
- 济(130950)
- 经济(128692)
- 管理(116845)
- 理学(102078)
- 研究(101634)
- 理学院(100939)
- 管理学(99252)
- 管理学院(98687)
- 中国(76674)
- 京(62716)
- 科学(61588)
- 财(56302)
- 农(50737)
- 所(50451)
- 中心(47100)
- 研究所(46436)
- 财经(46254)
- 业大(45557)
- 经(42382)
- 经济学(41888)
- 江(41433)
- 农业(40343)
- 北京(39163)
- 经济学院(38044)
- 范(37626)
- 师范(37218)
- 院(36411)
- 财经大学(34700)
- 基金
- 项目(206869)
- 科学(164213)
- 基金(154245)
- 研究(147388)
- 家(135539)
- 国家(134526)
- 科学基金(115622)
- 社会(96023)
- 社会科(91253)
- 社会科学(91226)
- 基金项目(81465)
- 省(78104)
- 自然(75533)
- 自然科(73882)
- 自然科学(73860)
- 自然科学基金(72596)
- 教育(68463)
- 划(67041)
- 资助(63890)
- 编号(57525)
- 部(47389)
- 重点(46751)
- 成果(45737)
- 发(43899)
- 创(43003)
- 国家社会(41241)
- 教育部(40840)
- 科研(40625)
- 创新(40376)
- 大学(39312)
共检索到422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晓娟
基于CHNS数据库,运用人力资本函数模型和动态工资分解法,对中国十年来性别工资差异逐渐拉大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受教育年限有效缩减了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但工作经验和性别歧视等因素加剧了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宏兵 赵春明 蔡宏波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将劳动力个体特征变量与城市宏观变量相结合,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和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IVQR),实证考察了外资进入对城镇居民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总体来看,外资进入对男性和女性工资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男性的工资提升作用明显强于女性,性别工资差距被拉大;②从技能水平看,尽管外资进入对不同技能水平的男性和女性工资均有正向影响,但二者差距仍被进一步拉大,且不同年份不同技能水平表现各异;③从收入分布看,外资进入总体上对中低收入群体性别工资差距的拉大作用强于高收入群体,且在不同年份均有一致表现。
关键词:
外资进入 性别工资 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梅 周申 郑妍妍
本文利用中国城镇住户收入调查(CHIP)2002、2007和2013年数据,对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工资差距进行测度、分解和影响因素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时间维度上和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距的变化及其来源。本文研究发现,尽管2007—2013年我国性别工资差距有小幅度缩减,但是在整个研究区间内,性别工资差距增长迅速,其中特征变量不可解释部分的性别工资差距增长尤其明显而且占据整体性别工资差距的绝大部分,体现了性别歧视的严重性;对于特征变量可解释部分,传统人力资本因素如教育和工作经验的解释力度在减弱,而就业特征变量行业分割因素的解释力度在不断增强;从分位数分解结果上看,各年份不同分位数上性别工资差异大小主要由系数效应决定而非特征效应决定。据此,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促进工资公平分配机制的设计与建设进程,矫正劳动力市场对女性就业的工资歧视行为,创造男女两性就业"同工"和"同酬"并举的宏观大环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诚 周山人
笔者在梳理服务业层面FDI流入影响相对工资差距机理的基础上,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服务业FDI对中国服务业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主要是通过与熟练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和相对技能提升效应拉大相对工资差距,而互补效应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要大于相对技能提升效应的影响。此外,服务业国内投资与中国服务业相对工资差距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经济发展水平则与相对工资差距呈现正相关。
关键词:
服务业 FDI 相对工资差距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守海 陈秀兰 许珊
近年来关于技能工资差距扩大方面的研究文献表明,传统贸易理论并不能预测发展中国家工资结构的变化。随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技能工资差距与发达国家一样是扩大的。产业内贸易假说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假说可以对这一现象作出解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更会强化对问题的解释力。但这两种假说都存在某种程度的缺陷,并不断地经受着来自于实证数据方面的挑战。当用来考察中国工资结构问题时,还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相应修正。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孙文杰
文章构建模型从理论上考察了承接国际外包对我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5~2011年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和基于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从实证上分析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和承接国际外包对我国1995~2011年36个工业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总体上承接国际外包通过资源重组、技术进步、劳动力技能需求升级等效应带动了我国制造业行业工资不断上涨。按要素密集型分类的估计结果显示,承接国际外包对我国不同要素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增长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承接工业外包对我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工资的拉动效应更大,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资拉动效应更大,全球化进程带动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郭凤鸣 张世伟
基于职业分割的视角,本文建立了中国城镇居民的就业方程和工资方程,提出工资差异变动分解方法,并依据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工资差异变动进行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5年至2002年间,性别工资差异呈扩大趋势;性别工资差异的扩大完全是由性别歧视的加剧造成的;性别歧视的加剧不仅体现在职业内部针对女性工资歧视的加剧,而且体现在针对女性职业分割的就业歧视的加剧。因此,政府设计和实施公平的就业制度和工资分配制度,将有助于抑制性别工资差异的持续扩大。
关键词:
职业分割 性别歧视 工资歧视 工资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春平
论文用“创造性破坏”机制阐述在增长过程中收入差距会扩大的趋势,创造性破坏表明增长的过程是动态的竞争过程,新创造所得的垄断利润是建立在对原有利润的破坏基础之上的。对于个体而言,新创造的技术会提高对技能的要求,能适应技能要求的个体会获得更高的收入。对中国的行业工资的数据进行基本的方差分析表明增长伴随着收入差距的振荡扩大过程。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收入差距 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席艳乐 张相文 曹亮
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库2004~2009年的数据,运用IV方法和基于控制函数的分位数回归方法,测算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劳动力性别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扩大了男女性别工资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分位数回归显示,贸易自由化对同一样本内部不同工资水平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差异,高工资劳动力尤其是高工资的男性劳动力从贸易自由化中获益最多,而低工资劳动力尤其是低工资的女性劳动力最容易受到贸易自由化带来的工资损害。因此,通过发展教育提升女性的人力资本水平意义重大,这也是缩小性别工资差异,最终实现两性平等的关键所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宝 段景辉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CHNS)中的有关中国城市男性和女性工资抽样调查数据(1988~2005年)的分布特征;然后,分别应用分位数回归建模和分解方法对中国性别工资状况进行了分析,以期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分位数下,影响性别工资的关键因素、演变过程以及它们对性别工资差异的贡献大小,并提出了解决我国性别工资差异的相关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
性别工资 分位数回归 政策和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宁光杰
本文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6年的数据对劳动者的工资性别差距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在控制个人特征和单位特征后,男性劳动者的小时收入比女性劳动者高23.8%,考虑就业选择偏差后的工资性别差距更大一些,达25.2%。由于劳动者特征差异形成的工资差异很小,而且往往是女性由于个人特征占优而有助于缩小差距。差异的更大部分是由收益率差异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主要表现在工龄方面受到歧视,女性的工龄收益率低或者为负值。进一步考虑选择性偏差和找到工作概率进行分解的结果说明,女性在就业获得方面受到歧视,这会严重影响其与男性劳动者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工资性别差距 歧视 选择偏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鹏
文章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主要是工资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在不同就业状态上的分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也使得工资差距不合理的扩大。劳动力市场中收入分配失序的原因有国家规制、非价格机制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如果我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采取新的发展战略,重构劳动力市场改革,那么,将不仅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改善,也有利于收入分配更为平等。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转型 工资差距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余向华 陈雪娟
从行业工资决定因素分析的视角,在考虑到样本自选择偏差校正的情况下构造了Treat-ment-effects模型作为行业工资决定因素的微观计量模型,并利用CHARLS数据分析检验了垄断对中国行业工资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行业的垄断性对于行业工资决定进而行业间工资差距的影响较大且显著;即使是校正了自选择偏差之后,垄断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依然高于非垄断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大约39%。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喻美辞
对外贸易不仅直接影响着相对工资差距,还通过技术创新效应间接影响着相对工资差距。本文运用美国制造业1997-200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对美国制造业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是:来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进口竞争没有扩大美国制造业所有行业的相对工资差距,美国劳动密集制造部门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竞争有一定的关联,但技术密集制造部门相对工资差距的扩大与其无关;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贸易以及国内的技术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美国制造业的相对工资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