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19)
- 2023(18621)
- 2022(16013)
- 2021(15108)
- 2020(12497)
- 2019(28941)
- 2018(28839)
- 2017(54983)
- 2016(29726)
- 2015(33728)
- 2014(33836)
- 2013(33535)
- 2012(31347)
- 2011(28621)
- 2010(28887)
- 2009(26518)
- 2008(25775)
- 2007(22527)
- 2006(20099)
- 2005(18251)
- 学科
- 济(139270)
- 经济(139136)
- 管理(79485)
- 业(74911)
- 企(59319)
- 企业(59319)
- 方法(55710)
- 数学(48745)
- 数学方法(48014)
- 中国(38379)
- 农(35369)
- 地方(33621)
- 业经(28990)
- 学(28516)
- 财(26854)
- 贸(24283)
- 贸易(24264)
- 农业(23983)
- 易(23466)
- 制(22681)
- 理论(20448)
- 环境(20365)
- 融(20064)
- 金融(20060)
- 银(19972)
- 银行(19927)
- 和(19924)
- 行(19243)
- 技术(18565)
- 地方经济(18346)
- 机构
- 大学(428029)
- 学院(425851)
- 济(179615)
- 经济(175856)
- 管理(163603)
- 研究(152953)
- 理学(140487)
- 理学院(138801)
- 管理学(136275)
- 管理学院(135500)
- 中国(115735)
- 京(93326)
- 科学(93226)
- 财(78982)
- 所(77828)
- 研究所(70743)
- 农(68796)
- 中心(68168)
- 江(63317)
- 财经(62633)
- 业大(61538)
- 北京(60144)
- 范(58890)
- 师范(58359)
- 经(56853)
- 院(55469)
- 经济学(54703)
- 农业(53420)
- 州(51168)
- 经济学院(48938)
- 基金
- 项目(284375)
- 科学(223451)
- 研究(209093)
- 基金(205178)
- 家(178900)
- 国家(177427)
- 科学基金(151441)
- 社会(132015)
- 社会科(125039)
- 社会科学(125003)
- 省(110521)
- 基金项目(107843)
- 自然(97133)
- 教育(96063)
- 自然科(94867)
- 自然科学(94847)
- 自然科学基金(93102)
- 划(92964)
- 资助(85951)
- 编号(85011)
- 成果(69649)
- 发(64077)
- 重点(64069)
- 部(63031)
- 课题(59742)
- 创(58143)
- 创新(54358)
- 国家社会(54329)
- 教育部(53920)
- 科研(53687)
- 期刊
- 济(205604)
- 经济(205604)
- 研究(132205)
- 中国(87842)
- 学报(65242)
- 农(62947)
- 科学(62048)
- 管理(61840)
- 财(57568)
- 教育(50670)
- 大学(49722)
- 学学(46393)
- 农业(43888)
- 技术(39223)
- 融(39146)
- 金融(39146)
- 经济研究(33432)
- 业经(32194)
- 财经(30556)
- 问题(26485)
- 经(26355)
- 业(23476)
- 图书(23003)
- 技术经济(22185)
- 贸(21236)
- 统计(20702)
- 资源(20498)
- 世界(20429)
- 科技(19772)
- 理论(19430)
共检索到65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旭
中国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亟待完善。本文结合我国几个典型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和经验,以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为基础,对循环经济区域发展模式的典型省份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模式 比较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浩 王青 宋阳 李广军 李连德
科学地评价循环经济发展是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策依据。本文从辽宁省循环经济发展为例,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从能值流量、资源投入产出、资源消耗、环境压力、综合指数五个方面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能值指标体系,详细分析了辽宁省1990年~2005年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辽宁省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需要购买的能值总量较少,资源基础相对雄厚,总能值用量中74%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消耗,且逐年上升,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虽然废弃物能值增长幅度滞后于总能值用量与GDP增长幅度,说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污染排放治理工作成效显著,但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惯性作用,使废弃物总量持续增加状况在一...
关键词:
能值分析 循环经济 指标体系 辽宁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玉文
学界对经济发展的环境效应探究已久,但尚无定论。以低碳试点省份辽宁为例,引入经济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分析其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14个城市经济发展的环境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在区域发展的较低级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负效应起主要作用,而区域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则是经济发展的环境正效应更加显著。根据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的不同,14个城市可以归为三大类、六小类,不同类型的区域应选择不同的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协同演进路径。
关键词:
辽宁省 经济系统 环境系统 协同演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徐虹 叶武君 孙成伸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纽带,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金融与经济高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并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具体到县域经济而言,县域金融是促进投入转为产出的重要一环,对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金融服务 县域企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欣
本文首先在理论上探讨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4年辽宁省63个县区的相关数据,描述了县域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而实证分析了县域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最后根据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解决县域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县域 基础设施 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常亮 杨春薇
流域管理是世界各国开展流域综合治理的共同选择。对比中外流域管理模式,发现我国流域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机制设计不够完善,"政府"成分过大。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IRBM模式、准市场模式、PPP模式和NGO模式等市场化手段,重构跨区域流域管理中"政府"与"市场"角色,是创新跨区域流域管理模式、深化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跨区域流域 流域管理 市场机制 创新模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冯卓琛 胥建华
沈阳和大连是辽宁省一级中心城市,并分别是辽中经济区和辽东经济区的核心,但大连与辽东经济区的其它城市经济联系不强。锦州虽然是辽西地区中心性最强的城市,但受制于实力所限,还难以承担辽西中心城市的职能,并进而导致辽西经济区的构成不确定。沈阳-大连发展带发育程度较高,但沈阳-锦州、大连-锦州发展带还远远不成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组织 辽宁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冯艳 徐晓琪 王琰
我国的许多城市已经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的手段,也是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必要步骤,本文从资源耗减、污染排放、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五个方面构建了评价循环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以辽宁省为例,对辽宁省若干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欣航
为解决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问题,要加大力度发展"两化融合"。文章以辽宁省辽阳市为例,分析了"两化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对辽宁省"两化融合"发展进行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
辽宁省 “两化融合”发展 对策 辽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启东 李天舒
产业园区是产业空间聚集的载体,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或市场等多种手段,划出一定的区域,制定发展规划与政策,由政府或政府委托其他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的产业区域。"十一五"时期以来,辽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产业布局的理念和思路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坚持以产业聚集区和产业集群化拓展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园区作为以增量调结构的推动力量,已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丽滢 董殿姣
生活消费是引发和加重环境问题的主要方面,消费低碳化是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有效方式。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低碳心理认知和社会责任是影响居民低碳消费的主要因素,两者对居民低碳消费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低碳心理认知又受到环境感知和社会责任影响。个体对环境感知越明显,社会责任感越强,对低碳消费的认知越强,消费越趋向于低碳化。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消费模式 转变机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斐 孙才志
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海陆统筹、推进海陆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系统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以协同学理论和加速遗传算法为基础,应用有序度模型和协同演化模型,采用辽宁省历史统计数据,开展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的合作效应大于竞争效应,两个经济子系统协同发展、相互促进。将辽宁沿海地区分为3个地区,定性分析了3个地区海陆协同基础条件的差异,最后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智利
休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形式,已成为农业创新发展、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其对拓展农业功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城市消费市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逐渐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开始重视品牌建设,类型逐步增加,但缺乏整体规划,项目建设雷同,缺乏创新;没有突出文化理念;项目运营缺乏产品设计;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水平整体不高。因此,辽宁省休闲农业必须走出适合辽宁省地域特点的发展模式,如建设连片整合优化农家乐模式;突出文化内涵,打造"文化+精品农园"发展模式;开发"农民+市民"认养合作模式;变淡季为特色季,推行冬季产业带动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诚 许文娟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是全面贯彻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是沈阳市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对当前沈阳市县域经济进步速度减慢,综合实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及加强政策支持等一系列相应措施。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县域经济 沈阳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狄乾斌 韩增林
准确判断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是科学把握海洋经济开发的重要保证。尝试运用复合生态系统场力分析框架,提出综合评价指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对辽宁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及其演进特征及系统耦合模式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1997—2003年辽宁省海洋经济处于弱可持续发展状态,2004—2005年处于较强可持续状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渐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耦合关系经历了从经济社会型可持续——社会生态型可持续——综合协调型可持续模式的演变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