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3)
- 2023(12866)
- 2022(10997)
- 2021(10249)
- 2020(8782)
- 2019(20857)
- 2018(20482)
- 2017(39522)
- 2016(21161)
- 2015(24790)
- 2014(24806)
- 2013(24889)
- 2012(23431)
- 2011(21664)
- 2010(21829)
- 2009(20716)
- 2008(20569)
- 2007(18478)
- 2006(16548)
- 2005(15326)
- 学科
- 济(111005)
- 经济(110912)
- 管理(54996)
- 业(51148)
- 方法(47693)
- 数学(43106)
- 数学方法(42501)
- 企(40680)
- 企业(40680)
- 中国(27945)
- 农(23863)
- 制(23447)
- 银(23371)
- 银行(23225)
- 地方(22219)
- 行(21899)
- 学(21880)
- 财(20827)
- 贸(19662)
- 贸易(19646)
- 业经(19493)
- 易(19091)
- 融(18121)
- 金融(18119)
- 农业(15681)
- 和(14358)
- 地方经济(14212)
- 环境(14169)
- 理论(14011)
- 体(13528)
- 机构
- 大学(321581)
- 学院(318235)
- 济(145352)
- 经济(142576)
- 管理(117947)
- 研究(117385)
- 理学(100340)
- 理学院(99169)
- 管理学(97281)
- 管理学院(96708)
- 中国(95624)
- 科学(70377)
- 京(69591)
- 财(63742)
- 所(61302)
- 农(57606)
- 研究所(55762)
- 中心(53113)
- 财经(50754)
- 江(48190)
- 经济学(46998)
- 业大(46712)
- 经(46059)
- 农业(45805)
- 北京(44955)
- 经济学院(42159)
- 院(41189)
- 范(39732)
- 师范(39267)
- 州(38056)
- 基金
- 项目(203719)
- 科学(159367)
- 基金(149695)
- 研究(144079)
- 家(132009)
- 国家(131031)
- 科学基金(110559)
- 社会(92711)
- 社会科(88021)
- 社会科学(87995)
- 基金项目(77149)
- 省(76934)
- 自然(71535)
- 自然科(69919)
- 自然科学(69893)
- 自然科学基金(68657)
- 教育(66335)
- 划(65971)
- 资助(64902)
- 编号(55950)
- 重点(46748)
- 部(46224)
- 成果(46056)
- 发(44628)
- 创(41324)
- 课题(39726)
- 科研(39616)
- 国家社会(39464)
- 教育部(39399)
- 创新(38957)
- 期刊
- 济(161688)
- 经济(161688)
- 研究(100736)
- 中国(64068)
- 学报(51753)
- 农(51506)
- 财(48510)
- 科学(47880)
- 管理(43935)
- 融(41961)
- 金融(41961)
- 大学(38723)
- 学学(36669)
- 农业(33375)
- 教育(28654)
- 技术(28245)
- 经济研究(27857)
- 财经(26698)
- 经(23048)
- 业经(22307)
- 问题(21111)
- 统计(19515)
- 业(19110)
- 贸(19024)
- 技术经济(18139)
- 国际(17665)
- 世界(17454)
- 策(16713)
- 决策(15566)
- 理论(15098)
共检索到495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文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中国金融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是影子银行的较快发展,其规模迅速膨胀,交易结构日趋复杂,各类市场主体都牵涉其中。这些变化吸引了政策制订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给出了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性定义,即依赖于银行信用、从事银行业务、但又没接受严格的银行业监管的金融业务,具体指传统的银行表内贷款和债券投资以外的,具备完整的信用转换、期限转换和流动性转换功能的金融业务。本文逐项分析影子银行业务,详细总结各类型业务的交易结构、业务主体、业务实质、资金来源、法律基础、资产负债表表示,准确测算了2002年至今影子银行总量和资产负债表结构月度数据。只从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着手加总,既完整地涵盖了影子银行的全部业务,得到其宏观总量,又剔除了重复计算。本文测算数据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承宗 谢翠蓉
公民道德建设的新模式“道德银行”目前出现了萧条的局面 ,当然有复杂的社会原因 ,但是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道德银行模式无论从内涵还是从运作来分析 ,都与经济密不可分。要使道德银行能够继续发展 ,就必须打破道德银行与经济分离的格局 ,从道德银行与经济的结合上重新定位道德银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道德银行 经济学 经济管理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封思贤 居维维 吴越
合理规模内的影子银行发展有利于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并鼓励金融创新,但超规模的影子银行体系将会对我国正规的金融体系形成严峻挑战,降低货币政策效率并大幅提升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正确估算影子银行当前发展的规模是我国科学制定金融监管政策的首要前提。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的概念进行了严格界定,然后根据影子银行的界定范围确定了影子银行的测算方法,随后基于1991~2012年的年度数据测算得到了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结果表明:1991~2012年,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一直呈现增长态势,2009年以来更是增长迅速并在2012年底达到了35.30万亿元。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迫在眉睫。
关键词:
影子银行 信贷规模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博
以金融结构为线索,比较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内生逻辑,尤其是体系内影子银行快速膨胀的动因与机理,并通过构建递进式影子银行分层框架,对各层次中的主要业务进行了梳理、分类及规模测算,最后,结合各口径规模特征及其差异给出相应监管导向与对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结构 规模测算 监管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裴平 印文
近十年来,中国影子银行信用创造规模迅速扩大,这虽然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为国内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也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安全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对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突破相关文献所做的研究,根据影子银行的基本属性,将中国影子银行划分为金融机构类影子银行和民间融资类影子银行,并以信用创造为理论视角,系统分析了这两类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设计较为合理的测算方法,选取2003~2012年的样本数据,对样本期内中国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规模进行了具体测算,最后还提出了趋利避害、促进中国影子银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宁
本文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行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分析,提出可以实施效率工资,防范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委托——代理风险出现。
关键词:
违规经营 委托——代理风险 效率工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庄子罐 舒鹏 傅志明
金融中介活动旨在提高实体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迅速发展的背景,本文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比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出现会增加我国信贷市场的不稳定性,并会引起经济中产出与投资波动幅度的扩大。影子银行体系内部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影子银行管理者调整对借款企业风险偏好的不正当激励,是影子银行能够在短期内扩大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影子银行 DSGE模型 经济波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光彬 冯帅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指导下,反贫困的中国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文章基于银行系统扶贫实践与案例,从金融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体系的发展中总结归纳中国扶贫经验,即全面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体系,将贫困地区纳入到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社会大分工中。尤其是在中央统一规划、统筹协调下,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层层落实责任,通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全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的生活生产条件,促进贫困人群就业和生产发展,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打破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同时,通过对比典型国家扶贫模式,中国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扶贫新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湘君
本文首先向读者介绍了网络银行的概念及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网上业务的现状,通过对网络银行遵循的新经济下特有的经济学原理的实证分析,从成本优势、特殊的经营模式、不同与传统银行的风险监控方式三方面揭示出网络银行与传统银行的差异,最后对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商业银行金融电子化进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虞群娥
地方商业银行从成立伊始就与地方政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这种关系是否仍然有助于地方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地方商业银行与政府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股权结构上要不要政府参股?要不要政府控股?在当前金融制度环境、政治体制下,能否实现地方政府与地方商业银行的双赢?本文从考察地方政府参与地方商业银行的有效性出发,提出并阐述了政府与地方商业银行的理性关系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 银行所有权 参股控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学玲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与一般企业上市第一动因是融资不同,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的主要意义在于借用国际资本市场的纪律约束,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性改变,从而真正改变我国国有银行的经营机制。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公开上市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正虎
银行腐败产生的制度基础在于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不对称、不统一,因此必须从制度安排上去控制银行腐败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制度创新消除银行腐败,包括(1)把国有银行改造成公司制商业银行;(2)完善公司制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3)建立健全公司制商业银行的外部治理结构。
关键词:
银行腐败 银行绩效 治理结构 制度创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魏华林 杨霞
银行保险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可以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加以解释。现代观念和“功能观”都认为,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相似性与互补性使二者具有相互融合的内在动机,它们的融合可以产生知识上的协同效应、资源上的协同效应、技术上的协同效应和服务上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
银行保险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协同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