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8)
- 2023(13333)
- 2022(11246)
- 2021(10507)
- 2020(8521)
- 2019(19528)
- 2018(19332)
- 2017(36587)
- 2016(20051)
- 2015(22724)
- 2014(22942)
- 2013(22590)
- 2012(21593)
- 2011(19935)
- 2010(20105)
- 2009(18607)
- 2008(18706)
- 2007(16885)
- 2006(15400)
- 2005(14454)
- 学科
- 济(86302)
- 经济(86210)
- 管理(53878)
- 业(50064)
- 企(38876)
- 企业(38876)
- 中国(30787)
- 方法(30553)
- 数学(27072)
- 数学方法(26805)
- 银(25759)
- 银行(25614)
- 农(24690)
- 制(24529)
- 行(24290)
- 地方(21990)
- 财(21903)
- 融(19957)
- 金融(19950)
- 贸(19316)
- 贸易(19295)
- 易(18802)
- 业经(18446)
- 农业(15887)
- 学(15508)
- 体(14389)
- 度(14194)
- 制度(14186)
- 策(13979)
- 发(13525)
- 机构
- 学院(282037)
- 大学(281034)
- 济(126262)
- 经济(123606)
- 研究(109049)
- 管理(100990)
- 中国(92846)
- 理学(83384)
- 理学院(82396)
- 管理学(81175)
- 管理学院(80641)
- 京(62495)
- 财(61725)
- 科学(61445)
- 所(56143)
- 研究所(50190)
- 中心(49830)
- 农(48501)
- 财经(46716)
- 江(45273)
- 经(42484)
- 北京(40984)
- 经济学(39883)
- 院(39099)
- 范(37847)
- 农业(37798)
- 师范(37451)
- 业大(36847)
- 州(36587)
- 经济学院(35763)
- 基金
- 项目(173919)
- 科学(136687)
- 研究(131268)
- 基金(125558)
- 家(109130)
- 国家(108199)
- 科学基金(91230)
- 社会(83777)
- 社会科(79496)
- 社会科学(79483)
- 省(66178)
- 基金项目(63711)
- 教育(60125)
- 划(56536)
- 自然(55635)
- 自然科(54362)
- 自然科学(54345)
- 资助(53752)
- 自然科学基金(53378)
- 编号(52925)
- 成果(45537)
- 发(42518)
- 部(39847)
- 重点(39826)
- 课题(38857)
- 创(35552)
- 国家社会(35184)
- 发展(34931)
- 性(34401)
- 展(34385)
- 期刊
- 济(149381)
- 经济(149381)
- 研究(99194)
- 中国(68402)
- 融(49335)
- 金融(49335)
- 财(47066)
- 农(46388)
- 学报(40980)
- 管理(40734)
- 科学(38978)
- 教育(35058)
- 大学(31582)
- 农业(30310)
- 学学(29550)
- 经济研究(25371)
- 技术(24467)
- 财经(24200)
- 业经(23282)
- 经(20957)
- 问题(19426)
- 贸(18502)
- 国际(18019)
- 世界(16519)
- 业(16392)
- 理论(13624)
- 坛(13564)
- 论坛(13564)
- 技术经济(13242)
- 统计(12640)
共检索到4741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颜永嘉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施监管套利,反映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上,即是突破货币当局对于利率的管制,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进而对货币政策调控发生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产生影响。过去几年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给整个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印证这一进程。本文基于传统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化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不同利率之间传导路径的可能影响,进而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改善了市场化利率的传导,优化了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化利率传导的效率和效果还有...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利率传导 货币政策调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汤克明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从国内外现有的文献来看,大部分是论述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金融稳定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很少论及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本文拟从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发展的分析入手,剖析其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然后结合我国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朱玲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朱玲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镇锐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价格型工具相比,数量型工具与影子银行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大;货币政策工具与影子银行业务关系并非恒定不变,主要看当时市场资金的松紧程度。当市场资金紧张时,提高市场利率,影子银行业务增加,替代信贷业务;增加基础货币,影子银行业务减少,被信贷业务替代。因此,应协调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调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价格型调控改革方向,尽快建立影子银行体系监测统计制度,加快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立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淼
在我国,影子银行系统已经深深影响到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影子银行的两部门金融系统的DSGE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子银行与小微企业、商业银行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问题。随后采用Bayes技术估计了稳态下模型中的参数,再对稳态下的模型施加外部冲击,可以观测到我国货币政策的具体传导途径。
关键词:
货币政策 DSGE模型 影子银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媛 谢凤敏
影子银行是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但因其具有脆弱性,不受监测和监管,会削弱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理论上提出影子银行体系下货币政策传导"渗漏"与"扭曲"效应假设,并运用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借助信用创造功能、加速社会资金运转,显著影响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流动速度,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总量渗漏"和"结构扭曲",在货币政策宽松、社会总需求扩张时期,影子银行活动能够有效补充正规金融体系的货币信用供给不足,强化扩张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力;但在货币政策收缩阶段,影子银行的"总量渗漏"会显著弱化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调控能力,扭曲紧缩性货币政策传导效果。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马亚明 常军 佟淼
本文融合我国取消利率管制初期的利率粘性特征、企业杠杆率差异和影子银行因素,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不同企业部门杠杆率差异水平下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不同存款利率水平下价格型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在传导效果上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当企业杠杆率差异维持在合理区间内,货币政策向主要经济变量传导是有效的,且随着利率实现完全市场化并处于一定区间内,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实现对经济微调上更具优势,而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则更适于刺激总产出的快速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海全 郭斯华
由于近年来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发展,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实践表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正在对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训,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我国影子银行系统风险的监测、评估,逐步纳入监管框架,同时制定货币政策时必须充分考量影子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
影子银行体系 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然 陈忱 曾辉 龚六堂
与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体系不同,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这使其具备独特的经济波动特征。本文运用基于符号约束的SVAR模型对中国影子银行的周期性特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不同于商业银行融资规模的顺周期变动,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变动是逆周期的。本文随后构建DSGE模型刻画中国的银行体系,通过引入商业银行的信贷约束机制,有效解释了影子银行的逆周期特征。模型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冲击与存贷比监管冲击是导致中国影子银行信贷波动的主要驱动力,且这两类冲击分别通过商业银行面临的两类信贷约束——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存贷比约束——导致影子银行融资规模的逆周期变动。反事实模拟验证了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子银行造成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被部分替代,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贷约束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传导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骆振心 冯科
影子银行迅速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大削弱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本文从影子银行信用创造的角度,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裘翔 周强龙
本文在DNK-DSGE框架下引入了包含影子银行的金融中介部门,将影子银行视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体系在高风险领域的延伸,并探究了该中介体系对于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发现,正向的利率冲击虽然抑制了商业银行信贷并降低了低风险企业的杠杆,却引起影子银行体系的扩张以及高风险企业的加杠杆行为,负向的利率冲击则恰好相反。影子银行呈现明显的逆周期特征,在对传统间接融资体系形成有益补充的同时,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此外,影子银行经营者的风险偏好以及经营者、所有者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对影子银行利率和宏观经济变量产生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货币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温信祥 苏乃芳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逐渐进入"大资管时代"。大资管的发展使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点逐步显现。本文对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的金融摩擦进行了深入刻画,并建立含有影子银行和传统银行二元金融结构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通过对我国影子银行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使我国金融双轨制日趋显著。由于目前我国资产管理业务发展仍不规范,影子银行的金融摩擦高于传统银行。影子银行形成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对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未来需进一步规范资产管理业务发展,完善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有一种理论认为,利率双轨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一个重要环节,依据本文结论,双轨制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利率调控体系,下一步应加快利率双轨并轨,融合二元金融结构,进而加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河南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课题组 张维
伴随着经济发展,非金融机构业务扩张,影子银行日益膨胀,游离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外。影子银行拥有不完全信息高地优势,影响了信贷合约的性质,提高了非均衡配给的概率,使企业内源性融资和外源融资成本出现差异[1]。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融资难、融资贵现象越演越烈,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间目标及政策目标作一探讨。
关键词:
影子银行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