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9)
2023(15746)
2022(13423)
2021(12853)
2020(10947)
2019(25392)
2018(25038)
2017(48386)
2016(26194)
2015(29514)
2014(29468)
2013(29286)
2012(27301)
2011(24572)
2010(24342)
2009(22661)
2008(22756)
2007(20072)
2006(17204)
2005(15683)
作者
(74303)
(62200)
(61840)
(59299)
(39868)
(29908)
(28505)
(24144)
(23691)
(22418)
(21255)
(20955)
(19772)
(19708)
(19670)
(19423)
(18684)
(18457)
(18019)
(17840)
(15345)
(15265)
(15203)
(14163)
(14122)
(14046)
(13950)
(13597)
(12544)
(12412)
学科
(106155)
经济(106050)
管理(74750)
(72658)
(59793)
企业(59793)
方法(52074)
数学(46742)
数学方法(46145)
(31216)
中国(29688)
(28092)
(26155)
(25281)
银行(25135)
(23710)
(23141)
贸易(23125)
(22629)
业经(21176)
(20668)
(20293)
财务(20236)
财务管理(20193)
(19989)
金融(19986)
企业财务(19214)
地方(18235)
农业(18159)
(15839)
机构
大学(369417)
学院(368052)
(159440)
经济(156330)
管理(142766)
研究(126629)
理学(122532)
理学院(121223)
管理学(119132)
管理学院(118446)
中国(104143)
(77600)
(75361)
科学(74877)
(63891)
(62687)
中心(60029)
财经(59724)
研究所(57927)
(54430)
(54326)
业大(53356)
经济学(50171)
农业(49716)
北京(48952)
(45456)
经济学院(45316)
(45153)
师范(44972)
财经大学(44644)
基金
项目(244022)
科学(193247)
基金(180971)
研究(175637)
(158149)
国家(156907)
科学基金(134856)
社会(112762)
社会科(107140)
社会科学(107112)
基金项目(94506)
(92573)
自然(88280)
自然科(86295)
自然科学(86269)
自然科学基金(84771)
教育(81391)
(79219)
资助(76235)
编号(69451)
成果(56724)
(55844)
重点(55084)
(51641)
(50416)
教育部(48053)
课题(47855)
科研(47736)
国家社会(47525)
创新(47291)
期刊
(166571)
经济(166571)
研究(110566)
中国(69694)
(60067)
学报(56767)
(55591)
科学(52813)
管理(51730)
(49291)
金融(49291)
大学(43332)
学学(41121)
农业(36521)
教育(33135)
技术(31538)
财经(29936)
经济研究(28426)
(25680)
业经(25086)
问题(22038)
(20863)
(20380)
统计(19013)
国际(18894)
技术经济(18178)
理论(18017)
世界(17287)
(17269)
(16934)
共检索到552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丛文  
影子银行的发展与货币政策调控有密切关系。本文基于时变Copula理论模型详尽地探讨了中国影子银行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动态相关性,结果显示:影子银行具有经济发展顺周期特征,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并且不会显著影响物价、房价水平;影子银行的调控逆周期特性削弱了紧盯货币供应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而与市场利率的联动作用则能够提高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当前应协调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市场利率等数量型和价格型调节工具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动态有效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朱玲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霞  朱玲  
文章基于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影响的理论分析,选取2008年至2015年的月度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影子银行会使新增信贷规模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影子银行会使信贷规模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应量减少,从而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与预期发生偏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蔡镇锐  
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密切相关。本文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与价格型工具相比,数量型工具与影子银行的动态条件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更大;货币政策工具与影子银行业务关系并非恒定不变,主要看当时市场资金的松紧程度。当市场资金紧张时,提高市场利率,影子银行业务增加,替代信贷业务;增加基础货币,影子银行业务减少,被信贷业务替代。因此,应协调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对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调节,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价格型调控改革方向,尽快建立影子银行体系监测统计制度,加快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振华  王振  文兴易  
通过扩展IS-LM模型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多项经济指标建立并识别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基于我国2003年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模型的稳定性检验等相关检验,指出各经济指标与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对模型各参数进行估计,并就影子银行与各经济指标之间做脉冲响应,进一步对主要变量进行方差分解,指出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对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会有影响,中央银行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段奇奇  
基于TVP-VAR模型,本文重点对经济周期、影子银行、货币政策的动态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影子银行具有顺周期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顺周期行为具有时变性;二是影子银行降低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可控性和相关性,M2作为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值得商榷;三是影子银行对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均具有正向作用,且该作用具有长期性。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会间接地影响到影子银行自身的运行,形成正反馈环机制,放大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增加货币政策调控的难度。最后,文章从影子银行顺周期问题的治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转变以及影子银行的规范发展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振  曾辉  
本文通过引入银行和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功能,对传统的IS-LM模型进行修正来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选用我国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子银行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如信贷、利率的传导效果造成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难度加大,应执行更为谨慎的货币政策;影子银行的发展对经济具有扩张作用,但也存在影子银行资金不具有长期效应等问题,应客观对待,注意防控其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德发  胡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投融资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影子银行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影子银行突破了传统金融监管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要,有利于优化市场资金配置的结构。但是事实证明,影子银行自主性的发展确实对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本文利用MS-VAR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本土银行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发现不论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还是相对扩张时期,本土银行发放的信贷都会随货币供给增加而增加;外资银行信贷反应相对较弱;在货币政策相对扩张时期,外资银行发放的信贷会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其发放的信贷并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恩涛  张小雅  翁玉颖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近年快速扩张,对货币政策的制定、传导机制和调控效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理论分析,文章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以2003—2014年的月度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影子银行的扩张,而影子银行确实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具有不同程度的滞后性,这对引导和规范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等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云松  
构建VAR模型与VECM模型,探讨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规模的动态机制与互动关系。研究表明:(1)短期来看,货币政策调控对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影响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扩张性货币政策实施增大了银行资金流动性而降低了影子银行体系规模;(2)长期而言,扩张性货币政策为影子银行发挥信用创造功能提供更多货币基础,对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规模扩张均产生了正向促进作用;(3)影子银行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增加了政策调控与监管难度;(4)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的动态循环机制使得三者之间具有了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特征。研究能够丰富货币政策、影子银行与银行信贷作用机理的经验证据,为货币政策制定与执行机构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林   何剑  
基于时变特征和杠杆异质性分析视角,采用MS-VAR和TVP-VAR模型探究中国宏观杠杆率的区制转移效应以及财政货币政策对宏观杠杆率的动态传导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宏观杠杆率调控存在明显的三区制特征,样本期内整体以稳杠杆阶段为主;财政和货币政策对货币资金产生一定的协同调控效应,且货币资金的宏观杠杆率抑制效应优于财政和货币政策;从杠杆结构的异质性来看,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居民杠杆率的抑制效应更稳定,货币资金对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杠杆率的抑制响应更迅速,稳杠杆阶段中政策冲击程度和持续性有所增强,但需注意调控政策存在的替代效应。据此,应延续“稳杠杆”取向不急转弯,发挥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应,坚持“稳增长”与“防风险”平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许少强  颜永嘉  
影子银行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实施监管套利,反映在其金融产品的定价上,即是突破货币当局对于利率的管制,改变货币政策实施的外部环境,进而对货币政策调控发生作用的渠道和方式产生影响。过去几年间,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给整个金融体系运行带来的改变,正在印证这一进程。本文基于传统银行体系和影子银行体系的简化资产负债表构建理论模型,推导了影子银行体系发展对不同利率之间传导路径的可能影响,进而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方法对理论模型的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市场化利率的形成,改善了市场化利率的传导,优化了向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转型的外部环境;但市场化利率传导的效率和效果还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卢满生  
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迅速,但其表外运作模式使货币政策调控面临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上升、广义M2统计失真、社会融资规模调控难度加大以及政策工具运用效果弱化等诸多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强  贺畅达  
基于无套利动态NS模型(AFDNS模型)估计出的利率期限结构,本文从货币政策规则变化角度考察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态影响。我们的经验结果表明:第一,时变系数Taylor规则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特征。第二,央行货币政策对产出缺口的反应加强,将提高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端,降低长期端,使利率曲线变平缓;而央行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加强则会导致整条利率曲线的上移,长期利率对通货膨胀反应系数更敏感,导致利率曲线变得更陡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