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94)
2023(10021)
2022(8396)
2021(7912)
2020(6304)
2019(14748)
2018(14739)
2017(27587)
2016(14630)
2015(16524)
2014(16279)
2013(16147)
2012(15535)
2011(14356)
2010(14463)
2009(13359)
2008(13491)
2007(11856)
2006(11276)
2005(10790)
作者
(40955)
(34007)
(34001)
(32525)
(21967)
(16308)
(15515)
(13283)
(13014)
(12198)
(11990)
(11527)
(11216)
(11066)
(11065)
(10639)
(10123)
(9974)
(9726)
(9205)
(8905)
(8346)
(8194)
(7858)
(7855)
(7707)
(7656)
(7467)
(6930)
(6768)
学科
(68615)
经济(68537)
管理(34330)
(32481)
中国(26378)
(24278)
企业(24278)
(24273)
银行(24128)
(23237)
(22894)
方法(21602)
地方(19183)
数学(19171)
数学方法(19073)
(18218)
(18012)
金融(18012)
业经(15547)
(14564)
贸易(14545)
(14158)
(14061)
(13230)
(13093)
制度(13089)
(12176)
农业(12058)
体制(10910)
业务(10869)
机构
大学(203137)
学院(202088)
(96679)
经济(94902)
研究(83044)
中国(72981)
管理(71219)
理学(58174)
理学院(57434)
管理学(56805)
管理学院(56395)
(47271)
(46393)
科学(44795)
(42280)
研究所(37714)
中心(37217)
财经(35390)
(32946)
(32383)
(32138)
经济学(31567)
北京(31250)
(29742)
经济学院(28196)
(28180)
师范(27936)
(27703)
银行(26494)
财经大学(26377)
基金
项目(122450)
科学(96931)
研究(94294)
基金(89170)
(77271)
国家(76617)
科学基金(64596)
社会(62093)
社会科(59027)
社会科学(59015)
基金项目(45468)
(44666)
教育(42450)
(38571)
自然(37438)
资助(37111)
编号(36802)
自然科(36551)
自然科学(36543)
自然科学基金(35911)
(32744)
成果(31630)
(28846)
重点(28359)
发展(27364)
课题(27284)
国家社会(27065)
(26915)
中国(26636)
(25259)
期刊
(116585)
经济(116585)
研究(78242)
中国(52777)
(40525)
金融(40525)
(34687)
(31980)
管理(29517)
科学(27321)
学报(26756)
教育(26201)
大学(21296)
农业(20496)
经济研究(20103)
学学(19615)
财经(18801)
业经(17481)
技术(16810)
(16309)
问题(15225)
(14289)
国际(14098)
世界(13528)
(11715)
(9903)
论坛(9903)
理论(9831)
改革(9817)
(9817)
共检索到353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锦成  樊明太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影子银行开始高速发展,无论对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美国,影子银行的非理性发展甚至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中国的影子银行近年来也引起了监管层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影子银行作为补充传统银行体系的重要媒介,如何健康的发展中国的影子银行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文章认为深刻理解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轨迹、监管思路与改革意见这三点是健康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勇  
随着人们对次贷危机认识和反思的深入,影子银行及其监管成为防范金融危机、维护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介绍了美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分析了影子银行的脆弱性及其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梳理了美国金融监管法案中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李华章  
影子银行走到了阳光下,有利于中国金融机构明晰改革路径,强化金融市场改革的信心,加速与国际经营管理、国际金融市场接轨的步伐影子银行:概念中性,范围适度国际金融危机后,业界对于影子银行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影子银行定义,即正规银行体系以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包括机构主体和经营活动。在狭义的定义中,影子银行可概括为三类:不持有金融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不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万立明  
银行监理官的设立是近代政府对银行业实施监管的一个重要措施。本文对从清末到抗战时期银行监理官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进行了细致梳理、分析,并总结出其发展特点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点启示,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银行监管体制的变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阳希  万幼清  
金融活动全球化、金融业务纷繁化、金融创新复杂化以及市场维度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影子银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肆扩张。近年来,国内影子银行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特别是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和脆弱性备受争议。本文从国内外影子银行产生与发展入手,系统梳理了包括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的意义、国内影子银行的特征、风险来源及监管等影子银行体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旨在客观认识风险状况并对其合理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钟磊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成及现状影子银行体系又称"平行银行系统"或"准银行"1,它是指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机构、市场、工具和方法。从功能作用看,影子银行体系通过有形或无形实体发挥着信用中介的信贷融通职能;从风险角度看,影子银行体系与传统银行体系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推动金融创新与深化、提升社会融资效率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应高度关注其发展中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借鉴主要经济体促进影子银行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促进其良好发展的政策措施,具体包括构建前瞻性监管制度、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以及处理好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江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影子银行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已接近传统银行体系。影子银行的风险被认为是造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各国和国际金融机构近年纷纷出台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措施,试图改变过去监管缺失的状态。和国外影子银行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不同,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融资渠道。因此,我国要借鉴国外影子发展和监管的经验,正确看待影子银行的作用,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振轩  陈伟  
一、影子银行及其特征影子银行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于2007年首次提出的。2011年,金融稳定理事会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影子银行进行了定义。在狭义上,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可能引起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各类非银行信用中介机构。在广义上,影子银行是指在传统银行体系之外能够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或监管套利的信用中介组织和信用中介业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和明  
近些年,随着金融产品创新和资金需求增加,影子银行获得快速发展。作为金融中介,影子银行进行期限,信贷和流动性转换,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然而,影子银行游离于传统金融监管之外,高杠杆经营和存在严重期限不匹配,从而这种金融中介活动内在是脆弱的。亟需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减少监管套利激励,促进影子银行体系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钧  苏醒侨  
欧盟对影子银行监管的原则是,在防控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基础上,提高影子银行的透明度,促进其长期有序发展并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为此,欧盟一方面积极落实G20首尔峰会承诺,通过立法改革构建欧盟影子银行宏观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对影子银行的监测分析,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尽管我国影子银行体系与欧盟相差较大,但其监管思路和方法仍对我们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贺建清  
本文从运行模式、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风险传递等方面对中美影子银行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影子银行基本上还没进入资产证券化领域,金融工具简单、杠杆率低,但中国影子银行本身隐藏了巨大的风险,给传统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信用创造功能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高利率扭曲了资金价格,危及实体经济。因此,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影子银行纳入监管范围,加强"一行三会"的相互协作、引入功能监管,提高其信息披露透明度,构建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框架,强化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预警与动态监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伟  谢婷  
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应尽快出台措施,解决影子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和外部监管缺位问题影子银行与银行业机构有着密切的业务往来,相互传导或感染风险与收益,并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信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晶  
美国影子银行体系具有较强的信用创造功能,高杠杆率使该体系蕴含巨大的风险。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美国影子银行监管体系过分相信市场力量,监管手段和措施失效,监管体制落后等不足。危机发生后,为了减少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美国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金融机构有序清算和破产、资产证券化等进行了监管改革,这些对我国加强影子银行体系的指导与监管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双宁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业在三方面改革中的长足进步,简要介绍了中国银行业的监管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过程,以及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的开放状况,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