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9)
2023(16567)
2022(13900)
2021(12668)
2020(10538)
2019(23169)
2018(22635)
2017(43013)
2016(22933)
2015(25505)
2014(24948)
2013(24550)
2012(22598)
2011(20818)
2010(20679)
2009(19462)
2008(18816)
2007(16647)
2006(14823)
2005(13457)
作者
(66425)
(55670)
(55485)
(52475)
(35081)
(26451)
(24834)
(21585)
(21004)
(19493)
(19150)
(18330)
(17825)
(17592)
(17328)
(17093)
(16578)
(16154)
(16045)
(15843)
(13947)
(13748)
(13254)
(12741)
(12511)
(12396)
(12152)
(11920)
(11112)
(10850)
学科
(115102)
经济(114976)
管理(66682)
(60420)
(48070)
企业(48070)
方法(40033)
数学(35364)
数学方法(35141)
中国(30220)
(28128)
地方(26008)
(24509)
业经(24081)
(22919)
(20575)
贸易(20563)
(20562)
(19991)
农业(18508)
(17508)
环境(17292)
(16877)
金融(16874)
(16685)
银行(16648)
地方经济(16524)
(16032)
产业(15531)
技术(14868)
机构
学院(332689)
大学(332005)
(154536)
经济(151892)
管理(123771)
研究(122331)
理学(106694)
理学院(105470)
管理学(104001)
管理学院(103380)
中国(92393)
科学(71019)
(69123)
(67927)
(61525)
(56828)
研究所(55834)
财经(53973)
中心(53812)
经济学(49633)
(49135)
(48520)
业大(48029)
经济学院(44517)
农业(44495)
(43674)
北京(43496)
(41210)
师范(40735)
财经大学(40055)
基金
项目(223096)
科学(177247)
基金(164799)
研究(161644)
(145164)
国家(144037)
科学基金(122552)
社会(108761)
社会科(103392)
社会科学(103373)
基金项目(86517)
(85634)
自然(76385)
自然科(74603)
自然科学(74578)
自然科学基金(73264)
(72307)
教育(72202)
资助(66158)
编号(62029)
重点(51226)
(50725)
(50236)
成果(49768)
(47385)
国家社会(46914)
(44623)
创新(44620)
课题(43676)
教育部(43263)
期刊
(176413)
经济(176413)
研究(102099)
中国(66231)
(52930)
学报(52089)
(51324)
科学(49504)
管理(47080)
大学(39606)
学学(37942)
农业(35831)
(31728)
金融(31728)
经济研究(30333)
教育(28152)
财经(28002)
业经(27115)
技术(26624)
(24357)
问题(22929)
(20172)
(19007)
国际(18498)
世界(18473)
技术经济(17266)
科技(15353)
商业(15319)
(15304)
统计(15098)
共检索到503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吴丹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新型东亚产业循环机制的形成,由日本与中国共同拉动,趋向内部化的新型产业网络循环机制的形成,表明东亚各国间具有日益增强的经济依存关系和分工合作关系,东亚开展制度性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非常雄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琦  李光辉  
《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最初来源于美国倡导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和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越南加入后,开始进入发展壮大阶段。于是,美国便以此为载体,全面推行美国的贸易战略和自贸区战略,主导《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谈判。自2009年美国在亚太地区推行《跨太平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协定》以来,亚洲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华晓红  庄芮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步伐自20世纪末以来迅速加快,本文认为,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与策略是:以CEPA起步,推进与东盟乃至整个东亚的合作。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鉴钧  
区域经济集团化及东亚经济合作张鉴钧等(外经贸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开栏的话:在1997年外经贸部部机关“调查研究年”期间,部机关各单位、各特派员办事处在深入外经贸工作实际,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取得了一批针对性强,分析深入、透彻,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是奥巴马政府对外贸易政策的一次重要调整,它标志着美国新的亚太区城合作政策的战略转变。本文在概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最新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参与并主导TPP的战略意图及其对东亚区域合作的潜在影响;同时,文章对东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进行了反思,并针对美国的TPP战略,提出了中国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文海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大趋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表现出了较强的滞后性。构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化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现,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是指在东北亚区域范围内,以合作项目为主要纽带,以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为宗旨,由组织协调、资金筹措、信息传播、人才交流、咨询服务和多边法律约束等若干子机制构成,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务实、高效的功能。从东北亚地区区情出发,采取适宜的举措以促进东北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框架的形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2016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特别是其正式签署退出TPP后,对东亚已经或正在谈判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一直受到各国的关注,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走向必然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特朗普的政策走向,看清形势,把握机遇,采取对策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成男  赵宗柱  
东亚区域合作以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客观条件与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内贸易快速增长、东亚积极参与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发生实质性进展。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首要目标,而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将出现3个“10+1”自由贸易区的格局,在这一过渡模式的影响和推动下,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并逐渐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恒  
东亚区域合作面临许多难题,贯穿“东盟方式”的“10+3”合作是东亚目前的主导形式,但这一合作的诸多缺憾使东亚区域合作很难沿这一方向深入下去。2002年初,小泉纯一郎在新加坡描述了一个称为“东亚共同体”的设想,实际是鼓吹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而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方式来实现东亚的区域合作。的确,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网的方式不但符合东盟强调自立的合作原则,也迎合了外部特别是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易为各方接受,却从根本上堵住了东亚通往更具机制化合作的道路。笔者认为东亚区域合作的必然选择是大国协调为基础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这虽然需要一个艰难的调整过程,但却是在全球化条件下保障东亚各国利益的惟一选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志勇  
2016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就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特别是其正式签署退出TPP后,对东亚已经或正在谈判的双边或多边自贸协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程一直受到各国的关注,特朗普当选后的政策走向必然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特朗普的政策走向,看清形势,把握机遇,采取对策应对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段霞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有关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尽管当前东亚区域内部各种层次的合作机制有了明显的进展,但是东亚经济体主体间的作为明显滞后于它自身的经济合作进程,区内经济体对区域外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区域内难以形成足够的内聚力。通过东亚区域内部经济整合实现经济转型,扩大区域内消费需求和投资合作,有效发挥中国和日本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核心作用,建立区域内统一的内需市场,方能解决当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难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鹏鸿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泓  
日本作为亚洲经济强国,实施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将决定东亚经济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分析日本区域战略的转变并探讨其参与东亚合作的障碍性因素,得出日本只有增进亚洲认同感,循序渐进地开展合作,积极发挥大国作用,才能分享区域一体化的巨 大利益的结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咏涛  
近年来的日本经济可谓"失去的十年",对此有种种论述和探讨,笔者认为日本的问题源于中长期战略的滞后和欠缺。面对全球经济的区域化和现实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必然的因素,同时也为日本经济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和可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京霞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特点。随着世界经济总量的扩大,各国、各地区经济资源配置不断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的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以地区经济一体化为标志的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区域自由贸易协定,通过区域内的国际分工寻求扩大经济合作,提升经济增长潜力。近年来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10+3”模式与“10+1”模式的出现,标志着东亚地区经济合作开始步入体制化发展的新阶段。中国应积极参加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