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9)
- 2023(12350)
- 2022(10298)
- 2021(9547)
- 2020(8272)
- 2019(19144)
- 2018(18707)
- 2017(36150)
- 2016(19299)
- 2015(21912)
- 2014(21910)
- 2013(22125)
- 2012(20577)
- 2011(18551)
- 2010(18706)
- 2009(17943)
- 2008(18325)
- 2007(16606)
- 2006(14366)
- 2005(13312)
- 学科
- 济(92749)
- 经济(92646)
- 业(84628)
- 企(75702)
- 企业(75702)
- 管理(72699)
- 方法(43060)
- 数学(34660)
- 数学方法(34464)
- 财(30068)
- 农(29268)
- 业经(27982)
- 中国(23988)
- 务(20615)
- 财务(20594)
- 财务管理(20561)
- 贸(20451)
- 贸易(20442)
- 农业(20291)
- 易(19982)
- 企业财务(19391)
- 制(18612)
- 技术(17315)
- 和(16521)
- 策(15230)
- 划(15098)
- 地方(14222)
- 体(13994)
- 理论(13917)
- 学(13289)
- 机构
- 学院(292811)
- 大学(289953)
- 济(134638)
- 经济(132472)
- 管理(118672)
- 理学(101819)
- 理学院(100845)
- 管理学(99760)
- 管理学院(99193)
- 研究(96434)
- 中国(77921)
- 财(62547)
- 京(60461)
- 科学(54886)
- 财经(49664)
- 农(49124)
- 所(48716)
- 经(45161)
- 中心(43802)
- 研究所(43754)
- 江(43491)
- 经济学(42101)
- 业大(39934)
- 农业(38697)
- 北京(38454)
- 经济学院(38185)
- 财经大学(36520)
- 州(34130)
- 院(33819)
- 商学(33646)
- 基金
- 项目(185175)
- 科学(147947)
- 基金(138115)
- 研究(137077)
- 家(118710)
- 国家(117700)
- 科学基金(102293)
- 社会(91001)
- 社会科(86429)
- 社会科学(86406)
- 基金项目(72611)
- 省(70486)
- 自然(64128)
- 自然科(62678)
- 自然科学(62659)
- 自然科学基金(61669)
- 教育(60924)
- 划(58586)
- 资助(56752)
- 编号(53971)
- 成果(42998)
- 部(42793)
- 创(41113)
- 重点(40983)
- 发(40358)
- 业(40035)
- 国家社会(38610)
- 创新(37745)
- 教育部(37089)
- 人文(36267)
- 期刊
- 济(151971)
- 经济(151971)
- 研究(88098)
- 中国(53071)
- 财(52313)
- 管理(47129)
- 农(45968)
- 科学(39528)
- 学报(39438)
- 农业(31327)
- 大学(30530)
- 学学(29044)
- 融(27209)
- 金融(27209)
- 业经(25862)
- 财经(25642)
- 技术(25573)
- 经济研究(25216)
- 经(22192)
- 教育(20572)
- 问题(20137)
- 业(19951)
- 贸(18381)
- 技术经济(17990)
- 世界(16812)
- 国际(15921)
- 商业(15270)
- 现代(14130)
- 统计(14111)
- 财会(14100)
共检索到438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芳
政府将彩票承包给承销商并按比例分成的这种彩票发行方式下,承销商守规的可能性与承销商守规经营与不守规时分别对应的政府监督成本的比值成正向变化。若承销商从违规经营中获取的额外收益远远大于守规经营而从政府处分得的收益时,承销商会选择在合作终止前一期选择一次性用尽其信誉。故应改革现有的彩票经营牌照发放方式,加大对彩票发行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公证环节彩票发行机构,实现彩票发行的企业化运作。
关键词:
彩票业 承销商 政府 博弈分析 信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佰成 李晓冬 宋琴
基于证券分析师首次发表的关于2006~2008年A股市场IPO股票的研究报告数据,运用非参数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证券分析师利益冲突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均存在乐观倾向,而且承销商分析师的投资评级更为乐观;市场对于承销商分析师与非承销商分析师关注股票的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并没有认识到分析师的利益冲突行为。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利益冲突 投资评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刘思超
学术界对于我国IPO市场是否存在承销商托市行为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搜集新股上市一年之内的分析师报告数据,系统考察了我国承销商利用分析师报告进行托市的行为特征,以及投资者对于承销商分析师具有托市性质报告的市场反应。结果发现:(1)承销商会利用乐观、但偏颇的分析师报告为市场表现不佳的新股进行托市,但这一现象在新股上市90天后消失;(2)声誉机制在新股解禁期后才能有效约束承销商利用分析师报告托市的利益冲突行为;(3)市场投资者总体上能够识别承销商的托市意图,并对承销商分析师报告的系统偏误进行自我调整。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我国承销商是否存在托市行为提供了新的直接性经验证据,而且有助于市场各方洞悉分析师报...
关键词:
承销商 托市 分析师报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江会 尹伯成 易行健
本文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认证中介理论”和Chemmanur-Fulghieri模型所表明的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之间正相关的关系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中被扭曲,因此投资者通过承销商的声誉等级来区分发行企业质量的信息甄别机制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基本上不存在。这种情形致使我国承销商的信息生产功能和“认证中介”职能严重缺位,这是导致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投资者“逆向选择行为”普遍、低质量发行企业充斥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管理层改变这种状况的政策取向应包括IPO企业筛选机制的市场化、承销服务费用的市场化...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管总平 黄文锋 钟子英
本文通过2004-2011年亏损企业的分析师研报数据,研究了证券分析师对亏损企业乐观盈利预测背后的利益关联。分析师对亏损企业的盈利预测过度乐观是因为分析师自身能力不够吗?我们发现在控制了分析师个人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承销商关系、机构持股的压力是造成分析师对亏损企业乐观预测的重要原因,并发现投资者情绪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时盈利预测更加乐观。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深交所2006年实施的公平信息披露规则有效缓解了承销商关系和机构持股对分析师乐观偏差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投资者更为科学的审视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并为监管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玉灿 王冀宁
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市的33只普通股A股进行多元分析,发现在中国新股发行过程中,承销商存在保守偏差、锚定与调整的认知偏差,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对承销商的锚定与调整偏差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洋 李星汉
本文以2006-2013年项目融资和配套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前后12个月和定增股份锁定期内承销商分析师和非承销商分析师在投资评级以及盈利预测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相比于非承销商分析师,承销商分析师在预案公告前12个月体现出更为乐观的评级建议,预案公告后12个月,承销商分析师仍然表现得更加乐观,并且盈利预测偏误与绝对误差要显著大于非承销商分析师水平;对锁定期的分析发现承销商分析师在评级建议和盈利预测上都表现得更加乐观,而且对于期间股价表现不佳的定增个股的盈利预测更加激进,这种现象是由于承销商分析师利益冲突所致:预案公告前后是取悦上市公司管理层,锁定期则...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何剑
以我国股市开始以来到2005年底的所有IPO新股共1332家为研究样本,分四个阶段对承销商作用与IPO抑价的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承销商的确影响了中国股市的IPO抑价,具体表现为大型券商所承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IPO新股抑价较低,券商的实力和声誉影响了上市等待期的长短,承销商和证券咨询机构对IPO新股的宣传能够对IPO抑价产生有效的影响,股市初期阶段非主流券商寻租导致的IPO抑价更高。
关键词:
IPO抑价 承销商 股市 发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记军 赵昌文
本文采用修正后的Ruud(1993)收益率分布检验法对中国A股市场上IPO股票上市后短期收益率分布进行了检验。考虑抑价极大值会使样本收益率分布明显右偏,本文运用剔除抑价极大值后的样本对不同定价机制下的IPO后市短期收益率分布进行了正态性检验。我们发现,IPO股票上市后的短期收益率分布不能拒绝正态分布的零假设。这说明中国IPO市场不存在明显的承销商托市,目前高抑价的原因不能用承销商托市行为来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江会
市场为高声誉承销商提供比低声誉承销商更高的承销服务费用是对承销商建立和保持市场声誉、提高承销服务质量的一种补偿和激励,因而也是确保证券发行市场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机制。文章利用中国证券发行市场上的数据资料检验了我国承销商声誉与承销服务费用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虽然我国承销费用率与承销商声誉值正相关,但是不同声誉等级承销商之间的承销服务价格差别很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承销商声誉资本的形成,也弱化了声誉机制对我国承销商行为的约束力,究其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市场化的承销服务费用率的形成机制。有鉴于此,文章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放松当前对承销服务费用的管制,建立市场化的承销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关键词:
认证中介 承销商声誉 承销服务费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路 王会娟
以2009—2012年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系统性地检验了承销商和发行人之间相对议价能力对承销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承销商声誉越高、发行人盈余质量越差、承销费用越高,这表明随着承销商在承销收费契约中的相对议价能力提高,其获取的承销费也随之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承销商利用其相对议价能力从超募资金中抽取较高比例作为承销费用。
关键词:
承销商声誉 发行人盈余质量 承销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雨晨 林洪
基于2009—2011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研究了以承销业绩衡量的承销商声誉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抑价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研究发现,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中,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率没有显著影响,而新股上市首日的破发现象将导致投资者对新股承销商的认可度下降,这种承销商声誉的破发补偿效应将显著降低该承销商随后所承销新股的IPO抑价率。
关键词:
承销商声誉 破发补偿效应 IPO抑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桑榕
在美式累计订单询价发售机制中,如何分配新发行的股票是一个关键问题。从国外新股发行的具体实践来看,主承销商在分配股票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通过分配股票收集有关新股定价方面的信息;将股票分配给能够长期持有的投资者以稳定新股价格;将行情好与不好时的IPO股票搭配分配以更好地分销股票;从自身牟利角度分配IPO股票等。本文对我国的新股发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开刚 秦玉龙 杨庆
针对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中机构投资者“抱团压价”现象,监管机构通过加强网下询价监管,以规范询价机构的报价行为。文章以2019—2022年48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询价监管新规前后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询价监管新规后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影响力显著下降。横截面结果显示,当承销商声誉较低、上市公司信息环境更差时,承销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报价的影响力在询价监管新规后下降更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询价监管新规发布后,承销商分析师预测价格更加乐观,机构投资者报价的离散程度更大。文章拓展了分析师对机构投资者影响的文献,为进一步完善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机制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梅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