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0)
- 2023(16168)
- 2022(13995)
- 2021(13162)
- 2020(11080)
- 2019(25301)
- 2018(25135)
- 2017(47683)
- 2016(25665)
- 2015(29025)
- 2014(28643)
- 2013(28571)
- 2012(26187)
- 2011(23836)
- 2010(23719)
- 2009(22463)
- 2008(21692)
- 2007(19161)
- 2006(17230)
- 2005(15431)
- 学科
- 济(117806)
- 经济(117692)
- 管理(82163)
- 业(71461)
- 企(61270)
- 企业(61270)
- 方法(47926)
- 数学(41088)
- 数学方法(40699)
- 中国(30076)
- 财(28306)
- 农(26606)
- 地方(24541)
- 业经(24288)
- 学(23566)
- 制(22303)
- 贸(20753)
- 贸易(20736)
- 易(20123)
- 环境(19783)
- 和(18132)
- 务(17645)
- 财务(17563)
- 财务管理(17525)
- 农业(17441)
- 理论(17410)
- 银(17407)
- 银行(17374)
- 划(17264)
- 企业财务(16604)
- 机构
- 大学(367752)
- 学院(364903)
- 济(156474)
- 经济(153220)
- 管理(145914)
- 研究(126055)
- 理学(124412)
- 理学院(123044)
- 管理学(121206)
- 管理学院(120520)
- 中国(98027)
- 京(79028)
- 科学(74978)
- 财(71292)
- 所(63038)
- 研究所(57175)
- 中心(56829)
- 财经(56290)
- 江(53114)
- 农(53011)
- 经(51250)
- 北京(50737)
- 业大(49950)
- 经济学(47836)
- 范(47465)
- 师范(47095)
- 院(45551)
- 州(43027)
- 经济学院(42782)
- 财经大学(41835)
- 基金
- 项目(241910)
- 科学(190534)
- 研究(179101)
- 基金(176690)
- 家(153064)
- 国家(151833)
- 科学基金(130491)
- 社会(114745)
- 社会科(108743)
- 社会科学(108712)
- 基金项目(93157)
- 省(91522)
- 自然(83082)
- 教育(81439)
- 自然科(81095)
- 自然科学(81077)
- 自然科学基金(79615)
- 划(77273)
- 资助(73219)
- 编号(72506)
- 成果(58963)
- 部(54186)
- 重点(53771)
- 发(51702)
- 创(49623)
- 课题(49619)
- 国家社会(47696)
- 教育部(46974)
- 创新(46377)
- 科研(45759)
- 期刊
- 济(179780)
- 经济(179780)
- 研究(113308)
- 中国(70809)
- 管理(57422)
- 财(55684)
- 学报(53400)
- 科学(51448)
- 农(47963)
- 大学(40982)
- 学学(38364)
- 教育(37856)
- 融(33656)
- 金融(33656)
- 农业(33340)
- 技术(31733)
- 经济研究(29532)
- 财经(28460)
- 业经(26619)
- 经(24517)
- 问题(22510)
- 图书(19524)
- 业(19260)
- 技术经济(19145)
- 贸(18721)
- 世界(17638)
- 理论(17453)
- 现代(17024)
- 国际(16821)
- 科技(16110)
共检索到55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泽蕤
文章主要从理论角度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论述了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提出了虽然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 ,在管理层收购涉及的产权交易中存在权利寻租 ,但是管理收购对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交易的多元化等还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泽蕤
文章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从管理层收购的前提条件、法律、观念、技术操作等各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提出了由于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 ,在管理层收购过程中涉及的产权交易中存在权利寻租 ,从而损害了收购过程的公平、公正。但是 ,管理层收购对我国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产业结构的调整、产权交易的多元化等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它的研究 ,不仅可以扩展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实践应用 ,也可以对中国建设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环境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员工持股计划 权利寻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施晓红
一、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分析1.概念和特点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MBO)又称“经理层融资收购”,在资本市场相对成熟的西方发达国家较为盛行,是杠杆收购(Leverage Buyout,LBO)的一种。所谓杠杆收购,即通过高负债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获得经营控制权,以达到重组该目标公司,并从中获得预期收益的一种财务型收购方式。当收购主体是目标公司内部管理人员时,LBO 便演变为 MBO,即管理层收购。当收购主体是目标公司员工时,称为员工收购(Employee Buy-out),即 EBO,其核心内容为员工持股计划(EmployeeStock Ownership Pl...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兆平 夏洪胜
根据国内管理层收购(MBO)现状,特别是针对随着所有权、控制权等变化所引起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状况,分析了管理层收购后公司治理结构呈现出的新的问题与态势,并提出相应之解决策略。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公司治理结构 委托代理 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正杰
管理层收购理念被引入我国是在国有经济战略重组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而且一度被认为是解决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灵丹妙药。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管理层收购在探索过程中也产生了极大的争议。问题集中表现在内部人控制引发估价偏低、收购程序暗箱操作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本文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管理层收购进行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分析得出一些对我国管理层收购发展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晓波
一、引言2002年12月1日正式施行的《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首次对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和员工持股等问题作出规定。在政策导向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MBO潜潮涌动,我国的MBO从非正式的实验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政策层面。大量公司在设计MBO方案,很多国外公司摩拳擦掌酝酿建立MBO基金,掀起了我国MBO的热潮。2005年4月14日,国资委和财政部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此次的《暂行规定》对"管理层"这个概念做出准确界定,并相应扩大了外延;对资金来源、职工安置费等在以前的相关文件中设计粗略、不易厘清的问题,均在此次得以明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曜
西方文献研究认为管理层收购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收入和现金流量。本文以上市公司粤美的为分析对象,发现在管理层收购后,企业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现金流量迅速增长,取得了显著超越同行业的增长速度。进一步提出了"自由控制资产假说"。在企业产权不清状况下,管理层控制了优质资产或潜在优质资产而不愿意投入上市公司,而在产权清晰后,管理层将这部分资产投入上市公司,并进行相关产业重组,提高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收购效应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鲜文波
本文选取了1997~2009年间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沪深两市67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检验发现,MBO方案公告日前40天和后30天的累积超额收益率(CAR)为1.67%且T检验不显著,即短期财富效应不明显。MBO方案公告后24个月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BHAR)仅为4.37%且T检验不显著,即长期财富效应不明显。研究表明,我国管理层收购的积极作用不明显,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规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彭程 范文垚
以1997至2009年管理层收购进行私有化的66家国有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短期存在负向作用的倾向,而在长期内影响并不显著。考虑到管理层持股变化可能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持股变化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发现,若持股变化率处于+31%~+50%,-31%~-50%,公司业绩指标将呈现正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反映出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绩效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所有权 公司绩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少华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模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带来的问题比私有企业要严重得多,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收购比私有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有更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非现金利益消费的分析视觉、金融合同理论分析视觉、所有权结构、激励与效率的分析视觉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析视觉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经济学分析。当然,这些分析(或理论假说)是否成立还有待实证检验。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雪军 杨晓兰
转型经济国家的管理层收购是政府推行的专以公有制企业为对象的产权改革。转型经济中的管理层收购与典型管理层收购在实施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从融资方式、定价方式、退出渠道等方面探讨了转型经济管理层收购的特点。本文对转型经济与典型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进行了比较 ,并得出结论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转型经济国家由于市场环境的极度不完善 ,致使管理层收购成为一种对西方企业制度在短期内的简单移植 ,从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借鉴这一经验 ,本文为我国推行管理层收购的市场环境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转型经济 俄罗斯 市场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闫泓
随着市场机制的完善和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进行,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案例越来越多,而如何定价以及定价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敏感话题,事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过程既要解决管理层以何种方式拿回自己过去在企业创造的历史性价值问题,也就是其剩余索取权的补偿问题;又要解决其效率和公平性问题。因此,在管理层收购定价过程中引入更多的社会性约束,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实施环境,将有利于管理层收购行为主体的规范,从而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性公平和效率双重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璋 陈艾明 徐经长
委托代理问题是影响公司选择审计师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管理层收购后代理成本的降低对MBO公司审计需求及信息环境的影响,以2003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完成管理层收购的公司为样本,首先通过行业规模匹配了公司特征相似但没有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样本公司,然后使用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探究MBO公司的变化,较好地缓解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MBO公司完成管理层收购后,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减弱,盈余质量变差,公司的信息环境透明度变低。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璋 陈艾明 徐经长
委托代理问题是影响公司选择审计师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管理层收购后代理成本的降低对MBO公司审计需求及信息环境的影响,以2003~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中完成管理层收购的公司为样本,首先通过行业规模匹配了公司特征相似但没有发生管理层收购的样本公司,然后使用双重差分的研究方法探究MBO公司的变化,较好地缓解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MBO公司完成管理层收购后,对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减弱,盈余质量变差,公司的信息环境透明度变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