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76)
2023(15346)
2022(12960)
2021(12343)
2020(10514)
2019(24382)
2018(24043)
2017(45121)
2016(24585)
2015(28267)
2014(28344)
2013(27765)
2012(25761)
2011(23300)
2010(23253)
2009(21718)
2008(21708)
2007(19217)
2006(16540)
2005(14777)
作者
(71695)
(60172)
(59767)
(57127)
(38019)
(28842)
(27309)
(23742)
(22866)
(21389)
(20452)
(20291)
(19093)
(19025)
(18905)
(18716)
(18054)
(17692)
(17351)
(17099)
(14948)
(14789)
(14677)
(13778)
(13570)
(13369)
(13299)
(13126)
(12180)
(12044)
学科
(104741)
经济(104624)
管理(70107)
(63077)
(51881)
企业(51881)
方法(50014)
数学(43691)
数学方法(43186)
中国(28898)
(27219)
(26107)
(24556)
业经(20740)
(20283)
贸易(20277)
(19746)
(19733)
地方(18134)
环境(18006)
理论(17840)
农业(17549)
(17138)
(16362)
银行(16313)
(16038)
金融(16030)
(15703)
(15653)
财务(15646)
机构
大学(359455)
学院(356911)
(149625)
经济(146651)
管理(134670)
研究(123728)
理学(116375)
理学院(115037)
管理学(112891)
管理学院(112255)
中国(93919)
(76479)
科学(76365)
(67783)
(62749)
(60609)
研究所(57433)
中心(56507)
财经(54611)
业大(53574)
(51848)
(49776)
北京(48264)
农业(47754)
(47480)
经济学(47139)
师范(46974)
(44662)
经济学院(42429)
(41008)
基金
项目(240772)
科学(189672)
基金(176070)
研究(173845)
(154651)
国家(153402)
科学基金(130772)
社会(111142)
社会科(105215)
社会科学(105188)
基金项目(92427)
(92338)
自然(84613)
自然科(82554)
自然科学(82525)
自然科学基金(81077)
教育(80923)
(78848)
资助(72899)
编号(69322)
成果(56716)
重点(54873)
(54226)
(51202)
(49524)
课题(48389)
国家社会(46653)
科研(46565)
教育部(46405)
创新(46395)
期刊
(160188)
经济(160188)
研究(102155)
中国(68375)
学报(59454)
(54151)
科学(53923)
(53303)
管理(48289)
大学(44837)
学学(42338)
教育(38943)
农业(36860)
技术(30970)
(29315)
金融(29315)
财经(27565)
经济研究(26423)
业经(24682)
(23792)
问题(21458)
(20465)
(18722)
统计(18155)
(18000)
技术经济(17057)
世界(16763)
资源(16366)
(16099)
国际(15811)
共检索到522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蓝庆新  彭一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阶段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系统研究,需要进行理论阐释。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通过生态文明观的体系的构建,从生态文明哲学观、历史观、经济观、政治观、文化观、社会观角度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进行阐释,试图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温莲香  
西方学者把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归结为"生产中心主义,忽视环境保护",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歪曲。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很早就关注资本主义工业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从属性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的和谐统一;从主客体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的和谐统一;从本体论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有机体和无机体的和谐统一;从历史观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和谐统一;从价值取向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为内在尺度与外在尺度的和谐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定鑫  
围绕着推进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这个主题,本文认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构建尚未实现实质性进展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经验"的哲学基础或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个性特色研究还欠"火候",该领域研究思路目前的"尴尬"直接影响了其进展。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从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涵、定位、构架、称谓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耀玺  
国家教委颁布的新课程计划把活动课正式列为计划内课程类别之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我们在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加强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急需解决。例如,为什么要设活动课?活动课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根据什么理论来设计活动课的体系?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把握活动课的本质规律,因而也就不能科学而有效地落实活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甜甜  张译心  张博  
各种生态矛盾摆在人们面前,这都源自于"人类征服自然"的观念。面对种种生态危机,人们渴望将社会发展模式由征服自然转变为适应自然,呼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个体生态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自然精神、社会精神和个体价值精神的和谐共存。从辩证唯物论维度、历史唯物论维度、认识论维度、价值论维度四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以对其内涵有更深刻了解,突破了既有研究模式的局限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小刚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连年快速增长,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采取果断措施,加速我国从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转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左路平  
有机马克思主义学派围绕共同福祉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具有原创性的观点和思想,构建了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由于其在理论建构时保持着与中国的亲缘性,也使其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也存在某些共通之处,包括理论基础的同源性、强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等;但同时,二者在依托的实践道路、依赖的主体动力、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等方面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存在着可供借鉴的有益成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在新时代条件下,要批判性借鉴其创新性理论资源,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倩  张荣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更应该积极探索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其蕴含的农业发展理论正在指导着中国农业的发展。虽然中国在农业发展中积累了马克思、恩格斯农业思想中国化的实践经验,但是在具体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如今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农业发展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清楚地认识到阻碍发展的问题,并且用系统完整的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梁苗  
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和生态思想,当代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对资本主义的经济和生态危机进行批判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及其生产方式,并认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生态社会主义。客观评析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于中国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维祥  余小雅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思想,对世界文明发展态势敏锐洞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飞跃基础上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升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客观评价我国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探索适合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培育全民生态意识,构建生态和谐屏障,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导下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晓敏  
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致力于发展经济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生态的发展,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就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马克思主义思想所包含的生态思想更是如此。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规划作出思考,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然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阐述,最后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发做出思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英侠  史晓婷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人和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中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化的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历代领导人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推动着中国生态文明的发展,创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文章通过阐述中国生态思想与马克主义生态思想的内在一致性,梳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阐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内涵,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启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平  
福建师范大学黄雯博士撰写的《人和自然关系的探讨——从马克思到当代》一书,是一部在马克思文本分析上下了很大功夫的专著。作者对散见于马克思著作、手稿、笔记、书信中有关人和自然关系的论述作了细心整理、归纳,详细分析了19世纪40年代初、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后马克思的人和自然关系思想,以及马克思是如何由抽象论述转而"把人和自然关系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建忠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的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当代生态问题、探讨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一种思想流派,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从1956年6月阿格尔首次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以来,日本学界从不同的视角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对日本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进行了研究:由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危机生产关系说"、由对机械自然观的批判而生发的"自然有机论"思想、由对生态价值主体的探讨而生发的"自然环境伦理"思想、由对"循环"和"共生"的关注而生发的自然民生思想、由对权力变迁的文化体认而...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飞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体系需要树立问题导向,在急剧的经验变化中捕捉到具有普遍性的政治哲学理念,在差异化的多元社会中把握到普遍的社会实践意志和共同利益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和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为把握具有历史必然性的社会现实和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概念化的学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为支撑,批判吸收中国传统政治哲学和西方政治哲学学术资源,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的真实问题,面向事情本身,推进三者的对话、互动和会通,以提炼政治哲学命题,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学术体系的重要学术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