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6)
- 2023(12296)
- 2022(10669)
- 2021(10277)
- 2020(8442)
- 2019(19758)
- 2018(19448)
- 2017(37116)
- 2016(20065)
- 2015(22802)
- 2014(22627)
- 2013(22562)
- 2012(20695)
- 2011(18824)
- 2010(18437)
- 2009(16840)
- 2008(16162)
- 2007(13676)
- 2006(11826)
- 2005(10416)
- 学科
- 济(85900)
- 经济(85813)
- 管理(54535)
- 业(49914)
- 企(40480)
- 企业(40480)
- 方法(39313)
- 数学(34681)
- 数学方法(34365)
- 中国(24350)
- 农(20958)
- 地方(18629)
- 财(17905)
- 学(17881)
- 业经(17146)
- 贸(16853)
- 贸易(16844)
- 易(16405)
- 农业(14075)
- 环境(13673)
- 制(13514)
- 和(13477)
- 理论(12346)
- 技术(11984)
- 银(11824)
- 银行(11790)
- 融(11678)
- 金融(11676)
- 行(11328)
- 划(11290)
- 机构
- 大学(287902)
- 学院(283367)
- 济(118609)
- 经济(116338)
- 管理(113618)
- 研究(100067)
- 理学(99386)
- 理学院(98226)
- 管理学(96638)
- 管理学院(96131)
- 中国(74159)
- 京(62224)
- 科学(61879)
- 财(50155)
- 所(49817)
- 研究所(46010)
- 中心(43707)
- 农(42432)
- 财经(41416)
- 业大(41013)
- 北京(39867)
- 范(38795)
- 师范(38501)
- 经(37998)
- 江(37872)
- 院(36643)
- 经济学(36294)
- 农业(33322)
- 经济学院(32817)
- 师范大学(31749)
- 基金
- 项目(200860)
- 科学(158870)
- 基金(147770)
- 研究(147459)
- 家(129103)
- 国家(128099)
- 科学基金(109685)
- 社会(94105)
- 社会科(89234)
- 社会科学(89212)
- 基金项目(78701)
- 省(75109)
- 自然(70835)
- 自然科(69177)
- 自然科学(69161)
- 自然科学基金(67912)
- 教育(66734)
- 划(64603)
- 资助(60941)
- 编号(58949)
- 成果(47730)
- 部(45340)
- 重点(44960)
- 发(43233)
- 创(41315)
- 课题(40442)
- 国家社会(39282)
- 教育部(38907)
- 创新(38624)
- 科研(38251)
- 期刊
- 济(123873)
- 经济(123873)
- 研究(85506)
- 中国(50253)
- 学报(44309)
- 科学(42472)
- 管理(40245)
- 农(37986)
- 财(34676)
- 大学(33454)
- 学学(31273)
- 教育(31136)
- 农业(27544)
- 技术(23006)
- 融(21439)
- 金融(21439)
- 经济研究(20777)
- 财经(19696)
- 业经(18477)
- 经(16826)
- 问题(16255)
- 图书(15510)
- 业(14682)
- 资源(13892)
- 理论(13845)
- 科技(13819)
- 贸(13780)
- 技术经济(13543)
- 世界(13135)
- 实践(12506)
共检索到404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双双 延军平
针对人才地理学对具有特殊专业或学科背景人才研究明显缺失的问题,选取具有地理学背景的教授、研究员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时空格局进行分析,揭示影响其数量、年龄结构及分布特征的因素。结果表明: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布不均衡,南方多于北方,沿海多于内陆。东部多于中部,西部最少。青年地理教授、研究员本区比例则呈现东部少于中部,中部少于西部的特征。工作地区域聚集和空间分异现象明显。其特点反映了中国当代地理教授、研究员地域分异,除受经济地理环境、政治、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外,还有其自身形成原因。
关键词:
地理人才 地域分异 教授 研究员 中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树金 姚瑶
张琪玉教授多年来致力于索引学研究,并结合了自己在情报语言学方面的研究,大力倡导索引现代化,强调现代的索引就是数据库,对当前已有的索引成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其思想在索引学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关键词:
索引学 数据库 张琪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永文
中国旅游资源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开发研究李永文河南大学地理系OntheDistributionoftheRegionalDiversityinChina'sTourismResourcesanditsStudyforDevelopment¥byLiYon...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飞 董锁成 李宇 黄永斌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排放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本研究从环境压力水平、环境压力强度方面选取11项农业污染风险评价指标,综合评估东部沿海地区化肥、农药、农膜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的风险,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将东部沿海地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类农业污染风险区。东部沿海地区农业污染中、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都市区、河北省南部地区、山东省、江苏省北部及沿海地区、上海都市区、闽南地区、广东省西部地区及海南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农业污染风险尤为严峻。东部沿海地区的农业环境问题面临着巨大挑战,因地制宜的农业环境经济政策迫在眉睫。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璐 朱艺璇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中国民族声乐不断博采众长创新发展,形成具有鲜明时代感的当代民族声乐艺术。基于美学视域,以不同时期民族声乐代表作品为例,对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探索从声情合一的情感审美、意韵相融的意境审美以及多元融合的审美创新等角度对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进行研究和剖析,力求进一步挖掘我国当代民族声乐艺术之"美"及其审美取向,以促进民族声乐艺术的纵深发展。
关键词:
民族声乐艺术 美学特征 美学价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汪德根 吕庆月 吴永发 范子祺
保护传统村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基因的民居建筑是传统村镇传统风貌的主体,缺失传统民居建筑的传统村镇就失去了文化遗产传承的载体。以全国代表性建筑景观特色型村镇为案例,分析传统村落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特征,进而探究其地域分异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主要分为12种类型,由此形成的建筑风貌区在空间分布上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建筑风貌区呈大小两个片区分布,而南方呈两条带状分布。其次,从聚落环境、空间布局、造型风格、建筑材料和细部装饰等五方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地域分异明显。第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貌/水系、气候、植材/土石等)是形成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地域分异的基石;宗法伦理、风水观念及民族文化等人文因素是地域分异的内动力;而人口迁移、战争防御和商贸经济等人文因素是地域分异的外推力。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建筑风貌 地域分异 机理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丽琴 刘文秀
首先分析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然后从地区和城市两个层面剖析了其地域分异特征,进而从FDI规模、科研和人才资源、跨国公司研发基础及地缘关系等方面研究了跨国公司研发本地化地域分异的形成机制。随着中国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政策的实施,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将会不断向内地推进,但短期内其地域分异特征不会改变,仍将向东部地区的少数几个大城市集中。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研发本地化 地域分异 形成机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彦楠 何则 马丽 杨宇 张天媛 陈力原
能源碳排放是全球温室效应最主要的贡献因素,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本文基于分省能源终端消费数据,采用K-means聚类法和STIRPAT模型,对中国省级层面四大类能源的消费比重、时空分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14年间,各省煤炭消费比重不断降低,不同省区在不同时段石油消费比重变化呈现多样性特征,各省天然气消费比重整体仍处在较低水平上,电力与热力消费比重整体保持着持续增加的趋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甘肃、青海和宁夏处于相对较优的低碳能源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媛媛 甘依霖 李星明 余瑞林
伴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文化消费在社会结构与社会重构中的作用愈发明显。文章结合经济地理学、文化社会学、消费经济学等多维研究视角,遵循指标选择的科学性、综合性、针对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以及中国文化消费的具体情况,从文化消费环境、文化消费意愿、文化消费满意度三个层面构建文化消费指数测度指标体系。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国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在空间上整体表现为东西差异,且存在一条类似人口、经济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胡线"两侧文化消费水平差异较大。②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梯度差异明显,以板块内差距为主,板块间差距为辅。③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调控能力以及教育发展程度共同驱动中国省域文化消费水平的地域分异。④建议通过完善文化消费市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挖掘文化产品内涵、推广文化教育并培养专业人才、制定差异化文化政策等策略,合理引导文化消费,实现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必华 刘百韬 李正浩 刘章勇 李勇
通过五年研究,澄清了江汉平原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根据微地貌特点和涝渍状况将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土地分为7种类型:洲滩平地季节性洪涝地域,淤高平地季节性暗渍地域,中间平地季节性渍害地域,低湿平地渍害地域,滨湖平地涝渍地域,湖泊水面调蓄地域,碟形洼地涝渍圈。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分异和演变规律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在平面上与河流呈水平带状分布;(2)在空间上呈梯度分布;(3)碟形洼地涝渍特征呈同心圆分布;(4)涝渍微地域随时间推移发生有序地演变;(5)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6)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与涝渍灾害呈显著的相关性。根据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涝渍发生特征,提出了因地制宜、...
关键词:
涝渍地 微地域分异规律 分区开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谢方俊 张港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可以为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投资县际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差异仍较为明显;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呈沿汉江流域与丹江口水库的"M"形增长带,向东南方向呈沿长江流域的"C"形增长带的发展格局;投资重心呈现明显的东南方位偏向;以投资规模为主要标准,湖北省可划分为7个投资类型区。研究结论:自然条件、地区功能定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温静
动物小说英雄叙事模式在动物小说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动物形象建构的重要方式。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动物小说既继承了英雄叙事传统,也注入了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思考,展示了动物英雄的独特存在、情感互通和悲剧命运。动物英雄叙事具有价值尊重、文化反思和生态建构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动物小说 英雄叙事 民族崇拜 文化图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尚敏
西南财经大学刘邦驰教授等所著的《中国当代财政经济学》,是一本贴近中国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财政学著作,现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各高等院校先后出版了一大批财政学教材和财政学专门著作。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令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