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37)
- 2023(8312)
- 2022(7127)
- 2021(6776)
- 2020(5869)
- 2019(14147)
- 2018(13866)
- 2017(26629)
- 2016(14542)
- 2015(16923)
- 2014(16858)
- 2013(17249)
- 2012(16475)
- 2011(15040)
- 2010(15014)
- 2009(14268)
- 2008(14192)
- 2007(12693)
- 2006(10865)
- 2005(9943)
- 学科
- 济(69630)
- 经济(69572)
- 管理(35469)
- 业(35447)
- 方法(33966)
- 数学(31058)
- 数学方法(30846)
- 企(25920)
- 企业(25920)
- 中国(20187)
- 农(18107)
- 财(15977)
- 贸(15623)
- 贸易(15617)
- 易(15284)
- 学(14555)
- 农业(12063)
- 地方(12019)
- 制(11703)
- 业经(11379)
- 银(10411)
- 银行(10379)
- 融(10074)
- 金融(10069)
- 行(9953)
- 和(9602)
- 环境(9279)
- 出(8742)
- 务(8678)
- 财务(8663)
- 机构
- 大学(221906)
- 学院(217388)
- 济(101556)
- 经济(99875)
- 研究(82282)
- 管理(78846)
- 理学(67798)
- 理学院(66993)
- 管理学(65925)
- 管理学院(65519)
- 中国(62889)
- 科学(49410)
- 京(47669)
- 财(44131)
- 所(43233)
- 农(41299)
- 研究所(39512)
- 中心(36345)
- 财经(35608)
- 经济学(34032)
- 业大(33177)
- 农业(32929)
- 经(32574)
- 江(31079)
- 经济学院(30924)
- 北京(30543)
- 院(28759)
- 范(27551)
- 师范(27279)
- 财经大学(26495)
- 基金
- 项目(142364)
- 科学(111322)
- 基金(105906)
- 研究(100890)
- 家(93586)
- 国家(92932)
- 科学基金(77537)
- 社会(65925)
- 社会科(62561)
- 社会科学(62544)
- 基金项目(55104)
- 省(52129)
- 自然(49227)
- 自然科(48103)
- 自然科学(48086)
- 自然科学基金(47286)
- 教育(45988)
- 划(45174)
- 资助(44877)
- 编号(38639)
- 部(33574)
- 重点(32673)
- 成果(32304)
- 发(31155)
- 中国(28872)
- 国家社会(28692)
- 创(28676)
- 教育部(28504)
- 科研(27885)
- 创新(27114)
共检索到324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慧群 张德林 廖申权 翁亚彪 林瑞庆 朱兴全
【目的】首次对中国来源于不同宿主、不同地域的9个弓形虫虫株(ZS1人株、PY猪株、GY猪株、ZC猪株、NT猪株、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O绵羊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RH株之间在529bp重复序列的变异进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诊断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奠定基础。【方法】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方法对10个虫株的529bp重复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再经菌落PCR及酶切鉴定阳性克隆,然后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10个弓形虫虫株的529bp重复序列都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范围为0.8%~2.9%。变异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德华 翁亚彪 李华文 郑唤钦 林瑞庆 张德林 朱兴全
通过对国内来源于不同宿主的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绵羊株4个弓形虫虫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株RH株的致密颗粒抗原(GRA6)基因进行PCR-RFLP分析,首次对中国弓形虫虫株进行了基因分型研究,旨在了解中国弓形虫基因型的分布情况,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提供资料。PCR-RFLP分析显示两种带型:RH、SH、CN3株弓形虫为一种带型,QH和ZS2株弓形虫为另一种电泳带型。GRA6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H、SH、CN3株弓形虫的GRA6基因序列上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RH株一致,同属于基因型Ι,为强毒株;QH和ZS2株弓形虫的MseΙ酶切位点与国外报道的弱毒株...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新龙 李建洪 彭德良
用PCR方法扩增了16个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上根结线虫群体的ITS片段,并进行了克隆、序列测定分析和比对。结果表明:采自北京密云苦瓜和豇豆、北京通州月季以及山东胶州、烟台、潍坊花生上的6个根结线虫群体为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hapla),其ITS片段大小为772 bp;来自云南番茄、成都黄瓜和海南石榴上的3个根结线虫群体为爪哇根结线虫(M.javanica),其ITS片段大小为767 bp;来自河北廊坊番茄、北京海淀番茄和浙江黄瓜上的3个根结线虫则属于花生根结线虫(M.arenaria),其ITS片段大小为768 bp;而安徽和县、宿州的番茄以及太和桔梗上的3个根结线虫则属于南方...
关键词:
根结线虫 ITS-PCR 克隆 序列分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娜 邢蒙恩 王大为 吴元华
以采自辽宁省某屠宰场2 063头猪的血清和心脏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对血清进行定量检测和弓形虫虫株分离,结果显示:2 063份猪血清中阳性血清(滴度≥25)共计233份,阳性检出率为11.3%;选取阳性抗体滴度≥100所对应的67份猪心脏组织进行弓形虫虫株分离,结果从猪心脏组织中共分离出23株弓形虫虫体,分离率为34.3%。此结果提示,辽宁地区猪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对该地区人们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
关键词:
弓形虫 猪 虫株分离 MAT PCR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安兴 蒋金书
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BJ 株 SO7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分析。以纯化的 E.tenella BJ 株7h 孢子化卵囊的总 RNA 为模板,应用 RNA 反转录酶(M-MLV)合成 cDNA,再用 Taq DNA 聚合酶进行PCR 扩增出 BJ 株 SO7基因.用常规基因克隆方法把 BJ 株 SO7基因插入 pGEM-T 克隆载体,选取正方向插入子的一个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分析及插入片段的全序列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全长862个核苷酸,有一个开放性读框(65~713nt),可编码216个氨基酸(22.4kD)。SO7-BJ 与国外株 SO7比较,同源性为99%,突变的8个核苷酸...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金苹 赵俊龙 江涛 周艳琴 刘琴 付媛 姚宝安
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AGⅠ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KG,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6ku。免疫印记分析显示此表达产物能被猪抗弓形虫阳性血清所识别,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活性。为进一步进行弓形虫病的免疫预防和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少英 王桂荣 吴孔明 郭予元 原国辉 郭线茹
根据已经报道的棉铃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I(GOBP1)和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BP)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以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触角cDNA为模板,分别进行PCR扩增,获得2条特异性条带,约400bp。将以上两条片段分别连接到T-easy载体上,获得重组子T-GOBP1-Hass和T-PBP-Hass。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表明,Hass-GOBP1开放阅读框全长441bp,编码147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7.2kD和4.71。Hass-PBP开放阅读框全长405bp,编码135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5.1kD和5.2。Hass-...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天印 王晓君 潘细妹 陈志强
基于已公布的刚地弓形虫Sag2基因序列设计了1套特异引物,经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针对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的环媒恒温基因扩增检测法.根据扩增弓形虫和其他几种病原生物的效果对该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只检出致病性弓形虫,特异性良好;检测最低速殖子浓度为4个/μL.对长沙、株洲、湘潭三地生猪血样检测的结果是仔猪、成猪和种母猪弓形虫感染率分别为6.45%、7.69%和15.38%.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波 唐冬生 蒋泓 洪亚辉 萧浪涛 周天鸿
为了探索利用PCR简单扩增高GC含量的长重复序列的方法,经反复摸索后选用LAPCR法即LAPCRTaq酶结合GC缓冲液Ⅱ来扩增奶牛高GC含量的长片段重复序列,成功获得了全长2538bp,GC含量为65.7%的DNA序列,其中ITS1的GC含量高达80%.探索了克隆复杂DNA序列时引物设计的特别规则、反应体系的改进、DNA聚合酶的选用等措施.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成银 王印庚 黄倢 王清印
应用同源PCR技术,从被一种球状病毒感染的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扩增出了一段长度为620 bp的DNA片断。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该DNA片断与鱼类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C末端编码区的DNA序列高度相似,由此证实感染养殖大菱鲆的这种球状病毒为一种鱼类虹彩病毒,暂命名为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发现,TRBIV MCP C末端的205个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20种虹彩病毒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47%(韩国大菱鲆虹彩病毒)、97%~98%(待指定病毒属的7种病毒),以及50%以下(蛙病毒属、淋巴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雷 江海海 赵光辉 刘国华 朱兴全 钱爱东
以从陕西省泾阳县山羊大肠中采集的5条绵羊夏柏特线虫为研究对象,用通用引物JB3及JB4.5扩增绵羊夏柏特线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1)基因部分序列(pcox1),将测序获得的序列用ClustalX 1.81程序进行比对,并用PAUP程序MP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获得的5个绵羊夏柏特线虫样品pcox1序列长度均为393 bp;种系发育分析表明,绵羊夏柏特线虫5个样品位于同一分支,且绵羊夏柏特线虫的pcox1序列种内相对保守(0.5%~2.0%),种间变异显著(9.4%~18.8%),pcox1序列可作为种间变异研究的可靠遗传标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玉芬 王暄 梁中伟 李红梅
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一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乙酰胆碱酯酶基因Bx-ace-2,该基因cDNA全长为2010bp,有1878bp的开放阅读框(ORF),推测其编码的蛋白有625个氨基酸;Bx-ace-2基因组克隆长为2192bp,含有7个内含子。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显示:松材线虫Bx-ace-2编码的乙酰胆碱酯酶与已报道的秀丽小杆线虫ACE-1、ACE-3和ACE-4型乙酰胆碱酯酶的相似性为28%~31%,而与秀丽小杆线虫ACE-2及甘薯茎线虫、南方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马铃薯白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的ACE-2型乙酰胆碱酯酶的氨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甜 彭德良 李建洪 黄文坤 王高峰 彭焕 龙海波
热激蛋白9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90genes,hsp90s)是与生物发育、生物防御反应以及生物抗环境胁迫等相关的多功能基因。本试验以RT-PCR结合RACE方法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中克隆出1个hsp90,命名为Dd-hsp90-1,基因登录号为HQ901595。Dd-hsp90-1cDNA全长序列含有1个2 160bp的开放性阅读框(ORF),编码719个氨基酸残基,其5′末端和3′末端分别含有70bp和117bp的非编码区(UTR)。Dd-hsp90-1内含子外显子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基因组序列包含9个内含子,且各内含子两端剪接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红 张雨 秦舒婷 黄金玲 张禹 刘志明
根据已知抗病基因的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从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的番茄材料cDNA中克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analogs,RGAs),并通过qRT-PCR技术检测RGAs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的相关性。序列分析发现,2条序列具有NBS-LRR保守结构域,分别命名为F5-8和F5-20;保守区域氨基酸比对结果显示,F5-8(GenBank登录号为MG860907)和F5-20(GenBank登录号为MG860908)与已知抗病基因保守区域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其中F5-8与Mi-1相应区域氨基酸相似性为94%,F5-20与Hero基因相应区域氨基酸相似性为96%。qRT-PCR结果发现,F5-8和F5-20在接种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24h后其表达量均发生了变化。初步推测F5-8和F5-20为南方根线线虫侵染相关基因同源序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元臣 胡梦杰 薛爽 郭文军 沈红 王景顺
利用反转录PCR(RT-PCR)和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从三龄黏虫体内获得新型抗菌肽Diapausin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并用原核表达体系对其进行诱导表达,为探究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成功克隆到了黏虫新型抗菌肽Diapausin基因,命名为Mysdiap(GenBank登录号:AZJ51075)。该基因全长537 bp,其中5′端和3′端非编码区分别为63,279 bp,开放阅读框全长195 bp,编码6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7.13 ku,等电点为5.59。Mysdiap的N端前24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序列。多重联配结果表明,Mysdiap氨基酸序列中具有高度保守区域ECCRAHG。成功构建了pET-Mysdiap重组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用IPTG诱导其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在20 ku左右,以包涵体和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综上,从黏虫中克隆获得了新型抗菌肽基因Mysdiap的全长序列,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其表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