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9)
- 2023(12580)
- 2022(10914)
- 2021(10595)
- 2020(8805)
- 2019(20744)
- 2018(20655)
- 2017(39677)
- 2016(21298)
- 2015(24329)
- 2014(24070)
- 2013(23866)
- 2012(21751)
- 2011(19664)
- 2010(19492)
- 2009(17581)
- 2008(16983)
- 2007(14404)
- 2006(12489)
- 2005(10968)
- 学科
- 济(83670)
- 经济(83576)
- 管理(57055)
- 业(53826)
- 企(44225)
- 企业(44225)
- 方法(39070)
- 数学(34064)
- 数学方法(33710)
- 中国(24406)
- 农(21973)
- 学(18907)
- 财(18886)
- 业经(17991)
- 贸(17669)
- 贸易(17659)
- 易(17235)
- 地方(15361)
- 制(14539)
- 农业(14406)
- 理论(13985)
- 和(13932)
- 环境(13149)
- 技术(12833)
- 银(12418)
- 银行(12381)
- 行(11877)
- 融(11657)
- 金融(11655)
- 务(11594)
- 机构
- 大学(299763)
- 学院(296667)
- 济(120626)
- 管理(118270)
- 经济(118176)
- 研究(103435)
- 理学(102857)
- 理学院(101708)
- 管理学(100081)
- 管理学院(99566)
- 中国(77480)
- 京(64777)
- 科学(64318)
- 财(52400)
- 所(51715)
- 研究所(47743)
- 中心(45895)
- 农(45761)
- 业大(43539)
- 财经(42858)
- 北京(41600)
- 江(40382)
- 范(39843)
- 师范(39492)
- 经(39300)
- 院(37821)
- 经济学(36481)
- 农业(35962)
- 州(33079)
- 经济学院(32943)
- 基金
- 项目(208154)
- 科学(163679)
- 研究(152764)
- 基金(151879)
- 家(133132)
- 国家(132086)
- 科学基金(112746)
- 社会(95427)
- 社会科(90389)
- 社会科学(90362)
- 基金项目(81074)
- 省(78309)
- 自然(73642)
- 自然科(71952)
- 自然科学(71936)
- 自然科学基金(70651)
- 教育(69749)
- 划(67561)
- 资助(62635)
- 编号(61940)
- 成果(50335)
- 重点(46878)
- 部(46704)
- 发(44452)
- 创(43258)
- 课题(42578)
- 创新(40371)
- 教育部(40001)
- 科研(39918)
- 国家社会(39374)
- 期刊
- 济(126763)
- 经济(126763)
- 研究(88625)
- 中国(54565)
- 学报(46768)
- 科学(44649)
- 管理(42572)
- 农(40991)
- 财(37159)
- 大学(35291)
- 教育(34371)
- 学学(33005)
- 农业(29371)
- 技术(25010)
- 融(22630)
- 金融(22630)
- 经济研究(21240)
- 财经(20194)
- 业经(19562)
- 经(17235)
- 问题(16437)
- 业(16314)
- 图书(16241)
- 科技(14500)
- 理论(14308)
- 资源(13934)
- 贸(13786)
- 技术经济(13742)
- 世界(13348)
- 现代(13000)
共检索到425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叶晓甦 朱慧玲 李丹丹 石世英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观,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和PPP实践的经验与问题,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成果,分析PPP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探索我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属性、特征和组织,提出我国PPP伙伴关系具有"共建、共担、共享和共生"的特征和PPP项目物有所值的"3E+P"评价边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闫江奇
近年来,中国式PPP取得一定的进展;相对于国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式PPP的存在性、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并得出结论:在政策驱动和改革驱动下,中国式PPP的发展将主要从GSP逐步演化为PSP,而非直接地复制西方式的PPP。
关键词:
PPP 存在性 基本特征 发展趋势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本文通过梳理比较教育研究边界问题的研究,指出了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无边界 特征,这些特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空间、研究时间、研究主体等的无边界性;文章认 为,比较教育研究应该有边界,教育体系、民族国家、教育问题的“当代性”等是比较教育研究的 边界;本文讨论了在边界内应注意摒弃意识形态、主客两分法的角色意识,倡导学术民主,注重 知识谱系、学科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中国 比较教育研究 无边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曹镇玺
中国式现代化构成了理解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情境,国家现代化的不同阶段决定了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不同目标,需要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是研究生教育扎根并生成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实践,表现为研究生教育组织与制度逐渐嵌入社会结构并不断优化调整的动态演变过程,既有“现代化”的共性特征,又有“中国式”的本土性格。人的现代化、知识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技术现代化是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四者在具体历史情境中的互动构成了研究生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当前中国式研究生教育现代化面向2035年,其目标达成需要具备学科布局优化、价值属性彰显、治理特点形成和世界意义显现四个特征。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中国式现代化 基本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美 刘亚芬
以2008—2021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为研究样本,借助固定效应模型、门槛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该结论经稳健性与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呈现西部>中部>东部地区的梯度分布格局。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存在市场化程度与政府效率的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逐渐增强。数字经济对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未来,我国需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助力中国式产业现代化发展。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严宇珺 龚晓莺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信息化和数字化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要素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劳动过程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数字”特征,社会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厚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文化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生态文明基础,使中国式现代化得以强势推进。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将立足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并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本质特征,构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化引领发展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平 叶静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1]64"中国式现代化"现在已成为理论界和媒体的高频词,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贵阳 王思博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安龙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来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是蕴含其中的关键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从其属性特征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正确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特色之路、正确处理继承性与发展性关系的拓新之路、正确处理长期性与阶段性关系的递进之路、正确处理自主性与借鉴性关系的开放之路。事实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能够走得通、走得好的正确道路,其路径指向在于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先进政党领导、人民利益至上、立足中国国情等。不断坚持和继承以上有益经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庄贵阳 王思博
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双碳”目标不仅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的重要路径,更是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实现“双碳”目标是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只有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才能正确认识其中含义并有效推动相关实践,进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据此,有必要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双碳”目标特征及要求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从而丰富并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刻内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广 梁君 黄顺
一、引言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融合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我们中国的人文历史传统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人际效果和经济效益的企业管理路径。其内涵为人本管理或合理性管理,因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人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人才在提高管理效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已被普遍认同。因此中国式管理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各个领域管理活动过程中,以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和艺术形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宝 沈珍 丁欢
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不仅有利于投资者保护,而且有助于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塑造。本文旨在系统考察"中国式股利之谜"的统计特征。本文以199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基于每股股利的视角,分别从年度、行业、板块、地区、公司性质等不同维度对现金分红情况作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现金分红的连续性偏弱;现金分红呈现集中化趋势,表现出行业、板块趋同;现金分红水平存在板块倒置的问题;半强制分红监管政策有助于股利政策趋于合理。
关键词:
股利之谜 每股股利 分红占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传忠 王纯 王金杰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本文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从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和关键生产要素变迁三个方面,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逻辑;阐明了新型工业化的新内涵,即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保障,以数据赋能为动力,以兼顾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智能工业化;通过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归纳总结了新型工业化的新特征。最后构建了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机制:以产业差异化竞争机制和绿色产业长期激励机制为驱动机制,挖掘新型工业化的增长潜力;以多层次人才供给机制和有效衔接的数实融合机制为运行机制,促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高效运行;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和政府部门履职评价机制为保障机制,为新型工业化正常有序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崔兵 邱少春 尹华阳
中国地方政府负债发端于中国式分权改革,并以不同的负债方式长期隐性展开。嵌套在中国式分权特定制度环境下的债务方和债权方双重软预算约束的制度安排驱动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并形成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在内的多个利益主体博弈的制度均衡。脱离具体制度环境,片面强调硬化预算约束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治理思路会遭遇"去杠杆"和"稳增长"的治理困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必须基于自身的制度禀赋,通过规范偿债责任和负债方式,寻求合意的预算约束强度,在适应财政金融制度渐进转型中实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转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