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2)
- 2023(6752)
- 2022(5792)
- 2021(5596)
- 2020(4688)
- 2019(11411)
- 2018(11158)
- 2017(21398)
- 2016(11054)
- 2015(12719)
- 2014(12254)
- 2013(12510)
- 2012(11540)
- 2011(10880)
- 2010(10867)
- 2009(9949)
- 2008(9880)
- 2007(8419)
- 2006(7672)
- 2005(7187)
- 学科
- 济(49811)
- 经济(49757)
- 管理(27356)
- 业(25539)
- 方法(20668)
- 企(20355)
- 企业(20355)
- 数学(18069)
- 数学方法(17861)
- 中国(17135)
- 贸(12445)
- 贸易(12433)
- 易(12209)
- 农(12069)
- 财(9757)
- 学(9453)
- 制(9296)
- 业经(9284)
- 理论(8133)
- 银(8036)
- 银行(8027)
- 融(7901)
- 金融(7899)
- 行(7823)
- 和(7804)
- 关系(7797)
- 农业(7471)
- 地方(7167)
- 策(6643)
- 体(6620)
- 机构
- 大学(161380)
- 学院(156018)
- 济(74357)
- 经济(73174)
- 研究(60504)
- 管理(58744)
- 理学(50040)
- 理学院(49475)
- 管理学(48732)
- 管理学院(48433)
- 中国(48012)
- 京(35708)
- 财(32772)
- 科学(32708)
- 所(30158)
- 研究所(27239)
- 中心(25990)
- 财经(25964)
- 经济学(24356)
- 经(23987)
- 北京(23842)
- 农(21948)
- 经济学院(21780)
- 江(21745)
- 院(21399)
- 范(21282)
- 师范(21114)
- 财经大学(19476)
- 业大(18665)
- 科学院(18067)
- 基金
- 项目(100253)
- 科学(79702)
- 研究(75723)
- 基金(75125)
- 家(65777)
- 国家(65307)
- 科学基金(55337)
- 社会(49799)
- 社会科(47359)
- 社会科学(47344)
- 基金项目(38437)
- 教育(35178)
- 省(34322)
- 自然(33745)
- 自然科(33058)
- 自然科学(33049)
- 自然科学基金(32495)
- 资助(31778)
- 划(30744)
- 编号(29556)
- 成果(25431)
- 部(24410)
- 重点(22993)
- 中国(22605)
- 国家社会(22037)
- 发(21839)
- 教育部(21463)
- 创(20891)
- 课题(20625)
- 大学(20013)
共检索到248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顺林
本文首先整理了国外IPO定价的重要理论,并探讨了这些理论对中国IPO定价现象的解释力;其次梳理了中国IPO定价领域的新近文献,并讨论了现有文献的不足;最后总结并展望了注册制下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由于制度背景的差异,基于美国市场的新股定价理论并不能完全照搬到中国市场;第二,现有文献表明,政府管制、社会关系和投资者行为等理论对中国新股定价现象有重要解释力;第三,IPO定价领域的研究存在很多结论不一致的情况,主要源于核心概念界定不清晰、变量度量不准确以及制度背景考虑不足三方面原因;第四,展望未来,研究注册制下的"四新"问题(新问题、新场景、新数据和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 IPO定价 注册制 文献综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谢汉昌 王金波 姜越宇
自2005年实施以来,IPO询价制进行了11次改革,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光辉历程。询价制改革至关重要,需要有关各方不断加深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学者对询价制展开了大量研究,但缺乏对研究成果的全面细致梳理,尤其是未能形成以中国渐进式改革为脉络的文献综述。本文系统总结了IPO询价制的国外学术争鸣、我国渐进式改革以及询价制改革效果等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全面注册制背景和当前IPO的主要问题,对未来询价制的改革路径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雪
自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历时21年,2014年11月30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诞生,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众所周知,存款保险的费率即存款保险定价是该制度能否在一国顺利施行的核心环节,条例中虽明确规定采用风险差别费率以区分不同银行的风险,但是如何衡量不同银行的风险,却未给出明确答案。有鉴于此,对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经典或是有代表性的存款保险定价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从三个方面即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国内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存款类金融机构风险的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雪
自199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历时21年,2014年11月30日,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终于诞生,并于2015年5月1日正式实施《存款保险条例》。众所周知,存款保险的费率即存款保险定价是该制度能否在一国顺利施行的核心环节,条例中虽明确规定采用风险差别费率以区分不同银行的风险,但是如何衡量不同银行的风险,却未给出明确答案。有鉴于此,对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经典或是有代表性的存款保险定价论文进行了文献梳理,从三个方面即存款保险期权定价模型、预期损失定价模型、国内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存款类金融机构风险的确定以及费率的厘定方法,以期为我国存款保险费率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伯涛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是气候变化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对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全面的综述,试图梳理出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问题上各种不同主张的分歧所在,为中国碳减排的政策框架制定提供启示。通过对比分析关于传统的命令-控制工具和新型的基于市场的工具效率的几种不同观点,对处于政策工具选择争论核心的两种市场型工具——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在经济效率、政治可行性、执行成本、国际合作等方面各自的优劣性进行了重点评论,并讨论了更复杂的复合工具和双轨规制方法的特征。最后探讨了中国碳减排的政策工具选择问题,并指出了气候变化政策工具选择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向鹏
本文回顾了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经典理论,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有关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现状。由于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区域间发展个性的差异,研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单一理论就能够一劳永逸地解释所有的发展问题。应该从多种角度来分析,而不能从单个角度或个别局面来分析。提出从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的视角来探讨产业集群发展的机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文献 研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石桥 马新智
本文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预算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根据这些文献的研究主题,分别预算目标紧度、预算松驰、预算参与、预算强调这四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鉴于国内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落后,我们的文献综述将偏重于研究方法,重点介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邬晓霞 卫梦婉
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在城市治理与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城市治理模式、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以及城市治理实践等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基于此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以推进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能力 城市治理能力评价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剑平 校伟杰 黄妍伊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民美好生活消费需要的满足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在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特征的基础上要更好发挥消费对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需把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恢复和扩大消费同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更好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数字经济为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有助于让消费者享受更加便捷化、个性化、品质化、社交化的消费服务。尹世杰消费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宝库,新时代消费经济学发展应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 施建军 邓宏 夏传信
颠覆式创新近来成为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颠覆式创新的研究很多,文献研究的方面呈现分散、矛盾的现状,对我们理解颠覆式创新造成阻碍。文章首先阐述了和颠覆式创新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支撑理论,澄清了对颠覆式创新概念的误解,然后总结和批判性地提出如何从企业外部、内部、市场营销和技术等方面发现和启用颠覆式创新;然后总结了抑制和推动颠覆式创新的因素,为管理者提供参考;最后提出了关于颠覆式创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颠覆式创新 文献综述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波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围绕中国的财政分权问题展开研究。财政分权问题涉及到诸多因素,对其研究必须采用多层次的视角。既有的研究成果多囿于财政分权的某个局部层面,尚未见一个能够解释、分析中国财政分权问题的完整理论框架出现。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 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卷 陈眷京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过渡到中高速增长,政府当前首要任务是制定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来稳定经济、促进充分就业,其前提是需要准确理解我国当前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变化。本文对有关我国自然失业率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研究后得知,我国自然失业率经历了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的下降阶段,90年代至21世纪初不断上升阶段,21世纪初至今不断下降的趋势。当前,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趋势,制定并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宏观调控政策,并不会给我国带来较大的失业压力,加强实施再就业政策有利于降低自然失业率并推动经济长期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聂勇 彭文文
自2000年《清迈协议》签订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我国许多专家和学者也对中国-东盟金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关于中国-东盟金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大的方面,即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途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货币合作以及中国-东盟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通过总结和厘清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研究成果和脉络,对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提供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区域金融 文献综述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文玲
中国OFDI与本国技术进步的关系引起学者关注,他们认为中国OFDI具有逆向技术外溢效应并能够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但是对于影响的程度则持有不同的意见:中国OFDI能够促进本国技术进步,但是影响效应不明显。分析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可以总结出中国技术吸收能力对促进技术进步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OFDI “走出去”战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瑞明
国有企业效率一直是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焦点问题。围绕中国国有企业效率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大体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第一,利用企业或行业层面的数据测度和比较国有企业的直接效率;第二,从宏观和间接的视角论证国有企业整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强调国有企业的"间接效率"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第三,在认识国有企业效率的基础上,分析国有企业效率相对低下的原因;第四,探索国有企业改制的效果、改制后绩效改善的原因以及改制的激励约束条件。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最后,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这一领域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国有企业效率 国有企业改制绩效 文献综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