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7)
2023(9254)
2022(7617)
2021(7332)
2020(6000)
2019(14084)
2018(13850)
2017(26346)
2016(13764)
2015(15650)
2014(15384)
2013(15176)
2012(14034)
2011(12922)
2010(13297)
2009(12831)
2008(12004)
2007(10578)
2006(9873)
2005(9385)
作者
(36727)
(30374)
(30220)
(29259)
(19367)
(14482)
(13798)
(11888)
(11655)
(10923)
(10620)
(10263)
(10093)
(9836)
(9763)
(9640)
(8883)
(8826)
(8780)
(8192)
(7886)
(7300)
(7171)
(6997)
(6965)
(6884)
(6771)
(6520)
(6074)
(5994)
学科
(57302)
经济(57222)
管理(35688)
(35343)
(29496)
企业(29496)
中国(27333)
(26848)
金融(26846)
(24468)
银行(24467)
(23821)
方法(21201)
数学(18262)
数学方法(18097)
(17690)
(16525)
(15525)
业经(14002)
(13969)
贸易(13952)
(13739)
(11904)
地方(11548)
中国金融(11309)
理论(11246)
体制(10061)
农业(10052)
(9719)
(9341)
机构
大学(194226)
学院(191861)
(90308)
经济(88651)
研究(71630)
管理(67909)
中国(63702)
理学(56395)
理学院(55789)
管理学(55096)
管理学院(54736)
(45128)
(42112)
科学(37346)
(35407)
财经(34507)
中心(33299)
研究所(31646)
(31543)
经济学(30406)
(28233)
北京(28192)
经济学院(27238)
(26446)
师范(26250)
财经大学(25747)
(25254)
(25009)
(23282)
(23062)
基金
项目(115536)
研究(91356)
科学(91308)
基金(84392)
(72307)
国家(71705)
科学基金(60820)
社会(59784)
社会科(56855)
社会科学(56835)
基金项目(42893)
教育(42392)
(41710)
编号(36636)
(36058)
资助(35163)
自然(34590)
自然科(33819)
自然科学(33812)
自然科学基金(33247)
成果(32269)
(27601)
重点(26743)
课题(26377)
(26298)
国家社会(26171)
中国(25413)
(25002)
(24850)
教育部(24561)
期刊
(103499)
经济(103499)
研究(71333)
中国(46197)
(36159)
金融(36159)
(34914)
教育(28047)
管理(27881)
学报(24552)
科学(24326)
(23831)
大学(20112)
财经(19123)
学学(18248)
经济研究(18102)
技术(16820)
(16676)
农业(15313)
业经(13910)
(13401)
问题(13313)
国际(12648)
世界(12035)
理论(9276)
(9142)
技术经济(9024)
(8866)
论坛(8866)
图书(8627)
共检索到319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宫载雷  
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综论中国银行阜宁支行宫载雷一、实证:历程的渐进性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旧经济组织的改革,新经济组织的创造,对世界经济的开放及微观运行机制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转换。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再造中,金融机制的再造是最为重要和紧迫的环节之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志军  
金融改革处于整个经济改革之中,后者的约束条件自然也适用于前者。中国式渐进改革道路的社会约束条件是,中国的体制环境既有一定的持续性,又有一定的“弹性”,从而达到一定的动态平衡。这一点充分体现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式金融渐进改革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既取决于我国改革过程的约束条件,又取决于我国改革主体的战略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讨论金融因素在中国渐进改革过程中的特殊作用。与其他转轨经济国家相比,中国在改革以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国内储蓄率,同时,国家也拥有较强的控制经济的能力;前者为经济提供了可观的金融剩余,而后者则使金融剩余中的绝大部分通过国有银行用于支持体制内的产出增长。本文在界定财政补贴与金融补贴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考虑金融补贴的体制内增长模型,通过此模型,论证了金融补贴与渐进改革之间的逻辑联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栾光旭  费淑静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超  
中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事实上是选择了另一条路—金融约束的道路。这一制度安排是符合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合理选择。在渐进式经济改革中 ,金融自由化在我国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我们认为 ,中国政府介入的金融制度安排在本质上是金融约束 ,但还带有金融压制的色彩。金融约束在转轨中具有动员储蓄的优势 ,金融约束起到了从“弱财政”到“强金融”的制度替代作用。中国的金融约束表现在 :(1)较低的存贷款利率控制 ;(2 )限制竞争 ;(3)限制资产替代。中国现阶段的经济环境满足金融约束的条件 ,金融约束仍然符合中国的现实需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构建金融约束的微观基础 ,把握金融约束在政府与市场作用之间的平衡 ,对金融约束在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对于集中计划经济和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经济学家一向推荐两种不同的策略或方式。一种是“激进的”、“创世纪式的”、“一揽子的”或所谓“休克疗法”。另一种则是与此相对应的“渐进的”和“进化式的”。曾几何时,后一种改革方式很少被推荐,而前一种主张十分流行,被认为具有理论上的完美性和可行性。但理论家所提供的改革建议,迄今都是在经验的真空中产生的。无论是“创世纪式”的改革方式,还是“进化式”的改革方式,其各自的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都还需要实践给予回答。中国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现在,回顾我国的改革道路,总结改革策略上的主要特征及其一般含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探讨进一步的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波  宋尚恒  
我国金融开放一是要立足于国内的经济、金融基础,走稳健渐进之路;二是要在保持宏观经济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必要的财政改革。金融开放进程的提速倒逼尽快进行系统性、多维度财政改革的态势已经形成。需要我国在财政政策的"战略"取向上进行及时转变,在财政管理制度的"战术"设计上进行相应的配套完善,即设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财政透明度建设;健全财政风险管理配套机制。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寻求改革的新道路──论渐进式改革道路及其调整张宇一、渐进式改革道路的实质和特征从集中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目前有两种基本方式或道路,即激进式改革道路和渐进式改革道路。激进式改革道路又称“休克疗法”和“大爆炸”,它是80年代未发生巨变后俄罗斯和东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力军  齐春宇  
先实体-后金融分步推进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战略,虽然导致我国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和金融资源错配严重进而拖累经济增长,但是却使国家对金融发展有足够的控制力,从而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对于存在的大量的金融资源向国有部门的错配问题,由于国有企业民营化等市场化改革措施的推进,得到大幅度修正和提高,国有金融资本为构成中国经济起飞和民营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使得中国经济增长更像是某种间接的金融政策作用的结果。因此,限制政府干预,明确政府、国企、市场的职能边界,促进民营经济生长等实体领域市场化改革仍需大力推进,而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则应慎重缓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童年成  
30年改革开放,30年风云激荡,30年神州巨变,中国改革为何取得巨大成功,其原因众说纷纭,本文认为,我国实现成功改革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选择了正确的改革战略,这包括市场取向改革战略、渐进式改革战略等,并且这些战略对我国进一步改革仍有指导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绍荣  程磊  
中国选择了渐进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这是一条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理论的改革道路,尽管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理论上备受争议。通过理论模型,证明渐进式改革的经济效果总体上优于休克疗法式的改革,并且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只单方面地进行体制内或体制外的改革,效果都一样,都是渐进式改革模式中效率最差的模式,进而说明进行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市场化改革,并使体制内外竞争程度相当,是最优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宇  
中国:渐进式改革能否持续下去张宇1979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逐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道路,这是与东欧和前苏联的激进式改革截然不同的道路。它的丰富性、独创性和深刻的历史含义日益吸引着世界的关注,它的未来走向更是令人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