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21)
- 2023(16342)
- 2022(13733)
- 2021(12921)
- 2020(10714)
- 2019(24840)
- 2018(24375)
- 2017(46762)
- 2016(24900)
- 2015(28184)
- 2014(27829)
- 2013(27232)
- 2012(25183)
- 2011(22805)
- 2010(22895)
- 2009(21116)
- 2008(20419)
- 2007(17654)
- 2006(15844)
- 2005(14218)
- 学科
- 济(122763)
- 经济(122654)
- 管理(71458)
- 业(65889)
- 企(53545)
- 企业(53545)
- 方法(51912)
- 数学(46941)
- 数学方法(46252)
- 中国(31535)
- 农(29204)
- 财(26637)
- 贸(24456)
- 贸易(24444)
- 地方(24343)
- 易(23869)
- 业经(23200)
- 学(20232)
- 制(19482)
- 农业(18674)
- 环境(16631)
- 银(16455)
- 银行(16449)
- 理论(16281)
- 融(16270)
- 金融(16268)
- 策(15920)
- 行(15886)
- 和(15424)
- 技术(15284)
- 机构
- 学院(355324)
- 大学(354520)
- 济(164782)
- 经济(161892)
- 管理(139447)
- 研究(121648)
- 理学(120658)
- 理学院(119444)
- 管理学(117336)
- 管理学院(116682)
- 中国(94200)
- 京(73644)
- 财(72944)
- 科学(68385)
- 所(59010)
- 财经(58329)
- 中心(55487)
- 研究所(53396)
- 经(53336)
- 经济学(52640)
- 江(51535)
- 农(50355)
- 业大(47634)
- 经济学院(47346)
- 北京(46689)
- 院(44273)
- 范(44258)
- 师范(43908)
- 财经大学(43480)
- 州(39943)
- 基金
- 项目(236913)
- 科学(189836)
- 基金(176150)
- 研究(174941)
- 家(152733)
- 国家(151562)
- 科学基金(131746)
- 社会(115321)
- 社会科(109675)
- 社会科学(109649)
- 基金项目(91334)
- 省(89301)
- 自然(83566)
- 自然科(81763)
- 自然科学(81746)
- 教育(81266)
- 自然科学基金(80310)
- 划(75525)
- 资助(73866)
- 编号(69030)
- 成果(55191)
- 部(54244)
- 重点(53059)
- 发(51476)
- 创(49350)
- 国家社会(49140)
- 课题(47823)
- 教育部(47692)
- 创新(46209)
- 人文(46096)
- 期刊
- 济(178586)
- 经济(178586)
- 研究(109169)
- 中国(65910)
- 财(54744)
- 管理(53912)
- 科学(47998)
- 学报(47283)
- 农(44743)
- 大学(38343)
- 学学(36281)
- 教育(35152)
- 技术(33979)
- 融(33714)
- 金融(33714)
- 经济研究(31005)
- 农业(30879)
- 财经(29645)
- 业经(26290)
- 经(25663)
- 问题(23129)
- 贸(21865)
- 统计(20455)
- 技术经济(19589)
- 国际(19060)
- 世界(18531)
- 策(18233)
- 理论(17505)
- 业(17055)
- 决策(16429)
共检索到53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基于价格粘性的简约式宏观经济模型和利率传导渠道的理论分析得出,量化宽松具有正向的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实际产出具有负向的通胀效应。基于SVAR模型的累计脉冲响应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式量化宽松政策存在正向的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实际产出具有负向通胀效应。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减税政策相结合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速稳定与物价稳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价格粘性 产出与通胀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国松
基于价格粘性的简约式宏观经济模型和利率传导渠道的理论分析得出,量化宽松具有正向的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实际产出具有负向的通胀效应。基于SVAR模型的累计脉冲响应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式量化宽松政策存在正向的产出效应和通胀效应,实际产出具有负向通胀效应。因此,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减税政策相结合有助于中国经济增速稳定与物价稳定。
关键词:
量化宽松 价格粘性 产出与通胀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升国 郭文璇 胡婧玮
为了研究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货币数量论构建一个五变量的TVP-VAR模型,运用2007-2017年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使得中国出现输入型通胀,这种溢出效应的持续性不强;美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在不同滞后期波动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利于中国同美国的出口贸易;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长期不利于中国产出水平的发展;中国的货币供应量随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整呈现较显著的反应。据此建议:加强对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的研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推动我国出口工业产业升级,以提升我国抵御国外货币政策变化冲击的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怀筑 肇越 于李娜 何亮
美联储推出的两轮量化宽松政策,主要基于令人失望的失业率和持续低迷的宏观经济指标。但通过对美国当前失业率和新增投资的结构性分解,我们发现剔除房地产业、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影响,美国经济的其它部分已出现快速复苏,2011年美国将会逐步从结构性复苏扩展为全面经济增长。两轮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迅速膨胀和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加速积累,一旦美国经济走势在近期释放出更强劲信号,大量超额储备很有可能进入实体经济,为美国的货币局势制造大的动荡。届时为了维持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政策的迅速转向可能就是美联储无奈的选择,而这将促使2011年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态的一年。
关键词:
超预期复苏 结构分析 量化宽松政策退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波
美国第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导致大量资本经由贸易顺差和热钱两条途径进入中国,加剧了国内资产的泡沫程度;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推高货币价格,挤压中国货币政策空间,减弱人民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还致使中国市场流动性增强,抬高物价,增加了通货膨胀调控压力。
关键词:
美国 市场流动性 通货膨胀 量化宽松货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 潘淦
美联储在2012年12月12日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QE3的冲击还未结束,QE4又再次推出,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引导经济上行预期、缓解财政悬崖、货币政策"去独立性"和全球流动性释放四个方面阐释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从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出口贸易冲击、资本流动不确定性、输入型通货膨胀、资本市场风险投资、外汇贷款波动、大宗商品及房地产价格上涨、美元储备缩水八个方面分析了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
美国量化宽松 中国经济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杜婕 朱欣乐 赵宣凯
美国推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能够通过多种传导路径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影响。本文选择2000年1月至2013年2月的月度数据,以美国总准备金水平作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替代变量,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就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市场和宏观经济的冲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一单位美国总准备金的冲击,将以世界石油价格为传导路径,引致中国1年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并将导致M2在短期内大幅波动,同时也将引致物价水平和零售商品总额表现为短期内下降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华 刘宁 刘志威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避免经济衰退,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事实表明,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对全球经济的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流动性超越实体经济的吸收能力时,必定为宏观经济带来通货膨胀的"后遗症"。我国CPI同比增长自从2009年11月实现转正以来,已连续增长12月,截至2010年10月份,我国的CPI已达4.4%,创25个月以来的新高。在巨额投资计划和天量信贷的背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和威 岳国强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发达国家先后采用非常规货币政策,意图帮助本国经济摆脱衰退的困境。本文对2008-2019年主要发达国家所采取的总量调整型非常规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实证分析。运用ARDL-ECM模型研究日本、欧元区、美国和英国总量调整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前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性利率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在金融危机后减弱,在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时期,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超低利率对经济增长和通胀有显著影响;样本地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低利率时期不尽相同:美国和欧元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金融危机后对通胀有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论,需要密切关注发达国家非常规货币政策操作产生的溢出效应,不断丰富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篮子。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慧 丁建臣 李岩
本文从金融与实体两个层面梳理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中止的实际影响效应,简要阐述政策退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及对策,对美国可能实施的退出策略作出预期。
关键词:
量化宽松 中止效应 退出预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自磊 张云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与金砖四国的汇率、产出和通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且较之于巴、俄、印三国,该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正向冲击更加明显;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巴、印、中三国的产出水平构成了负向冲击,同时该政策对中国产出水平的负向冲击更加持久;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金砖四国的通胀均构成了正向冲击。文章的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量化宽松政策对金砖四国的汇率、产出和通胀产生了显著影响,但由于四国在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影响对四国而言也不尽相同。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金砖四国 溢出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梁琳 黄蕊
美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对中国货币政策制定产生协同效应,并对中国通货膨胀水平形成正向冲击。但冲击程度会受到人民币汇率升值、经济周期波动等因素的制约。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国通胀问题的治理应更侧重于结构性的经济改革,促进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与转型,从而在经济内部引致真实的有效需求,实现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切实同步,最终依靠内生动力,平抑因货币扩张而造成的通胀风险,从根本上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
量化宽松 通货膨胀 溢出效应 美国 中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晓莉 孙晓红
本文主要研究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对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特别是对中国物价和产出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含有块外生性的结构VAR模型,对比检验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前后的不同影响。脉冲响应结果表明,美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产出和物价均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对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方差分解结果显示,美国实施数量宽松货币政策以后,美国货币政策指标对中国产出和物价波动的贡献率显著上升。总体而言,通过金融市场渠道传导的货币政策效应强于国际贸易渠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FAVAR模型 宏观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向达 娄峰
本文基于FAVAR模型理论,从诸多宏观经济指标中提取出反映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的两个潜在因子,并结合货币政策变量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单变量和中国货币政策多变量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存款准备金的增加,通货膨胀与经济活跃性有所降低;利率的改变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也有重要影响;广义货币M2和新增贷款的冲击不会对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造成显著影响;总体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已与西方市场经济体的传导机制趋同。
关键词:
中国货币政策 FAVAR模型 宏观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