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29)
- 2023(7600)
- 2022(6396)
- 2021(6370)
- 2020(5143)
- 2019(12154)
- 2018(11997)
- 2017(23314)
- 2016(12471)
- 2015(14331)
- 2014(14091)
- 2013(13979)
- 2012(13137)
- 2011(12149)
- 2010(12178)
- 2009(11352)
- 2008(11200)
- 2007(9739)
- 2006(8875)
- 2005(8126)
- 学科
- 济(51054)
- 经济(51002)
- 管理(33430)
- 业(31501)
- 企(24285)
- 企业(24285)
- 方法(20880)
- 数学(18994)
- 数学方法(18793)
- 中国(18339)
- 农(15548)
- 贸(15233)
- 贸易(15224)
- 易(15011)
- 财(12246)
- 制(10911)
- 策(10509)
- 业经(10249)
- 银(9640)
- 银行(9639)
- 农业(9400)
- 行(9384)
- 融(8799)
- 金融(8798)
- 及其(7933)
- 地方(7933)
- 理论(7652)
- 学(7601)
- 环境(7473)
- 政策(7191)
- 机构
- 学院(176134)
- 大学(175378)
- 济(84590)
- 经济(83099)
- 管理(66330)
- 研究(65560)
- 理学(56017)
- 理学院(55432)
- 管理学(54736)
- 管理学院(54408)
- 中国(53270)
- 财(38718)
- 京(37601)
- 科学(34384)
- 所(32337)
- 财经(30115)
- 中心(29101)
- 研究所(28972)
- 经(27636)
- 经济学(27293)
- 江(25484)
- 北京(24981)
- 经济学院(24507)
- 农(23745)
- 院(23340)
- 范(22959)
- 师范(22818)
- 财经大学(22324)
- 州(20164)
- 业大(20035)
- 基金
- 项目(109221)
- 科学(87071)
- 研究(85288)
- 基金(80428)
- 家(69032)
- 国家(68496)
- 科学基金(58459)
- 社会(55344)
- 社会科(52607)
- 社会科学(52597)
- 基金项目(40465)
- 教育(39701)
- 省(38916)
- 自然(34919)
- 资助(34815)
- 编号(34621)
- 自然科(34159)
- 自然科学(34151)
- 划(34079)
- 自然科学基金(33599)
- 成果(29636)
- 部(26425)
- 课题(24776)
- 重点(24670)
- 发(24400)
- 中国(23903)
- 国家社会(23643)
- 教育部(23204)
- 创(22834)
- 性(22466)
共检索到278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雅莉 张明斗
通货膨胀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的发生会对国民经济带来不利影响。该文通过对本次通货膨胀的简要解析,认为投资需要、劳动力成本上升和通胀预期是本次通胀的主要成因,结构性通胀和隐形且长期性是本次通胀的主要特征,并分别针对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和预期类通胀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嘉瑞
在改革中我们遇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对于实现治理整顿的目标,促进改革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改革以来的通货臌胀及成因分析自70年代末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发生了两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从1978年到1982年,因大幅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货币发行过多,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历次通货膨胀不同。本次通货膨胀是由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推动造成的,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与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并存。因此,要治理它就得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同时下手,我国目前应该采取"供给扩张、需求紧缩"这样的政策组合。需求紧缩应该主要依靠"量化货币紧缩"政策,供给扩张主要依靠降低企业税收等政策。
关键词:
滞胀 供给管理 流动性过剩 总供求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本世纪初的通货膨胀治理,奠定了此后我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基本思路,规划了其基本政策选择;而且为此后通货膨胀的发生、发展埋下了伏笔。深入地考察可以发现,近10年来的三次通货膨胀是一体的,它们共同组成了新时期我国通货膨胀发生、发展的"三部曲"。本文所分析的,就是上述全过程。本文分析了2003~2004年我国通货膨胀发生的背景、特点,梳理了政府的主要对策,指出:"轻总量、重结构"是通货膨胀治理政策的明显特征。这样的政策组合在当时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也赢得了成功"点刹车"的赞誉;但并未彻底消除通货膨胀产生、发展的根源。新一轮经济增长具有的若干新特点,在迟滞通货膨胀发生、发展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具...
关键词:
中国 通货膨胀 治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世用 陈敏
当前通货膨胀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尹世用,陈敏八十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一直不同程度地困扰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继1988年发生接近20%的通货膨胀后,1993年以来又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目前,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市场物价在1993年上涨了13.4%的基础...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正新 章婷
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具有分层性、持续性、波动性、时滞性等特点,其成因是由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国内货币供给超额增长以及农产品、劳动力成本、水电油气等商品价格上涨所致。应加强流动性管理,正确引导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增强货币政策的公信力,控制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对国际热钱流入的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学彬 周光友 徐明东
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包括需求拉动、自然灾害、通胀预期、市场投机等短期因素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自然资源有限性、要素价格重估、成本推动等长期因素。本文认为适度通胀有利于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前宏观调控效果初步显现,短期还应继续实行适度紧缩政策,但紧缩力度需逐步降低;应参考一篮子货币,保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基本稳定,实际有效汇率适度升值;应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货币调控机制;应保障农业生产,稳定供给和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同时还应严厉打击哄抬物价、投机炒作行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季伟杰
本文提出了分析"结构性"通胀的一个新的视角,最终指出物价将会在高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此次通胀的主要原因并非人民币流动性过剩,治理通货膨胀应转变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工作思路,增强政治体制改革力度,而不能仅仅依靠从紧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
通货膨胀 微观市场 农业 养殖业 结构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启先
1994年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对策杨启先一、关于对中国当前通货膨胀的估计中国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1-10月,已经超过21%,全年估计也将达到20%以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通胀,也是最高的一年通胀,是一般都没有预料到的。如果说,在1994年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林霞
香港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及对策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林霞近年香港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从1986年的3%冒升至1991年的12%,1992年和1993年通胀率依然高企,分别高达9.4%和8.5%。然而,同期香港的经济实质增长率却仅维持在5%左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颖
当前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治理对策何颖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增长与高通货膨胀同存并升,引发了一系列不稳定的社会经济现象。在几年的双高趋势之后,虽然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渐趋稳定,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高通货膨胀局面及其潜在压力将会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卫华
在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几次通胀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本轮通胀的成因。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转换政府职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统计的科学性等几个侧面,探讨了治理通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物价 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