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47)
2023(13429)
2022(10904)
2021(10059)
2020(8239)
2019(18956)
2018(18381)
2017(35076)
2016(18438)
2015(20976)
2014(20646)
2013(20387)
2012(19088)
2011(17560)
2010(18031)
2009(16886)
2008(15807)
2007(13847)
2006(12642)
2005(11870)
作者
(52035)
(43008)
(42851)
(40820)
(27393)
(20508)
(19410)
(16666)
(16607)
(15347)
(14836)
(14534)
(13968)
(13704)
(13472)
(13418)
(12770)
(12441)
(12384)
(11980)
(10978)
(10476)
(10463)
(9895)
(9813)
(9704)
(9518)
(9357)
(8719)
(8507)
学科
(87335)
经济(87264)
(49208)
管理(47393)
(37252)
企业(37252)
中国(34552)
方法(33055)
数学(29758)
数学方法(29369)
(27599)
金融(27598)
(25989)
银行(25980)
(25329)
(23996)
地方(23402)
业经(19884)
(18152)
贸易(18130)
(17753)
(17677)
(17663)
农业(16808)
(13534)
(13500)
环境(12766)
理论(12678)
技术(12279)
地方经济(12039)
机构
学院(260875)
大学(258116)
(118612)
经济(116442)
研究(96365)
管理(95925)
理学(81174)
中国(81129)
理学院(80251)
管理学(78785)
管理学院(78309)
(56226)
科学(54319)
(52603)
(48265)
中心(44712)
研究所(43520)
财经(41235)
(40307)
(38459)
经济学(38294)
(37582)
北京(36957)
(34804)
师范(34477)
(34421)
经济学院(34381)
业大(33524)
(32009)
农业(31086)
基金
项目(167561)
科学(133050)
研究(126479)
基金(121434)
(105267)
国家(104398)
科学基金(89326)
社会(82405)
社会科(78444)
社会科学(78425)
(64589)
基金项目(62100)
教育(58038)
(54611)
自然(54099)
自然科(52940)
自然科学(52931)
自然科学基金(51976)
资助(51127)
编号(50510)
(42198)
成果(41566)
重点(38423)
(37566)
课题(36591)
(35889)
国家社会(35138)
发展(34686)
(34118)
创新(33633)
期刊
(133836)
经济(133836)
研究(85546)
中国(60005)
(41166)
金融(41166)
(38825)
管理(38460)
(38035)
科学(35435)
学报(35350)
教育(31934)
大学(27986)
农业(26404)
学学(26094)
技术(24294)
经济研究(23447)
业经(21438)
财经(20881)
(18153)
问题(17083)
(15566)
(15022)
世界(14836)
国际(14822)
统计(13778)
技术经济(13371)
(12430)
商业(11745)
(11721)
共检索到417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瑶   张斌   张明  
中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离不开转型金融的大力支持。中国式转型金融方兴未艾,尚处于起步阶段;转型金融市场规模和产品种类相对有限,主要集中在减排项目领域;在“双碳”目标约束下,中国金融机构成为转型金融的重要参与者和重要支持者;中国正在加强转型金融框架建设,“五大支柱”可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中国式转型金融面临标准和路线图缺失、行业及项目相关信息和数据基础较为薄弱、产品设计机制不完善、转型金融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亟待维持等多方面现存挑战。未来,中国转型金融市场将更加活跃,转型金融产品规模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因此,应尽快设置结构化转型金融标准,加强转型金融产品的标准化信息披露、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与国际合作,加快推进转型金融市场的规范化、产品的多样化,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转型企业三方发力,构建高效可持续的中国式转型金融商业模式与激励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欣  
在对现有金融排斥的研究文献汇总和对典型事实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可以从政府、市场、需求方和供给方四个角度对金融排斥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减少金融排斥的发展路径进行综述,并对文献进行总结评述和研究展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伟欣  
在对现有金融排斥的研究文献汇总和对典型事实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可以从政府、市场、需求方和供给方四个角度对金融排斥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减少金融排斥的发展路径进行综述,并对文献进行总结评述和研究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陈骁  张明  
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将会促进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转变,而这个过程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力支持。绿色债券作为其中的重要品种,未来也将迎来快速增长。海外绿色债券市场兴起较早,且发展至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绿债标准和运作体系,其在项目评估、资金用途和管理、信息披露、政策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都值得国内市场借鉴。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较晚但增长较快,其绿债品种、发行主体、投资者等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跨境绿色债券的发展相对缓慢。目前,绿色债券带来的良好声誉与政策支持带来的监管红利,是国内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但后者的实施力度不足一定程度限制了绿债市场的发展;同时,中国的绿债市场存在多方面现实挑战,包括存在洗绿漂绿现象、发行者积极性不高、交投不活跃等问题。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对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四点建议:尽快统一绿债标准,实施更大力度政策优惠,加强监管打击洗绿漂绿,促进绿债市场内外互通。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与政策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荣达  余乐安  金骋路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未来挑战。研究方法:利用1997~2019年间实践发展数据与学术研究成果,讨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四个发展阶段(硬件革新、技术革新、模式革新、监管革新)与四大发展模式(互联网传统金融延伸、互联网移动支付与数字货币、互联网金融理财与融资、互联网金融科技)。研究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主要侧重金融模式革新,具有明显的跨越式特征,这与其在西方成熟市场演进式发展不同。中国互联网金融将面临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估测参与者行为演变规律三大挑战。研究创新:本文对互联网金融实践与理论融合梳理,兼顾现实意义与理论深度。研究价值:本文有利于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樊继达  
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是中国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之难题,促进中国从外向依赖转向内需驱动,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向实现国民经济与国民福利同步发展转变,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从现实动因与理论机理两个维度研究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问题,认为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型社会福利体系需要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尤其是改革"中国式财政"体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式财政变革的战略路径及相应的配套制度安排。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鞍钢   张新   张鹏龙   鄢一龙  
本文以中国式现代化开放为主题,全面回顾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发展历程,对未来中国对外开放在全球政治、经济、产业、科技大变局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全局性、前瞻性分析,并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战略构想和政策建议,包括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做深化全球经贸合作的担当者;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做便利全球贸易投资的促进者;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做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的推动者;倡导共赢主义新道路,做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建设者;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做国际经济规则制定的引领者;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支持,做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贡献者。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董仁忠  
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是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突破口,是提高普通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有效解决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断头"问题的必然选择。与历次重大教育改革一样,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强势推动的重大改革。然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项新的改革举措,推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而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益平  
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但是其发展可能也带来一些问题,甚至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从而给金融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对数字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美华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科技手段,开发创新专门的金融产品、信贷技术和服务手段,量身定制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特点相匹配的金融服务,有助于解决传统农村金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抵押约束"的三大困境,是农村普惠金融未来的创新方向。本文在梳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脉络基础上,根据不同的金融服务供给主体,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模式,并深度剖析每种模式对应的典型案例,总结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控措施,并根据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数字普惠金融有效对接农村市场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紫莹  孙业  
近十年来,中国与巴西双边贸易和投资呈现跨越式增长。中国已成为巴西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巴西,作为拉美及加勒比地区第一大经济体,是中国在该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4年中巴双边贸易额达到865.8亿美元,占中拉贸易总额的33%。2014年年底,中国在巴西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8.33亿美元,除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两个离岸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董险峰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入WTO后,中国金融面临着在国际结算业务、投资银行业务、放款业务等诸多方面的竞争和巨大压力。世贸组织内部金融机构并购和重组、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以及金融电子化趋势都对我国金融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和影响。要实现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有计划、分步骤、谨慎地对外开放金融业的同时,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和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并且还要在加强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其他国家监管当局的交流合作的同时,建立科学、严密的全国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确保加入WTO后的金融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周念利  李玉昊  
美国高度重视数字贸易治理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数字知识产权规则是数字贸易规则"美式模板"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在美国签订的一系列区域贸易协定之中。中美虽然签订了第一阶段的贸易协定,但由于两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利益不同,数字知识产权规则"美式模板"可能会在"源代码非强制本地化""数字内容版权保护""互联网服务提供商责任"三个方面给中国带来挑战。中国可以在履行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的基础上继续对接"美式模板"的合理成分,同时坚守维护国家网络主权和网络安全的底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花楼  李婷婷  邹健  
选取能源开发、粮食安全和经济能否持续高速发展等问题较为突出的中西部能矿资源富集区、中部传统农区和东部经济高速发展区,分别对其乡村转型发展动力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这三大典型类型区乡村转型发展的优化对策。结果表明:①乡村转型发展受内在因素和外援驱动力的共同作用,形成各异的社会经济形态和地域空间格局,进而呈现不同的城乡关系,而城乡关系作为乡村转型发展优劣的重要衡量标准,反过来依此可审视内在因素与外援驱动力是否合理配套。②中西部能矿资源富集区呈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的城乡非均衡极化发展;中部传统农区呈现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东部经济高速发展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地区,其城乡系统呈现较高发展水平的均衡发展。③为了顺利实现未来各典型类型区的乡村转型发展,中西部能矿资源富集区应强调增强其乡村内生发展能力;中部传统农区应侧重推进其产业分工协作与城乡土地资源统筹配置;东部地区则应注重培育乡村新型产业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