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41)
- 2023(16042)
- 2022(13519)
- 2021(12660)
- 2020(10739)
- 2019(24466)
- 2018(23828)
- 2017(44835)
- 2016(24370)
- 2015(27439)
- 2014(26555)
- 2013(26377)
- 2012(24362)
- 2011(21810)
- 2010(21834)
- 2009(20351)
- 2008(20496)
- 2007(18165)
- 2006(15561)
- 2005(13697)
- 学科
- 济(96622)
- 经济(96519)
- 管理(74370)
- 业(71952)
- 企(59237)
- 企业(59237)
- 方法(44527)
- 数学(39333)
- 数学方法(39033)
- 财(36377)
- 中国(30157)
- 农(27013)
- 贸(21538)
- 贸易(21526)
- 业经(21201)
- 易(21009)
- 制(20617)
- 技术(19972)
- 学(19524)
- 务(19407)
- 财务(19379)
- 财务管理(19322)
- 企业财务(18358)
- 地方(18209)
- 农业(17633)
- 银(16787)
- 银行(16731)
- 行(15898)
- 融(15402)
- 金融(15400)
- 机构
- 大学(344666)
- 学院(343356)
- 济(147787)
- 经济(145148)
- 管理(131129)
- 研究(118934)
- 理学(113890)
- 理学院(112622)
- 管理学(110909)
- 管理学院(110282)
- 中国(90536)
- 财(72806)
- 科学(72688)
- 京(71678)
- 农(62123)
- 所(60717)
- 财经(55394)
- 研究所(55343)
- 中心(53988)
- 业大(52943)
- 经(50565)
- 江(50212)
- 农业(49412)
- 经济学(47036)
- 北京(45177)
- 经济学院(42733)
- 范(42075)
- 院(42015)
- 师范(41537)
- 财经大学(41140)
- 基金
- 项目(232394)
- 科学(182696)
- 基金(170112)
- 研究(165660)
- 家(150870)
- 国家(149630)
- 科学基金(127131)
- 社会(107615)
- 社会科(102212)
- 社会科学(102180)
- 省(90361)
- 基金项目(90348)
- 自然(82157)
- 自然科(80402)
- 自然科学(80374)
- 自然科学基金(79047)
- 划(76705)
- 教育(76124)
- 资助(68552)
- 编号(64204)
- 创(53467)
- 重点(53070)
- 部(52065)
- 成果(51544)
- 发(50073)
- 创新(49402)
- 国家社会(45817)
- 科研(45133)
- 课题(45044)
- 教育部(44531)
- 期刊
- 济(155132)
- 经济(155132)
- 研究(101142)
- 中国(69700)
- 财(60333)
- 学报(58704)
- 农(55090)
- 科学(52425)
- 管理(47666)
- 大学(43588)
- 学学(41335)
- 农业(37290)
- 教育(34146)
- 融(30349)
- 金融(30349)
- 财经(28202)
- 技术(27976)
- 经济研究(27796)
- 经(24374)
- 业经(24317)
- 业(22200)
- 问题(20571)
- 贸(18986)
- 技术经济(17691)
- 科技(17322)
- 版(17240)
- 世界(16043)
- 商业(15928)
- 国际(15928)
- 统计(15006)
共检索到50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森 彭田田
财政分权作为处理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安排,对财政资源配置方式与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会通过外资竞争和创新偏好的中介效应而促进创新效率提高。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了2007年至2016年30个省的年度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通过外资竞争与创新偏好间接提高了创新效率,分地区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东部地区显著,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结论,本文认为中国要提高创新效率,应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的财政自主性,鼓励省级政府积极争取外资并增加财政科技投入,采取措施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督促中西部地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易杏花 程亚男
基于创新价值链,测度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在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阶段的创新效率,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和效率为中介变量构建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在转化阶段对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在研发阶段的影响不显著。财政支出结构所起到的中介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掩盖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抑制作用,并且在研发阶段的遮掩效应更大;而分权会降低财政支出效率,对双阶段区域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
创新效率 财政分权 创新价值链 中介效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钱丽 汪美鑫 肖仁桥
基于异质环境分权理论,采用2009-2020年我国省际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利用动态GMM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和检验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和环保立法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探讨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因素的中介效应,最后分析财政分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环保人事分权、环保立法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均呈倒U型关系,而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呈U型关系,当前我国大部分省域的3种环境分权均未跨过拐点,环保人事分权、立法(或资金)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处于促进(或抑制)阶段;(2)企业绿色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是环境分权对企业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作用的主要传导路径,其中,绿色研发人员投入、绿色研发经费投入、绿色技术产出与绿色经济产出均呈现出显著的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3)财政分权正向调节环保人事分权、环保资金分权与企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对环保立法分权与绿色创新效率之间的倒U型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为了回答财政分权是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问题,文章对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2006-2016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倒"U"型关系,存在一个财政分权的科技创新发展效应的最优水平,当财政分权达到最优水平前,有利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当财政分权超过最优水平时,则不利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外贸规模、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据此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科技创新驱动 系统GMM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高度集中的政治管理体制下的财政分权使得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所产生的激励与西方国家不同。使用2002~2009年数据,对中国财政分权与资本配置效率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程度的提高对资本配置效率产生了阻碍作用,中国式分权所引致的地方政府规模扩张等行为扭曲是导致财政分权与资本配置效率负相关的主要原因。为此,应改革政绩考核指标、完善税收体系、调整财权分配制度。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资本配置效率 地方政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东海 卢越
选取2011—2022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金融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可以显著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在金融科技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之间发挥显著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人口密度地区,金融科技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促进作用在高人口密度地区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夯实金融科技创新基础、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涌现、打造差异化发展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的动机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构成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两大动力。在中国的M型经济结构下,上述双重激励机制驱使地方政府为GDP更快增长而激烈竞争。这一方面造就了中国近年来GDP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使地方政府只关心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而长期忽视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从而直接导致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短缺和城乡间、地区间的严重不平衡。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切实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公共服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帅官 汤吉军
产业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核心自主性不强使得我国部分行业发展面临“卡脖子”难题,加强源头创新是解决产业安全的根本。选择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作为典型行业,使用我国30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及西藏)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后,研究发现:源头创新对塑造安全的产业链发展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并且影响力远高于应用创新;不论是源头创新还是应用创新,在变量数值较低的范围内对产业链安全存在抑制作用,当数值超过门槛值时将会转变为促进作用;政府部门在源头创新促进产业链安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效应,政府财政对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产业发展、科研项目推广和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均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源头创新对产业链安全的积极作用,且调节效应逐步递增。基于此,提出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丰富源头创新支持模式、提升源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等路径,以期通过源头创新实现安全产业链构建。
关键词:
源头创新 产业安全 产业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帅官 汤吉军
产业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核心自主性不强使得我国部分行业发展面临“卡脖子”难题,加强源头创新是解决产业安全的根本。选择电子信息及通信设备制造作为典型行业,使用我国30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及西藏)面板数据建立门槛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后,研究发现:源头创新对塑造安全的产业链发展环境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并且影响力远高于应用创新;不论是源头创新还是应用创新,在变量数值较低的范围内对产业链安全存在抑制作用,当数值超过门槛值时将会转变为促进作用;政府部门在源头创新促进产业链安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效应,政府财政对科技人才培养、科技产业发展、科研项目推广和科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均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源头创新对产业链安全的积极作用,且调节效应逐步递增。基于此,提出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丰富源头创新支持模式、提升源头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等路径,以期通过源头创新实现安全产业链构建。
关键词:
源头创新 产业安全 产业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杰茹
关于财政分权与地方债务的关系,理论界主流观点是财政分权会引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扩张;另有观点支持"利维坦假说",认为财政分权可以限制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过度扩大。首先建立了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性债务关联的理论框架,继而从支出分权、收入分权和纵向财政不平衡三个角度分析其作用机制。并搜集1998~2013年中国26个地方政府的省级面板数据,先后采用OLS和固定效应以及SYS-GMM估计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尝试得出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提高收入分权,降低支出分权,缓解纵向财政不均衡,将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水平。建议严格政府支出管理,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同时适度放松收入管理,赋予地方政府...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革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追逐本地区经济利益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机制形成了GDP增长的经济政治激励机制,在促进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地方政府长期忽视公共服务的供给,从而导致了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短缺和城乡间、地区间的不平衡。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低效率的现状,必须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前提下,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明确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规范财政支出结构,健全转移支付制度,切实从体制和机制上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良好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公共服务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煜 张栋梁 尚长风
本文首先指出国外关于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在中国不适用,然后提出了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特有的作用机制,并且用协整检验方法实证的研究了1980-2005年间中国的财政分权对于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作用,得出财政分权改革以来中国式的财政分权在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通货膨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丙泉 田晨 马占新
视区域技术创新是成果产出与成果转化两阶段构成的系统,运用链式网络DEA方法对全国28个省份2011~2015年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运用Tobit回归分析了财政分权对技术创新整体及各阶段效率的影响。测评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技术创新效率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区域差异显著,多数省市依然没有摆脱高产出、低转化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财政分权不利于成果产出效率及技术创新整体效率的提升,对成果转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技术创新各阶段效率存在显著的累积效应,对外开放有助于技术创新各阶段效率提升,而人力资本恰恰相反,教育水平有助于成果产出阶段效率提升,却不利于成果转化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