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8)
- 2023(12660)
- 2022(10610)
- 2021(10192)
- 2020(8607)
- 2019(20121)
- 2018(19308)
- 2017(37242)
- 2016(20175)
- 2015(22896)
- 2014(22499)
- 2013(22471)
- 2012(20799)
- 2011(18558)
- 2010(18833)
- 2009(17359)
- 2008(17272)
- 2007(14756)
- 2006(12580)
- 2005(11324)
- 学科
- 济(87071)
- 经济(86986)
- 管理(60855)
- 业(55349)
- 方法(46290)
- 企(45591)
- 企业(45591)
- 数学(42584)
- 数学方法(41975)
- 财(33843)
- 中国(25818)
- 农(20518)
- 贸(20508)
- 贸易(20499)
- 易(20109)
- 制(17200)
- 务(16583)
- 财务(16535)
- 财务管理(16472)
- 企业财务(15749)
- 业经(15505)
- 财政(15195)
- 出(15025)
- 学(14902)
- 地方(14684)
- 银(13586)
- 银行(13578)
- 融(13276)
- 金融(13275)
- 农业(13089)
- 机构
- 大学(285586)
- 学院(282406)
- 济(125903)
- 经济(123821)
- 管理(108567)
- 研究(95859)
- 理学(94535)
- 理学院(93567)
- 管理学(91822)
- 管理学院(91302)
- 中国(74963)
- 财(66336)
- 京(59136)
- 科学(55368)
- 财经(49748)
- 所(47727)
- 经(45638)
- 中心(43197)
- 研究所(42923)
- 农(42703)
- 经济学(41766)
- 江(39972)
- 业大(38660)
- 经济学院(37881)
- 北京(37486)
- 财经大学(37311)
- 院(34248)
- 范(33796)
- 农业(33578)
- 师范(33461)
- 基金
- 项目(189791)
- 科学(150836)
- 基金(142297)
- 研究(136610)
- 家(124429)
- 国家(123524)
- 科学基金(106452)
- 社会(90395)
- 社会科(86165)
- 社会科学(86141)
- 基金项目(73299)
- 省(70540)
- 自然(68017)
- 自然科(66658)
- 自然科学(66645)
- 自然科学基金(65494)
- 教育(64572)
- 资助(61210)
- 划(60145)
- 编号(51991)
- 部(44297)
- 成果(43132)
- 重点(42745)
- 创(39622)
- 国家社会(39472)
- 发(39231)
- 教育部(38865)
- 创新(37153)
- 科研(36834)
- 人文(36762)
共检索到421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婉 江南
运用"利维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并解释了这种影响方式与"利维坦"模型不同的根源。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追求财政规模最大化的倾向及争夺税源的财政竞争,使得当中央政府将更多的支出权力和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时,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而收入分权的约束作用,却因为地方政府在收入自主权上的缺失,使其无法产生影响。将收入和支出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当地方自己组织的收入越不能满足支出需要只能仰赖中央政府的补助时,就会越增加这种扩张的趋势。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秦强
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政治维持关系,即当地方出现财政风险时,中央不会坐视不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放任预算外资金规模的膨胀;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扩大转移支付(特别是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来援助地方。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没有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中国式财政分权 政府规模 预算软约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琳 潘春阳
本文在"中国式分权"的背景下,从"利维坦假说"出发,探索了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及其主要支出项目与财政分权之间的理论关系,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得到了两个主要结论:第一,财政分权推动了地方政府规模扩大,"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第二,财政分权对经济建设支出规模的推动力最大,对公共服务规模的作用次之,而对政府自身消费的推动力最小;并尝试性地给出了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利维坦假说”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规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蓝相洁
在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下,省以下财政分权改革结合省内财政制度,参照"中央-省"的制度安排进行自行调整。文章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对省以下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规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维坦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在地方官员"横财效应"机制和转移支付引发的"粘蝇纸效应"双重作用下,有效促进了地方政府规模的扩张。建议通过消除省内地方政府"双重援助依赖"、促进县级政府竞争提高工作效率的制度安排,抑制地方政府规模的膨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婉
本文通过理论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仅就预算外收入问题本身并不能解决预算外收入膨胀。从根源上说,它受我国中央和地方间的财政分配模式的影响。如果要降低地方政府对预算外收入的依赖,中央政府必须考虑,把更多的收入资源和收入权力让渡给地方政府,减少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依赖,增加其财政的自给程度。在支出方面,需要增加地方政府的支出规模。
关键词:
财政分权 预算外收入 地方政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芸 杨冠琼
在Barro的政府规模的内生决定理论框架下,运用中国省级地方政府规模的面板数据,实证性地估计了中国地方政府的最优财政规模区间以及分区域地方政府的最优财政规模区间。结果表明,虽然中国地方政府一般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是生产性的,但一般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规模过大;政府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的边际产出均显现出随其规模扩大而缩小的效应;中国地方政府一般财政支出与政府消费的实际规模均远远大于平均最优规模。
关键词:
政府最优规模 一般财政支出 地方政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式分权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贾俊雪
本文构建一个最优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理论模型,探寻财政分权和政府组织结构对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机理,并据此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7—2005年间我国县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纵向政府级次减少和辖区政府数量增加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均具有显著的负效应,"撤乡并镇"改革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滞后负效应。财政支出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财政收入分权则具有显著的负效应。财政收支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非对称性影响自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以来以及在东部地区均相对较弱。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财政分权特别是财政收入分权对县级地方政府支出规模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组织结构 地方政府支出规模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志刚
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事权以及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不清、地方政府独立财权尚未实现、转移支付未能解决地区间财力均衡等问题,限制了地方政府在资源配置和满足辖区居民需求偏好方面主体优势的充分发挥。本文从地方政府视角出发,尝试梳理中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分税制 地方政府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秦强
一、财政分权与通货膨胀关系问题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从政府的角度分析通货膨胀问题时,大多是从财政支出或财政赤字方面入手的,Barro(1976)认为,一旦政府债务存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出增长率,持续赤字就会通过货币化的形式引起通货膨胀,Sargent和Wallace(1981)提出"非合意的货币主义者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朱军
目前,许多有关公共支出的研究均是默认公共支出的规模是膨胀的。对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验证了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膨胀的"存在性"。基于经典的理论模型和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认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省级地方政府存在明显的支出规模扩张。具体到各省级政府,绝大部分地区的公共支出规模是膨胀的,而且中西部地区的膨胀程度要高于东部地区。最后,面对日益膨胀的地方公共支出规模,本文提出了控制地方支出规模的初步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地方政府 规模膨胀 实证分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中国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对财政科技支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收入分权和支出分权均抑制了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投资热情,地方政府竞争则对其产生了促进作用。财政分权与政府竞争的内在联动,使得地方政府竞争进一步强化了财政分权对科技支出结构的负向影响效应。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政府竞争 科技支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贺达 顾江
本文基于效用最优化模型假定地方政府在文化财政支出上存在相互竞争,搭便车和相互独立三种可能行为;运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5类空间权重矩阵,通过SAC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的策略性行为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显著表现为相互竞争行为;其中财政分权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区经济状况有较高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严超 王晓红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并基于动态广义空间模型,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为负,且这种负向影响通过区域间的"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导致循环经济绩效的下降;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特征;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循环经济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席鹏辉 刘晔
文章抛弃传统衡量财政分权水平方法,从地方财政收入结构测度各地的财政分权度,考虑到传统财政分权理论中没有论述经济增长与财政分权的关系,从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角度研究财政分权。利用DEA方法计算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支出效率,运用Tobit模型回归发现财政分权对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正效应,并发现这种正效应是由规范的、便于管理的财政分权方式造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