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0)
2023(9496)
2022(7862)
2021(7776)
2020(6445)
2019(14777)
2018(14745)
2017(27574)
2016(14949)
2015(17569)
2014(17444)
2013(17313)
2012(16036)
2011(14329)
2010(14416)
2009(13138)
2008(13175)
2007(11315)
2006(9926)
2005(8962)
作者
(41014)
(34219)
(34207)
(32769)
(21745)
(16177)
(15491)
(13363)
(13073)
(12417)
(11828)
(11450)
(11159)
(11005)
(10982)
(10440)
(10214)
(9918)
(9897)
(9767)
(8877)
(8255)
(8175)
(7843)
(7591)
(7576)
(7562)
(7526)
(7100)
(7064)
学科
(54513)
经济(54438)
管理(42547)
(39584)
(28317)
企业(28317)
(26236)
中国(22069)
方法(21882)
数学(19390)
数学方法(19232)
(17269)
(16510)
(14105)
贸易(14095)
(13854)
财政(13615)
(11612)
(11528)
银行(11499)
(11454)
业经(11121)
(11067)
财务(11030)
(11016)
(11011)
财务管理(10987)
农业(10603)
地方(10469)
企业财务(10378)
机构
大学(204707)
学院(202870)
(88232)
经济(86376)
研究(75237)
管理(74479)
理学(62747)
理学院(62059)
管理学(61208)
管理学院(60822)
中国(59635)
(48310)
(44735)
科学(42813)
(38137)
财经(34247)
研究所(34168)
中心(33577)
(32168)
(31305)
(30562)
北京(29098)
经济学(28346)
(27183)
业大(26677)
(26229)
师范(25941)
经济学院(25428)
农业(25104)
财经大学(25099)
基金
项目(132003)
科学(102729)
研究(100498)
基金(95081)
(83503)
国家(82839)
科学基金(69366)
社会(64122)
社会科(60696)
社会科学(60678)
基金项目(48898)
(48845)
教育(46022)
(41879)
自然(41527)
编号(41414)
自然科(40626)
自然科学(40611)
自然科学基金(39897)
资助(39604)
成果(36100)
(30363)
重点(29961)
课题(29059)
(28723)
国家社会(27796)
(27294)
中国(26532)
教育部(26198)
(26081)
期刊
(99179)
经济(99179)
研究(67214)
中国(50149)
(41436)
学报(31654)
(29526)
科学(28173)
管理(27490)
教育(25862)
大学(24386)
学学(22511)
农业(20029)
(19614)
金融(19614)
经济研究(18277)
财经(18077)
技术(17281)
(15766)
图书(15166)
业经(14040)
(13406)
问题(12885)
世界(11642)
(11593)
国际(11461)
书馆(11404)
图书馆(11404)
(9819)
论坛(9819)
共检索到326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吉富星  鲍曙光  
基于县级面板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内生性基础上,统分结合地研究了中国式财政分权、转移支付体系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扩大了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而转移支付则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但均等化效果不彰、政策引导效果较差。较为突出的是,不同地区、不同转移支付类型、不同公共服务项目的均等化调节效果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地方政府支出偏好同时存在博弈与合作。这就需要进行系统的制度改革,重塑激励结构、行为模式,尤其重视教育、医疗等投入,全面提升人力资本。因而,当前应进一步完善激励相容的政府治理模式,构建效率与公平兼具的转移支付体系,并强化省级政府主体责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强  刘静  
以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为样本,选定5种公共服务支出,选取4类10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地基本公共服务成本差异系数,动态测算各地区所需的转移支付数额。通过测算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公共服务需求主要由经济水平主导,西部地区主要由跨区服务主导,中部地区主要由人口科教卫生主导,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财力和成本差异。实证结果显示,5个发达省份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远超均等化需求,1个发达省份支出低于均等化需求;西部多数省份和个别中部省份长期低于均等化需求。建议通过立法确定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及其在政府支出中所占比重;全面衡量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努力程度;建立财税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反映差异变动,及时调整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曾红颖  
标准是均等化的核心参数,标准的主体是单位公民。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维度,各地客观上存在着收入能力差异和支出成本差异,以均等化标准为基础的转移支付能确保各地有财力提供大体相同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本文在因素法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基于全国平均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支出与收入标准体系和转移支付测算模型。将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划分为9类24项,按照政策中性原则,选择影响各地每项服务数量和服务提供成本的政府不可控制的因素,包括人口结构、人口密度、少数民族、城镇化率、劳动力价格、行政管理、气温取暖、海拔高度和交流成本等17项,定量分析了诸多因素对当地支出成本和收入能力的影响。根据全国平均标准和各地收入能力...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红霞  陆悦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将人民健康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核心内容,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各地区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出发,实证探究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对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效应,深入分析现阶段中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提出健康中国视角下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光俊  周玉玺  
以地方政府为主的教育责任分担体制,在地方政府财政资源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教育服务均等化,1994年的财政分权改革保障了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的自由裁量权,加上地方政府预算中存在一定程度政策过程和预算过程相分离的"预算软约束",最终导致教育服务发展受阻,影响了教育服务均等化。作为均衡政府间财力的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均等化效应并不理想,其对教育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并不显著。利用1998~2010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发现财政分权对教育服务均等化具有负向效应,转移支付则对教育服务均等化具有很小的正向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凡  岳彩新  
本文分析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以山东省为例,通过建立山东省各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的指标体系,得出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数,并且利用山东省17个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省级对下级转移支付总额以及分项转移支付额对市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建国  廖藏宜  
基于政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和各地区自有财力苦乐不均的现实背景,本文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视角,在合理提出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东中西部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有显著影响,扩大了东部地区内部的供给差异,但缩小了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差异水平;税收返还和专项转移支付加剧了地区间的这种非均等化状态;财力性转移支付缩小了地区间的供给差异。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佳莹  
根据俱乐部理论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供给与受益维度进行测度。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几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区域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转移支付的增加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区财政自给率则表现为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效应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负向调节作用。(3)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效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增;而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的作用依次减小,且在西部地区负向作用尤为明显。需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合理政策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恒龙  秦鹏亮  
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应当在实现地区财力均等化的同时,兼顾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激励目标。但从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来看,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效果和财政激励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而且对转移支付公式的设计并未实现均等与激励目标的兼顾。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与地方财政激励目标纳入转移支付公式,从而设计出一套能够兼顾均等与激励目标的转移支付制度,并以2009年、2010年的实际财政数据进行了数据模拟检验,证明转移支付公式的实际可操作性。应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以及财政激励配套措施等方面对转移支付的"因素法"公式进行进一步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华  黄蕾  吴爱琴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江西省为分析样本,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江西省70个县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各项转移支付具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税收返还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负效用。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都有积极的正效应;专项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三类也有着积极的正效应,但与财力性转移支付相比,其效果具有显著差异性;一般预算收入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着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社会保障,一般预算收入增加1%可以使得社会保障供给提高1.0631%。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佳莹  
根据俱乐部理论提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基于供给与受益维度进行测度。基于2015—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近几年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上呈上升态势,区域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转移支付的增加显著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地区财政自给率则表现为阻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其中,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的交互效应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起负向调节作用。(3)转移支付与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正效应呈东、中、西部依次递增;而财政自给率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在东、中、西部的作用依次减小,且在西部地区负向作用尤为明显。需针对不同区域,采取合理政策措施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华  黄蕾  吴爱琴  
财政转移支付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江西省为分析样本,利用变异系数法分析了江西省11个设区市基本公共服务现状的基础上,采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江西省70个县20112015年的统计数据,具体分析各项转移支付具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税收返还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负效用。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中,财力性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都有积极的正效应;专项转移支付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三类也有着积极的正效应,但与财力性转移支付相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波  
转移支付是分权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要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就必须改革现行分税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完善的转移支付法律体系,强化转移支付监督和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转移支付效率,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政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琛影  
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是支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先测算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示各区县公共服务总体均衡水平较高。随后评估财政转移支付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效应,发现转移支付具有较强的总体财力均衡效应,促进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中心城区与郊区两大区域内与区域间的财力均衡效应直到2005年后才逐年放大,有效地缩小了区域内与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据此建议:转移支付要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重心应该是优化财政转移支付的区域分布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