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2)
2023(17234)
2022(14480)
2021(13808)
2020(11694)
2019(27207)
2018(26579)
2017(50187)
2016(27129)
2015(31059)
2014(31035)
2013(30647)
2012(28344)
2011(25379)
2010(25628)
2009(23942)
2008(23694)
2007(20709)
2006(18010)
2005(16033)
作者
(77158)
(64656)
(64310)
(61604)
(41075)
(30906)
(29417)
(25292)
(24392)
(22966)
(21983)
(21567)
(20566)
(20438)
(20172)
(20086)
(19127)
(19032)
(18529)
(18405)
(15946)
(15873)
(15707)
(14796)
(14561)
(14424)
(14128)
(13917)
(13009)
(12776)
学科
(129315)
经济(129199)
管理(82839)
(75689)
(63871)
企业(63871)
方法(56692)
数学(50335)
数学方法(49611)
(38870)
中国(33057)
(29425)
地方(27226)
业经(25269)
(23758)
(22841)
(22114)
贸易(22102)
(21448)
(20496)
财务(20428)
财务管理(20360)
企业财务(19320)
农业(19183)
理论(18378)
(18074)
(17365)
银行(17339)
环境(17285)
(17012)
机构
大学(391762)
学院(391210)
(172484)
经济(169199)
管理(152606)
研究(132494)
理学(132132)
理学院(130693)
管理学(128363)
管理学院(127630)
中国(101377)
(83694)
(81816)
科学(78540)
(66207)
财经(63631)
中心(60406)
研究所(59798)
(58995)
(57843)
(57049)
业大(54414)
经济学(54236)
北京(51617)
经济学院(48729)
(48677)
师范(48211)
(47466)
财经大学(47064)
农业(46193)
基金
项目(259565)
科学(206101)
基金(191698)
研究(188022)
(166705)
国家(165424)
科学基金(143138)
社会(121967)
社会科(115910)
社会科学(115880)
基金项目(100793)
(99547)
自然(92449)
自然科(90426)
自然科学(90404)
自然科学基金(88787)
教育(87475)
(83897)
资助(79943)
编号(74416)
成果(60242)
(58547)
重点(58411)
(55420)
(53903)
国家社会(51496)
课题(51458)
教育部(50859)
创新(50492)
科研(49955)
期刊
(188212)
经济(188212)
研究(116935)
中国(75277)
(69477)
管理(56974)
学报(56869)
科学(54191)
(51981)
大学(43970)
学学(41665)
技术(36247)
教育(36027)
农业(35498)
(33034)
金融(33034)
经济研究(32512)
财经(32412)
(27908)
业经(27212)
问题(24365)
统计(22403)
技术经济(21362)
(20830)
(20296)
(20186)
世界(18773)
决策(18165)
国际(17645)
(17556)
共检索到58129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冯严超  王晓红  
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功效系数法测算出2007~2016年中国省域循环经济绩效值,并基于动态广义空间模型,检验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式财政分权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为负,且这种负向影响通过区域间的"空间溢出"作用进一步导致循环经济绩效的下降;地方政府竞争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特征;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对循环经济绩效的影响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中并不稳定。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循环经济绩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殷强  冯辉  
投资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政策手段,财政激励和政治晋升是影响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动机。利用全国30个省级政府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财政分权和辖区竞争对地方政府投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较高的地区,市场主体的力量更为活跃,预算内资金来源的地方政府投资的力度反而较弱;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度量地方政府投资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投资正相关,反映着财政分权使地方政府有能力和空间对市场主体施加影响力,以扩大投资规模;辖区竞争与地方政府投资之间在各种回归分析中均正相关,反映着地方政府存在通过扩大投资,优化投资环境,吸引流动性资本的倾向。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正升  李瑞林  王辉  
笔者基于2003年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识别,通过设定地理相邻和经济相似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对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但没有发现溢出效应的证据。研究还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挤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正升  李瑞林  王辉  
笔者基于2003年~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性行为进行了识别,通过设定地理相邻和经济相似两类空间权重矩阵,对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的策略互动行为形成机制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间环境支出存在显著的竞争效应,但没有发现溢出效应的证据。研究还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显著地挤出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彩云  陈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有所变化,且这些变化与财政分权、政绩考核指标的变化有关,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1年269个城市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验证这一问题。结果发现:整体来看,2003年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呈现倒"N"型影响。其具体原因为:从财政分权角度看,随着事权和财权增加,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倒"U"型;关于政绩考核指标,综合基准回归和稳健分析,经济增速越快,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负向影响越大,随着减排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增长率提高),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的影响呈现先正后负的特征。本文为评价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对环境规制影响的变化提供了实证依据,并评价了政绩考核指标在环境规制水平变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对如何提升环境规制水平有一定启发。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贺达  顾江  
本文基于效用最优化模型假定地方政府在文化财政支出上存在相互竞争,搭便车和相互独立三种可能行为;运用我国2004~2014年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5类空间权重矩阵,通过SAC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的策略性行为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方政府间文化财政支出显著表现为相互竞争行为;其中财政分权程度、人口密度和地区经济状况有较高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财政分权制度体系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用西部地区的1995—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实证的结果指出,由于西部各省的地方政府竞争主要采取以支出竞争的方式,其对基础建设和大型经济项目的投入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但是这种支出竞争同时伴随着较小的乘数效应和较为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这不仅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会扩大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从而使得地方政府竞争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群  李永乐  
中国地方政府倾向于选择土地财政的一个根源是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在中国式的财政分权体制(纵向竞争)和地方竞争体制(横向竞争)双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解释地方政府选择土地财政的理论框架,认为两者共同激励了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策略。通过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中国式的分权体制激励了地方政府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地方竞争体制进一步驱动了地方政府采取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研究结果还表明,财政分权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跨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骋骋  傅勇  
中国经济改革经历多次"放权—收权"的周期循环,这不仅体现在财政改革上,也体现在金融改革上。文章从财政—金融交织的视角,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逻辑及其宏观绩效。研究发现,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与地方在反复博弈中形成财政分权和金融集权的体制框架,由此影响到地方政府行为和资源配置,并最终改善了宏观经济运行。中央一方面通过财政分权激励地方为经济增长而竞争;另一方面为限制地方竞争的金融杠杆及其引发的经济过热,在金融体制上仍维持相对集权以保留调控抓手。中央与地方在财政金融体制设计上的成功,可以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宏观绩效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周期的平稳化趋势,给出有力解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寒波  宋美喆  王贞  
非税收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往往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竞争的重要方式。通过构建一个财政竞争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的非税收筹资行为影响要素流动的空间经济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间存在非税收竞争行为,且会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的非税收筹资行为不但没有发挥其作为竞争手段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中应有的作用,反而因相对落后地区对非税收入的依赖度偏高而起到负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应世为  
本文以2000—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地级市数据为基础,测算了企业有效平均税率和有效边际税率,以此刻画企业税收激励,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企业税收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企业税收激励不断减弱,不同所有制企业存在税收差别待遇,民营企业的有效税率最高。财政收支分权对企业有效平均税率具有非对称影响:收入分权会促使地方政府运用低税负竞争策略,加大企业税收激励;支出分权则导致地方政府更多运用高支出竞争策略,削弱企业税收激励。收支分权对企业有效边际税率的影响很弱,表明地方政府税收竞争进而税收激励的着力点在于吸引企业进入,对企业边际投资关注较少。纵向财政失衡会促使地方政府通过公共池渠道转嫁支出成本...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潘瑞姣  王赛德  
中国式分权的特殊性集中体现在经济上的分权与政治上的集中管理体制的紧密结合。中国经济改革始终围绕着如何在垂直的政治治理体制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分税制改革以来,虽然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相对清晰,但支出责任并没有被正式划分。中国地方政府支出也因此表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并给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婉  江南  
运用"利维坦"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并解释了这种影响方式与"利维坦"模型不同的根源。在我国的政治体制下,地方政府追求财政规模最大化的倾向及争夺税源的财政竞争,使得当中央政府将更多的支出权力和职责转移给地方政府时,会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而收入分权的约束作用,却因为地方政府在收入自主权上的缺失,使其无法产生影响。将收入和支出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当地方自己组织的收入越不能满足支出需要只能仰赖中央政府的补助时,就会越增加这种扩张的趋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红宇  严宏  祝志勇  
本文从"利维坦"假说出发,对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分析,选取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进行空间计量检验。结果表明:中国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规模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并有不断增强的趋势,同质政府财政竞争激励且重点在支出一端;控制空间效应后,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总规模具有显著地抑制效应,"利维坦"假说在中国省级层面得到验证,财政自主性拉大了地方政府规模,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软预算约束问题明显;不同类型地方政府规模对财政分权的反应差异明显,预算内和预算外规模对财政分权和财政自主性的反应完全相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英杰  黄晓花  曹鸿杰  
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分权激励地方政府通过竞争加剧来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性问题。本文以2002年-2015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全国还是分地域,当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早期的财政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竞争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中西部地区作用正好相反。据此,本文提出了在制度层面进一步合理分权,在考核机制方面建立绿色GDP考核体系,在结构层面优化公共支出结构的政策性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