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7)
2023(13189)
2022(10510)
2021(9570)
2020(7473)
2019(17149)
2018(16856)
2017(31418)
2016(17086)
2015(19391)
2014(19396)
2013(18941)
2012(17528)
2011(16084)
2010(16246)
2009(14725)
2008(14600)
2007(12937)
2006(11916)
2005(11352)
作者
(48487)
(40173)
(40073)
(38150)
(25761)
(19211)
(18147)
(15667)
(15587)
(14330)
(14017)
(13445)
(13149)
(12958)
(12717)
(12452)
(12093)
(11700)
(11595)
(11379)
(10364)
(9903)
(9813)
(9300)
(9125)
(8967)
(8947)
(8930)
(8109)
(8055)
学科
(78249)
经济(78163)
管理(43347)
(42687)
中国(31199)
(30945)
企业(30945)
(24572)
方法(24023)
地方(21571)
数学(20490)
数学方法(20342)
业经(19587)
农业(16671)
(16669)
贸易(16652)
(16173)
(15026)
(14867)
(14740)
(14157)
银行(14142)
(13833)
(13659)
金融(13656)
(13468)
环境(12025)
发展(11633)
(11602)
地方经济(11597)
机构
学院(242817)
大学(241569)
(107528)
经济(105500)
研究(93939)
管理(85915)
中国(72811)
理学(71850)
理学院(70962)
管理学(69931)
管理学院(69474)
(53832)
科学(53293)
(48031)
(47498)
研究所(42756)
中心(41157)
(39331)
(37532)
财经(37321)
北京(35358)
(35206)
师范(34889)
经济学(34417)
(34041)
(33834)
业大(31423)
经济学院(30875)
农业(30326)
(30254)
基金
项目(154336)
科学(121913)
研究(118669)
基金(110158)
(96074)
国家(95248)
科学基金(80456)
社会(77042)
社会科(73034)
社会科学(73017)
(58938)
基金项目(56346)
教育(54552)
(50196)
编号(48336)
自然(46985)
自然科(45924)
自然科学(45914)
自然科学基金(45101)
资助(44581)
成果(40579)
(39786)
重点(35858)
课题(35389)
(34640)
国家社会(33159)
发展(32827)
(32279)
(32215)
中国(30721)
期刊
(128762)
经济(128762)
研究(82985)
中国(59923)
(39111)
教育(36053)
管理(35133)
(34974)
科学(34832)
学报(34726)
大学(27348)
农业(27216)
(26941)
金融(26941)
学学(25192)
技术(22892)
经济研究(22124)
业经(21505)
财经(19054)
问题(17053)
(16726)
(15570)
(15058)
世界(14732)
国际(13988)
图书(12236)
(11942)
论坛(11942)
技术经济(11678)
现代(11190)
共检索到393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费太安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本文对照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从中国人口规模、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利用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在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应从生产、分配、生活三个维度,综合考察人口与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以及不同城市人口规模的综合福利效应。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生产组织方式扁平化、分散化,人口可以更多地聚集在县城等中小城市。本研究展现了数字经济时代,通过改进生产要素与公共服务配置引导人口优化地区分布的思路,揭示了从生产端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良雨  
共同富裕的推进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涉及国家的各个层面与诸多领域的协调发展。其中,教育与共同富裕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共同演进关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在教育领域的诉求,在相对贫困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上,与共同富裕存在明显的交汇点,并构成二者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现实中,职业教育资源供给的有效性缺乏、效率优先主导下公共价值的现实偏离、普及性科学教育推进的滞后性等问题,成为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驱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有效发挥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政策工具组合、公共价值整合、创新环境优化等机制建设来实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连杰  刘昌平  
党的二十大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汇集了马克思关于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及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实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同富裕统筹考虑,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理念前提、领导力量保证、经济制度基础及物质精神文明保障等现实条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要正确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坚持共同性、辩证性及协同性等价值原则。基于此,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创新社会财富增长的发展机制,完善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为基础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激励相容的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机制及完善全面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实现机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光先   钟晓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其理论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内在逻辑是,依据社会矛盾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人民的立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伟大实践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其实践进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推动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不断满足人的需要、提升人的能力、促进人的社会关系和谐,并缩小人与人之间特别是不同群体之间消费、能力和收入的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丹霞  王兴  
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体两面,两者辩证统一、互为前提、同向同行。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为共同富裕提供重要支撑,共同富裕夯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职业教育通过助力“人人成才梦”、实现“区域发展梦”、打造“技能强国梦”,为实现富裕和促进公平提供直接支撑。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要求下,职业教育还需要从提升内部动力机制、完善自身形态结构和提高对外开放融合水平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朱德全  冯丹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作为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身处其中“应有所为”且能“大有作为”。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空间视域下可诠释为精神空间的求真求善式发展、社会空间的优质均衡式发展、自然空间的共生持存式发展,是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旨归所在。作为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在服务共同富裕所对应的三维空间高质量发展时应立足于自身“和而不同”的功能属性,通过对高质量发展主体意识层、社会发展层、环境支撑层的精准发力,实现供给角色的类型化转型。未来,职业教育应以落实厘正“道与器”的理性教育、兼顾“富与均”的生产教育、贯通“用与创”的生态教育,稳固共同富裕实现的精神点、行动面、时间线,将自身类型化发展嵌刻于共同富裕实现的伟大征程中。
[期刊] 改革  [作者] 曾学文  徐拓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共富式”金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强化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探索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共富式”金融体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与条件。目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转型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农村产权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深入开展产品和服务体系创新,充分发挥了金融的要素配置功能,助推了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未来“共富式”金融体系的完善仍需在强化顶层设计与协调机制、扩大转型金融成果运用范围、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金融服务精准性、构建完善金融产品创新政策体系、建立“三农”数据统筹共享机制等方面不断优化调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晨光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既是高标准开展“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亦是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作为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为提高产业增值收益、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态福祉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当前乡村地区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仍存在诸多短板,与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在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征程中,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需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以促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乡村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为战略任务,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从实现路径来看,应深化乡村数字治理变革,完善多元要素供给体系,推动数字城乡融合发展,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任保平   李培伟  
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特殊性可以归纳为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突出表现在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现代化的底层逻辑,进而衍生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道路。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推动高质量生产力的形成。在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底层逻辑框架内,高质量生产力的人民属性得到强化,更加注重人才生产力的形成。以人的现代性作为价值判断,以人的现代化作为终极目标,通过高质量发展来推进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治理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共同现代化的协同发展是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脉络。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系,包括动力变革机制、结构升级机制、制度治衡机制和人才支撑机制四个维度。实现路径可以归纳为:以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依托,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与配置效率;以数字化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构建数字新技术供给体系;以质量效益递增型为主线,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以人的现代性最大化为目标,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树洁  汪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条件下的高品质生活提供必要物质基础条件,高品质生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力,二者辩证统一,构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目标任务。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和当前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提出应基于中国国情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从建设层次分明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城市群、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中心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同城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四个维度入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金栋昌  王宇富  徐梦真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助于推动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从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中精准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发展趋势,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担当、发展特质以及其在文化强国中的角色定位中认识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联,从转型起步发展、跨越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三步走”中系统把握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进程,从回应“人本”需求、“效能”要求、“时代”诉求三大着力点中彰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义,从“空间-人-资源”三位一体的总体逻辑中邃密空间再造、供需匹配与资源融合逻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怀国  
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心任务,探讨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时代新征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昕  
发展关乎一个社会的存续与兴衰,决定人类现代化何以可能。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生成逻辑来看,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研判、是一百多年来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在把握重大机遇与现实挑战中实现发展水平新跃升的时代要求。从实践路径来看,高质量发展应在发展理念、产业体系、经济制度、开放水平等方面对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价值意蕴来看,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厚植了经济社会的物质技术根基,而且提升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提供了丰富资源,从而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全面超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就必须深刻理解共同富裕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要将共同富裕放在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理解。未来15年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将由中国制造、科技进步和中国式小农户经济三轮驱动。当科技进步取得决定性进展时,建设强富美的中国乡村,加速实现共同富裕,就正当其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要深刻理解共同富裕内涵,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就必须深刻理解共同富裕与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辩证关系,尤其是要将共同富裕放在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理解。未来15年将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将由中国制造、科技进步和中国式小农户经济三轮驱动。当科技进步取得决定性进展时,建设强富美的中国乡村,加速实现共同富裕,就正当其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